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LRU缓存机制
题目描述
运用你所掌握的数据结构,设计和实现一个LRU (最近最少使用) 缓存机制。它应该支持以下操作: 获取数据 get 和 写入数据 put 。
- 获取数据 get(key)- 如果密钥 (key) 存在于缓存中,则获取密钥的值(总是正数),否则返回 -1。
- 写入数据 put(key, value)- 如果密钥不存在,则写入其数据值。当缓存容量达到上限时,它应该在写入新数据之前删除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值,从而为新的数据值留出空间。
进阶:
你是否可以在 O(1) 时间复杂度内完成这两种操作?
示例:
LRUCache cache = new LRUCache( 2 /* 缓存容量 */ );
cache.put(1, 1);
cache.put(2, 2);
cache.get(1);       // 返回  1
cache.put(3, 3);    // 该操作会使得密钥 2 作废
cache.get(2);       // 返回 -1 (未找到)
cache.put(4, 4);    // 该操作会使得密钥 1 作废
cache.get(1);       // 返回 -1 (未找到)
cache.get(3);       // 返回  3
cache.get(4);       // 返回  4
算法
这题的时间复杂度的好坏比较依赖于所选择的数据结构。
LRU是操作系统中提出的一种应用于页置换的算法,这里不过多介绍,举个实际例子即可知道本题要求实现的功能需要什么步骤:
想象有一个队列的最大允许空间为3,
依次入队的顺序为 2,3,2,1,2,4;求LRU算法下队列的演变过程。
---------------------------------------------------
- 队列初始为空,2进入后队列情况为:2
- 队列还有2个剩余位置,3进入后队列情况为:2 3
- 队列还有1个剩余位置,这次入队的数据为2,它本来就已在队列中,根据LRU算法,需要将2调到队列末尾,因此队列情况为:3 2
- 队列还有1个剩余位置,这次入队数据为1,入队后队列情况为:2 3 1
- 队列已经没有剩余位置,但是入队数据为2,它本来就在队列中,根据LRU算法,需要将2调到队列末尾,因此队列情况为:3 1 2
- 队列已经没有剩余位置,新进入的数据为4,根据LRU需要淘汰最近最少被使用的数据,即队首的数据3,更新后队列情况为:1 2 4
---------------------------------------------------
上面即为LRU算法的一个例子
选择hash表与双向链表作为实现主体功能的两个数据结构,主要是因为双向链表便于插入删除,而hash表可以较快查找到需要返回的value。具体一点,整个LRUCache可能长下面这样:

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list>
#include <unordered_map>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listNode{
    int key, value;
    listNode *pre, *next;
    listNode(int _key, int _value): key(_key), value(_value)
    {
        pre = next = NULL;
    }
};
class LRUCache {
public:
    // hash_table末端保存最近刚被使用的节点,前端保存最近最少被使用节点
    unordered_map<int, listNode*> hash_table;
    listNode *head, *tail;
    int cap, size;
    LRUCache(int capacity) {
        cap = capacity;
        size = 0;
        head = new listNode(-1, -1);
        tail = new listNode(-1, -1);
        head->next = tail;
        tail->pre = head;
    }
    int get(int key) {
        if (hash_table.find(key) == hash_table.end())
            return -1;
        else
        {
            // 记录该ID指向节点的指针
            listNode *tmp = hash_table[key];
            /*** 更改节点在表中的顺序 ***/
            // 1. 删除hash_table[key]
            delNode(tmp);
            // 2. 将hash_table[key]插入末尾
            pushNodeBack(tmp);
            return tmp->value;
        }
    }
    void put(int key, int value) {
        // 这个key本身保存在表中
        if (hash_table.find(key) != hash_table.end())
        {
            listNode *tmp = hash_table[key];
            // 从链表头部去掉这个点
            delNode(tmp);
            // 更新表中key对应链表节点的value
            tmp->value = value;
            // 从链表尾部插入这个点
            pushNodeBack(tmp);
            return;
        }
        // 链表的空间已满
        if (cap == size)
        {
            // 空间不够,踢出队列最前端的ID
            listNode *tmp = head->next;
            // 在表中删除这个点
            hash_table.erase(tmp->key);
            // 从链表头部去掉这个点
            delNode(tmp);
            // 释放被删除的点的空间
            delete tmp;
        }
        else
            size++;
        listNode *node = new listNode(key, value);
        hash_table[key] = node;
        pushNodeBack(node);
    }
    void delNode(listNode *node)
    {
        node->pre->next = node->next;
        node->next->pre = node->pre;
    }
    void pushNodeBack(listNode *node)
    {
        tail->pre->next = node;
        node->pre = tail->pre;
        node->next = tail;
        tail->pre = node;
    }
};
int main()
{
    LRUCache *cache = new LRUCache(2);
    cache->put(1, 1);
    cache->put(2, 2);
    cout << cache->get(1) << endl;       // 返回  1
    cache->put(3, 3);                    // 该操作会使得密钥 2 作废
    cout << cache->get(2) << endl;       // 返回 -1 (未找到)
    cache->put(4, 4);                    // 该操作会使得密钥 1 作废
    cout << cache->get(1) << endl;       // 返回 -1
    cout << cache->get(3) << endl;       // 返回  3
    cout << cache->get(4) << endl;       // 返回  4
}
146. LRU缓存机制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实现 LeetCode 146 LRU缓存机制
		146. LRU缓存机制 运用你所掌握的数据结构,设计和实现一个 LRU (最近最少使用) 缓存机制.它应该支持以下操作: 获取数据 get 和 写入数据 put . 获取数据 get(key) - ... 
- 力扣 - 146. LRU缓存机制
		目录 题目 思路 代码 复杂度分析 题目 146. LRU缓存机制 思路 利用双链表和HashMap来解题 看到链表题目,我们可以使用头尾结点可以更好进行链表操作和边界判断等 还需要使用size变量来 ... 
- 146. LRU 缓存机制  + 哈希表 + 自定义双向链表
		146. LRU 缓存机制 LeetCode-146 题目描述 题解分析 java代码 package com.walegarrett.interview; /** * @Author WaleGar ... 
- 【golang必备算法】 Letecode 146. LRU 缓存机制
		力扣链接:146. LRU 缓存机制 思路:哈希表 + 双向链表 为什么必须要用双向链表? 因为我们需要删除操作.删除一个节点不光要得到该节点本身的指针,也需要操作其前驱节点的指针,而双向链表才能支持 ... 
- [Leetcode]146.LRU缓存机制
		Leetcode难题,题目为: 运用你所掌握的数据结构,设计和实现一个 LRU (最近最少使用) 缓存机制.它应该支持以下操作: 获取数据 get 和 写入数据 put . 获取数据 get(key ... 
- 【力扣】146. LRU缓存机制
		运用你所掌握的数据结构,设计和实现一个 LRU (最近最少使用) 缓存机制.它应该支持以下操作: 获取数据 get 和 写入数据 put . 获取数据 get(key) - 如果关键字 (key) ... 
- leetcode:146. LRU缓存机制
		题目描述: 运用你所掌握的数据结构,设计和实现一个 LRU (最近最少使用) 缓存机制.它应该支持以下操作: 获取数据 get 和 写入数据 put . 获取数据 get(key) - 如果密钥 ( ... 
- LeetCode 146. LRU缓存机制(LRU Cache)
		题目描述 运用你所掌握的数据结构,设计和实现一个 LRU (最近最少使用) 缓存机制.它应该支持以下操作: 获取数据 get 和 写入数据 put . 获取数据 get(key) - 如果密钥 (k ... 
- Leetcode 146. LRU 缓存机制
		前言 缓存是一种提高数据读取性能的技术,在计算机中cpu和主内存之间读取数据存在差异,CPU和主内存之间有CPU缓存,而且在内存和硬盘有内存缓存.当主存容量远大于CPU缓存,或磁盘容量远大于主存时,哪 ... 
随机推荐
- leveldb 学习记录(六)SSTable:Block操作
			block结构示意图 sstable中Block 头文件如下: class Block { public: // Initialize the block with the specified con ... 
- windows内核对象管理学习笔记
			目前正在阅读毛老师的<windows内核情景分析>一书对象管理章节,作此笔记. Win内核中是使用对象概念来描述管理内核中使用到的数据结构.此对象(Object)均是由对象头(Object ... 
- Apache ab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Apache ab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测试场景:模拟10个用户,对某页发起总共100次请求. 测试命令: ab -n 100 -c 10 地址 测试报告: Server Software: 被测服务器软 ... 
- python基本数据类型之字符串(四)
			python基本数据类型之字符串(四) 判断方法 python中有一类用来判断字符串形式的方法,该类方法有两个特点:(1)方法名都是is开头(除了startswith和endswith):(2)返回值 ... 
- JSON笔记整理
			JSON简介: JSON: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JavaScript 对象表示法) JSON 是存储和交换文本信息的语法.类似 XML. JSON 比 XML ... 
- 在.NET Core中三种实现“可插拔”AOP编程方式(附源码)
			一看标题肯定会联想到使用动态编织的方式实现AOP编程,不过这不是作者本文讨论的重点. 本文讨论另外三种在netcore中可实现的方式,Filter(过滤器,严格意义上它算是AOP方式),Dynamic ... 
- linux下报错bash: service: command not found
			在linux下操作的时候经常会遇到,bash: service: command not found这个错误,以前在网上找了,照着弄了,也没细看原因,今天又碰到这个问题,就顺便研究一下. 1.通常这种 ... 
- C语言小程序——推箱子(窄字符和宽字符)
			C语言小程序——推箱子(窄字符Version) 推箱子.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onio.h> #include <stdlib. ... 
- 通过Function Score Query优化Elasticsearch搜索结果(综合排序)
			在使用 Elasticsearch 进行全文搜索时,搜索结果默认会以文档的相关度进行排序,如果想要改变默认的排序规则,也可以通过sort指定一个或多个排序字段. 但是使用sort排序过于绝对,它会直接 ... 
- Git 常用命令备份
			继上次保存了git 多个key共存配置(https://www.cnblogs.com/xiaochangwei/p/9155195.html)后,今天把常见的git命令备份下(最近我的云笔记账号经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