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RSA加密
RSA背景
在1976年以前,传统的加解密过程是:
1、A采用某种手段对数据进行加密。
2、数据传输到B的手中。
3、B逆向的实施A加密采用的步骤。
4、数据被还原。
这就是所谓的对称加密。
解密和加密的互为彼此的逆过程。加密的人必定知道解密的手段。解密的人也必定知道加密的手段。
这种加解密手段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称(易于操作),但这也正是它的最大缺点。因为加密方,必须将加密规则告知解密方。
这就造成两个问题:
1、加解密规则定期就要更新,如何将加解密规则顺利的告诉对方。
2、如何安全的保存加解密规则。因为只要有一方将加解密规则泄露。那么这种加密手段就可以说被破解了。
基于此,在1976年由两位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即采用公钥-私钥对的形式进行加解密。
1、解密方生成一对密钥:公钥-私钥对。两者不存在互相推导出彼此的可能。
2、公钥随普通网络到达加密方,私钥则始终保留在解密者手中。
3、加密方使用公钥将文件转为密文
4、将密文传输给解密方。
5、解密方使用私钥将密文转为明文,完成解密。
由于公钥和私钥在逻辑上无法互相推算出彼此。这样只要私钥不被泄露,那么密文就不会解密。基于此对称加密的第一个问题的风险被解决,第二个问题的风险被缩小了一半。
受这种思路的启发,在次年,也就是1977年,由三位数学家(Rivest、Shamir 和 Adleman )联合发表了RSA算法,算法名称的来源是三位科学家的首字母的和。在随后的几十年,RSA加密算法,在密码领域中大放异彩,成为非对称加密的代表加密算法。并且随着密钥长度的不断增加,以当下的计算机运算水平,是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下,暴力破解出密钥,而攻破该算法的。
RSA加密算法的实现逻辑
在RSA算法中,需要存在五个重要的数字元素:
p、q:这是随机选取的两个不相等质数
n:n=p*q,也就是p和q的乘积
φ(n):φ(n) = (p-1)(q-1) ,也就是p-1和q-1的乘积
e:随机选取一个和φ(n)互质的正整数。并且保证 e < φ(n)
d:根据ed ≡ 1 (mod φ(n)),计算出对于φ(n)的模反元素d
ed ≡ 1 (mod φ(n)) 的含义是,ed整除φ(n)之后,余数为1。
也就是ed=k*φ(n)+1
可以看作
ed=φ(n)x+1最终利用辗转相除法(看了一下网上的推导逻辑,觉得纯数学领域了,纯记住意义不大),可以计算出一组满足的解(d,x)。
这样(n,e)是公钥,(n,d)是私钥。
由于e,d的推导是依赖的φ(n)的,而φ(n)的值来自于p、q。p、q尽管是随机取得的,但是可以由n因式分解而成。因此n的因式分解速度就成为整个解密的瓶颈。n的因式分解换言之,类似于判断n是否是质数,目前除去不断的暴力尝试,并没有好的办法。目前已知的最大分解数目的量级是10^232,占768bit位,所以一旦n突破了768位,就可以说很难破解了。(但是据说量子计算机非常适合于计算因式分解,可惜现在还是雏形)
知道了,公钥和私钥的生成后。来看下公钥私钥是如何使用的:
1、将原始信息转化为数字:无论是ascii码值,还是Unicode码,或者是其他base64转码等等,生成数字序列之后。依次循环按照下文进行加密:
公钥(n,e)、原文m
m^e ≡ c (mod n)
换言之c等于m^e除以n的余数
也就是计算出密文c
2、将密文发送给解密者,解密者依次按照下文进行还原
c^d ≡ m (mod n)公式
换言之m等于c^d除以n的余数
反向求出m即为明文
证明过程这里就忽略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下阮一峰写的RSA加密博客。里边的算式推理比较严谨。
此外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公钥加密的过程中,需要m小于n,如果在加密的过程中,发现有元素比公钥的n还要大,则需要将原文进行切割成更小的元素,然后再进行加密。
其它
另外最近流行面非常广的病毒“永恒之蓝”,始于欧洲,通过网络传播了半个世界的勒索病毒,其核心的思路就是将RSA公钥传播到本机,接着用RSA公钥加密本地文件。使本地文件不可被正常使用,进而勒索机主。待勒索成功后,只要将私钥文件再发送到本机对文件进行解密即可。思路简单,但是非常有效,难以破解,每台机器的私钥文件也几乎不会相同。
浅谈RSA加密的更多相关文章
- 【推荐】JAVA基础◆浅谈3DES加密解密
国内私募机构九鼎控股打造APP,来就送 20元现金领取地址:http://jdb.jiudingcapital.com/phone.html内部邀请码:C8E245J (不写邀请码,没有现金送)国内私 ...
- 浅谈RSA加密算法
一.什么是非对称加密 1.加密的密钥与加密的密钥不相同,这样的加密算法称之为非对称加密 2.密钥分为:公钥,私钥 公钥:可以对外给任何人的加密和解密的密码,是公开的 私钥:通过私钥可以生成公钥,但从 ...
- 浅谈IAT加密原理及过程
上一次做完代码段加密后,又接触到了新的加密方式:IAT加密 IAT加密是通过隐藏程序的导入表信息,以达到增加分析程序的难度.因为没有导入表,就无法单纯的从静态状态下分析调用了什么函数,动态调试时,也无 ...
- 浅谈DES加密算法
一.DES加密算法介绍 1.要求密钥必须是8个字节,即64bit长度 2.因为密钥是byte[8] , 代表字符串也可以是非可见的字节,可以与Base64编码算法一起使用 3.加密.解密都需要通过字节 ...
- 浅谈IM软件业务知识——非对称加密,RSA算法,数字签名,公钥,私钥
概述 首先了解一下相关概念:RSA算法:1977年由Ron Rivest.Adi Shamirh和LenAdleman发明的.RSA就是取自他们三个人的名字. 算法基于一个数论:将两个大素数相乘很ea ...
- 浅谈使用spring security中的BCryptPasswordEncoder方法对密码进行加密与密码匹配
浅谈使用springsecurity中的BCryptPasswordEncoder方法对密码进行加密(encode)与密码匹配(matches) spring security中的BCryptPass ...
- Android应用安全开发之浅谈加密算法的坑
<Android应用安全开发之浅谈加密算法的坑> 作者:阿里移动安全@伊樵,@舟海 阿里聚安全,一站式解决应用开发安全问题 Android开发中,难免会遇到需要加解密一些数据内 ...
- 浅谈HTTPS以及Fiddler抓取HTTPS协议
最近想尝试基于Fiddler的录制功能做一些接口的获取和处理工作,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简单连接Fiddler只能抓取HTTP协议,关键的登录请求等HTTPS协议都没有捕捉到,所以想让Fiddler能够同 ...
- [转]浅谈https\ssl\数字证书
浅谈https\ssl\数字证书 http://www.cnblogs.com/P_Chou/archive/2010/12/27/https-ssl-certification.html 全球可信的 ...
随机推荐
- MongoDB基础教程系列--第三篇 MongoDB基本操作(二)
1.集合操作 1.1.创建集合 MongoDB 用 db.createCollection(name, options) 方法创建集合. 格式 db.createCollection(name, op ...
- android 开机自启动实现
App的开机自启动可以通过注册广播接收器接收开机广播来实现,具体步骤如下: 1.创建 BroadcastReceiver 的派生类,并重写 onReceive() 函数: /** * Created ...
- css3 loading动画 三个省略号
<!DOCTYPE html><html lang="en"><head> <meta charset="UTF-8" ...
- select下拉二级联动
function opt(){ var id = $("#ids").val(); $.ajax({ type: "POST", url: "$ ...
- Hadoop之RPC简单使用(远程过程调用协议)
一.RPC概述 RPC是指远程过程调用,也就是说两台不同的服务器(不受操作系统限制),一个应用部署在Linux-A上,一个应用部署在Windows-B或Linux-B上,若A想要调用B上的某个方法me ...
- Rookey.Frame v1.0极速开发平台稳定版发布
Rookey.Frame v1.0经过一年时间的修改及沉淀,稳定版终于问世了,此版本经过上线系统验证,各个功能点都经过终端用户验证并持续优化,主要优化以下几个方面: 1.性能较原来提升3倍之多 2.修 ...
- mysql加密解密方式用法
如果你使用的正是mysql数据库,那么你把密码或者其他敏感重要信息保存在应用程序里的机会就很大.保护这些数据免受黑客或者窥探者的获取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重要问题,因为你既不能让未经授权的人员使用或者破坏应 ...
- IE6-7下margin-bottom不兼容解决方法(非原创,视频中看到的)
在IE低版本下有很多不兼容,现在将看到的 IE6-7下margin-bottom不兼容解决方法 演示一下,方便日后自己查阅. <!DOCTYPE html> <html la ...
- 转载---关于Spring的69个面试问答
链接:http://www.importnew.com/11657.html 目录 Spring概述 依赖注入 Spring Beans Spring注解 Spring的对象访问 Spring面向切面 ...
- 2017-2-17,c#基础,输入输出,定义变量,变量赋值,int.Parse的基础理解,在本的初学者也能看懂(未完待续)
计算机是死板的固定的,人是活跃的开放的,初学c#第一天给我的感觉就是:用人活跃开放式的思维去与呆萌的计算机沟通,摸清脾气,有利于双方深入合作,这也是今晚的教训,细心,仔细,大胆 c#基础 1.H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