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Web项目结构 + 基础代码
Go Web工程
下面是项目的包图,可以通过包图来理清项目包的结构。
Go Web工程
下面是项目的包图,可以通过包图来理清项目包的结构。

因为我是从Java转过来的,其实这种包的结构与Java的类似。Java是Controller、Service、Respository。
Go就变成了 api、service、dao, 其实也差不多,因为Go设计思想跟Java的区别还是很大,但本质还是通过架构来解耦。
路由配置
建立 routes/router.go 文件。 此文件用来配置api的URI,配置路由、路由分组、添加中间件。
func InitRouter() http.Handler {
r := gin.New()
// 设置可信代理
r.SetTrustedProxies([]string{"*"})
// 设置静态文件目录
r.Use(middleware.Logger()) // 自定义的 zap 日志中间件
r.Use(middleware.ErrorRecovery(false)) // 自定义错误处理中间件
r.Use(middleware.Cors()) // 跨域中间件
// 需要鉴权的接口
auth := base.Group("") // "/admin"
// 需要鉴权的接口
auth.Use(middleware.JWTAuth()) // JWT 鉴权中间件
auth.Use(middleware.RBAC()) // casbin 权限中间件
auth.Use(middleware.ListenOnline()) // 监听在线用户
auth.Use(middleware.OperationLog()) // 记录操作日志
// 路由配置
page := auth.Group("/page")
{
page.GET("/list", pageAPI.GetList) // 页面列表
page.POST("", pageAPI.SaveOrUpdate) // 新增/编辑页面
page.DELETE("", pageAPI.Delete) // 删除页面
}
return r
}
数据库配置
func InitMySQLDB() *gorm.DB {
mysqlCfg := config.Cfg.Mysql
dns := fmt.Sprintf("%s:%s@tcp(%s:%s)/%s?charset=utf8mb4&parseTime=True&loc=Local",
mysqlCfg.Username,
mysqlCfg.Password,
mysqlCfg.Host,
mysqlCfg.Port,
mysqlCfg.Dbname,
)
db, err := gorm.Open(mysql.Open(dns), gormConfig())
if err != nil {
log.Fatal("MySQL 连接失败, 请检查参数")
}
log.Println("MySQL 连接成功")
// 迁移数据表,在没有数据表结构变更时候,建议注释不执行
// MakeMigrate(db)
sqlDB, _ := db.DB()
sqlDB.SetMaxIdleConns(10) // 设置连接池中的最大闲置连接
sqlDB.SetMaxOpenConns(100) // 设置数据库的最大连接数量
sqlDB.SetConnMaxLifetime(10 * time.Second) // 设置连接的最大可复用时间
return db
}
// gorm 配置
func gormConfig() *gorm.Config {
return &gorm.Config{
// gorm 日志模式
Logger: logger.Default.LogMode(getLogMode(config.Cfg.Mysql.LogMode)),
// 禁用外键约束
DisableForeignKeyConstraintWhenMigrating: true,
// 禁用默认事务(提高运行速度)
SkipDefaultTransaction: true,
NamingStrategy: schema.NamingStrategy{
// 使用单数表名,启用该选项,此时,`User` 的表名应该是 `user`
SingularTable: true,
},
}
}
编码规范
这个主要是看人家怎么写的接口,怎么调用业务层。分析一下。
Api
routes/router.go
auth.GET("/home", blogInfoAPI.GetHomeInfo) // 后台首页信息
注:这里的API层非常的简单,只是对于 Service的一个调用
api/v1/home.go
func (*BlogInfo) GetHomeInfo(c *gin.Context) {
r.SuccessData(c, blogInfoService.GetHomeInfo())
}
RESTFul 返回操作
在utils\r\result.go 为 *gin.Context 实现了返回的方法,因为使用的是指针,所以不需要返回值,可以直接进行传递函数调用。
// 返回 JSON 数据
func ReturnJson(c *gin.Context, httpCode, code int, msg string, data any) {
// c.Header("", "") // 根据需要在头部添加其他信息
c.JSON(httpCode, Response{
Code: code,
Message: msg,
Data: data,
})
}
// 语法糖函数封装
// 自定义 httpCode, code, data
func Send(c *gin.Context, httpCode, code int, data any) {
ReturnJson(c, httpCode, code, GetMsg(code), data)
}
// 自动根据 code 获取 message, 且 data == nil
func SendCode(c *gin.Context, code int) {
Send(c, http.StatusOK, code, nil)
}
// 自动根据 code 获取 message, 且 data != nil
func SendData(c *gin.Context, code int, data any) {
Send(c, http.StatusOK, code, data)
}
func SuccessData(c *gin.Context, data any) {
Send(c, http.StatusOK, OK, data)
}
func Success(c *gin.Context) {
Send(c, http.StatusOK, OK, nil)
}
Service
因为在Api内调用的Service服务,返回的都是需要反序列化为Json的View Object,这个VO放在Model内,用于在持久层查询的Model也放在model里。感觉有点混乱,看可不可能把VO放在 service包里。
VO的目的就是把格式变成符合URI业务需求的一个结构体。把一些数据放到里面。
// 根据 [文章id] 获取 [文章详情]
func (*Article) GetInfo(id int) resp.ArticleDetailVO {
article := dao.GetOne(model.Article{}, "id", id)
category := dao.GetOne(model.Category{}, "id", article.CategoryId)
tagNames := tagDao.GetTagNamesByArtId(id)
articleVo := utils.CopyProperties[resp.ArticleDetailVO](article)
// 前端 category 为 '' 不显示 placeholder, 为 null 显示 placeholder
if category.ID != 0 {
articleVo.CategoryName = &category.Name
}
articleVo.TagNames = tagNames
return articleVo
}
Dao
Dao层的所有方法或函数
注:
- 不具有普适性的函数功能,应变成某个结构体的方法,变成方法后仅能其结构体初始化的变量调用
- 反之,则可以使用泛型
如何给 Dao包全局变量 dao.DB 赋值。
在dao包下,所有的使用到DB变量的go代码文件内,直接声明var DB *gorm.DB全局变量 。
在route初始函数里,对dao包的DB变量 也就是 dao.DB 进行赋值,赋的值,也就是关于初始化的gorm.DB。
routes/router.go 初始化全局变量
// 初始化全局变量
func InitGlobalVariable() {
// 初始化 Viper
utils.InitViper()
// 初始化 Logger
utils.InitLogger()
// 初始化数据库 DB
dao.DB = utils.InitMySQLDB() // 需要先导入 gvb.sql
// dao.DB = utils.InitSQLiteDB("gorm.db") // TODO: 默认无数据,暂时无法使用
// 初始化 Redis
utils.InitRedis()
// 初始化 Casbin
utils.InitCasbin(dao.DB)
}
基于泛型的普适型写法
这样,其使用Model进行创建的时候,就不需要指定类型了。非常方便用于简单的业务。如果很多业务的CURD都有共同特性,那么也可以如此。
func Create[T any](data *T) {
err := DB.Create(&data).Error
if err != nil {
panic(err)
}
}
针对特定结构体的写法
Views Object居然也被用于在Model进行查询,这个我感觉没必要。因为实体结构体与视力结构体应有所区分。
func (*Article) GetInfoById(id int) (res resp.FrontArticleDetailVO) {
DB.Table("article").
Preload("Category").
Preload("Tags").
Where("id = ? AND is_delete = 0 AND status = 1", id).
First(&res)
return
}
中间件
鉴权的原理就是,拦截一条线路,然后判断每次请求访问此条线路的权限。
根据我们开发时,我们的开发习惯是,基于一个原始URI为一组路由,这个原始URI就是我们鉴权的根据点。
例如 需要检查 /sys下所有的接口是否已登录,则 与/sys/** 匹配都会被进行鉴权。
就是钩子,一层一层的拦截

// 需要鉴权的接口
auth := base.Group("") // "/admin"
// !注意使用中间件的顺序
auth.Use(middleware.JWTAuth()) // JWT 鉴权中间件
auth.Use(middleware.RBAC()) // casbin 权限中间件
auth.Use(middleware.ListenOnline()) // 监听在线用户
auth.Use(middleware.OperationLog()) // 记录操作日志
Cors 跨域处理
这个就是使用别人写好的中间件,地址在: cors
// 跨域中间件
func Cors() gin.HandlerFunc {
return cors.New(cors.Config{
// 允许跨域请求网站
AllowOrigins: []string{"*"},
// 允许使用的请求方式
AllowMethods: []string{"PUT", "POST", "GET", "DELETE", "OPTIONS", "PATCH"},
// 允许使用的请求头
AllowHeaders: []string{"Origin", "Authorization", "Content-Type", "X-Requested-With"},
// 暴露的请求头
ExposeHeaders: []string{"Content-Type"},
// 凭证共享
AllowCredentials: true,
// 允许跨域的源网站
AllowOriginFunc: func(origin string) bool {
return true
},
// 超时时间设定
MaxAge: 24 * time.Hour,
})
}
Middleware 小结
Go语言里,函数也是一个值,可以直接转送匿名函数作为值。
中间件的写法就是
middleware/XXX.go
func XXX() gin.HandlerFunc {
return func(c *gin.Context) {
// anything else
}
}
将XXX挂在哪个基础的URI上。
routes/router.go
sys := router.Group("/sys")
sys.Use(middleware.XXX())
模板技术
渲染这是一个常用的技术。
// 指定导入模板的目录
router.LoadHTMLGlob("template/*")
测试模板渲染的代码
router.GET("/index", func(c *gin.Context) {
c.HTML(http.StatusOK, "index.html", gin.H{"title": "我是测试", "ce": "123456"})
})
模板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Number: <h1>{{.ce}}</h1>
</body>
</html>
头尾分离,模块化写法
注 : 需要提前定义好 public/header,public/footer
Gin HTML 渲染模板:https://www.topgoer.cn/docs/ginkuangjia/ginhtmlxuanran
{{ define "user/index.html" }}
{{template "public/header" .}}
Address: {{.address}}
{{template "public/footer" .}}
{{ end }}
因为我是从Java转过来的,其实这种包的结构与Java的类似。Java是Controller、Service、Respository。
Go就变成了 api、service、dao, 其实也差不多,因为Go设计思想跟Java的区别还是很大,但本质还是通过架构来解耦。
路由配置
建立 routes/router.go 文件。 此文件用来配置api的URI,配置路由、路由分组、添加中间件。
func InitRouter() http.Handler {
r := gin.New()
// 设置可信代理
r.SetTrustedProxies([]string{"*"})
// 设置静态文件目录
r.Use(middleware.Logger()) // 自定义的 zap 日志中间件
r.Use(middleware.ErrorRecovery(false)) // 自定义错误处理中间件
r.Use(middleware.Cors()) // 跨域中间件
// 需要鉴权的接口
auth := base.Group("") // "/admin"
// 需要鉴权的接口
auth.Use(middleware.JWTAuth()) // JWT 鉴权中间件
auth.Use(middleware.RBAC()) // casbin 权限中间件
auth.Use(middleware.ListenOnline()) // 监听在线用户
auth.Use(middleware.OperationLog()) // 记录操作日志
// 路由配置
page := auth.Group("/page")
{
page.GET("/list", pageAPI.GetList) // 页面列表
page.POST("", pageAPI.SaveOrUpdate) // 新增/编辑页面
page.DELETE("", pageAPI.Delete) // 删除页面
}
return r
}
数据库配置
func InitMySQLDB() *gorm.DB {
mysqlCfg := config.Cfg.Mysql
dns := fmt.Sprintf("%s:%s@tcp(%s:%s)/%s?charset=utf8mb4&parseTime=True&loc=Local",
mysqlCfg.Username,
mysqlCfg.Password,
mysqlCfg.Host,
mysqlCfg.Port,
mysqlCfg.Dbname,
)
db, err := gorm.Open(mysql.Open(dns), gormConfig())
if err != nil {
log.Fatal("MySQL 连接失败, 请检查参数")
}
log.Println("MySQL 连接成功")
// 迁移数据表,在没有数据表结构变更时候,建议注释不执行
// MakeMigrate(db)
sqlDB, _ := db.DB()
sqlDB.SetMaxIdleConns(10) // 设置连接池中的最大闲置连接
sqlDB.SetMaxOpenConns(100) // 设置数据库的最大连接数量
sqlDB.SetConnMaxLifetime(10 * time.Second) // 设置连接的最大可复用时间
return db
}
// gorm 配置
func gormConfig() *gorm.Config {
return &gorm.Config{
// gorm 日志模式
Logger: logger.Default.LogMode(getLogMode(config.Cfg.Mysql.LogMode)),
// 禁用外键约束
DisableForeignKeyConstraintWhenMigrating: true,
// 禁用默认事务(提高运行速度)
SkipDefaultTransaction: true,
NamingStrategy: schema.NamingStrategy{
// 使用单数表名,启用该选项,此时,`User` 的表名应该是 `user`
SingularTable: true,
},
}
}
编码规范
这个主要是看人家怎么写的接口,怎么调用业务层。分析一下。
Api
routes/router.go
auth.GET("/home", blogInfoAPI.GetHomeInfo) // 后台首页信息
注:这里的API层非常的简单,只是对于 Service的一个调用
api/v1/home.go
func (*BlogInfo) GetHomeInfo(c *gin.Context) {
r.SuccessData(c, blogInfoService.GetHomeInfo())
}
RESTFul 返回操作
在utils\r\result.go 为 *gin.Context 实现了返回的方法,因为使用的是指针,所以不需要返回值,可以直接进行传递函数调用。
// 返回 JSON 数据
func ReturnJson(c *gin.Context, httpCode, code int, msg string, data any) {
// c.Header("", "") // 根据需要在头部添加其他信息
c.JSON(httpCode, Response{
Code: code,
Message: msg,
Data: data,
})
}
// 语法糖函数封装
// 自定义 httpCode, code, data
func Send(c *gin.Context, httpCode, code int, data any) {
ReturnJson(c, httpCode, code, GetMsg(code), data)
}
// 自动根据 code 获取 message, 且 data == nil
func SendCode(c *gin.Context, code int) {
Send(c, http.StatusOK, code, nil)
}
// 自动根据 code 获取 message, 且 data != nil
func SendData(c *gin.Context, code int, data any) {
Send(c, http.StatusOK, code, data)
}
func SuccessData(c *gin.Context, data any) {
Send(c, http.StatusOK, OK, data)
}
func Success(c *gin.Context) {
Send(c, http.StatusOK, OK, nil)
}
Service
因为在Api内调用的Service服务,返回的都是需要反序列化为Json的View Object,这个VO放在Model内,用于在持久层查询的Model也放在model里。感觉有点混乱,看可不可能把VO放在 service包里。
VO的目的就是把格式变成符合URI业务需求的一个结构体。把一些数据放到里面。
// 根据 [文章id] 获取 [文章详情]
func (*Article) GetInfo(id int) resp.ArticleDetailVO {
article := dao.GetOne(model.Article{}, "id", id)
category := dao.GetOne(model.Category{}, "id", article.CategoryId)
tagNames := tagDao.GetTagNamesByArtId(id)
articleVo := utils.CopyProperties[resp.ArticleDetailVO](article)
// 前端 category 为 '' 不显示 placeholder, 为 null 显示 placeholder
if category.ID != 0 {
articleVo.CategoryName = &category.Name
}
articleVo.TagNames = tagNames
return articleVo
}
Dao
Dao层的所有方法或函数
注:
- 不具有普适性的函数功能,应变成某个结构体的方法,变成方法后仅能其结构体初始化的变量调用
- 反之,则可以使用泛型
如何给 Dao包全局变量 dao.DB 赋值。
在dao包下,所有的使用到DB变量的go代码文件内,直接声明var DB *gorm.DB全局变量 。
在route初始函数里,对dao包的DB变量 也就是 dao.DB 进行赋值,赋的值,也就是关于初始化的gorm.DB。
routes/router.go 初始化全局变量
// 初始化全局变量
func InitGlobalVariable() {
// 初始化 Viper
utils.InitViper()
// 初始化 Logger
utils.InitLogger()
// 初始化数据库 DB
dao.DB = utils.InitMySQLDB() // 需要先导入 gvb.sql
// dao.DB = utils.InitSQLiteDB("gorm.db") // TODO: 默认无数据,暂时无法使用
// 初始化 Redis
utils.InitRedis()
// 初始化 Casbin
utils.InitCasbin(dao.DB)
}
基于泛型的普适型写法
这样,其使用Model进行创建的时候,就不需要指定类型了。非常方便用于简单的业务。如果很多业务的CURD都有共同特性,那么也可以如此。
func Create[T any](data *T) {
err := DB.Create(&data).Error
if err != nil {
panic(err)
}
}
针对特定结构体的写法
Views Object居然也被用于在Model进行查询,这个我感觉没必要。因为实体结构体与视力结构体应有所区分。
func (*Article) GetInfoById(id int) (res resp.FrontArticleDetailVO) {
DB.Table("article").
Preload("Category").
Preload("Tags").
Where("id = ? AND is_delete = 0 AND status = 1", id).
First(&res)
return
}
中间件
鉴权的原理就是,拦截一条线路,然后判断每次请求访问此条线路的权限。
根据我们开发时,我们的开发习惯是,基于一个原始URI为一组路由,这个原始URI就是我们鉴权的根据点。
例如 需要检查 /sys下所有的接口是否已登录,则 与/sys/** 匹配都会被进行鉴权。
就是钩子,一层一层的拦截

// 需要鉴权的接口
auth := base.Group("") // "/admin"
// !注意使用中间件的顺序
auth.Use(middleware.JWTAuth()) // JWT 鉴权中间件
auth.Use(middleware.RBAC()) // casbin 权限中间件
auth.Use(middleware.ListenOnline()) // 监听在线用户
auth.Use(middleware.OperationLog()) // 记录操作日志
Cors 跨域处理
这个就是使用别人写好的中间件,地址在: cors
// 跨域中间件
func Cors() gin.HandlerFunc {
return cors.New(cors.Config{
// 允许跨域请求网站
AllowOrigins: []string{"*"},
// 允许使用的请求方式
AllowMethods: []string{"PUT", "POST", "GET", "DELETE", "OPTIONS", "PATCH"},
// 允许使用的请求头
AllowHeaders: []string{"Origin", "Authorization", "Content-Type", "X-Requested-With"},
// 暴露的请求头
ExposeHeaders: []string{"Content-Type"},
// 凭证共享
AllowCredentials: true,
// 允许跨域的源网站
AllowOriginFunc: func(origin string) bool {
return true
},
// 超时时间设定
MaxAge: 24 * time.Hour,
})
}
Middleware 小结
Go语言里,函数也是一个值,可以直接转送匿名函数作为值。
中间件的写法就是
middleware/XXX.go
func XXX() gin.HandlerFunc {
return func(c *gin.Context) {
// anything else
}
}
将XXX挂在哪个基础的URI上。
routes/router.go
sys := router.Group("/sys")
sys.Use(middleware.XXX())
模板技术
渲染这是一个常用的技术。
// 指定导入模板的目录
router.LoadHTMLGlob("template/*")
测试模板渲染的代码
router.GET("/index", func(c *gin.Context) {
c.HTML(http.StatusOK, "index.html", gin.H{"title": "我是测试", "ce": "123456"})
})
模板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Number: <h1>{{.ce}}</h1>
</body>
</html>
头尾分离,模块化写法
注 : 需要提前定义好 public/header,public/footer
Gin HTML 渲染模板:https://www.topgoer.cn/docs/ginkuangjia/ginhtmlxuanran
{{ define "user/index.html" }}
{{template "public/header" .}}
Address: {{.address}}
{{template "public/footer" .}}
{{ end }}
致谢:
https://github.com/szluyu99/gin-vue-blog
GIN
GORM
Go Web项目结构 + 基础代码的更多相关文章
- 使用maven构建基本的web项目结构
由于当前公司在组织进行项目基本结构的整理,将以前通过eclipse/ ant 方式构建的项目向maven上迁移,于是便进行maven项目方面的调研. 对于maven项目,基本的结构已经在标准文件中: ...
- Java Web项目结构
Java Web项目结构(一般) 1.Java src 2.JRE System Library 3.Java EE 6 Libraries 4.Web App Libraries 5.WebRoot ...
- 做web项目时对代码改动后浏览器端不生效的应对方法(持续更新)
做web项目时,常常会遇到改动了代码,但浏览器端没有生效,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会依据我遇到的情况逐步更新解决的方法 1.执行的时候採用debug模式,普通情况下使用项目部署button右边那个butt ...
- 做web项目时对代码修改后浏览器端不生效的应对方法(持续更新)
做web项目时,经常会遇到修改了代码,但浏览器端没有生效,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会根据我遇到的情况逐步更新解决办法 1.运行的时候采用debug模式,一般情况下使用项目部署按钮右边那个按钮下的tomca ...
- VS2015 ASP.NET5 Web项目结构浅析
前言 本文个人同步博客地址http://aehyok.com/Blog/Detail/76.html 个人网站地址:aehyok.com QQ 技术群号:206058845,验证码为:aehyok 本 ...
- vs2017更新后web项目部分后台代码类没有颜色,也没有自动提示输入功能
vs2017有的版本更新后默认.net framework框架是.net framework4.6.1,将项目的.net framework框架更改为4.6.1,颜色和自动提示出现
- IDEA Tomcat Web项目修改了代码,重新部署页面没改变
今天被IDEA坑的不浅直接说一下问题: 这是html页面不管我怎么修改重启服务器在浏览器中还是一点都不变化,甚至把一些内容都删了都没有变化,target可执行文件是最新的没问题,找了点资料发现是浏览器 ...
- node web项目结构
- java web 项目中基础技术
1. 选择版本控制器(git, svn) 2. 用户登录的时候, 你需要进行认证, 权限受理 可以使用 spring shiro 框架,进行上面的工作 3. 过滤器(filter),监听器(liste ...
- 主要介绍JavaEE中Maven Web 项目的结构及其它几个小问题
先说下本篇随笔的目录. 1.介绍windows中环境变量Path与ClassPath的区别. 2.可能导致命令行运行javac编译成功,但 java命令 + 所要执行的类的类名 无效的原因. 3.介绍 ...
随机推荐
- json函数
Python与JSON(load.loads.dump.dumps) 1.Python中加载JSON 使用loads(string):作用将string类型转为dict字典或dict链表 # 加载 ...
- 使用 StarCoder 创建一个编程助手
如果你是一个软件开发者,你可能已经使用过 ChatGPT 或 GitHub 的 Copilot 去解决一些写代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将代码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或者通过自然语言,诸如" ...
- 基于.NetCore开源的Windows的GIF录屏工具
推荐一个Github上Start超过20K的超火.好用的屏幕截图转换为 GIF 动图开源项目. 项目简介 这是基于.Net Core + WPF 开发的.开源项目,可将屏幕截图转为 GIF 动画.它的 ...
- ISIS 综合实验;BGP 实验
目录 ISIS 综合实验 实验拓扑 实验需求 实验步骤 1.配置相应接口IP地址及环回口地址 2.配置 IS-IS,要求全网互通,R8的Loop X口暂不宣告 3. R1和R3直连,要求 R3 成为 ...
- 手记系列之五 ----- SQL使用经验分享
前言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的关于本人从刚工作到现在使用Sql一些使用方法和经验,从最基本的SQL函数使用,到一些场景的业务场景SQL编写. SQL基础函数使用 1.字段转换 CASE WHEN 意义: ...
- LINQ检索使用
我看网上对LINQ的讲解 自己整合了一下 是语言集成查询(Language Integrated Query)是一组用于C#和Visual Basic语言的扩展.能够允许编写C#或VB代码以查询数据相 ...
- .NET周报 【6月第2期 2023-06-11】
国内文章 如何计算一个实例占用多少内存? https://www.cnblogs.com/artech/p/size-calculation.html 我们都知道CPU和内存是程序最为重要的两类指标, ...
- docker安装LuaJIT WEB应用防火墙
安装包请见 https://www.jianshu.com/p/b81656764613 Dockerfile #FROM ubuntu FROM centos MAINTAINER G00G1S C ...
- Reactor 模式与Tomcat中的Reactor
系列文章目录和关于我 参考:[nio.pdf (oswego.edu)](https://gee.cs.oswego.edu/dl/cpjslides/nio.pdf) 一丶什么是Reactor Th ...
- 写博文之必备技能MarkDown
前言 Markdown是一种轻量级标记语言,排版语法简洁,让人们更多地关注内容本身而非排版.它使用易读易写的纯文本格式编写文档,可与HTML混编,可导出 HTML.PDF 以及本身的 .md 格式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