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1):单一职责原则

分类: 设计模式 2012-02-21 09:52 25059人阅读 评论(65) 收藏 举报
THERE SHOULD NEVER BE MORE THAN ONE REASON FOR A CLASS TO CHANGE)
定义:不要存在多于一个导致类变更的原因。通俗的说,即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

问题由来:类T负责两个不同的职责:职责P1,职责P2。当由于职责P1需求发生改变而需要修改类T时,有可能会导致原本运行正常的职责P2功能发生故障。

解决方案:遵循单一职责原则。分别建立两个类T1、T2,使T1完成职责P1功能,T2完成职责P2功能。这样,当修改类T1时,不会使职责P2发生故障风险;同理,当修改T2时,也不会使职责P1发生故障风险。

说到单一职责原则,很多人都会不屑一顾。因为它太简单了。稍有经验的程序员即使从来没有读过设计模式、从来没有听说过单一职责原则,在设计软件时也会自觉 的遵守这一重要原则,因为这是常识。在软件编程中,谁也不希望因为修改了一个功能导致其他的功能发生故障。而避免出现这一问题的方法便是遵循单一职责原 则。虽然单一职责原则如此简单,并且被认为是常识,但是即便是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写出的程序,也会有违背这一原则的代码存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 有职责扩散。所谓职责扩散,就是因为某种原因,职责P被分化为粒度更细的职责P1和P2。

比如:类T只负责一个职责P,这样设计是符合单一职责原则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也许是需求变更了,也许是程序的设计者境界提高了,需要将职责P细分为粒 度更细的职责P1,P2,这时如果要使程序遵循单一职责原则,需要将类T也分解为两个类T1和T2,分别负责P1、P2两个职责。但是在程序已经写好的情 况下,这样做简直太费时间了。所以,简单的修改类T,用它来负责两个职责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虽然这样做有悖于单一职责原则。(这样做的风险在于职责扩 散的不确定性,因为我们不会想到这个职责P,在未来可能会扩散为P1,P2,P3,P4……Pn。所以记住,在职责扩散到我们无法控制的程度之前,立刻对 代码进行重构。)

举例说明,用一个类描述动物呼吸这个场景:

  1. class Animal{
  2. public void breathe(String animal){
  3. System.out.println(animal+"呼吸空气");
  4. }
  5. }
  6. public class Client{
  7.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8. Animal animal = new Animal();
  9. animal.breathe("牛");
  10. animal.breathe("羊");
  11. animal.breathe("猪");
  12. }
  13. }

运行结果:

牛呼吸空气
羊呼吸空气
猪呼吸空气

程序上线后,发现问题了,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呼吸空气的,比如鱼就是呼吸水的。修改时如果遵循单一职责原则,需要将Animal类细分为陆生动物类Terrestrial,水生动物Aquatic,代码如下:

  1. class Terrestrial{
  2. public void breathe(String animal){
  3. System.out.println(animal+"呼吸空气");
  4. }
  5. }
  6. class Aquatic{
  7. public void breathe(String animal){
  8. System.out.println(animal+"呼吸水");
  9. }
  10. }
  11. public class Client{
  1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13. Terrestrial terrestrial = new Terrestrial();
  14. terrestrial.breathe("牛");
  15. terrestrial.breathe("羊");
  16. terrestrial.breathe("猪");
  17. Aquatic aquatic = new Aquatic();
  18. aquatic.breathe("鱼");
  19. }
  20. }

运行结果:

牛呼吸空气
羊呼吸空气
猪呼吸空气
鱼呼吸水

我们会发现如果这样修改花销是很大的,除了将原来的类分解之外,还需要修改客户端。而直接修改类Animal来达成目的虽然违背了单一职责原则,但花销却小的多,代码如下:

  1. class Animal{
  2. public void breathe(String animal){
  3. if("鱼".equals(animal)){
  4. System.out.println(animal+"呼吸水");
  5. }else{
  6. System.out.println(animal+"呼吸空气");
  7. }
  8. }
  9. }
  10. public class Client{
  1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12. Animal animal = new Animal();
  13. animal.breathe("牛");
  14. animal.breathe("羊");
  15. animal.breathe("猪");
  16. animal.breathe("鱼");
  17. }
  18. }

可以看到,这种修改方式要简单的多。但是却存在着隐患:有一天需要将鱼分为呼吸淡水的鱼和呼吸海水的鱼,则又需要修改Animal类的breathe方
法,而对原有代码的修改会对调用“猪”“牛”“羊”等相关功能带来风险,也许某一天你会发现程序运行的结果变为“牛呼吸水”了。这种修改方式直接在代码级
别上违背了单一职责原则,虽然修改起来最简单,但隐患却是最大的。还有一种修改方式:

  1. class Animal{
  2. public void breathe(String animal){
  3. System.out.println(animal+"呼吸空气");
  4. }
  5. public void breathe2(String animal){
  6. System.out.println(animal+"呼吸水");
  7. }
  8. }
  9. public class Client{
  1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11. Animal animal = new Animal();
  12. animal.breathe("牛");
  13. animal.breathe("羊");
  14. animal.breathe("猪");
  15. animal.breathe2("鱼");
  16. }
  17. }

可以看到,这种修改方式没有改动原来的方法,而是在类中新加了一个方法,这样虽然也违背了单一职责原则,但在方法级别上却是符合单一职责原则的,因为它并
没有动原来方法的代码。这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那么在实际编程中,采用哪一中呢?其实这真的比较难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我的原则是:只有逻辑足够
简单,才可以在代码级别上违反单一职责原则;只有类中方法数量足够少,才可以在方法级别上违反单一职责原则;

例如本文所举的这个例子,它太简单了,它只有一个方法,所以,无论是在代码级别上违反单一职责原则,还是在方法级别上违反,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实际
应用中的类都要复杂的多,一旦发生职责扩散而需要修改类时,除非这个类本身非常简单,否则还是遵循单一职责原则的好。

遵循单一职责原的优点有:

  • 可以降低类的复杂度,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其逻辑肯定要比负责多项职责简单的多;
  • 提高类的可读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 变更引起的风险降低,变更是必然的,如果单一职责原则遵守的好,当修改一个功能时,可以显著降低对其他功能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单一职责原则不只是面向对象编程思想所特有的,只要是模块化的程序设计,都适用单一职责原则。

更多

ZT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1):单一职责原则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开放-封闭原则(OCP)开-闭原则 和 依赖倒转原则,单一职责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 1.单一职责原则(SRP),就一个类而言,应该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 2.如果一个类承担的职责过多,就等于把这些职责耦合在一起,一个职责的变化可能会消弱或抑制这个类完成其他职责的能力. ...

  2. IOS设计模式的六大设计原则之单一职责原则(SRP,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定义 就一个类而言,应该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 定义解读 这是六大原则中最简单的一种,通俗点说,就是不存在多个原因使得一个类发生变化,也就是一个类只负责一种职责的工作. 优点 类的复杂度降低,一个 ...

  3. Java设计模式(2:单一职责原则和依赖倒置原则详解)

    一.单一职责原则 不要存在多于一个导致类变更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一个Class/Interface/Method只负责一项职责. 这句话最为重要的就是这一段:一个Class/Interface/Me ...

  4. 面向对象的六大原则之 单一职责原则——SRP

    SRP = 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定义:就一个类而言,应该只有一个能引起他变化的原因.通俗的说,即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   作用: 1.减少了类之间的耦 ...

  5. 设计模式课程 设计模式精讲 3-6 单一职责原则Coding

    1 要点讲解 1.1 需要注意 2 代码演练 2.1 类的单一职责原则demo 2.2 接口的单一职责原则demo 2.3 方法的单一职责原则demo 1 要点讲解 1.1 需要注意 1.1.1 实际 ...

  6. 面向对象五大原则_1.单一职责原则&2.里氏替换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SRP) 一个类.仅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应该仅仅有一个职责.每个职责都是变化的一个轴线.假设一个类有一个以上的职责 ...

  7. java6大原则之单一职责原则,里式替换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一个接口,一个类,一个方法,最好只做一类事,当然,在真实的项目中,一系列因素下,很难做到单一职责原则,但是针对接口是可以做到的,方法和类要尽量做到 里式替换原则:父类出现的地方,换成子类 ...

  8. 最简单直接地理解Java软件设计原则之单一职责原则

    理论性知识 定义 单一职责原则, 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SRP): 一个类,接口,方法只负责一项职责: 不要存在多余一个导致类变更的原因: 优点 降低类的复 ...

  9. 设计模式学习--面向对象的5条设计原则之单一职责原则--SRP

    一.SRP简介(SRP--Single-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就一个类而言,应该只专注于做一件事和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   所谓职责,我们可以理解他为功能,就是设 ...

  10. 深入浅出系列第一篇(设计模式之单一职责原则)——从纯小白到Java开发的坎坷经历

    各位看官大大们,晚上好.好久不见,我想死你们了... 先说说写这个系列文章的背景: 工作了这么久了,每天都忙着写业务,好久没有好好静下心来好好总结总结了.正好这段时间公司组织设计模式的分享分,所以我才 ...

随机推荐

  1. WPF在XAML中使用MultiBinding的两个例子

    使用MultiBinding的原则:数据源有一个以上: 1. 需求:在一个需要显示的内容中,不同的部分要进行的处理不一样,这时可以使用MultiBinding <TextBlock> &l ...

  2. 安卓加固之so文件加固

    一.前言 最近在学习安卓加固方面的知识,看到了jiangwei212的博客,其中有对so文件加固的两篇文章通过节加密函数和通过hash段找到函数地址直接加密函数,感觉写的特别好,然后自己动手实践探索s ...

  3. bootstrap中对dropdown使用hover代替click

    bootstrap的下拉组件需要点击click才能展示下拉列表,这在使用导航的时候很不方便因此有一个扩展的组件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VS的Nuget中查询bootstrap-hover-dropdown ...

  4. [译]用R语言做挖掘数据《二》

    数据探索 一.实验说明 1. 环境登录 无需密码自动登录,系统用户名shiyanlou,密码shiyanlou 2. 环境介绍 本实验环境采用带桌面的Ubuntu Linux环境,实验中会用到程序: ...

  5. 类class思维导图

  6. 第9天:原型、继承、函数使用推荐以及this的指向

    原型 javascript原型指向改变如何添加方法和访问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 ...

  7. Axios的详细配置和相关使用

    Axios 是一个基于 promise 的 HTTP 库,可以用在浏览器和 node.js 中. Features 从浏览器中创建 XMLHttpRequests 从 node.js 创建 http  ...

  8. 十九、异步任务编排CompletableFuture

    一.简介 并发编程中我们经常创建异步线程来执行任务.但是,当异步任务之间存在依赖关系时,使得我们开发过程变得更加复杂.比如: 1.线程2依赖于线程1的执行结果 2.线程3依赖于线程1和线程2执行结果的 ...

  9. groovy普通方法、抽象方法、接口、trait

    /** * Created by Jxy on 2018/12/21 14:07 * trait关键字 * 声明trait中的方法和任何常规方法一样 * trait声明抽象方法需要在实现类中实现 * ...

  10. mysql 中优化数据类型的三个原则

    数据类型越小越好 在业务够用的情况下,尽可能选取小的数据类型.不仅占用空间小,而且执行查询等操作时性能好. 越简单越好 对于简单的类型,在处理时会占用更少的 CPU 周期. 例如,整数就比字符类型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