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的生命周期
Managing the Lifecycle of a Service
service的生命周期,从它被创建开始,到它被销毁为止,可以有两条不同的路径:
A started service
被开启的service通过其他组件调用 startService()被创建。
这种service可以无限地运行下去,必须调用stopSelf()方法或者其他组件调用stopService()方法来停止它。
当service被停止时,系统会销毁它。
A bound service
被绑定的service是当其他组件(一个客户)调用bindService()来创建的。
客户可以通过一个IBinder接口和service进行通信。
客户可以通过 unbindService()方法来关闭这种连接。
一个service可以同时和多个客户绑定,当多个客户都解除绑定之后,系统会销毁service。
这两条路径并不是完全分开的。
即是说,你可以和一个已经调用了 startService()而被开启的service进行绑定。
比如,一个后台音乐service可能因调用 startService()方法而被开启了,稍后,可能用户想要控制播放器或者得到一些当前歌曲的信息,可以通过bindService()将一个activity和service绑定。这种情况下,stopService()或 stopSelf()实际上并不能停止这个service,除非所有的客户都解除绑定。
Implementing the lifecycle callbacks
和activity一样,service也有一系列的生命周期回调函数,你可以实现它们来监测service状态的变化,并且在适当的时候执行适当的工作。
下面的service展示了每一个生命周期的方法:

public class Example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int mStartMode; // indicates how to behave if the service is killed
IBinder mBinder; // interface for clients that bind
boolean mAllowRebind; // indicates whether onRebind should be used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 The service is being created
} @Override
public int onStartCommand(Intent intent, int flags, int startId)
{
// The service is starting, due to a call to startService()
return mStartMode;
} @Override
public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
// A client is binding to the service with bindService()
return mBinde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Unbind(Intent intent)
{
// All clients have unbound with unbindService()
return mAllowRebind;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bind(Intent intent)
{
// A client is binding to the service with bindService(),
// after onUnbind() has already been called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Destroy()
{
// The service is no longer used and is being destroyed
}
}

不像是activity的生命周期回调函数,你不需要调用基类的实现。

这个图说明了service典型的回调方法,尽管这个图中将开启的service和绑定的service分开,但是你需要记住,任何service都潜在地允许绑定。
所以,一个被开启的service仍然可能被绑定。
实现这些方法,你可以看到两层嵌套的service的生命周期:
The entire lifetime
service整体的生命时间是从onCreate()被调用开始,到onDestroy()方法返回为止。
和activity一样,service在onCreate()中进行它的初始化工作,在onDestroy()中释放残留的资源。
比如,一个音乐播放service可以在onCreate()中创建播放音乐的线程,在onDestory()中停止这个线程。
onCreate() 和 onDestroy()会被所有的service调用,不论service是通过startService()还是bindService()建立。
The active lifetime
service积极活动的生命时间(active lifetime)是从onStartCommand() 或onBind()被调用开始,它们各自处理由startService()或 bindService()方法传过来的Intent对象。
如果service是被开启的,那么它的活动生命周期和整个生命周期一同结束。
如果service是被绑定的,它们它的活动生命周期是在onUnbind()方法返回后结束。
注意:尽管一个被开启的service是通过调用 stopSelf() 或 stopService()来停止的,没有一个对应的回调函数与之对应,即没有onStop()回调方法。所以,当调用了停止的方法,除非这个service和客户组件绑定,否则系统将会直接销毁它,onDestory()方法会被调用,并且是这个时候唯一会被调用的回调方法。
Managing the Lifecycle of a Bound Service
当绑定service和所有客户端解除绑定之后,Android系统将会销毁它,(除非它同时被onStartCommand()方法开启)。
因此,如果你的service是一个纯粹的绑定service,那么你不需要管理它的生命周期。
然而,如果你选择实现onStartCommand()回调方法,那么你必须显式地停止service,因为service此时被看做是开启的。
这种情况下,service会一直运行到它自己调用 stopSelf()或另一个组件调用stopService(),不论它是否和客户端绑定。
另外,如果你的service被开启并且接受绑定,那么当系统调用你的 onUnbind()方法时,如果你想要在下次客户端绑定的时候接受一个onRebind()的调用(而不是调用 onBind()),你可以选择在 onUnbind()中返回true。
onRebind()的返回值为void,但是客户端仍然在它的 onServiceConnected()回调方法中得到 IBinder 对象。
下图展示了这种service(被开启,还允许绑定)的生命周期:

使用context.startService() 启动Service
其生命周期为context.startService() ->onCreate()- >onStart()->Service running-->context.stopService() | ->onDestroy() ->Service stop 如果Service还没有运行,则android先调用onCreate()然后调用onStart(); 如果Service已经运行,则只调用onStart(),所以一个Service的onStart方法可能会重复调用多次。
stopService的时候直接onDestroy, 如果是调用者自己直接退出而没有调用stopService的话,Service会一直在后台运行。 该Service的调用者再启动起来后可以通过stopService关闭Service。
所以调用startService的生命周期为:onCreate --> onStart(可多次调用) --> onDestroy
对于bindService()启动Service会经历: context.bindService()->onCreate()->onBind()->Service running-->onUnbind() -> onDestroy() ->Service stop
onBind将返回给客户端一个IBind接口实例,IBind允许客户端回调服务的方法,比如得到Service运行的状态或其他操作。 这个时候把调用者(Context,例如Activity)会和Service绑定在一起,Context退出了, Srevice就会调用onUnbind->onDestroy相应退出。
所以调用bindService的生命周期为:onCreate --> onBind(只一次,不可多次绑定) --> onUnbind --> onDestory。 一但销毁activity它就结束,如果按home把它放到后台,那他就不退出。
补充: 在Service每一次的开启关闭过程中,只有onStart可被多次调用(通过多次startService调用), 其他onCreate,onBind,onUnbind,onDestory在一个生命周期中只能被调用一次。
service的生命周期的更多相关文章
- Android activity和service的生命周期对比
1Activity生命周期 七个方法 1.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当Activity被第首次加载时执行.我们新启动一个程序的时候其主窗体的o ...
- Android 测试Service的生命周期
package com.example.myapp4; import android.support.v7.app.ActionBarActivity; import android.content. ...
- Activity和Service的生命周期(图)
1.Activity的生命周期 情形一.一个单独的Activity的正常的生命过程是这样的:onCreate->onStart->onPause->onStop->onDest ...
- Android Service的生命周期
service的生命周期,从它被创建开始,到它被销毁为止,可以有两条不同的路径: A started service 被开启的service通过其他组件调用 startService()被创建. 这种 ...
- 18_Android中Service的生命周期,远程服务,绑定远程服务,aidl服务调用,综合服务案例,编写一个应用程序调用远程支付宝远程服务场景
============================================================================ 服务的生命周期: 一.采用start的方式开始 ...
- android基础---->service的生命周期
服务是一个应用程序组件代表应用程序执行一个长时间操作的行为,虽然不与用户交互或供应功能供其它应用程序使用.它和其他的应用对象一样,在他的宿主进程的主线程中运行.今天我们开始android中普通serv ...
- android学习-Activity和Service的生命周期
详细请跳转原网页Activity和Service的生命周期(图) 不解释,不懂算我输 Activity的生命周期(图) Service的声明周期
- 8.1.1 Service的生命周期
2010-06-21 16:57 李宁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字号:T | T <Android/OPhone开发完全讲义>第8章Android服务,本章主要介绍了Android系统 中的服 ...
- service的生命周期以及两种service的差异
可以看到,两种service的生命周期都相对简单,有一点不同的是,Intentservice每次调用的时候都执行onstartcommand,而boundservice一旦启动了之后,就不会每次执行o ...
随机推荐
- JavaScript 利用 async await 实现 sleep 效果
const sleep = (timeountMS) =>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resolve, timeountMS); }); ...
- 数组排列组合问题——BACKTRACKING
BACKTRACKING backtracking(回溯法)是一类递归算法,通常用于解决某类问题:要求找出答案空间中符合某种特定要求的答案,比如eight queens puzzle(将国际象棋的八个 ...
- Express中间件,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底层:http模块 express目前是最流行的基于Node.js的web开发框架,express框架建立在内置的http模块上, var http = require('http') var app ...
- 《RabbitMQ Tutorial》译文 第 1 章 简介
原文来自 RabbitMQ 英文官网的教程(1.Introduction),其示例代码采用了 .NET C# 语言. RabbitMQ is a message broker: it accepts ...
- 代码规范与复审2——个人博客作业week
一.关于编程规范的重要性论证 1.不支持. 1)编程规范有利于自己提高编程效率和编程质量.编码是程序员的职责,一个好的信息技术产品必然有高质量的代码,高质量的代码首先 一点它必须遵守某种编程规范.如果 ...
- 个人博客作业_week14
M1/M2阶段总结 我在M1阶段负责后端代码的开发,以及协助PM,在M2阶段负责PM,在为期将近一学期的团队软件开发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及合理分配任务的重要性,没有一个好的时间规 ...
- BugPhobia开发终结篇章:Beta阶段第XI次Scrum Meeting
0x01 :Scrum Meeting基本摘要 Beta阶段第十一次Scrum Meeting 敏捷开发起始时间 2015/01/06 00:00 A.M. 敏捷开发终止时间 2016/01/10 0 ...
- 实验三 Java敏捷开发与xp实现
实验内容: 1. XP基础 2. XP核心实践 3. 相关工具 实验要求 1.没有Linux基础的同学建议先学习<Linux基础入门(新版)><Vim编辑器> 课程 2.完成实 ...
- Beta版发布说明
我们的作品“校友聊”软件的最终版本于6月19日最终发布了,下面我们将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介绍. 在使用之前,首先要进行用户注册,用户可以自行设置自己的账号,姓名,密码,签名,头像等信息,头像信息也可以在文 ...
- ThiNet: A Filter Level Pruning Method for Deep Neural Network Compression笔记
前言 致力于滤波器的剪枝,论文的方法不改变原始网络的结构.论文的方法是基于下一层的统计信息来进行剪枝,这是区别已有方法的. VGG-16上可以减少3.31FLOPs和16.63倍的压缩,top-5的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