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trellis使用(六)Scala并发(并行)编程
本文主要讲解Scala的并发(并行)编程,那么为什么题目概称geotrellis使用(六)呢,主要因为本系列讲解如何使用Geotrellis,具体前几篇博文已经介绍过了。我觉得干任何一件事情基础很重要,就像当年参加高考或者各种考试一样,老师都会强调基础,这是很有道理的。使用Geotrellis框架的基础就是Scala和Spark,所以本篇文章先来介绍一下Scala编程语言,同样要想搞明白Scala并发(并行)编程,Scala基础也很重要,没有Scala语言基础就谈不上Scala并发编程也就更谈不上使用Geotrellis或者Spark,本文先简单介绍一下Scala基础知识,这方面的书籍或者文章很多,大家可以网上找一下。
一、Scala基础
关于Scala基础最主要的就是模式匹配,这造就了整个Scala语言灵活方便的特点,通俗的说模式匹配就是其他语言中的switch case,但是其实功能要远远复杂的多,涉及到样本类(case class)、unapply函数等具体网上有很多介绍。其次还有强大的for表达式、偏函数、隐式转换等,下面主要为大家介绍Scala并发(并行)编程。
二、SBT简介
使用Scala语言编程,最好使用SBT框架,可以自动帮你完成包管理等,相当于java中的maven,下面先简单介绍一下SBT基础。
首先安装SBT,很简单,只需要下载安装包即可(http://www.scala-sbt.org/release/docs/Installing-sbt-on-Windows.html),具体安装过程以及配置等,大家也可以在网上找的到。安装完成之后,在IDEA中安装sbt插件,然后选择创建SBT项目,与普通Scala语言最主要的不同是会创建一个build.sbt文件,这个文件主要记录的就是项目的依赖等,要添加依赖就可以添加如下两行代码:
libraryDependencies += "com.typesafe.akka" % "akka-actor_2.11" % "2.4.4" resolvers += "Akka Snapshot Repository" at "http://repo.akka.io/snapshots/"
其实build.sbt文件是一个被SBT直接管理的scala源文件,里面的语句均要符合Scala语法,其中libraryDependencies和resolvers 是定义好的Key,+= % at等都是写好的方法。libraryDependencies是存储系统依赖的Key,该语句添加了一个ModuleID对象,"com.typesafe.akka"为groupID,"akka-actor_2.11"为artifactID,2.4.4"为revision,%方法最终就创建了一个ModuleID对象,此处需要注意_2.11表示当前的Scala版本。resolvers表示系统如何能够找到上面的libraryDependencies,at 方法通过两个字符串创建了一个 Resolver 对象,前者为名称,后者为地址。一般lib的官网中均会有写明自己的上述语句供使用者方便添加自己lib依赖。
三、并发编程
下面为大家介绍如何使用Scala进行并发编程。
1、原生支持
Scala语言原生支持并发编程,只需要使类继承scala.actors.Actor即可,复写父类的act方法,也可以直接建立一个匿名类,直接使用actor{}即可,其中receive是一个偏函数,用于接收并处理其他Actor发送的消息,这里就用到了模式匹配,可以根据不同的消息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相当于路由。
object ActorTest2 extends App {
val actor_a: Actor = actor{
while (true){
receive {
case msg => println("actor_a " + msg)
}
}
} val actor_b = actor{
while (true){
receive {
case msg => {
println("actor_b " + msg)
actor_a ! "b ---- >>> a"
sender ! "receive " + msg
}
}
}
} actor_a ! "wsf"
actor_b ! Math.PI
}
上面的代码定义了两个Actor对象actor_a,actor_b,采用此种方式Actor会自动start,然后在主线程中各向每个Actor发送了一条信息,Actor接收到信息后进行简单的打印操作。由于Scala已经废弃了此种方式来进行并发编程,在这里也只是简单介绍,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通过使用akka来进行并发编程。
2、akka
akka是一个简单易用的Scala并发编程框架(网址:http://akka.io/),其宗旨就是"Build powerful concurrent &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more easily."。引入akka只需要在build.sbt文件中添加在SBT操作一节中介绍的代码即可,但是要根据自己的Scala版本以及要使用的akka版本进行修改。添加完之后IDEA会自动去下载akka的actor包。其使用基本与原生actor相同,同样创建一个类继承akka.actor.Actor,复写其receive方法。其代码如下:
class MyActor extends Actor{
override def receive={
case message: String=> println(message)
case _ => unhandled()
}
}
与原生Actor不同的是akka为其Actor加入了path的概念,即每个Actor都有一个绝对路径,这样系统首先要创建一个system,然后在system创建其下的Actor,代码如下:
val system = ActorSystem("akkatest") val actor = system.actorOf(Props(classOf[wsf.akkascala.MyActor]), "akkaactor")
其中ActorSystem("akkatest")即创建一个akka的system,用于管理Actor,第二句就是在system中创建一个上面MyActor实例。通过打印actor.path可以得到akka://akkatest/user/akkaactor,可以看出该Actor确实是在system之下,其中user表示是用户自定义Actor。
Actor实例创建之后无需start,会自动启动,可以使用actor ! "hello actor"语句来向actor发送消息,MyActor的receive方法接收到该语句之后进行模式匹配,如果能够匹配上就行进行相应的处理。
由于Actor具有了路径,其也就能够创建属于自己的Actor实例,只需要在当前Actor类中添加如下代码:
val otherActor = context.actorOf(Props(classOf[OtherActor]), "otheractor")
其中OtherActor是定义好的另一个Actor,打印otherActor.path可以得到如下效果:akka://akkatest/user/akkaactor/otheractor,这就表明确实在MyActor中创建了一个子Actor。MyActor就可以管理OtherActor的实例。
以上介绍了akka的并发编程,其并行编程要稍作修改。
首先建立一个RemoteActor项目,将build.sbt中项目的引用改为libraryDependencies ++= Seq("com.typesafe.akka" % "akka-actor_2.11" % "2.4.4","com.typesafe.akka" % "akka-remote_2.11" % "2.4.4"),可以看出相比普通Actor项目只是添加了一个akka-remote引用。然后新建一个RemoteActor类同样继承自Actor,与普通Actor毫无区别。然后创建一个主类启动该Actor。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在resources文件夹中新建一个application.conf文件,该文件是系统的配置文件,里面添加如下代码:
akka {
loglevel = "INFO"
actor {
provider = "akka.remote.RemoteActorRefProvider"
}
remote {
enabled-transports = ["akka.remote.netty.tcp"]
netty.tcp {
hostname = "127.0.0.1"
port = 5150
}
log-sent-messages = on
log-received-messages = on
}
}
主要定义使用tcp协议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端口是5150。这样就完成了remoteActor的定义。
然后新建一个LocalActor项目,同样修改build.sbt文件中的内容如上,然后新建一个LocalActor类,由于此处需要向RemoteActor发送消息,所以必须建立一个RemoteActor的子Actor,具体命令如下:
val remoteActor = context.actorSelection("akka.tcp://remoteSys@127.0.0.1:5150/user/remoteactor")
其中akka://remoteSys/user/remoteactor是RemoteActor通过system创建的路径,此处与之不同的是akka后添加.tcp表示通过tcp方式创建然后就是remoteSys后通过@127.0.0.1:5150指定远程actor的IP地址以及端口。这样就可建立一个remoteActor的实例,可以通过该实例向remoteActor发送消息。
LocalActor中也需要添加application.conf文件,但是只需要添加如下语句即可:
akka {
actor {
provider = "akka.remote.RemoteActorRefProvider"
}
}
四、总结
本文为大家简单介绍了scala基础、sbt简单操作、原生actor、akka的并发以及并行方式actor,这些是我在学习Geotrellis的过程中学习基础知识的一部分经验总结和梳理,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拓展自己的知识。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明白了这些对阅读Geotrellis源代码以及Spark源代码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参考链接
一、geotrellis使用初探二、geotrellis使用(二)geotrellis-chatta-demo以及geotrellis框架数据读取方式初探
三、geotrellis使用(三)geotrellis数据处理过程分析四、geotrellis使用(四)geotrellis数据处理部分细节 五、geotrellis使用(五)使用scala操作Accumulo
六、geotrellis使用(六)Scala并发(并行)编程
geotrellis使用(六)Scala并发(并行)编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 Scala 并发编程
Runnable/Callable 线程 Executors/ExecutorService Futures 线程安全问题 例子:搜索引擎 解决方案 Runnable/Callable Runnabl ...
- C#并行编程-并发集合
菜鸟学习并行编程,参考<C#并行编程高级教程.PDF>,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目录 C#并行编程-相关概念 C#并行编程-Parallel C#并行编程-Task C#并行编程-并发集合 ...
- Scala 深入浅出实战经典 第68讲:Scala并发编程原生线程Actor、Cass Class下的消息传递和偏函数实战解析
王家林亲授<DT大数据梦工厂>大数据实战视频 Scala 深入浅出实战经典(1-87讲)完整视频.PPT.代码下载: 百度云盘:http://pan.baidu.com/s/1c0noOt ...
- Scala 深入浅出实战经典 第67讲:Scala并发编程匿名Actor、消息传递、偏函数解析
王家林亲授<DT大数据梦工厂>大数据实战视频 Scala 深入浅出实战经典(1-87讲)完整视频.PPT.代码下载:百度云盘:http://pan.baidu.com/s/1c0noOt6 ...
- Scala 深入浅出实战经典 第66讲:Scala并发编程实战初体验
王家林亲授<DT大数据梦工厂>大数据实战视频 Scala 深入浅出实战经典(1-87讲)完整视频.PPT.代码下载:百度云盘:http://pan.baidu.com/s/1c0noOt6 ...
- Scala并发编程react、loop代码实战具体解释
演示样例代码及凝视: //scala并发编程中的react和loop,共同特点: //通过线程存用的方式让性能有所提升. //Actor本身的运行,被actor子系统管理的时候,会有一个或者多个远程的 ...
- CUDA编程(六)进一步并行
CUDA编程(六) 进一步并行 在之前我们使用Thread完毕了简单的并行加速,尽管我们的程序运行速度有了50甚至上百倍的提升,可是依据内存带宽来评估的话我们的程序还远远不够.在上一篇博客中给大家介绍 ...
- Scala并发编程【快速入门】
1.简介 Scala的actor提供了一种基于事件的轻量级线程.只要使用scala.actors.Actor伴生对象的actor()方法,就可以创建一个actor.它接受一个函数值/闭包做参数,一创建 ...
- 王家林系列之scala--第69讲:Scala并发编程react、loop代码实战详解
刚才看了一下,群里王家林老师又更新课程了,真为王老师的勤奋感到佩服,于是迫不及待的下载下来观看学习.本期讲的是关于scala并发编程的react.loop代码实战. 信息来源于 DT大数据梦工厂微信公 ...
随机推荐
- 安装windows服务批处理代码
批处理是DOS时代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目前来说也是一种高效的方法,复制代码到文本文件中,保存并修改文件扩展名为“*.bat”. 安装windows服务批处理代码如下: @echo off set fi ...
- MFC覆盖OnPrepareDC实现“所见即所得”打印
附件下载:http://files.cnblogs.com/mengdejun/print.zip void CPrintView::OnPrepareDC(CDC* pDC, CPrintInfo* ...
- [LintCode] Linked List Cycle 单链表中的环
Given a linked list, determine if it has a cycle in it. ExampleGiven -21->10->4->5, tail co ...
- 视区相关单位vw, vh..简介以及可实际应用场景
这篇文章发布于 2012年09月24日,星期一,01:15,归类于 css相关. 阅读 37012 次, 今日 12 次 by zhangxinxu from http://www.zhangxinx ...
- 四、jquery中的事件与应用
当用户浏览页面时,浏览器会对页面代码进行解释或编译--这个过程实质上是通过时间来驱动的,即页面在加载时,执行一个Load事件,在这个事件中实现浏览器编译页面代码的过程.时间无论在页面元素本身还是在元素 ...
- Java虚拟机
虚拟机每次方法的调用和返回都伴随着栈帧的入栈和出栈,而每个栈帧都包含一个指向运行时常量池中该栈帧所属方法的引用(表明该栈帧执行的是哪个方法),持有这个引用是为了支持方法调用中的动态连接.这些符号引用中 ...
- Ubuntu系统下lnmp环境搭建和Nginx多站点配置
最近需要使用Ubuntu作为服务器搭建Lnmp环境,顺便将操作过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提出不同意见.(本文默认读者已经熟悉相关linux命令的使用,比如创建文件和文件夹,编辑文件 ...
- 游戏编程技巧 - Subclass Sandbox
Subclass Sandbox 使用场景 你正在开发一款类似LOL的游戏,里面有许多英雄角色,你决定把这些英雄类交给小弟们实现.因为在这些英雄中,释放放技能时,有的要使用粒子系统造成炫酷的效果,有的 ...
- 1 background(复合属性)与font(复合属性) 2 行内块的间距问题 3 行内元素的margin 4 清除浮动 5定位的元素的层级 6 Border-radius: 边框半径
1 background(复合属性)与font(复合属性): background: 颜色 图片的链接 是否平铺 背景位置 是否滚动.(可以随意调动或省略) Font: 粗度 字体风格 字体大小 ...
- 《.NET之美》消息及勘误
<.NET之美>消息及勘误 编辑最终还是采用了<.NET之美>作为书名,尽管我一直觉得这个名字有点文艺了,而更倾向于使用<.NET专题解析>这个名称. 目前已经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