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chronizationContext一篇
SynchronizationContext context; 最近写代码用到了这个,特别记录一下。
作用如下:
// 摘要:
// 提供在各种同步模型中传播同步上下文的基本功能。
public class SynchronizationContext
{
......
}
来自using System.Threading;这个命名空间,一看很熟悉是线程的大类命名空间。
// 摘要:
// 获取当前线程的同步上下文。
//
// 返回结果:
// 一个 System.Threading.SynchronizationContext 对象,它表示当前同步上下文。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ationContext Current { get; }
我是在winform中使用,因为要线程之间同步,还有主线程绘图,之间用control.invoke,被大神鄙视,遂默默用起了大神推荐的SynchronizationContext。在Form初始化的时候context=SynchronizationContext.Current(实例化),
//
// 摘要:
// 当在派生类中重写时,将异步消息调度到一个同步上下文。
//
// 参数:
// d:
// 要调用的 System.Threading.SendOrPostCallback 委托。
//
// state:
// 传递给委托的对象。
public virtual void Post(SendOrPostCallback d, object state);
//
// 摘要:
// 当在派生类中重写时,将一个同步消息调度到一个同步上下文。
//
// 参数:
// d:
// 要调用的 System.Threading.SendOrPostCallback 委托。
//
// state:
// 传递给委托的对象。
//
// 异常:
// System.NotSupportedException:
// 在 Windows Store 应用程序中调用的方法。用于 Windows Store 应用程序的 System.Threading.SynchronizationContext
// 的实现应用不支持 System.Threading.SynchronizationContext.Send(System.Threading.SendOrPostCallback,System.Object)
// 方法。
public virtual void Send(SendOrPostCallback d, object state);
上面的两个函数(方法)就是要用到的,一个是同步(阻塞),一个是异步(非阻塞),看自己的需要调用。其中SendOrPostCallback是一个委托,
// 摘要:
// 表示在消息即将被调度到同步上下文时要调用的方法。
//
// 参数:
// state:
// 传递给委托的对象。
public delegate void SendOrPostCallback(object state);
使用如下(简单粗暴lambda):
context.Send(t =>
{
//操作
}, null);
context.Post(t =>
{
//操作
}, null);
state我写一个null,是传递给那个委托的参数,可以自己选择。我是在子线程中将一个参数传递给窗体(主线程,就是我在Form得到的当前线程上下文,如果是子线程与子线程之间交流,可以在线程内调用SynchronizationContext.Current获取),然后顶一个全部的变量互相使用请求。个人感觉是很好用,很有用。不会出现句柄未创建能不良的Exception抛出。
SynchronizationContext一篇的更多相关文章
- TGL站长关于常见问题的回复
问题地址: http://www.thegrouplet.com/thread-112923-1-1.html 问题: 网站配有太多的模板是否影响网站加载速度 月光答复: wp不需要删除其他的模板,不 ...
- 搞懂 SynchronizationContext(第一部分)【翻译】
SynchronizationContext -MSDN 很让人失望 我不知道为什么,目前在.Net下关于这个类只有很少的资料.MSDN文档也只有很少的关于如何使用SynchronizationCon ...
- 搞懂 SynchronizationContext
SynchronizationContext -MSDN 很让人失望 我不知道为什么,目前在.Net下关于这个类只有很少的资料.MSDN文档也只有很少的关于如何使用SynchronizationCon ...
- 进阶篇:以IL为剑,直指async/await
接上篇:30分钟?不需要,轻松读懂IL,这篇主要从IL入手来理解async/await的工作原理. 先简单介绍下async/await,这是.net 4.5引入的语法糖,配合Task使用可以非常优雅的 ...
- c# winform编程之多线程ui界面资源修改总结篇【转】
c# winform编程之多线程ui界面资源修改总结篇 单线程的winfom程序中,设置一个控件的值是很easy的事情,直接 this.TextBox1.value = "Hello Wor ...
- 利用SynchronizationContext.Current在线程间同步上下文
简而言之就是允许一个线程和另外一个线程进行通讯,SynchronizationContext在通讯中充当传输者的角色.另外这里有个地方需要清楚的,不是每个线程都附加SynchronizationCon ...
- SynchronizationContext.Post方法 代替
http://www.codeproject.com/KB/threads/SynchronizationContext.aspx看吧,不好,就将就的看下我的吧,呵呵!(没有直接翻译,不过大概的思路相 ...
- C#异步编程看这篇就够了
随着.NET Core的流行,相信你现在的代码中或多或少的会用到async以及await吧!毕竟已成标配.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用async以及await呢?其实这是微软团队为我们提供的一个语法糖,让我们不 ...
- 利用SynchronizationContext.Current在线程间同步上下文(转)
https://blog.csdn.net/iloli/article/details/16859605 简而言之就是允许一个线程和另外一个线程进行通讯,SynchronizationContext在 ...
随机推荐
- python3 AttributeError: 'NoneType'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split'
from wsgiref.simple_server import make_server def RunServer(environ, start_response): start_response ...
- python字典copy()方法
python 字典的copy()方法表面看就是深copy啊,明显独立 d = {'a':1, 'b':2} c = d.copy() print('d=%s c=%s' % (d, c)) Code1 ...
- 菜鸟-手把手教你把Acegi应用到实际项目中(11)-切换用户
在某些应用场合中,我们可能需要用到切换用户的功能,从而以另一用户的身份进行相关操作.这一点类似于在Linux系统中,用su命令切换到另一用户进行相关操作. 既然实际应用中有这种场合,那么我们 ...
- 菜鸟-手把手教你把Acegi应用到实际项目中(1.1)
相信不少朋友们对于学习Acegi的过程是比较痛苦的,而且可能最初一个例子都没能真正运行起来.即使能运行起来,对于里面那么多的配置,更搞不清楚为什么要那么配,多配一个和少配一个究竟有什么区别? 最终头都 ...
- xml规范及xml解析
http://www.cnblogs.com/wang-meng/p/5374498.html 1,XML基础介绍 xml的概念: XML 指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 ...
- It English 每日更新
unary operator 一元运算符 short circuit evaluation 短路经查询
- FFTW库在VS 2010中的使用方法
一.FFTW库简介(from百度百科) FFTW ( the Faster Fourier Transform in the West) 是一个快速计算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标准C语言程序集,其 ...
- 图之BFS和DFS遍历的实现并解决一次旅游中发现的问题
这篇文章用来复习使用BFS(Breadth First Search)和DFS(Depth First Search) 并解决一个在旅游时遇到的问题. 关于图的邻接表存储与邻接矩阵的存储,各有优缺点. ...
- int型的数到底最大值是多少?
本文摘自:http://blog.csdn.net/friendbaby/article/details/6822690 刚才在百度知道上看见一个网友问int型的数最大能存多少.这个问题其实计算机系统 ...
- c# 生成json数据包
json数据类型,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字符串,管他里面什么格式,它就是一个字符串来的! 看一个json数据包: { "touser":"OPENI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