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丨N叉树
遍历
N叉树的遍历
树的遍历
一棵二叉树可以按照前序、中序、后序或者层序来进行遍历。在这些遍历方法中,前序遍历、后序遍历和层序遍历同样可以运用到N叉树中。
回顾 - 二叉树的遍历
- 前序遍历 - 首先访问根节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
- 中序遍历 - 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节点,最后遍历右子树;
- 后序遍历 - 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节点;
- 层序遍历 -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逐层遍历各个节点。
请注意,N叉树的中序遍历没有标准定义,中序遍历只有在二叉树中有明确的定义。尽管我们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法来定义N叉树的中序遍历,但是这些描述都不是特别贴切,并且在实践中也不常用到,所以我们暂且跳过N叉树中序遍历的部分。
把上述关于二叉树遍历转换为N叉树遍历,我们只需把如下表述:
遍历左子树... 遍历右子树...
变为:
对于每个子节点:
通过递归地调用遍历函数来遍历以该子节点为根的子树
我们假设for循环将会按照各个节点在数据结构中的顺序进行遍历:通常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如下所示。
N叉树遍历示例
我们用如图所示的三叉树来举例说明:
1.前序遍历
在N叉树中,前序遍历指先访问根节点,然后逐个遍历以其子节点为根的子树。
例如,上述三叉树的前序遍历是: A->B->C->E->F->D->G.
2.后序遍历
在N叉树中,后序遍历指前先逐个遍历以根节点的子节点为根的子树,最后访问根节点。
例如,上述三叉树的后序遍历是: B->E->F->C->G->D->A.
3.层序遍历
N叉树的层序遍历与二叉树的一致。通常,当我们在树中进行广度优先搜索时,我们将按层序的顺序进行遍历。
例如,上述三叉树的层序遍历是: A->B->C->D->E->F->G.
练习
接下来,我们将为你提供几道与N叉树相关的习题。
N-ary Tree Preorder Traversal
给定一个 N 叉树,返回其节点值的前序遍历。
例如,给定一个 3叉树
:
返回其前序遍历: [1,3,5,6,2,4]
。
说明: 递归法很简单,你可以使用迭代法完成此题吗?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stack>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Node{
public:
int val;
vector<Node*> children;
Node(){}
Node(int _val, vector<Node*>_children){
val = _val;
children = _children;
}
};
/// Recursion
/// Time Complexity: O(n)
/// Space Complexity: O(h)
class SolutionA{
public:
vector<int> preorder(Node* root){
vector<int> res;
dfs(root, res);
return res;
}
private:
void dfs(Node* node, vector<int>& res){
if(!node)
return;
res.push_back(node->val);
for(Node* next: node->children)
dfs(next, res);
}
};
/// Non-Recursion
/// Using stack
/// Time Complexity: O(n)
/// Space Complexity: O(h)
class SolutionB{
public:
vector<int> preorder(Node* root){
vector<int> res;
if(!root)
return res;
stack<Node*> stack;
stack.push(root);
while(!stack.empty()){
Node* cur = stack.top();
stack.pop();
res.push_back(cur->val);
for(vector<Node*>::reverse_iterator iter = cur->children.rbegin();
iter != cur->children.rend(); iter++)
stack.push(*iter);
}
return res;
}
};
int main(){
return 0;
}
N-ary Tree Postorder Traversal
给定一个 N 叉树,返回其节点值的后序遍历。
例如,给定一个 3叉树
:
返回其后序遍历: [5,6,3,2,4,1]
.
说明: 递归法很简单,你可以使用迭代法完成此题吗?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stack>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Node{
public:
int val;
vector<Node*> children;
Node(){}
Node(int _val, vector<Node*> _children){
val = _val;
children = _children;
}
};
/// Recursion
/// Time Complexity: O(n)
/// Space Complexity: O(h)
class SolutionA{
public:
vector<int> postorder(Node* root){
vector<int> res;
dfs(root, res);
return res;
}
private:
void dfs(Node* node, vector<int>& res){
if(!node)
return;
for(Node* next: node->children)
dfs(next, res);
res.push_back(node->val);
}
};
/// Non-Recursion
/// Using stack
///
/// Time Complexity: O(n)
/// Space Complexity: O(h)
class SolutionB{
public:
vector<int> postorder(Node* root){
vector<int> res;
if(!root)
return res;
stack<Node*> stack;
stack.push(root);
while(!stack.empty()){
Node* cur = stack.top();
stack.pop();
res.push_back(cur->val);
for(Node* next: cur->children)
stack.push(next);
}
reverse(res.begin(), res.end());
return res;
}
};
int main(){
return 0;
}
N叉树的层序遍历
给定一个 N 叉树,返回其节点值的层序遍历。 (即从左到右,逐层遍历)。
例如,给定一个 3叉树
:
返回其层序遍历:
[
[1],
[3,2,4],
[5,6]
]
说明:
- 树的深度不会超过
1000
。 - 树的节点总数不会超过
5000
。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queu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Node {
public:
int val = NULL;
vector<Node*> children;
Node() {}
Node(int _val, vector<Node*> _children) {
val = _val;
children = _children;
}
};
/// BFS
/// Store step in the queue
///
/// Time Complexity: O(n)
/// Space Complexity: O(n)
class SolutionA{
public:
vector<vector<int>> levelOrder(Node* root){
vector<vector<int>> res;
if(!root)
return res;
queue<pair<Node*, int>> q;
q.push(make_pair(root, 0));
while(!q.empty()){
Node* cur = q.front().first;
int step = q.front().second;
q.pop();
if(step == res.size())
res.push_back({cur->val});
else
res[step].push_back(cur->val);
for(Node* next: cur->children)
q.push(make_pair(next, step + 1));
}
return res;
}
};
int main(){
return 0;
}
递归
N叉树的经典递归解法
经典递归法
我们在之前的章节中讲过如何运用递归法解决二叉树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着重介绍如何将这个思想引入到N叉树中。
在阅读以下内容之前,请确保你已阅读过 运用递归解决树的问题 这篇文章。
- "自顶向下"的解决方案
"自顶向下"意味着在每个递归层次上,我们首先访问节点以获得一些值,然后在调用递归函数时,将这些值传给其子节点。
一个典型的 "自顶向下" 函数 top_down(root, params)
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对于 null 节点返回一个特定值
2. 如果有需要,对当前答案 answer 进行更新 // answer <-- params
3. for each child node root.children[k]:
4. ans[k] = top_down(root.children[k], new_params[k]) // new_params <-- root.val, params
5. 如果有需要,返回答案 answer // answer <-- all ans[k]
- "自底向上"的解决方案
"自底向上" 意味着在每个递归层次上,我们首先为每个子节点递归地调用函数,然后根据返回值和根节点本身的值给出相应结果。
一个典型的 "自底向上" 函数 bottom_up(root)
的工作原理如下:
1.对于 null 节点返回一个特定值
2.for each child node root.children[k]:
3. ans[k] = bottom_up(root.children[k]) // 为每个子节点递归地调用函数
4. 返回答案 answer // answer <- root.val, all ans[k]
Maximum Depth of N-ary Tree
给定一个 N 叉树,找到其最大深度。
最大深度是指从根节点到最远叶子节点的最长路径上的节点总数。
例如,给定一个 3叉树
:
我们应返回其最大深度,3。
说明:
- 树的深度不会超过
1000
。 - 树的节点总不会超过
5000
。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 DFS
/// Time Complexity: O(n)
/// Space Complexity: O(n)
/// Definition for a Node.
class Node{
public:
int val;
vector<Node*> children;
Node(){}
Node(int _val, vector<Node*> _children){
val = _val;
children = _children;
}
};
class Solution{
public:
int maxDepth(Node* root){
if(!root)
return 0;
int res = 1;
for(Node* child: root->children)
res = max(res, 1 + maxDepth(child));
return res;
}
};
int main(){
return 0;
}
小结
这张卡旨在介绍N叉树
的基本思想。 实际上,二叉树
只是N叉树
的一种特殊形式,N叉树
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与二叉树
的解法十分相似。 因此,我们可以把在二叉树
中学到的知识扩展到N叉树中。
我们提供了一些经典的N叉树
习题,以便进一步帮助你理解本章中N叉树
的概念。
数据结构丨N叉树的更多相关文章
- C#数据结构-线索化二叉树
为什么线索化二叉树? 对于二叉树的遍历,我们知道每个节点的前驱与后继,但是这是建立在遍历的基础上,否则我们只知道后续的左右子树.现在我们充分利用二叉树左右子树的空节点,分别指向当前节点的前驱.后继,便 ...
- js:数据结构笔记9--二叉树
树:以分层的方式存储数据:节点:根节点,子节点,父节点,叶子节点(没有任何子节点的节点):层:根节点开始0层: 二叉树:每个节点子节点不超过两个:查找快(比链表),添加,删除快(比数组): BST:二 ...
- 线索化二叉树的构建与先序,中序遍历(C++版)
贴出学习C++数据结构线索化二叉树的过程, 方便和我一样的新手进行测试和学习 同时欢迎各位大神纠正. 不同与普通二叉树的地方会用背景色填充 //BinTreeNode_Thr.h enum Point ...
- ID3算法 决策树 C++实现
人工智能课的实验. 数据结构:多叉树 这个实验我写了好久,开始的时候从数据的读入和表示入手,写到递归建树的部分时遇到了瓶颈,更新样例集和属性集的办法过于繁琐: 于是参考网上的代码后重新写,建立决策树类 ...
- 树形动态规划(树状DP)小结
树状动态规划定义 之所以这样命名树规,是因为树形DP的这一特殊性:没有环,dfs是不会重复,而且具有明显而又严格的层数关系.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根据题目写出一个在树(型结构)上的记忆化搜索的 ...
- 【清北学堂2018-刷题冲刺】Contest 8
Task 1:关联点 [问题描述] ⼆叉树是⼀种常用的数据结构,⼀个⼆叉树或者为空,或者由根节点.左⼦树.右⼦树构成,其中左⼦树和右⼦树都是⼆叉树. 每个节点a 可以存储⼀个值val. 显然,如果 ...
- web(三)html标签
标签的层级特性 闭合的html标签内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子标签,因此html的标签是一个多叉树的数据结构,多叉树的根是html标签. 标签的属性描述 每个标签都具备一组公用或当前标签独有的属性,属性的作 ...
- 数据结构与算法系列研究五——树、二叉树、三叉树、平衡排序二叉树AVL
树.二叉树.三叉树.平衡排序二叉树AVL 一.树的定义 树是计算机算法最重要的非线性结构.树中每个数据元素至多有一个直接前驱,但可以有多个直接后继.树是一种以分支关系定义的层次结构. a.树是n ...
- Python Treelib 多叉树 数据结构 中文使用帮助文档
树,对于计算机编程语言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数据结构.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文件系统的分层数据结构和机器学习中的一些算法.这里创建了treelib来提供Python中树数据结构的高效实现. 官方文档:htt ...
随机推荐
- 一个字体,大小,颜色可定义的自绘静态框控件-XColorStatic 类(比较好看,一共19篇自绘文章)
翻译来源:https://www.codeproject.com/Articles/5242/XColorStatic-a-colorizing-static-control XColor Stati ...
- TCPClient组件和TCPServer组件的主要方法和属性
IdTCPClient属性1 : IOHandler 如果有相应的输入/输出操作,那么IOHandler相对应的组件或接口将提供一个虚拟/抽象的输入/输出接口给相应的网络连接2 : Intercept ...
- iOS NSString追加字符串的方法
第一种: NSArray *array = [NSArray arrayWithObjects:@"Hello",@" ",@"world" ...
- MIPS开发板的“不二”选择——Creator Ci20单板计算机评测(芯片是君正JZ4780 ,也就是MIPS R3000,系统推荐Debian或深度,官网就有,其它语言有FreePascal和Go和Java和Python)
在MIPS架构的CPU上开发软件,当然需要使用MIPS专用的工具链来编译代码.不过一般的LINUX发行版内都有相应的配套工具链供用户使用.Ci20出厂时的LINUX发行版为DEBIAN 7.5,相应的 ...
- C#try catch块
try..catch块的出现是为了异常处理. 格式为:try{...可能发生异常的代码...} catch{...对异常的处理...} finaly{...无论如何都会执行的代码..} 上面的只是一般 ...
- zyltimer与ZylIdleTimer
http://www.zylsoft.com/zyltimer.htmhttp://www.zylsoft.com/products.htm
- Mysql 自定义HASH索引带来的巨大性能提升
有这样一个业务场景,需要在2个表里比较存在于A表,不存在于B表的数据.表结构如下: T_SETTINGS_BACKUP | CREATE TABLE `T_SETTINGS_BACKUP` ( `FI ...
- .Net上传文件处理三大范式,及开发注意事项
最近工作内容涉及到一点前端的内容,把学习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不要犯错.本篇只针对一些刚入职的小白及前端开发人员,大牛请绕道!~ 刚开始我们先不讲上传文件的防范问题,先通过一个例子,让 ...
- Zookeeper详解-工作流和leader选举(三)
一.工作流 一旦ZooKeeper集合启动,它将等待客户端连接.客户端将连接到ZooKeeper集合中的一个节点.它可以是leader或follower节点.一旦客户端被连接,节点将向特定客户端分配会 ...
- 08 JS的事件流的概念(重点)
在学习jQuery的事件之前,大家必须要对JS的事件有所了解.看下文 事件的概念 HTML中与javascript交互是通过事件驱动来实现的,例如鼠标点击事件.页面的滚动事件onscroll等等,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