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前端开发者,感觉需要学习的东西贼多,ES6刚学会用没多久,又得学习了解ES7/ES8新增的东西,这里是看了大佬们文章的一点点总结以及摘抄的内容,给自己当笔记使用

内容转载自:https://www.cnblogs.com/zhuanzhuanfe/p/7493433.html#undefined

https://www.cnblogs.com/leungUwah/p/7932912.html  // async和await的用法

ES7新增内容有:Array.prototype.includes()、求幂运算符 (**)、前端异步async()/await()等等

一、Array.prototype.includes()

Array.prototype.includes()即在数组中查找某个元素是否存在,返回值为Boolean,存在返回true,反之为false,如下:

let ary = ['a', 'b', 'c', 1, 2, 3];
ary.prototype.includes(2); // true
ary.prototype.includes('f'); // false

其实Array.prototype.includes()的参数有两个,第一个参数为我们要查找的目标元素,第二个参数则是开始查询的数组索引值(默认为0),如果传入第二个参数,则从此下标值开始查询目标元素。如下:

let ary = ['a', 'b', 'c', 1, 2, 3];
ary.prototype.includes('b'); // true,从下标0开始往后进行查找
ary.prototype.includes(2, 2); // true
ary.prototype.includes('b', 2); // false

Array.prototype.includes()跟JavaScript的indexOf()比较相似,但是他们之间也是有些许区别

共同点:(1)比如都是通过索引值逐个去查询目标元素;(2)都是使用全等符(===)进行判断

不同点:(1)indexOf()返回的是目标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如果找不到则返回 -1),Array.prototype.includes()则是判断目标元素在该数组中是否存在;

(2)Array.prototype.includes()可以对NaN进行判断,因为在Array.prototype.includes()中,它认为NaN === NaN是成立的,故返回值为true;但是在indexOf()中,NaN !== NaN,所以如果使用indexOf()寻找数组中的值为NaN元素无法找到,返回值为-1

适用场景:(1)如果只是判断目标元素是否存在于数组中,则优先使用Array.prototype.includes();如果需要知道目标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则使用indexOf()

(2)如果需要判断数组中值为NaN的元素,只能使用Array.prototype.includes();

二、幂运算符(**)

JavaScript中,幂运算一般都是使用Math.pow(m, n),表示m的n次方,如下:

Math.pow(3, 2); // 即3的2次方等于9

在ES7中,可以使用幂运算符**进行幂运算,如下:

let a = 3;
a **== 2 // 9,即 a = a**2, 此时a等于3的2次方,即为9了

三、前端异步async()/await()

什么是async、await?

async顾名思义是“异步”的意思,async用于声明一个函数是异步的。而await从字面意思上是“等待”的意思,就是用于等待异步完成。并且await只能在async函数中使用

通常async、await都是跟随Promise一起使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async返回的都是一个Promise对象同时async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函数上。这样await得到的就是一个Promise对象(如果不是Promise对象的话那async返回的是什么 就是什么);

await得到Promise对象之后就等待Promise接下来的resolve或者reject。

来看一段简单的代码:

async function testSync() {
const response = await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 => {
resolve("async await test...");
}, 1000);
});
console.log(response);
}
testSync();//async await test...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async、await异步就完成了。使用async、await完成异步操作代码可读与写法上更像是同步的,也更容易让人理解。

async、await的串行、并行处理

串行:即等待前一个await执行完成后执行另一个await,

借用大佬的代码:

async function asyncAwaitFn(str) {
return await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str)
}, 1000);
})
} const serialFn = async () => { //串行执行 console.time('serialFn')
console.log(await asyncAwaitFn('string 1'));
console.log(await asyncAwaitFn('string 2'));
console.timeEnd('serialFn')
} serialFn();

这里可以看到串行执行完毕耗时2秒多了。

并行:即先执行多个async方法,然后再运行await操作,代码如下:

async function asyncAwaitFn(str) {
return await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str)
}, 1000);
})
}
const parallel = async () => { //并行执行
console.time('parallel')
const parallelOne = asyncAwaitFn('string 1');
const parallelTwo = asyncAwaitFn('string 2') //直接打印
console.log(await parallelOne)
console.log(await parallelTwo) console.timeEnd('parallel') }
parallel()

可以看到并行执行结束总共耗时1秒多,比串行快了很多

async、await的错误处理

JavaScript异步请求肯定会有请求失败的情况,上面也说到了async返回的是一个Promise对象。既然是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的话那处理当异步请求发生错误的时候我们就要处理reject的状态了。

在Promise中当请求reject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catch。为了保持代码的健壮性使用async、await的时候我们使用try catch来处理错误。

async function catchErr() {
try {
const errRes = await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ject("http error...");
}, 1000);
);
//平常我们也可以在await请求成功后通过判断当前status是不是200来判断请求是否成功
// console.log(errRes.status, errRes.statusText);
} catch(err) {
console.log(err);
}
}
catchErr(); //http error...

其实使用async、await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原始Promise的then处理的整个异步请求代码变得更加简洁清爽。

ES7/ES8 语法学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细解JavaScript ES7 ES8 ES9 新特性

    题记:本文提供了一个在线PPT版本,方便您浏览 细解JAVASCRIPT ES7 ES8 ES9 新特性 在线PPT ver 本文的大部分内容译自作者Axel Rauschmayer博士的网站,想了解 ...

  2. Golang 语法学习笔记

    Golang 语法学习笔记 包.变量和函数. 包 每个 Go 程序都是由包组成的. 程序运行的入口是包 main. 包名与导入路径的最后一个目录一致."math/rand" 包由 ...

  3. Swift高级语法学习总结(转)

    Swift高级语法学习总结 1.函数 1.1 func funcNmae()->(){} 这样就定义了一个函数,它的参数为空,返回值为空,如果有参数和返回值直接写在两个括号里就可以了 1.2 参 ...

  4. Swift基础语法学习总结(转)

    Swift基础语法学习总结 1.基础  1.1) swift还是使用// 和/* */ 来注释,并且/* */允许多行注释. 1.2) swift使用print和println打印,它的传参是一个泛型 ...

  5. Swift高级语法学习总结

    Swift基础语法学习总结Swift高级语法学习总结Swift语法总结补充(一) 1.函数 1.1 func funcNmae()->(){} 这样就定义了一个函数,它的参数为空,返回值为空,如 ...

  6. Swift基础语法学习总结

    Swift基础语法学习总结Swift高级语法学习总结Swift语法总结补充(一) 1.基础  1.1) swift还是使用// 和/* */ 来注释,并且/* */允许多行注释. 1.2) swift ...

  7. Robot Framework语法学习(一)

    Robot Framework语法学习: 一.变量的声明.赋值与使用 1.变量标识符:每个变量都可以用  变量标识符 ${变量名} 来表示. 2.变量声明:可以在TestSuite上点右键或者在Edi ...

  8. MarkDown语法 学习笔记 效果源码对照

    MarkDown基本语法学习笔记 Markdown是一种可以使用普通文本编辑器编写的标记语言,通过简单的标记语法,它可以使普通文本内容具有一定的格式. 下面将对Markdown的基本使用做一个介绍 目 ...

  9. 毕业设计 之 五 PHP语法学习笔记

    毕业设计 之 四 PHP语法学习笔记 作者:20135216 平台:windows10 软件:XAMPP,DreamWeaver 说明:该笔记是对网站编程语言的详细学习 一.PHP基础 0. 关于环境 ...

随机推荐

  1. [轉]Linux 2.6内核笔记【内存管理】

    4月14日 很多硬件的功能,物尽其用却未必好过软实现,Linux出于可移植性及其它原因,常常选择不去过分使用硬件特性. 比如 Linux只使用四个segment,分别是__USER_CS.__USER ...

  2. 【知识强化】第五章 输入/输出(I/O)管理 5.2 I/O核心子系统I

    学习I/O核心子系统相关的一系列功能. 设备独立性软件.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这三层其实是属于操作系统的内核部分的,所以它们也称作“I/O核心子系统”,又可以简称为“I/O系统”.在考研当中我们需 ...

  3. C—变量

    C—变量 在C语言中,变量要先定义后使用. 使用时,必须说明变量的存储类型与数据类型. 变量说明的一般形式: <存储类型>  <数据类型>  <变量名> 存储类型的 ...

  4. Tomcat 配置访问限制:访问白名单和访问黑名单

    最近公司的阿里云服务器上配置的 Tomcat 服务器运行 java的环境,但是通过观察 Tomcat 这几天的日志发现,有很多莫名其妙的 IP 访问主机下莫名其妙的地址,如:/80./testprox ...

  5. Qt:代码里存在中文时带来的问题

    一.报错: 常量中有换行符 方法1: 把文本文件转化为unicode或者utf-8, 同是还要带上QString::fromLocal8Bit() 还有其他方法,感觉不靠谱 二.显示异常:乱码 QSt ...

  6. element 点击切换按钮的颜色

    1.html <el-button-group label="时间"> <el-button @click="seeHour" :type=& ...

  7. nodejs 模板引擎ejs的简单使用

    ejs1.js /** * Created by ZXW on 2017/11/9. */ var ejs=require('ejs'); ejs.renderFile("},functio ...

  8. 7、执行 suite 后,result.html 测试报告中,测试结果全部显示为通过原因分析

    测试用例中,断言 异常后,必须 raise 抛出异常, 若无raise ,则测试报告中测试结果全部显示为通过. 抛出后,显示实际测试结果,通过/未通过 __author__ = 'Administra ...

  9. 61. File类

    IO技术主要作用是解决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比如:硬盘---->内存     内存的数据---->硬盘上    把硬盘的数据------>内存中 IO技术的应用场景:     ...

  10. Splay(区间翻转)&树套树(Splay+线段树,90分)

    study from: https://tiger0132.blog.luogu.org/slay-notes P3369 [模板]普通平衡树 #include <cstdio>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