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解密:互联网技术发展之路(5)- 开发层技术剖析

1. 开发框架

在系列文章的第2篇“BAT解密:互联网技术发展之路(2)- 业务怎样驱动技术发展”中我们深入分析了互联网业务发展的一个特点:复杂性越来越高。

复杂性添加的典型现象就是系统越来越多,不同的系统由不同的小组开发。

假设每一个小组用不同的开发框架和技术,将会带来非常多问题。典型的问题有:

1)技术人员之间没有共同的技术语言,交流合作少

2)每类技术都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和熟练精通

3)不同团队之间人员无法高速流动,人力资源不能高效的利用

所以,互联网公司都会指定一个大的技术方向,然后使用统一的开发框架,比如Java相关的开发框架SSH、SpringMVC、Play,Ruby的Ruby on Rails,PHP的ThinkPHP,Python的Django等等。使用统一的开发框架可以解决上面提到的各种问题,大大提升组织和团队的开发效率。

对于框架的选择,有一个总的原则:优选成熟的框架,避免盲目追逐新技术!为什么呢?

首先,成熟的框架资料文档齐备,各种坑基本上都有人踩过了,遇到问题非常easy通过搜索解决

其次,成熟的框架受众更广,招聘时更加easy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第三,成熟的框架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大的变动,适合长期发展

以我亲身经历的一个反例为例:我们使用了Play 1作为Java开发框架。由于它是轻量级的Java开发框架,但没想到Play 2直接改为scala语言开发,Play 1的架构演进停滞。而我们又不能切换为Play 2,结果就导致仅仅能一直用Play 1。有新的需求仅仅能自己开发。

2. server

开发框架仅仅是负责完毕业务功能的开发,真正可以执行起来。给用户提供服务,还须要server配合。

独立开发一个成熟的webserver,成本非常高;且业界又有那么多成熟的开源webserver,所以互联网行业基本上都是拿来主义,挑选一个流行的开源server就可以。牛逼一点的公司,可能会在开源server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业务特点做二次开发,比如淘宝的Tengine,但一般公司基本上仅仅须要将开源server摸透,优化一下參数。调整一下配置就差点儿相同了。

选择一个server主要和开发语言相关。比如:java的有Tomcat、Jboss、Resin等。php/python的用nginx。当然最保险的就是用apache了,什么语言都支持。

有的人可能操心apache的性能之类的问题,事实上不用过早操心这个。等到你的业务真的发展到apache撑不住的时候再考虑切换也可以,那时候你有的是钱,有的是人,有的是时间。

3. 容器

容器是近期2年才開始火起来的。当中以docker为代表。在BAT级别的公司已经有较多的应用,比如腾讯:腾讯万台规模的Docker应用实践;新浪微博:微博红包:大规模Docker集群实践经验分享 等等。

传统的虚拟化技术是虚拟机,攻克了跨平台的问题。但由于虚拟机太庞大,启动慢。执行时太占资源,在互联网行业并没有大规模的应用;而docker的容器技术,尽管没有跨平台,但启动快。差点儿不占资源,推出后立马就火起来了,估计docker类的容器技术将是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千万不要以为docker仅仅是一个虚拟化或者容器技术,它将在非常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眼下的技术形势:

1)运维方式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docker启动快,差点儿不占资源。随时启动和停止,基于docker打造自己主动化运维、智能化运维将成为主流方式

2)设计模式会发生本质化的变化:启动一个新的容器实例代价如此低,将鼓舞设计思路朝“微服务”的方向发展。

比如一个传统的站点包含登录注冊、页面訪问、搜索等功能。没实用容器的情况下。除非有特别大的訪问量。否则这些功能開始时都是集成在一个系统里面的;有了容器技术后。一開始设计就行将这些功能依照服务的方式设计,避免兴许訪问量增大时又要重构系统。

BAT解密:互联网技术发展之路(5)- 开发层技术剖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web技术发展历程--读《大型网站技术架构_核心原理与案例分析》

    1 早期的web服务 2 CGI程序的出现.发展.凋零到MVC的兴起 CGI:通用网关接口技术. 随着CGI技术的出现,web服务端可以通过不同的用户请求产生动态页面内容. web服务器将请求数据交给 ...

  2. 【CSDN人物访谈】蒋守壮分享他的技术成长之路以及对Hive技术的解读与思考

    结缘大数据技术 CSDN:请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 蒋守壮:首先非常感谢CSDN能够给我这次被专访的机会,可以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发展历程,也希望能够帮助一些同行的朋友们.目前就职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有限 ...

  3. BAT 解密(四):配置中心、服务中心、异步技术细节

    在系列文章的第二篇文章< BAT解密(二):聊聊业务如何驱动技术发展 >中我们深入分析了互联网业务发展的一个特点:复杂性越来越高.复杂性增加的典型现象就是系统越来越多,当系统的数量增加到一 ...

  4. 十年WEB技术发展历程

    一个小分享,知识有限,抛砖引玉. ajax 03年的时候我上六年级,那时候网吧刚在小县城的角落萌生.传奇,大话西游第一代网游一时风靡.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了网吧老板两块钱想申请个号玩玩,然后接下来的一 ...

  5. Web开发技术发展历史

    Web开发技术发展历史   来自:天码营 原文:http://www.tianmaying.com/tutorial/web-history Web的诞生 提到Web,不得不提一个词就是"互 ...

  6. IS创新之路 -- 都昌公司赋能型HIT企业发展之路

    ◆◆前言 近日,上海瑞金医院对我司表示:“我院从2000年开始自主开发医院信息系统,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信息化发展之路.已建成五大系统,284个子系统.但我院仍然坚持在努力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 ...

  7. 【转载】Web开发技术发展历史-版本1

    原文在这里. Web开发技术发展历史 Web的诞生 提到Web,不得不提一个词就是“互联网”.Web是World Wide Web的简称,中文译为万维网.“万维网”和我们经常说的“互联网”是两个联系极 ...

  8. 阿里云杨敬宇:边缘计算行业通识与阿里云ENS的技术演进之路

    近日,阿里云杨敬宇在CSDN阿里云核心技术竞争力在线峰会上进行了<5G基础设施-阿里云边缘计算的技术演进之路>主题演讲,针对5G时代下,行业和技术的趋势.边缘计算产业通识以及阿里云边缘计算 ...

  9. APP技术演化的路

    谈起APP,大家都太熟悉不过了,今天想谈谈这么多年技术演化的路. 早期一些大公司就开始做一些APP了,例如facebook.google等国外的公司就已经开发这个技术路线,那个时候的APP数量很少,基 ...

随机推荐

  1. Tasker, Android系统增强神器, 变量汇总

    http://tasker.dinglisch.net/userguide_summary.html#variables.html http://tasker.dinglisch.net/usergu ...

  2. Cocos2d-x 水果忍者划痕效果

    网上找的一个关于水果忍者划痕的,效果还算凑合.其原理就是基于OpenGL绘制直线,因为版本号过老,此处笔者改动了一些方法,粘贴后可直接使用 适用于Cocos2d-x 2.2.1 .h文件里须要添�的代 ...

  3. Eclipse 结合Tomcat开发Web应用

    第一部分 配置Tomcat 先到Apache官方网站下载Tomcat:http://tomcat.apache.org/.  但是在你下载Tomcat时,首选确定你的Eclipse支持的Tomcat版 ...

  4. Starling 2D框架简介(一)

    本系列是对Introducing Starling pdf的翻译,下文是对adobe开发人员中心的一片日志的转载,地址为http://www.adobe.com/cn/devnet/flashplay ...

  5. 最大的Redis集群:新浪Redis集群揭秘

    前言 Tape is Dead,Disk is Tape,Flash is Disk,RAM Locality is King.       — Jim Gray Redis不是比较成熟的Memcac ...

  6. pidera安装node.js(树莓派)

    1. 下载node.js wget http://nodejs.org/dist/v0.10.5/node-v0.10.5-linux-arm-pi.tar.gz tar -xzvf node-v0. ...

  7. Scrum 思考

    下个月就要离职,所以这个月特别清闲,上班时间都在上网看书,偶然在Startup News的一篇文章(http://blog.devtang.com/blog/2013/06/17/startup-an ...

  8. TensorFlowIO操作(一)----线程和队列

    线程和队列 在使用TensorFlow进行异步计算时,队列是一种强大的机制. 为了感受一下队列,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先创建一个“先入先出”的队列(FIFOQueue),并将其内部所有元素初始 ...

  9. Iometer教程

    Iometer Tutorial and Introduction http://www.itechstorm.com/iometer-tutorial-introduction

  10. Python 爬虫 之 阅读呼叫转移(三)

    尽管上一篇博客中我们能够连续地阅读章节了,可是.难道每一次看小说都执行一下我们的 Python 程序?连记录看到哪里都不行,每次都是又一次来过?当然不能这样,改! 如今这么多小说阅读器,我们仅仅须要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