对vue中nextTick()的理解及使用场景说明
异步更新队列:
首先我们要对vue的数据更新有一定理解: vue是依靠数据驱动视图更新的,该更新的过程是异步的。
即:当侦听到你的数据发生变化时, Vue将开启一个队列(该队列被Vue官方称为异步更新队列)。
视图需要等队列中所有数据变化完成之后,再统一进行更新。示例:
<div id="App">
<input type="button" value="改变文本" @click="change">
<p ref="myP">{{str}}</p>
</div>
<script>
new Vue({
el:"#App",
data:{
str:"我之前很瘦的。"
},
methods:{
change(){
this.str = "现在超胖了!";
// 输出结果:我之前很瘦的。
console.log(this.$refs.myP.innerText)
}
}
})
</script>
通过以上示例的输出结果可以有力证明:Vue 实现的响应式并不是数据发生变化之后视图立即变化。
获取更新之后的DOM
Vue官方为了避免开发者直接接触视图,鼓励大家以"数据驱动"的方式进行思考。但,现在的我们想基于更新后的视图来搞点事情,该如何下手?
我们可以使用$nextTick(callback)
。这里的回调函数(callback
)将在数据更新完成,视图更新完毕之后被调用。
更改上个示例中的change方法如下:
change () {
this.str = '隐形的翅膀!'
this.str = '钢铁的翅膀!!'
this.$nextTick(() => {
// 输出结果:钢铁的翅膀!!
console.log(this.$refs.myP.innerText)
})
}
从输出的结果可以看出:我们可以通过$nextTick()
获取到更新之后的DOM
。
因为 $nextTick()
返回一个 Promise
对象,所以我们也可以使用async/await语法完成相同的事情:
async change () {
this.str = '隐形的世邦'
this.str = '肖邦的翅膀'
await this.$nextTick()
console.log(this.$ref.myP.innerText)
}
或者
change(){
this.str = "隐形的翅膀";
this.$nextTick().then(()=>{
// 输出结果:腾格尔的翅膀
console.log(this.$refs.myP.innerText);
});
this.str = "腾格尔的翅膀"
}
应用场景
1、如果要在created()
钩子函数中进行的DOM
操作,由于created()
钩子函数中还未对DOM进行任何渲染,所以无法直接操作,需要通过$nextTick()
来完成。
created () {
this.$nextTick(()=>{
this.$refs.myP.innerText = "钢铁的翅膀"
})
}
注:在created()
钩子函数中进行的DOM
操作,不使用$nextTick()
会报错:
// Error in created hook: "TypeError: Cannot set property 'innerText' of undefined"
created(){
this.$refs.myP.innerText = "钢铁的翅膀"
}
对vue中nextTick()的理解及使用场景说明的更多相关文章
- Vue中$nextTick的理解
Vue中$nextTick的理解 Vue中$nextTick方法将回调延迟到下次DOM更新循环之后执行,也就是在下次DOM更新循环结束之后执行延迟回调,在修改数据之后立即使用这个方法,能够获取更新后的 ...
- vue中nextTick的理解
A. vue 中的 nextTick 是什么? 1.首先需要清楚,nextTick是一个函数:这个函数的作用,简单理解就是下一次渲染后才执行 nextTick 函数中的操作: 2.在下一次 DOM 更 ...
- vue中nextTick
vue中nextTick可以拿到更新后的DOM元素 如果在mounted下不能准确拿到DOM元素,可以使用nextTick 在Vue生命周期的created()钩子函数进行的DOM操作一定要放在Vue ...
- Vue中nextTick()解析
最近,在开发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让我对vue中nextTick()的用法加深了了解- 下面是在组件中引用的一个拖拽的组件: <vue-draggable-resizable class=&quo ...
- vue中keepalive怎么理解?---vue中文社区
vue中keepalive怎么理解? 说在前面: keep-alive是vue源码中实现的一个组件, 感兴趣的可以研究源码 https://github.com/vuejs/vue/blob/dev/ ...
- vue中mixins的理解及应用
vue中mixins的理解及应用 vue中提供了一种混合机制--mixins,用来更高效的实现组件内容的复用.最开始我一度认为这个和组件好像没啥区别..后来发现错了.下面我们来看看mixins和普通情 ...
- 通俗易懂了解Vue中nextTick的内部实现原理
1. 前言 nextTick 是 Vue 中的一个核心功能,在 Vue 内部实现中也经常用到 nextTick.在介绍 nextTick 实现原理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 ...
- vue中的slot理解和使用
最近被vue 搞得一塌糊涂,理解的比较慢,工作进度进度要求太快,需求理解不明,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在理解Vue中的Slot的时候看了网上的相关内容,看了半天没看到明白说的是什么,然后自己就安装了vue ...
- vue 的nextTick的理解
适用场景: 例如:你在DOM渲染之前对DOM进行了操作的话,这时肯定不会有效果,好比你在 vue 的生命周期 created 里面操作了DOM元素这时肯定不会有效果, 如果我们在 created 里面 ...
随机推荐
- Python爬虫入门:爬取pixiv
终于想开始爬自己想爬的网站了.于是就试着爬P站试试手. 我爬的图的目标网址是: http://www.pixiv.net/search.php?word=%E5%9B%9B%E6%9C%88%E3%8 ...
- WINDOWS 安装ZeroMQ
zmq看起来很好用,但是安装起来不是一般麻烦.原来以为java绑定会提供jar包直接可使用,但是官网没有提供已经编译好的库文件和jar.多么的不方便啊!最终还是要自己动手编译! 安装java版本的zm ...
- flink window实例分析
window是处理数据的核心.按需选择你需要的窗口类型后,它会将传入的原始数据流切分成多个buckets,所有计算都在window中进行. flink本身提供的实例程序TopSpeedWindowin ...
- [开源]OSharpNS 步步为营系列 - 3. 添加业务服务层
什么是OSharp OSharpNS全称OSharp Framework with .NetStandard2.0,是一个基于.NetStandard2.0开发的一个.NetCore快速开发框架.这个 ...
- 扫描线——POJ1151
平面上有若干个矩形,求矩形相互覆盖的面积.为方便起见,矩形的边均平行于坐标轴. 我们根据容斥原理,矩形相互覆盖的面积即为所有矩形的面积和减去所有矩形所覆盖的面积即可. 而现在问题是如何求得所有矩形所覆 ...
- bash 遍历目录
bash遍历目录脚本traverse.sh: #!/bin/bash datadir=$ declare -a dirlist dirlist=`>/dev/null` for i in ${d ...
-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 项目中不支持xxx的解决
一般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 项目中不支持xxx都是由于没引用相应的程序集导致,比如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 ...
- python菜鸟基础知识(一)
第三章 基础 3.1程控制语句 3.1.1if语句 1.单if if 关键字 空格 条件 冒号 缩进 结果 print(1) if 3 > 2: print(9) print(8) 2 ...
- s := time.Now().Format("20060102") go格式化
s := time.Now().Format("20060102") t := time.Unix(1362984425, 0) nt := t.Format("2006 ...
- C语言入门9-1-分类函数
分类函数 ASCII字符可以分为英文字母.数字.控制字符.空白字符.大小写字母以及标点符号,分类是指对字符进行属性判定,判断字符属于哪些范畴,这些属性的判定在程序中非常常见,尤其是通信协议的字符处理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