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室内Wi-Fi无线终端的精准定位

如何实现室内Wi-Fi无线终端的精准定位

随着商圈020的兴起,室内定位技术的也如百花争艳般不断涌现。但随着室内Wi-Fi网的架设普及,基于Wi-Fi定位技术的无线定位网已在实际应用中独占鳌头!那如何能在室内对无线终端实现3~5米的精准定位了?

 
 随着商圈020的兴起,室内定位技术的也如百花争艳般不断涌现。但随着室内Wi-Fi网的架设普及,基于Wi-Fi定位技术的无线定位网已在实际应用
中独占鳌头!那如何能在室内对无线终端实现3~5米的精准定位了?就此问题,我们采访了南京中科智达物联网系统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周洪凯。了解了目前室内
精准定位的关键设备——Wi-Fi定位探针了!

  Wi-Fi探针:利用Wi-Fi的架构优势,把扫描到的终端数据包,通过有线/无线传输通道,传送到RTLS服务器,再由RTLS服务器计算终端实时位置,为后台应用提供位置数据!  “独立探针”:
依赖于任何平台,拥有独立嗅探模块和独立上传模块。Sniffer模
块独立负责扫描全信道终端,范围更广,专业性更强,CPE模块负责无线传输,保证链路的绝对稳定性。除了更专业更稳定之外,在架设上也比前两种灵活,不需
要更换原网络,升级软件后,搭配上独立探针即可使用,这样在成本上就会大大降低。

  在传输方式上:方式1和方式2必须通过有线传输才能保证传输通道的稳定性,而有线传输必然导致布施成本的提高。因此在传输方式上还是“无线传输”较好。

  Wi-Fi独立探针由于其造价低廉,易于部署,可在室内定位应用中大规模架设。所以,这将为O2O商圈室内精准服务如:精准营销、店铺导航、停车场寻车等功能成为可能!

我组建了一个这个方向的创业团队,产品成型并投入商用一年多了,在这个话题上应该有一定的资格吧。如图,是放置在某商户的实际数据截图(去掉了敏感信息)。
因为利益相关,部分回答就不做深入分析了,抱歉,但提示足够请自行深入。

简单浏览了一下其它回答,有几个常见问题或者错误的理解:
1. 基于AP等采集MAC,是没有“推送”的能力的,千万不要想”投放广告“;
2. 采集MAC数据的价值在哪里?——有知友提到了:建设一个采集网络不等于大数据;
3. 基础问题:成本、投入、技术实现等等
4. 运营商会不会来做?如果来做怎么办?

好,我简单说说我们的情况,能够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和题主的问题,希望能给同行、想做类似的事情、感兴趣的知友一点启发和帮助。

我们的商业模式思考始于2009年,但当时WiFi的普及率并不高。于是一直进行相关的论证、技术储备,直到2012年才正式启动。
1. 首先,商业模式上从一开始就废弃了”投放广告“的思路,而是承诺:永不投放广告。
这里有个背景知识需要给大多数不太了解的知友介绍一下:
基于Wi-Fi结合”强制门户“的技术,可以让用户在连接Wi-Fi后必须访问指定的网页(门户),并以某种形式完成身份验证(登录),经过服务器端许可后才能访问互联网(放行),否则只能浏览特定的网页(白名单),登录后可以使用一定时间(便于资源充分利用)。
最早、最常见的案例:运营商的城市热点WLAN如CMCC、ChinaNet,以及机场贵宾厅的Wi-Fi、星巴克、酒店等(一般也是运营商投入的),先留下手机号,用接收到短信动态口令登录。
于是,就有了”投放广告“的机会和商业价值。

但是,请从移动互联网(屏幕小)、广告的”广“、竞争的角度,来思考广告投放的价值。
我们认为,价值在于能够支持互动,在于精确营销的空间。另外,因为我们采取的方式并不是升级街头的垃圾桶(相关部门很难搞),而是”转化“餐饮娱乐商户的路由器为智能路由器,所以他们的积极性很重要——不投放广告。
但是,如果我们帮他们做好与用户的互动,算不算广告呢?这就是出路和商业模式的起点。

附,关于投入:
设备投入:一个标准的路由器,刷第三方开源操作系统如DD、OP——抱歉,极路由声称自己是全球第一个完全是昧着良心扯淡,成本不到200元-400元不等;
系统投入:一套服务器端的系统,基本功能主要是设备管理、状态管理、状态维持、身份认证。说实话原理很简单、成本也不高,只是真正做深做透主要看思路不看技术,但基础功能的磨合过程中,尤其考虑到商业化运作还是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陷阱需要很多精力、广泛的知识面才能解决好。

2. MAC采集的价值在哪里?——对不起,不要误会”大数据“。
假如你在城市中部署了足够多、足够质量的热点,你拥有了什么?
——不是大数据,是采集大数据的网。
这张网的价值取决于:网点的疏密程度、网点的位置质量(人群流速、人群的质量)。
我本人从2006年开始仔细研究google的免费模式、数据分析模式,曾任某报表和BI软件架构设计师,很认可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领域,但同样更反感近两年言必称”大数据“的媒体和公司。

大数据的前提是有足够”大“的数据,但还不够,还有数据的丰富程度——仅仅有MAC能干什么?

然,仅仅是路过的情况可以有MAC,而一旦建立WiFi连接被强制跳转到门户时有浏览器的UserAgent,一般移动设备的各种浏览器会留下设备型号等
(拜托,那些浏览器开发商也在采集你的手机型号),比如不会留下iPhone型号但有iOS型号、三星小米等则有机型。
好,再透露一点:其实还可以大概知道你的手机在运行什么APP。

可是,仅仅这些信息是不足以支撑商业模式的。
所以,要做数据分析,还需要引入更多更丰富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

常见问题:大数据,或者说数据分析的价值在哪里?
这是一个懂行的不屑一顾,却又是绝大部分人不明就里的基础问题,完全可以另外起话题了。
这里以媒体作为参照,尝试以普通人容易理解的角度简单说说:
广告、窄告的区别
我们假设一个任务:如何在没有任何数据来源的情况下将有车人群的号码挑出来?
(当然,我有本地的这部分数据——商业模式和布局的问题,呵呵)
举一种思路为例子:
A. 请程序员写一个小程序,把本地几个手机号段的号码遍历生成出来,比如有1000万个号码;
B. 找一个短信群发通道进行群发,比如花费50万元群发成本;
C. 短信的内容需要对有车人群有吸引力让他们有动力来参与,比如赠送车险、免费洗车甚至更有价值的礼品,成本20万元
D. 提供参与的方式,比如公布一个400电话和对应的呼叫中心坐席,成本10万元。
总成本是:80万元
好,最后假如有100万人来电话咨询过,那么获得每条数据所需付出成本为80万/100万=0.8元
当然,效果可能没有这么好,也可能比这还好;实际可以让保险公司来出部分成本,甚至有更好的方法——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从获得数据所需要付出的成本的角度来看数据的价值

如,A 为了做一个活动群发1000万条短信;B
拥有这部分数据,为了做同样的活动只需要发80万条短信。抛开活动效果、是否骚扰、操作方案、有关部门的干预等等不说,后者显然投放成本更低——谁帮他节
约了成本?节约的这部分中是不是可以分出来一部分作为酬劳?——这就是数据的价值。

然后,怎么利用数据?——必须有数据投放甚至互动的能力。
卖?不行,当你卖出去一份,数据就扩散出去了,你的客户变成了你的竞争对手,你失去了优势。
因此,必须有自己的投放能力:你要我的数据做什么?我来帮你做。
常见的能力如短信、语音电话(呼叫中心:人工或自动)、网页广告(主要基于cookie和网站深度合作可以投放到会员)、APP等。
——比如很多呼叫中心外包的公司,其核心价值就在于数据 + 联络能力。
于是,你可以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收取的费用中包含了数据、联络成本等。

于客户而言,他自己设法获取数据和使用你的服务的区别:客户自己可能无法获得这部分数据或者你拥有更丰富的数据——提供整合数据;你还拥有丰富的投放手
段、互动能力——提供整体方案。客户则权衡自己来做整件事情或者付出相关成本外包给专业的人的优劣:投入产出的性价比、周期、弹性等。
——简单说就是不能卖数据,但可以提供精准营销的服务

那么,对于精准营销服务,数据的利用还可以有更好的效果么?
拥有了基础数据,建立起了基础模式,好比小吃“驴打滚”:把一个汤圆放到调料碟子里滚一滚,还可以放到另外一个碟子里滚一滚,味道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
在为客户提供精确营销、数据清洗服务的同时,你自己的数据会越来越精准、越来越丰富。
当然,在不同客户的调料碟里,必然也留下了一部分数据——这是吸引客户的优势所在。
(早年研究google,我曾经用“数据黑洞”的形容这个过程,但后来觉得物理学上的“黑洞”并不相同,黑洞并不会留下数据给别人,只强调了黑洞“看不见”、无处不在的引力,呵呵)
这里就不细说了,因为还有更复杂的问题:数据会变化、生长——比如去年你年龄22,今年23;去年在读书,今年在工作;去年单身、独居、没买车,今年甚至还当父亲了,等等。

还有人经常问:是不是只能做精准营销?只能做精准媒体?
其实这个问题是有数据、有投放能力的人的问题:能不能获得更多利润?
尤其传媒行业出身的朋友问得最多的问题。

我们举个例子:
假如你不仅有数据,还有个互动的平台支撑,甚至能完成产品展示、交易(先支付或后支付不重要)的电商基础支撑。
这时候有两个客户找上门来,分别提供两种不同的产品,想通过你的平台来帮助他提高营销价值——当然,你也就能得到更多的回报。
你会怎么做?简单分析一下两个客户的产品,评估其与自己的数据(用户)的匹配程度:
A. 客户甲的产品不太有把握,可能难以销售出去:宁可按照投放量收费(CPV/CPT/CPM),而不是效果(CPC/CPA/CPS);
B. 客户乙的产品本身不错,口碑也好,与我们的数据比较匹配:那就跟他谈一个返佣的返点(CPS)或干脆代理产品,通过利润分成而不是按照投放量收费——这属于按照效果付费中最高级的。而返佣(CPS)和代理的区别在于财务流程不同:前者是销售提成,后者是批发-零售。
最后,利益驱使之下,你自己会做出最有利的选择,A或者B。

——所以,关键在于你是否具备“电商支撑”的能力——能够支撑交易,就意味着你从传统的媒体(投放)变成了电商平台——而电商天然就是以精确营销为目标的
——类似的,其它互动手段的支持也很重要(能采集到什么样的行为数据,决定了另外一种按效果付费的模式:CPA)。

但是,如果是专注于进行数据分析的商业模式,你会有第三个考虑:
C. 回到上2条:对数据的利用还可以有更好的效果么?——不以谋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而综合考虑数据的价值:通过这一次合作,能够清洗到什么样的数据呢?
(比如,我在电信完成了各大本地媒体的呼叫中心外包服务,另外在提供预约挂号和交通违章相关的公益服务,呵呵)

好嘛,这一段啰嗦的、无关的回答,貌似和问题无关吧?
——有的,那就是:
智能WiFi值不值得做?值得;
值得做多久?从现在看,最多一年,局面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届时可能有大玩家进来;
为什么?因为还要考虑竞争因素:SWOT
如果你说的是对的,出路在哪里?怎么办?——还是扎扎实实想透数据分析的模式,然后可以找其它采集数据的方法,不局限于WiFi
如果你有,你已经准备好了,那么无论黑暗森林打击来自于哪一个方向,你都有机会可以逃走。
或者,面对2014年大量涌入的竞争对手时,由你来选择发起降维攻击的时机
抱歉,利益相关不能说具体思路,也与简单的采集MAC地址无关。

3. 法律问题、隐私问题、安全性问题

数据,运营商比你多:曾经有某省电信公司要成立整个电信的数据分析中心基地,邀请我探讨过相关话题——他们不缺数据(无论你用什么设备上网,到目标服务器
数据经过你所使用的无线路由器、猫、运营商的通道、运营商的核心交换机和路由器,甚至宽带装在哪个地址?户主叫什么名字身份证号。。。)——他们最关心的
问题是:如何合法的利用这些数据?——虽然现在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有很多空子、擦边球,也有光明正大、驴打滚越滚越大越有味道的出路。
——这一点涉及到相关利益,不能仅仅是WiFi的问题我就不做深度回答了。

但可以说说WiFi的安全问题
A. 随着各种免费热点越来越多,大家对隐私的顾虑,一定会让更多人出门的时候关闭WiFi,不到迫不得已不开(同时为了省电);
B. 伴随免费热点的最大问题是“钓鱼”——假冒热点骗取账号、密码
我们相信这个问题仅次于假GSM基站问题,甚至有可能会演变到比假基站问题还严重的程度,所以早早就做好准备,必须准备。技术上能解决相关问题,但人的心理是最难预测、最难把握的——何况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广泛的手机用户——从而可能严重影响到所有免费WiFi

4. 机会、出路和时间窗口
前面说的都是铺垫,接下来回到正题说说我们自己当初的考虑和现在的发展状况。
启动项目前,我们明确了几个观点:
1) 基于智能路由器,最好的市场在客厅,但不是我们的菜(我们太弱,虽然早年与很多厂家沟通过但都不被重视),抢不过BAT3M,极路由都不见得能独立存活;
2) BAT3M把路由器的战争提前了,但他们会在客厅白热化竞争中消耗一段时间(对于移动互联网而言这个入口更接近现实),另外的领域还有时间窗口;
3) 2013年是路由器元年,2014年会有更多的公司进入相关领域,到时候会有较大的公司来收购、合作;
4) 坏消息:考虑到竞争以及国情,很多公司的道德底线会相对低很多(套现就走),这个方向一定会被过度开发甚至破坏性开发,不能停留
5) 破坏性开发之下,会发生恶性事件,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媒体的恶意报道、广泛的钓鱼骗局——这是最麻烦的)

请根据自己所在的城市、商业模式、竞争情况分析时间窗口有多大?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和我们的实际情况结论是:2014年,我们的智能路由器产品不作为公司的主要产品,而是赠品,不再强调和突出。另外的主打产品已经开始推广,可以提示一下:
值得采集的数据有三种:基于LBS的行为或者兴趣数据(智能WiFi)、基于兴趣爱好和社交关系的数据、交易数据——我们的后续产品是针对后两种数据的,目的是:为即将到来的危机做好准备,变危为机。

因为,类似的商业模式的话题已经进入更多人的视野,越来越被人重视
最典型的案例——2013年10月3日,媒体广泛报道 facebook 和 cisco 合作在美国的商家免费布放智能路由器,提供免费上网服务。
显然,这样的新闻会刺激更多创业者、投资者,这个池子的水很快将变红,是不是该考虑另外一个池子在哪了?
——降维打击随时到来,你准备好逃离或者把自己降维了么?

附,运营商会来做么?怎么办?
会的。我本人就是在电信工作的时候提出这个商业模式的。最早是和电信的路由器厂家沟通,希望做客厅部分。后来希望把ChinaNet拿出来商业化运营——显然都失败了。
熟悉运营商或者在、在过运营商的朋友就清楚,任何一个模式一旦有点味道,一定会有运营商合作的厂家来提供“思路”、方案和系统平台给运营商。他们的目的卖系统、设备,从运营商腰包里掏钱。
也一定会有合作公司帮运营行做好落地运营、支撑,然后有一定的分成。往往这类公司要么从运营的补贴里套现,要么就是发现自己当初很天真与运营商合作实在做不下去而不了了之。
最重要的,运营商要迈过一道坎:左手打右手
A. 个人客户或者数据部门,关心的是3G、4G流量套餐收入,WiFi本来就已经是包时长的模式,对运营商强调的“流量经营”、按流量收费相冲突,如果再免费岂不是更要打架?
B.

无线城市、12580、号码百事通等等与主营业务不那么密切的,承担着向非管道方向突破、创新的重任的部门,可能会往这个方向走,然后就会与主营业务部门
(承担主要收入)、甚至是分公司打架:虽然你承担的是未来的突破方向,无奈眼前的考核还是收入,而传统业务部门的收入贡献不是这些新部门所能比的,只要一
句话就够了:影响了收入谁负责?
所以运营商一定会来做,但一定是比较晚才进入,或者被逼无奈才会真正下定决心进入。
威胁不在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公司与路由器厂家、团队合作。只是短期内,移动互联网公司的焦点在客厅,在视频网站和游戏以及接下来的便民服务和支付以及更敏感的“智能中心”,再然后是“可以做的事情”,而不是“必须做的事情”。

客厅之战,还有两个阵营没有真正启动,今年会regroup,重新调整加入:广电系、运营商——拜托,客厅是他们的传统地盘,一个有内容版权优势,一个是
通道优势。就一位在广电系的高管朋友的情况,他们集团成立了新的公司来做盒子,老大亲自挂帅(朋友)定价59元,声称与其让小米等来革我们的命,不如我们
自己革自己的命!

不必担心运营商,可以利用运营商。但前提是:有没有运营商你自己都能独立生存、发展,运营商的合作只是锦上添花,否则必死无疑。
你做好0到1的部分,运营商的合作,可能是个乘法,是个放大器。当然,不小心也会变成乘于0,呵呵

5. 回到题主的问题:这不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而这个模式的危机重重,可以作为战术手段而不能成为战略目标。
战术手段可以随机应变,随时调整。重点是达到战术效果,服务于战略目标,然后就会被别的战术目标和手段所替代。
战略目标,依然是数据采集、分析、利用,显然不限于智能WiFi——抱歉,我只能指出问题,无法回答,因为利益相关,或者我能力不足。

额外分享2点利益相关的信息,供参考:
1. 我们的定位是提供互动营销技术解决方案,以及联盟营销(这才是大数据、驴打滚的关键)
2. 我们的策略是先做好黄四郎,在各路巨头逐鹿中原无暇关注的时候,利用移动互联网在“线下”的机会、落地优势、时间差,待到三国使者来访时,尽量谋求做个独立诸侯,实在不行嫁给最高富帅最有前途的那个

最后:现在才来讨论这个商业模式、是不是一个新机会——真的已经晚了。
以下是各种消息:
分众,早有传闻要在电梯广告屏上加热点(不看好别人评论的“广告投放”,价值应该在与屏的内容的互动,还是互动营销);
巴士在线投资10亿,要在33个城市公交车上提供免费WiFi(早年论证过,不看好公交WiFi本身的商业价值,但有别的玩法,另外地铁值得关注);
另外有家公司拿下了铁道系统,在所有列车上装;
据说小米已经投资了一家,而360正在考虑另外一家(另外近期迅雷和如意云合作,据称有个幕后大佬,个人推测是数字)——只是移动互联网公司的焦点,至少有半年还会集中精力在争抢客厅而无暇他顾;
在本地我和朋友合作的另外公司代理了前面说的铁路WiFi的运营,同时在发展省内大巴、本地公交(可以找找巴士在线,呵呵)并争取本地地铁,我自己在专心发展商圈WiFi——当然,如上文所述,智能WiFi已经不是我们的主力切入点。
以上消息供参考,具体和确切的信息可以互联网之,我就不再做体力活了。
=============== 2014年2月13日
有句话一直不想说的太明白,现在不妨直说:

有一类朋友,眼下是有机会的——抓紧时间快速圈地,等大鱼来了被大鱼吃掉退出。

大鱼有两种——先来的是已经被更大的鱼吃掉,或者希望被更大的鱼吃掉的——它们需要整合全国的资源,扩大地盘、估值。
根本不需要过多考虑商业模式,重点是认准了、有能力快速圈地,在有限的投入下看退出时能翻多少倍。
——当然,这不是我这样的创业者考虑的问题。

PS:这几天新增的新闻是 美团推出美团WiFi的app,以及开始谋求在线下商户推广WiFi
如果你要问我怎么看这事儿?美团等玩家加入进来之后怎么办?
答:意料之中,而且美团只是小玩家。大玩家是Facebook + Cisco,国内是BAT这个级别(甚至中间还有运营商这个层级),好戏还没真正开始。所以2月13日我更新那几句话就是提醒各位,别浪费时间在技术问题和商业模式话题上,而是抓紧圈地。
互联网空间无限大,竞争都还如此激烈(用户注意力有限);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线”这个字所代表的动作都已经搬到线下来完成了,线下资源的价值重新被发掘是必然的。那么,在抢夺这些资源的玩家中,必然大鱼吃小鱼然后被更大的大鱼吃掉,一级级整合。
于是,这些激烈争夺C端用户的为何落地、为何抢占资源很好理解了。
但是,“线下”有个致命的不同,那就是:排他——物理世界不像虚拟世界那样有无限的空间。
所以,机会在于怎么用好时间差、利用好巨头之间的竞争关系。

===================================== 2014.07.09:
鉴于私聊、+Q+微信的请求过多,小兄创业期时间精力有限,补充个图片解释我的观点吧
(其它图片详见 微信关注即可使用 Wi-Fi,取消关注即断网的路由器是怎样实现的?

互联网融入整个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对整个人类的升级(未来充分联网后的集体智慧将诞生新的人类模式,好比蚂蚁的集体智慧)。
互联网的诞生,就是以“去中心化”、必要时可以“化整为零”为设计思路的(军事指挥)。我之所以在这个行业创业,是综合考虑互联网的基因和趋势,加上过去十多年大家聚焦于“在线”流量,而线下流量的价值在互联网融入一切的过程中将会被重新开发、更加重视——这就是机会。

几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上网的入口发生了变化”,比如初期表现在APP代替浏览器,而最近一年多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在流量入口更加分散,甚至“化整为
零”——如果说过去互联网的门户是sina、taobao等等,现在是weibo、微信等等,将来则是“城市综合体”(各类商圈、商业地产)、交运、景
区、医院、学校、社区等等,甚至是智能硬件、穿戴设备——在线下、分散各处。
因为,这已经是连“在线”这个词的发生场景都已经变成了“线下”各处的时代——网络终端不再固定在电脑桌上,每个人通过多种方式随时保持与网络的接入。
过去十年,以虚拟现实为代表;现在的十年,以增强现实为代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越来越融为一体。
在这样的时代变迁的窗口期,传统企业知道自己必须“在线”甚至“融合”,但它们很困惑。
比如,有知友和我讨论智能WiFi的商业模式,我说我们是做2B的,不仅是做智能WiFi,而是帮企业搭建自媒体平台,知友说:BAT的智能WiFi也是2B啊?
——不是的,无论买完地、树熊等,正要和将要大举进入的美团、点评、BAT等等(甚至我们的一部分操作方式)都是以帮助企业接入智能WiFi而获取企业的“线下流量”。
——他们都是2C的,都是来抢占用户渠道的、搭建自己的新媒体的

商用WiFi的七种玩法

  • 来源:新财富酷鱼
  • 时间:14年10月27日 09:17
  • 作者:王阳
新财富

 
微信

  “看见你就好像瞬间断WiFi”, 当有人开始用这句话来拒绝别人的表白时候,你还不理解断WiFi有多痛吗?

  中国5.27亿手机网民,每到一处就急切地询问WiFi密码的心情,用“嗷嗷待哺”四个字来形容最贴切不过。

  腾讯、阿里巴巴、小米、360、华为等巨头,以及数百个中小企业,都在打着WiFi的主意。

  所以问题来了,商用WiFi到底有哪些玩法?

  玩法一:流量贩卖

  这是最简单的玩法。不过,公司、家里、饭店、酒店已经基本实现了WiFi覆盖,谁会愿意直接为流量买单?

  第一种是国内的“漫游”族,他们经常出差、旅行,火车、郊区、爆满的会场……总有WiFi不能覆盖的地方。这部分生意主要是运营商的。

 
 第二种是国外的“漫游”族,在国外好吃好喝好玩,却没有WiFi,“哎呀,没发朋友圈,这顿饭白吃了”。4Gtrip是一家做出国WiFi租赁
的公司,用户可在线预定,快递送货上门,WiFi不限流量,费用一般为10-30元每天,例如泰国每天15元,日本每天21元。旅行社、旅游网站是
4Gtrip的合作伙伴。他们其实是从国内运营商批发流量,再零售出去。

  第三种模式是WiFi流量的贩卖平台。那么多地方都有
WiFi,为什么大家不能交易?“微飞”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WiFi流量的淘宝。用户可分
享自己的WiFi,给别人有偿使用,“微飞”有自己的安全防护手段,购买WiFi的人并不会知晓分享者的WiFi密码。目前平台统一定价,1小时0.4
元,3小时1元,12小时3元。街边摊吃饭或许可以搜到附近店铺的WiFi,乡村小旅馆不提供免费WiFi,但可以把WiFi作为一个创收的手段。

  直接贩卖流量的模式最简单粗暴,因此也最容易受到挑战。

  4GtripCEO温少雄在接受新财富记者采访时说,他们正在进行一种尝试:把WiFi变成一个商业平台,比如做一个海外版的大众点评,到时候,需要推广的商家为用户的WiFi买单,用户则可以免费使用。

  WiFi流量贩卖平台“微飞”也已经引入了广告模式:如果商家免费将自己的WiFi分享出来,就可以在平台发布广告。

  自然,广告、营销是商用WiFi的第二个玩法。

  玩法二:广告、营销

  认证页面、认证中页面、认证成功页面,用户一般都会死死地盯着屏幕,这些可以称之为“强制性广告”。这点对于商用WiFi而言最不陌生,也就不啰嗦了,电商CPS分成等都能实现。

  WiFi也可以是公众号的推广手段。比较一下以下两种做法:

  第一种:服务员,WiFi密码多少?服务员:“meiyoumima”,顾客:“有啊!” ;服务员:“nicaibudao”,顾客:“找挨削啊”;服务员:“4个6,4个8”,顾客:“几个6?几个8?”

  第二种:顾客直接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我要上网,直接连WiFi。不仅节省了服务员的时间,也将线下用户引流至线上。

  引导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的WiFi服务商很多,比如中世互联。腾讯电脑管家与旗下高朋网也合作推出了官方版的yeahWiFi,赠送或以极低的价格给线下商家使用,商家可通过yeahWiFi为自家公众号引流。

  阿里巴巴与杭州树熊网络合作推广免费WiFi,所使用的方式也是,用户想要连接WiFi,需关注支付宝钱包里的商家公众号,而商家则为树熊网络提供的路由器买单。

  除了用户自己“接受营销信息”换取WiFi流量,也可以让用户通过分享营销信息来换取流量。

  玩法三:O2O

  通过WiFi,将双腿走进店面的顾客的双眼拉到屏幕上,WiFi就成了O2O的入口。

  如今,O2O是个什么都能往里装的大筐。

  不过,对于某些人来说,WiFi不过是基础层的工具,他连上WiFi就是为了上大众点评。WiFi企业要想真正接入到O2O的产业链里并不容易。

  有企业在尝试,当消费者走进店面区域时,弹出“这里有WiFi”以及广告信息,也就是“地理围栏”的概念。

  路过一条街,弹出几十条信息,消费者会疯掉,如何才能筛选出目标客户?WiFi同样可以跟大数据结合。

  玩法四:大数据

  “腾讯安全WiFi联盟” 实现了对超过1万家商超、1.5万家咖啡馆、3.5万家餐厅,45%以上的机场和火车站的WiFi覆盖。

  一个用户在哪里连了WiFi,点击了什么,买了什么……当这些数据串联起来,就可以实现对一个消费者“定义”,TA的活动范围、喜好等等。

  WiFi与大数据的结合可以为广告、营销服务。

  这也是目前还没有明确盈利模式的WiFi流量交易平台 “微飞”可能的方向。其创始人兼CEO郭怀亮在接受新财富记者采访时介绍,大数据和广告都是“微飞”未来可以做的,资金沉淀也可以带来收益。

  WiFi在大数据上能做的文章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2013年,线下实体店客流分析服务商Euclid获得1730万B轮融资,他们可以基于商家现有的WiFi实现客流监测,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顾客的到访频率、停留时间等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借此调整策略,提升业绩。

  国内的芝麻科技在做类似的事情,他们发现,手机即使没有连接WiFi,也能发出一种信号包,于是开发出可以感知和采集这个信号包的WiFi探针。2013年12月,芝麻科技获得联想之星400万元天使投资。

  Euclid和芝麻科技就相当于线下版的Google Analytics,只不过数据都是通过WiFi获得。

  WiFi与大数据的结合,应该是各巨头最看重的一点。

  玩法五:游戏推广

  两个案例。

  腾讯“全民WiFi”。2014年7月,腾讯发布硬件产品“全民WiFi”,插入上网的电脑自动创建WiFi。使用者玩指定游戏,可以得到相应的道具和礼包奖励,并享受专属的极速通道。

  巴士在线“MyWiFi”。主打公交车WiFi,乘客通过玩游戏换取流量,换取的流量将不再限制用途。按照巴士在线的规划,经历引入游戏、联合运营、定制游戏三个阶段。

  巴士在线商业模式的核心在于,游戏本身要有吸引力,否则,其仅仅是换取流量的手段,并不能长久。也就是说,要让乘客感受到,玩游戏是在娱乐,而不仅仅是为了换取流量而“付出”时间。

  另外还有一类游戏推广模式,是包含在应用分发当中的。

  玩法六:应用分发

  深圳驿站通科技的产品叫做月光宝盒,是一款无线路由器,主要安装在手机门店,导购员引导用户连接月光宝盒WiFi,下载“爱下载”App,然后用户就可以傻瓜式操作,下载应用、电影、电子书、音乐、图片等等,不需要注册和登录。

  驿站通则通过硬件销售与应用分发分成获得收入。手机门店之外,其也在拓展工厂、学校、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驿站通创始人余聪透露,月光宝盒的服务已经进入湖南、湖北、云南、贵州、河南、山西、山东、广东、江西、广西,覆盖1700多家门店。

  蜂联科技的做法与驿站通类似,不过其切入口选在电信营业厅。蜂联科技产品运营总监何宇晖向新财富介绍,蜂联科技也已经把无线路由设备装入工厂,例如在东莞一个500个人的工厂装入40个无线路由器,在登录页面进行内容的分发。

  驿站通和蜂联科技是以“接地气”的方式,利用WiFi进行应用分发,另外一种思路则是直接从线上开始。

  以WiFi伴侣为例,其在运营商处批量采购流量,用户可以通过其App免费连接到附近的WiFi,不过这是要通过下载其他应用来换取,这样就实现了应用的分发。除了下载应用,用户还可以通过在社交网站上推广、向其他用户推荐等方式换取流量。

  玩法七:智能家居

  WiFi可以成为智能家居的核心,因为家里的智能设备都通过路由器联网,这是是一个枢纽。

  网上关于WiFi在智能家居里的应用、基于WiFi技术的智能家居的讨论很多,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深入研究。

  总结一下:

  这些不同玩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现在的WiFi商业模式基本基于一个逻辑:为了使用WiFi,用户需要付出一些东西,或者是金钱,或者是注意力,或者是时间,或者是手机内存,也可以是隐私。

  如果4G来了,或者到处都是WiFi了,他们又该如何?

  大家都在WiFi领域跑马圈地,因为,即使现在商用WiFi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未来可能出现诸多变数,但是,WiFi具有入口价值,是肯定的。

  对文章内容有任何的意见或建议,欢迎与作者讨论,微信benben9026094

如何实现室内Wi-Fi无线终端的精准定位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部分无线终端不响应键盘事件(keydown,keypress,keyup)的解决办法

    在无线侧实现搜索显示smartbox功能的时候,会对输入框绑定keydown.keyup.keypress事件,从而在检测到输入框的值发生改变时,发出请求拉取smartbox的内容. 但是,在iPho ...

  2. Mac 终端实现快速定位命令 自动补全目录

    基于macOS oh-my-zsh 切换终端主题 incr.zsh 实现快速定位命令 自动补全目录 效果预览 步骤 1.安装 oh-my-zsh sh -c "$(curl -fsSL ht ...

  3. Mesh无线网络的定义与WiFi的区别

    Mesh无线网络的定义与WiFi的区别 无线Mesh网络(无线网状网络)也称为「多跳(multi-hop)」网络,它是一种与传统无线网络完全不同的新型无线网络技术.无线网状网是一种基于多跳路由,对等网 ...

  4. 基于 WiFi ( Wireless Fidelity) 的室内定位技术

    系统的拓扑结构 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技术(RSSI,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衰减,接收方与发送方离得越近, 则接 ...

  5. 【转】Win8 下 管理无线网络

    Ref:http://windows.microsoft.com/zh-CN/windows-8/manage-wireless-network-profiles 管理无线网络配置文件 适用于 Win ...

  6. WPA-PSK无线网络破解原理及过程(转)

    本文将主要讲讲WPA-PSK类型的无线网络安全问题,首先我们看下802.11协议相关的基础知识. 802.11常见的几种认证方式: 1.不启用安全‍‍ ‍‍2.WEP‍‍ ‍‍3.WPA/WPA2-P ...

  7. 无线ap和路由器wifi热点怎么区分和区别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6efa330101yrzh.html 有的人发现无线ap和无线路由器都可以实现无线上网,于是到无线市场买了个相当便宜的无线ap ...

  8. WIN7开无线

    可以的,WIN7自身就带有这个功能的,不过默认是不开启的,也可以下载一个软件来弄.1.请却仍您使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的Windows 7或者Windows server 2008 R2,正版盗版皆可.( ...

  9. WiFi无线模块学习1——HLK-M30使用

    产品概述 概述: 通过该模块,传统的串口设备在不需要更改任何配置的情况下,即可通过Internet 网络传输自己的数据.为用户的串口设备提供完整快读的解决方案. 技术参数 可查询技术规格表 主要应用领 ...

随机推荐

  1. 新建maven工程时pom.xml报错

    新建maven工程时,pom.xml报错:第一行报如下错误:multiple annotations found at this line后添加org.eclipse.m2e相关的plugin配置后, ...

  2. cocoa Touch-UIKit

    1. 简介: UIKitk框架提供一系列的Class(类)来建立和管理iPhone OS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 UI )接口.应用程序对象.事件控制.绘图模型.窗口.视图和用于控制触摸屏等的接口. (P ...

  3. qDebug 学习小结

    在qtcentre中看到有网友问这样一个问题: Why this doesn't work? qDebug() << "Test" << std::endl ...

  4. 安装android studio 出现的路径问题 tools.jar' seems to be not in Android Studio classpath

    尝试一下android studio  ,谁知出现路径问题 'tools.jar' seems to be not in Android Studio classpath. Please ensure ...

  5. PHP编写的SVN类

    <?php /** * SVN 外部命令 类 * * @author rubekid * * @todo comment need addslashes for svn commit * */ ...

  6. PHP 杂项 函数

    安装 杂项函数是 PHP 核心的组成部分.无需安装即可使用这些函数. Runtime 配置 杂项函数的行为受 php.ini 文件中的设置的影响. 杂项配置选项: 名称 默认 描述 可更改 ignor ...

  7. printf格式输出总结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t main()    {        ];        ;       floa ...

  8. 【回忆1314】第一次用AngularJS

    1.创建指令的4种方式(ECMA) var appModule = angular.module('app', []); appModule.directive('hello', function() ...

  9. Jquery插件模版

    ;(function($){ $.fn.jcDate = function(options) { var defaults = { IcoClass : "jcDateIco", ...

  10. 文件头 MAGE_FILE_HEADER

    IMAGE_FILE_HEADER这个结构的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_IMAGE_FILE_HEADER { 00h WORD Machine; //运行平台 02h WORD N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