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伦布码

  哥伦布码就是将编码对象分能成等间隔的若干区间(Group),每个Group有一个索引值:Group Id。

  》对于Group Id采用二元码编码;

  》对于Group内的编码对象采用定长码。

  如下图:

  

  对于编码对象n:  n = q * m + r = low(n/m) * m + r。其中q = low(n/m),表示取下整,对应是Group Id; 余数r对应是Group内编码对象。

  例如:对于m=5的哥伦布编码如下表

  

二、指数哥伦布码

  对于哥伦布码,编码对象分成等间隔区间。而对于指数,编码区间长度是按照指数增长的,如下图:同样

  》组号采用二元码编码

  》组内编码对象采用定长码编码

  

  编码结果如下:

三、K阶指数哥伦布码

  在H.264中,使用CABAC需要进行二值化处理,而指数哥伦布编码就是CABAC的一种二值化处理的方法。k阶指数哥伦布编解码具体过程如下:

A、编码过程:假设待编码数字为CodeNum(必须非负整数)

  指数哥伦布编码后的形式为[MZeors][1][Info],MZero表示M个0。

    1、将CodeNum以二进制形式表示(若不足k位,前面补0),去掉后面k位(若刚好是k位,去掉k位后得0),将结果(数值)加1,得到二进制数T1;

    2、M为二进制数T1的二进制位数减一;

    3、然后将第一步中舍去的k位接到T1结尾,就得到[1][Info]。

  设[Info]的二进制位数为I,编码过程也可以如下描述:

    [1 Info] 是CodeNum+2^k的二进制表示,MZeros中0的个数M = I - k。

    于是就有总的编码长度CodeLen = M + 1 + I =2M+k+1。

B、解码过程:

  1、读入连续0,连续0的个数就是M;

  2、计算CodeLen = 2M+k+1,得到[1 Info]的位数是 I=CodeLen - M =M+K+1;

  3、读入I位二进制码字,转换成10进制,假设为W。由W = CodeNum + 2^k,得CodeNum = W-2^K。

C、示例:

  对于 k =0时:CodeNum=3。编码如下:

    二进制表示为11,去掉k=0位后加1得100;

    所以M=2;

    所以编码后结果为[MZeros][1][Info] = [MZeros][1 Info] = 00100

  解码如下:

    读入连续2个0,所以M=2;CodeLen=2M+1+k=5;所以需要再读入3个码流100,[1 Info]就是100,转成十进制结果W为4,所以CodeNum = W-2^K=4-1=3;

  同样对于k=0,CodeNum=6时,编码为:00111;

  同样对于k=3,CodeNum=3时,编码为:1011;

  同样对于k=3,CodeNum=6时,编码为:1110;

  同样对于k=3,CodeNum=10时,编码为:010010;

H.264学习笔记6——指数哥伦布编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H.264学习笔记之一(层次结构,NAL,SPS)

    一 H.264句法 1.1元素分层结构 H.264编码器输出的Bit流中,每个Bit都隶属于某个句法元素.句法元素被组织成有层次的结构,分别描述各个层次的信息. 图1 H.264分层结构由五层组成,分 ...

  2. H.264学习笔记5——熵编码之CAVLC

    H.264中,4x4的像素块经过变换和量化之后,低频信号集中在左上角,大量高频信号集中在右下角.左边的低频信号相对数值较大,而右下角的大量高频信号都被量化成0.1和-1:变换量化后的残差信息有一定的统 ...

  3. H.264学习笔记1——相关概念

    此处记录学习AVC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不定时更新. frame:帧,相当于一幅图像,包含一个亮度矩阵和两个色度矩阵. field:场,一帧图像,通过隔行扫描得到奇偶两场,分别称为顶场和底场或奇场和偶 ...

  4. 02:H.264学习笔记

    H.264组成 1.网络提取层 (Network Abstraction Layer,NAL) 2.视讯编码层 (Video Coding Layer,VCL) a.H.264/AVC影像格式阶层架构 ...

  5. H.264学习笔记

    1.帧和场的概念 视频的一场或一帧可用来产生一个编码图像.通常,视频帧可以分成两种类型:连续或隔行视频帧.我们平常看的电视是每秒25帧,即每秒更换25个图像,由于视觉暂留效应,所以人眼不会感到闪烁.每 ...

  6. H.264学习笔记4——变换量化

    A.变换量化过程总体介绍 经过帧内(16x16和4x4亮度.8x8色度)和帧间(4x4~16x16亮度.4x4~8x8色度)像素块预测之后,得到预测块的残差,为了压缩残差信息的统计冗余,需要对残差数据 ...

  7. H.264学习笔记3——帧间预测

    帧间预测主要包括运动估计(运动搜索方法.运动估计准则.亚像素插值和运动矢量估计)和运动补偿. 对于H.264,是对16x16的亮度块和8x8的色度块进行帧间预测编码. A.树状结构分块 H.264的宏 ...

  8. H.264学习笔记2——帧内预测

    帧内预测:根据经过反量化和反变换(没有进行去块效应)之后的同一条带内的块进行预测. A.4x4亮度块预测: 用到的像素和预测方向如图: a~f是4x4块中要预测的像素值,A~Q是临块中解码后的参考值. ...

  9. 【视频编解码·学习笔记】8. 熵编码算法:基本算法列举 & 指数哥伦布编码

    一.H.264中的熵编码基本方法: 熵编码具有消除数据之间统计冗余的功能,在编码端作为最后一道工序,将语法元素写入输出码流 熵解码作为解码过程的第一步,将码流解析出语法元素供后续步骤重建图像使用 在H ...

随机推荐

  1. java8--网络编程(java疯狂讲义3复习笔记)

    重点复习一下网络通信和代理 java的网络通信很简单,服务器端通过ServerSocket建立监听,客户端通过Socket连接到指定服务器后,通信双方就可以通过IO流进行通信. 需要重点看的工具类:I ...

  2. apache使用总结

    由于某些原因,经常会使用apache(有时用nginx) 现在我主要用它做反向代理,偶尔弄一下负载均衡和添加head头 apache官网 http://httpd.apache.org/ 下载地址 h ...

  3. caioj1271&&poj3071: 概率期望值2:足球

    见到网上的大佬们都用了位运算..表示看不懂就自己想了,还挺好想的(然而我不会告诉你我因为p的数组问题卡了半小时顺便D了ZZZ大佬的数据) DP方程(伪)就是:第t轮第i个队晋级的可能=第t-1轮第i个 ...

  4. HAProxy+Keepalived构建高可用负载均衡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2-03/55880.htm web1 IP 192.168.0.47 web2 IP 192.168.0.48 haproxy_ma ...

  5. python requests 调用restful api

    #!/usr/bin/python# -*- coding: utf-8 -*- import jsonimport requestsfrom urlparse import urljoin BASE ...

  6. vue 基础知识随笔

    在vue2.0中一个vue实例的生命周期中已经没有ready()了,在vue1.0中才有ready();在vue2.0中立即执行函数使用mounted v-for 参数顺序更新: 数组中使用(valu ...

  7. bzoj 4784: [Zjoi2017]仙人掌【tarjan+树形dp】

    其实挺简单的但是没想出来---- 首先判断无解情况,即,一开始的图就不是仙人掌,使用tarjan判断如果一个点dfs下去有超过一个点比他早,则说明存在非简单环. 然后考虑dp,显然原图中已经属于某个简 ...

  8. 例题3-4 master-mind hints

    下面先附上我的水货代码,,,,一会附上,,,刘大婶给的代码///////3ms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t main() ...

  9. CocoaPods 升级出现问题 (一)

    升级了cocoapods 然后出现了这个问题 , 一上午时间各种FQ啊 ,终于吃完饭后找到原因了 ,OK 开工

  10. java String类为什么是final的

    1.为了安全 java 必须借助操作系统本身的力量才能做事,jdk提供的很多核心类比如String,这类内的很多方法 都不是java编程语言本身编写的,很多方法都是调用操作系统本地的api,如果被继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