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Tracking-Learning-Detection)是一种新的单目标长时间(long term tracking)跟踪算法。该算法与传统跟踪算法的显著区别在于将传统的跟踪算法和传统的检测算法相结合来解决被跟踪目标在被跟踪过程中发生的形变、部分遮挡等问题。同时,通过一种改进的在线学习机制不断更新跟踪模块的“显著特征点”和检测模块的目标模型及相关参数,从而使得跟踪效果更加稳定、鲁棒、可靠。

对于长时间跟踪而言,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当目标重新出现在相机视野中时,系统应该能重新检测到它,并开始重新跟踪。但是,长时间跟踪过程中,被跟踪目标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形状变化、光照条件变化、尺度变化、遮挡等情况。传统的跟踪算法,前端需要跟检测模块相互配合,当检测到被跟踪目标之后,就开始进入跟踪模块,而此后,检测模块就不会介入到跟踪过程中。但这种方法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当被跟踪目标存在形状变化或遮挡时,跟踪就很容易失败;因此,对于长时间跟踪,或者被跟踪目标存在形状变化情况下的跟踪,很多人采用检测的方法来代替跟踪。该方法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改进跟踪效果,但它需要一个离线的学习过程。即:在检测之前,需要挑选大量的被跟踪目标的样本来进行学习和训练。这也就意味着,训练样本要涵盖被跟踪目标可能发生的各种形变和各种尺度、姿态变化和光照变化的情况。换言之,利用检测的方法来达到长时间跟踪的目的,对于训练样本的选择至关重要,否则,跟踪的鲁棒性就难以保证。

考虑到单纯的跟踪或者单纯的检测算法都无法在长时间跟踪过程中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TLD方法就考虑将两者予以结合,并加入一种改进的在线学习机制,从而使得整体的目标跟踪更加稳定、有效。

简单来说,TLD算法由三部分组成:跟踪模块、检测模块、学习模块;如下图所示

其运行机制为:检测模块和跟踪模块互补干涉的并行进行处理。首先,跟踪模块假设相邻视频帧之间物体的运动是有限的,且被跟踪目标是可见的,以此来估计目标的运动。如果目标在相机视野中消失,将造成跟踪失败。检测模块假设每一个视帧都是彼此独立的,并且根据以往检测和学习到的目标模型,对每一帧图片进行全图搜索以定位目标可能出现的区域。同其它目标检测方法一样,TLD中的检测模块也有可能出现错误,且错误无非是错误的负样例和错误的正样例这两种情况。而学习模块则根据跟踪模块的结果对检测模块的这两种错误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生成训练样本对检测模块的目标模型进行更新,同时对跟踪模块的“关键特征点”进行更新,以此来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TLD模块的详细;流程框图如下所示:

在详细介绍TLD的流程之前,有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需要予以澄清:

基本知识:

在任意时刻,被跟踪目标都可以用其状态属性来表示。该状态属性可以是一个表示目标所在位置、尺度大小的跟踪框,也可以是一个标识被跟踪目标是否可见的标记。两个跟踪框的空间域相似度是用重叠度(overlap)来度量,其计算方法是两个跟踪框的交集与两者并集的商。目标的形状采用图像片(image patch,个人认为,可以理解为滑动窗口)p来表示,每一个图像片都是从跟踪框内部采样得到的,并被归一化到15*15的大小。两个图相片

TLD算法原理2--学习理解之(三)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LD算法原理--学习理解之(二)

    正如名字所示,TLD算法主要由三个模块构成:追踪器(tracker),检测器(detector)和机器学习(learning). 对于视频追踪来说,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使用追踪器根据物体在上一帧的位 ...

  2. DQN算法原理详解

    一. 概述 强化学习算法可以分为三大类:value based, policy based 和 actor critic. 常见的是以DQN为代表的value based算法,这种算法中只有一个值函数 ...

  3. TLD网络资源汇总--学习理解之(四)

    原文:http://blog.csdn.net/mysniper11/article/details/8726649 引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xy2017/p/392 ...

  4. 集成学习值Adaboost算法原理和代码小结(转载)

    在集成学习原理小结中,我们讲到了集成学习按照个体学习器之间是否存在依赖关系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个是个体学习器之间存在强依赖关系: 另一类是个体学习器之间不存在强依赖关系. 前者的代表算法就是提升(bo ...

  5. 分布式缓存技术memcached学习(四)—— 一致性hash算法原理

    分布式一致性hash算法简介 当你看到“分布式一致性hash算法”这个词时,第一时间可能会问,什么是分布式,什么是一致性,hash又是什么.在分析分布式一致性hash算法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几 ...

  6. OpenCV学习笔记(27)KAZE 算法原理与源码分析(一)非线性扩散滤波

    http://blog.csdn.net/chenyusiyuan/article/details/8710462 OpenCV学习笔记(27)KAZE 算法原理与源码分析(一)非线性扩散滤波 201 ...

  7. 分布式缓存技术memcached学习系列(四)—— 一致性hash算法原理

    分布式一致性hash算法简介 当你看到"分布式一致性hash算法"这个词时,第一时间可能会问,什么是分布式,什么是一致性,hash又是什么.在分析分布式一致性hash算法原理之前, ...

  8. 理解Liang-Barsky裁剪算法的算法原理

    0.补充知识向量点积:结果等于0, 两向量垂直; 结果大于0, 两向量夹角小于90度; 结果小于0, 两向量夹角大于90度.直线的参数方程:(x1, y1)和(x2, y2)两点确定的直线, 其参数方 ...

  9. rsync(三)算法原理和工作流程分析

    在开始分析算法原理之前,简单说明下rsync的增量传输功能. 假设待传输文件为A,如果目标路径下没有文件A,则rsync会直接传输文件A,如果目标路径下已存在文件A,则发送端视情况决定是否要传输文件A ...

随机推荐

  1. SQL语句 insert into 语句的写法

    方式1: INSERT INTO t1(field1,field2) VALUE('001','002'); 最好的做法明确插入的每一列,列于查错,而且漏列的几率会降低! 方式2: INSERT IN ...

  2. Struts2学习---基本配置,action,动态方法调用,action接收参数

    首先我们先来直接配置,然后再来讲原理: 第一步:jar包的引入: 我们可以到struts2的官网上下载: http://struts.apache.org/download.cgi#struts251 ...

  3. OC学习13——Foundation框架中的集合

    OC集合类是一些非常有用的工具类,它可以用于存储多个数量不等的对象,并可以实现常用的数据结构(栈.队列等),此外,OC集合还可用于保存具有映射关系的关联数组.OC的集合大致可以分为:NSArray.N ...

  4. Servlet小总结

    Servlet Servlet(服务器端小程序)是使用Java语言编写的服务器端程序,像JSP一样,生成动态的Web页.Servlet主要运行在服务器端,并由服务器调用执行. Servlet处理的基本 ...

  5. php iconv 函数参数的区别

    本文同时发表在https://github.com/zhangyachen/zhangyachen.github.io/issues/57 用户输入:英特尔® 酷睿™ i7处理器大显身手 case1 ...

  6. Office 365实现单点登录系列(1)—域环境搭建

    Hello 小伙伴们, 2018新年快乐,作为2018年首篇文章,怎么能不给大家带来点干货呢?这篇文章其实我9月底的时候已经在MSDN上发布过了,为表诚意,我更新了这篇文章,并把它组成了一个系列,2. ...

  7. git push的用法

    git push <远程仓库名> <本地分支名>:<远程分支名>

  8. Java 包装类Integer的值比较

    对于包装类型Integer的值比较与int的值比较是不同的:   public class Java_Val_Compar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 ...

  9. mysql超时机制

    mysql每次建立一个socket连接(connect)时,这个socket都会占用一定内存.即使你关闭(close)连接时,并不是真正的关闭,而是处于睡眠(sleep)状态. 当你下次再进行连接时, ...

  10. Django2文档-入门概览

    Django 概览 Django 是设计是为了使通用的Web开发任务变得快速而又简单, 一下是如何使用Django编写数据库驱动的Web应用程序的非正式概述. 这个文档的目标是给你足够的技术细节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