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网站值得收藏一下,原文链接:http://shiyanjun.cn/archives/428.html

决策树算法的优越性在于:离散学习算法进行组合总可以表达任意复杂的布尔函数,并不受数据集的限制即学习没有饱和性,只是现实应用受限于时间和计算能力,一般不能满足不饱和性。

C4.5是机器学习算法中的另一个分类决策树算法,它是基于ID3算法进行改进后的一种重要算法,相比于ID3算法,改进有如下几个要点:

  • 用信息增益率来选择属性。ID3选择属性用的是子树的信息增益,这里可以用很多方法来定义信息,ID3使用的是熵(entropy, 熵是一种不纯度度量准则),也就是熵的变化值,而C4.5用的是信息增益率。
  • 在决策树构造过程中进行剪枝,因为某些具有很少元素的结点可能会使构造的决策树过适应(Overfitting),如果不考虑这些结点可能会更好。
  • 对非离散数据也能处理。
  • 能够对不完整数据进行处理。

首先,说明一下如何计算信息增益率。

     熟悉了ID3算法后,已经知道如何计算信息增益,计算公式如下所示(来自Wikipedia):

       

     或者,用另一个更加直观容易理解的公式计算:

  • 按照类标签对训练数据集D的属性集A进行划分,得到信息熵:

  • 按照属性集A中每个属性进行划分,得到一组信息熵:

  • 计算信息增益

然后计算信息增益,即前者对后者做差,得到属性集合A一组信息增益:

                     

这样,信息增益就计算出来了。

  • 计算信息增益率

下面看,计算信息增益率的公式,如下所示(来自Wikipedia):

                   

其中,IG表示信息增益,按照前面我们描述的过程来计算。而IV是我们现在需要计算的,它是一个用来考虑分裂信息的度量,分裂信息用来衡量属性分 裂数据的广度和均匀程序,计算公式如下所示(来自Wikipedia):

    

    简化一下,看下面这个公式更加直观:

                这个是一般的计算公式............

    其中,V表示属性集合A中的一个属性的全部取值。

我们以一个很典型被引用过多次的训练数据集D为例,来说明C4.5算法如何计算信息增益并选择决策结点。

上面的训练集有4个属性,即属性集合A={OUTLOOK, TEMPERATURE, HUMIDITY, WINDY};而类标签有2个,即类标签集合C={Yes, No},分别表示适合户外运动和不适合户外运动,其实是一个二分类问题。

我们已经计算过信息增益,这里直接列出来,如下所示:

数据集D包含14个训练样本,其中属于类别“Yes”的有9个,属于类别“No”的有5个,则计算其信息熵:

1 Info(D)
= -9/14 * log2(9/14) - 5/14 * log2(5/14) = 0.940

下面对属性集中每个属性分别计算信息熵,如下所示:

1 Info(OUTLOOK)
= 5/14 * [- 2/5 * log2(2/5) – 3/5 * log2(3/5)] + 4/14 * [ - 4/4 * log2(4/4) - 0/4 * log2(0/4)] + 5/14 * [ - 3/5 * log2(3/5) – 2/5 * log2(2/5)] = 0.694
2 Info(TEMPERATURE)
= 4/14 * [- 2/4 * log2(2/4) – 2/4 * log2(2/4)] + 6/14 * [ - 4/6 * log2(4/6) - 2/6 * log2(2/6)] + 4/14 * [ - 3/4 * log2(3/4) – 1/4 * log2(1/4)] = 0.911
3 Info(HUMIDITY)
= 7/14 * [- 3/7 * log2(3/7) – 4/7 * log2(4/7)] + 7/14 * [ - 6/7 * log2(6/7) - 1/7 * log2(1/7)] = 0.789
4 Info(WINDY)
= 6/14 * [- 3/6 * log2(3/6) – 3/6 * log2(3/6)] + 8/14 * [ - 6/8 * log2(6/8) - 2/8 * log2(2/8)] = 0.892

根据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选择第一个根结点所依赖的信息增益值,计算如下所示:

1 Gain(OUTLOOK)
= Info(D) - Info(OUTLOOK) = 0.940 - 0.694 = 0.246
2 Gain(TEMPERATURE)
= Info(D) - Info(TEMPERATURE) = 0.940 - 0.911 = 0.029
3 Gain(HUMIDITY)
= Info(D) - Info(HUMIDITY) = 0.940 - 0.789 = 0.151
4 Gain(WINDY)
= Info(D) - Info(WINDY) = 0.940 - 0.892 = 0.048

接下来,我们计算分裂信息度量H(V):

  • OUTLOOK属性

属性OUTLOOK有3个取值,其中Sunny有5个样本、Rainy有5个样本、Overcast有4个样本,则

1 H(OUTLOOK)
= - 5/14 * log2(5/14) - 5/14 * log2(5/14) - 4/14 * log2(4/14) = 1.577406282852345
  • TEMPERATURE属性

属性TEMPERATURE有3个取值,其中Hot有4个样本、Mild有6个样本、Cool有4个样本,则

1 H(TEMPERATURE)
= - 4/14 * log2(4/14) - 6/14 * log2(6/14) - 4/14 * log2(4/14) = 1.5566567074628228
  • HUMIDITY属性

属性HUMIDITY有2个取值,其中Normal有7个样本、High有7个样本,则

1 H(HUMIDITY)
= - 7/14 * log2(7/14) - 7/14 * log2(7/14) = 1.0
  • WINDY属性

属性WINDY有2个取值,其中True有6个样本、False有8个样本,则

1 H(WINDY)
= - 6/14 * log2(6/14) - 8/14 * log2(8/14) = 0.9852281360342516

根据上面计算结果,我们可以计算信息增益率,如下所示:

1 IGR(OUTLOOK)
= Info(OUTLOOK) / H(OUTLOOK) = 0.246/1.577406282852345 = 0.15595221261270145
2 IGR(TEMPERATURE)
= Info(TEMPERATURE) / H(TEMPERATURE) = 0.029 / 1.5566567074628228 = 0.018629669509642094
3 IGR(HUMIDITY)
= Info(HUMIDITY) / H(HUMIDITY) = 0.151/1.0 = 0.151
4 IGR(WINDY)
= Info(WINDY) / H(WINDY) = 0.048/0.9852281360342516 = 0.048719680492692784

根据计算得到的信息增益率进行选择属性集中的属性作为决策树结点,对该结点进行分裂。

C4.5算法的优点是:产生的分类规则易于理解,准确率较高。

C4.5算法的缺点是:在构造树的过程中,需要对数据集进行多次的顺序扫描和排序,因而导致算法的低效。

决策树构建算法之—C4.5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决策树归纳算法之C4.5

    前面学习了ID3,知道了有关“熵”以及“信息增益”的概念之后. 今天,来学习一下C4.5.都说C4.5是ID3的改进版,那么,ID3到底哪些地方做的不好?C4.5又是如何改进的呢? 在此,引用一下前人 ...

  2. 决策树之ID3、C4.5、C5.0等五大算法

    每每以为攀得众山小,可.每每又切实来到起点,大牛们,缓缓脚步来俺笔记葩分享一下吧,please~ --------------------------- C5.0决策树之ID3.C4.5.C5.0算法 ...

  3. 《机器学习实战》学习笔记第三章 —— 决策树之ID3、C4.5算法

    主要内容: 一.决策树模型 二.信息与熵 三.信息增益与ID3算法 四.信息增益比与C4.5算法 五.决策树的剪枝 一.决策树模型 1.所谓决策树,就是根据实例的特征对实例进行划分的树形结构.其中有两 ...

  4. 03机器学习实战之决策树CART算法

    CART生成 CART假设决策树是二叉树,内部结点特征的取值为“是”和“否”,左分支是取值为“是”的分支,右分支是取值为“否”的分支.这样的决策树等价于递归地二分每个特征,将输入空间即特征空间划分为有 ...

  5. 决策树之ID3,C4.5及CART

    决策树的基本认识  决策树学习是应用最广的归纳推理算法之一,是一种逼近离散值函数的方法,年,香农引入了信息熵,将其定义为离散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一个系统越是有序,信息熵就越低,反之一个系统越是混乱,它 ...

  6. 决策树ID3算法--python实现

    参考: 统计学习方法>第五章决策树]   http://pan.baidu.com/s/1hrTscza 决策树的python实现     有完整程序     决策树(ID3.C4.5.CART ...

  7. 用Python开始机器学习(2:决策树分类算法)

    http://blog.csdn.net/lsldd/article/details/41223147 从这一章开始进入正式的算法学习. 首先我们学习经典而有效的分类算法:决策树分类算法. 1.决策树 ...

  8. python 之 决策树分类算法

    发现帮助新手入门机器学习的一篇好文,首先感谢博主!:用Python开始机器学习(2:决策树分类算法) J. Ross Quinlan在1975提出将信息熵的概念引入决策树的构建,这就是鼎鼎大名的ID3 ...

  9. 决策树---ID3算法(介绍及Python实现)

    决策树---ID3算法   决策树: 以天气数据库的训练数据为例. Outlook Temperature Humidity Windy PlayGolf? sunny 85 85 FALSE no ...

随机推荐

  1. Python 字符串常用方法 day2

    1.去空格和换行符: s = ' a bc ' print(s.strip())#strip(),去掉字符串两边的空格和换行符,无法去除中间的空格 print(s.rstrip())#rstrip() ...

  2. java环境搭建心得

     右击此电脑,点击属性, 在打开的电脑系统对话框里发电机i直接点击左侧导航里的[高级系统设置]在打开的电脑系统属性对话框里直接点击下面的[环境变量] 打开环境变量对话框后,直接点击系统变量下面的新建, ...

  3. php curl选项列表(超详细)

    第一类:对于下面的这些option的可选参数,value应该被设置一个bool类型的值:选项可选value值备注 CURLOPT_AUTOREFERER当根据Location:重定向时,自动设置hea ...

  4. Linux 下的基本命令

    Linux 下的基本命令 1. ls 命令 格式 : ls [OPTION]... [FILE]... 用途 : 显示目录下的内容 [OPTION] : -l : 列出详细信息 -d : 显示目录本身 ...

  5. 【ABCD组】Scrum meeting 1

    前言 第1次会议在6月13日由组长在教9 405召开. 主要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说明安排,时长90min. 任务分配 姓名 当前阶段任务 完成情况 所遇困难 贡献时间 下阶段任务 朱石景 编写登录界面代 ...

  6. java并发之停止线程

    停止一个线程意味着在任务处理完任务之前停掉正在做的操作,也就是放弃当前的操作.停止一个线程可以用Thread.stop()方法,但最好不要用它.虽然它确实可以停止一个正在运行的线程,但是这个方法是不安 ...

  7. elasticsearch 权威指南聚合阅读笔记(七)

    count(1) select clssId,count(1) from student group by  classId { "size":0, "aggs" ...

  8. HDU 4517

    EASY题,直接统计(1,1)到(i,j)的黑点个数,然后计算出以(i,j)点为右下角的矩形内的黑点个数是x*y即可. 注意当x==y时不要重复统计. #include <iostream> ...

  9. rac环境改动spfile后遭遇ora-29250小例

    原创作品.出自 "深蓝的blog" 博客.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有权追究版权法律责任. 深蓝的blog:http://blog.csdn.net/huangyanlong/ar ...

  10. CSS学习(十六)-HSLA颜色模式

    一.理论: 1.HSLA颜色模式 a.HSLA在HSL基础上添加了不透明度,值越大透明度越低 b.HSLA颜色模式的浏览器兼容性和HSL一样,仅仅有较新版本号的主流浏览器才支持 2.RGBA和HS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