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文件读写模式 --- r,w,a,r+,w+,a+,rb,wb
要了解文件读写模式,需要了解几种模式的区别,以及对应指针
r : 读取文件,若文件不存在则会报错
w: 写入文件,若文件不存在则会先创建再写入,会覆盖原文件
a : 写入文件,若文件不存在则会先创建再写入,但不会覆盖原文件,而是追加在文件末尾
rb,wb:分别于r,w类似,但是用于读写二进制文件
r+ : 可读、可写,文件不存在也会报错,写操作时会覆盖
w+ : 可读,可写,文件不存在先创建,会覆盖
a+ :可读、可写,文件不存在先创建,不会覆盖,追加在末尾
注意:这里的覆盖是指每次重新打开文件进行操作时覆盖原来的,如果是在打开文件中则不会覆盖
---------------------
作者:07151012
来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qq_32648375/article/details/83342094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 打开文件进行操作
with open("a.txt","w") as file:
file.write("")
file.write("")
# 结果为 123456 虽然w操作模式会进行覆盖,但是此时没有 # 再次打开文件进行操作
with open("a.txt","w") as file:
file.write("")
# 结果为 123 此时才是覆盖原来的a.txt
读、写操作时候涉及到指针
指针相关的函数有:seek(x[,y]),x设置指针的位置,y(=0开头,=1中间,=2末尾)
tell(),查询指针的位置
指针注意点:1.每次打开文件默认指针是在开头的,可以通过seek()来设置指针的位置进行读写操作
2. 每次操作都是从当前指针指向位置向后进行读写
例如:使用w模式(覆盖模式)进行写入时,指针会从头开始,写入完,指针指向最后
with open("a.txt","w") as file:
print(file.tell()) //0,写入前指针为0
file.write("") //写入123
print(file.tell()) //3,写入后指针变为3
# a.txt为123
# 重新打开同一个a.txt文件
with open("a.txt","w") as file:
print(file.tell()) //0,写入前指针为0
file.write("") //写入456
print(file.tell()) //3,写入后指针变为3
# a.txt为456
再来看看a模式(非覆盖模式)
with open("b.txt","a") as file:
print(file.tell()) //0,写入前指针为0
file.write("") //写入123
print(file.tell()) //3,写入后指针变为3
# b.txt为123
# 重新打开同一个b.txt文件
with open("b.txt","a") as file:
print(file.tell()) //3,写入前指针为3
file.write("") //写入456
print(file.tell()) //6,写入后指针变为6
# b.txt为123456
所以只要知道指针的起始位置以及最后位置,就能知道文件读取的内容
再来了解一下有关于文件读的时候
read([value]):value为设置内容读取的长度
举个例子(与指针结合起来看)
# 首先我先创建一个a.txt文件,内容为12345678
with open("a.txt","r") as file:
content = file.read(3) // 读取长度为3
next_content = file.read() // 第二次读取
print(content) // 123
print(next_content) // 45678
# 为什么第二次读取的时候结果会是45678呢?
# 在同一个打开文件中,因为第一次读取完,指针指向了3,所以再次读取时候,从指针3开始读取
再来将seek()函数引入,相同例子
# 首先我先创建一个a.txt文件,内容为12345678
with open("a.txt","r") as file:
content = file.read(3)
file.seek(1) // 设置指针位置为1
next_content = file.read() // 第二次读取
print(content) // 123
print(next_content) // 2345678
# 由于seek设置了指针为2,所以第二次读取时候,从指针为2出进行读取了
文件读的操作相关还有readline,readlines,for in遍历
顾名思义 readline就是读取一行,readlines就是读取所有行
文件较大时,可以用readline或for in 遍历,节省内存,但是性能低
文件较大时,可以用read,readlines一次性处理,占用内存大,但是性能高
看了一下几个例子就能理解了:
# 先创建一个多行的txt文件
a.txt:123
456 # for in 方法
with open("a.txt","r") as file:
for i in file:
print(i,end="") //由于每行末尾默认带有换行符,所以end=""设置一下输出样式 // 结果为 123
465 # readline 方法:每次读取一行
with open("a.txt","r") as file:
content = file.readline()
print(content,end="") //123
content1 = file.readline()
print(content1,end="") //456 # readlines 方法
with open("a.txt","r") as file:
lines = file.readlines() // 读取每一行
for line in lines: // 遍历取出每一行
print(line,end="") // 结果为 123
465
以上内容来源于 https://blog.csdn.net/qq_32648375/article/details/83342094
python文件读写模式 --- r,w,a,r+,w+,a+,rb,wb的更多相关文章
- 正确理解Python文件读写模式字w+、a+和r+
w+ 和 r+的差别不难理解.还有a+ +同一时候读写,就可以读又可写,边写边读.边读边写,不用flush,用seek 和 tell可測得. fp = open("a.txt", ...
- 【C++】小心使用文件读写模式:回车('\r') 换行('\n')问题的一次纠结经历
原来没有仔细注意C++读写文件的二进制模式和文本模式,这次吃了大亏.(平台:windows VS2012) BUG出现: 写了一个程序A,生成一个文本文件F保存在本地,然后用程序B读取此文件计算MD ...
- python 文件读写模式r,r+,w,w+,a,a+的区别(附代码示例)
如下表 模式 可做操作 若文件不存在 是否覆盖 r 只能读 报错 - r+ 可读可写 报错 是 w 只能写 创建 是 w+ 可读可写 创建 是 a 只能写 创建 否,追加写 a+ 可读可写 创建 ...
- python 文件读写模式区别,以及如何边写入边保存flush()
如表: 模式 可做操作 若文件不存在 是否覆盖 r 只能读 报错 - r+ 可读可写 报错 是 w 只能写 创建 是 w+ 可读可写 创建 是 a 只能写 创建 否,追加写 a+ 可读可写 创建 否, ...
- Python文件读写模式
r 打开只读文件,该文件必须存在. r+ 打开可读写的文件,该文件必须存在.可读,可写,可追加. w 打开只写文件,若文件存在则文件长度清为0,即该文件内容会消失.若文件不存在则建立该文件. w+ 打 ...
- python 文件读写时用open还是codecs.open
当我面有数据需要保存时,第一时间一般会想到写到一个txt文件中,当然,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还是写到数据库比较方便管理,需要进行网络传输时要序列化,json化.下面主要整理一下平时用的最多的写入到文件中, ...
- python文件读写及形式转化和CGI的简单应用
一丶python文件读写学习笔记 open() 将会返回一个 file 对象,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open(filename, mode) filename:包含了你要访问的文件名称的字符串值. mo ...
- python 文件读写操作(24)
以前的代码都是直接将数据输出到控制台,实际上我们也可以通过读/写文件的方式读取/输出到磁盘文件中,文件读写简称I/O操作.文件I/O操作一共分为四部分:打开(open)/读取(read)/写入(wri ...
- 【03】Python 文件读写 JSON
1 打开文件 文件操作步骤: 1.打开文件获取文件的句柄,句柄就理解为这个文件 2.通过文件句柄操作文件 3.关闭文件. 1.1 打开方法 f = open('xxx.txt') #需f.close( ...
随机推荐
- WinForm-SuspendLayout、ResumeLayout、PerformLayou——转载
WinForm-SuspendLayout.ResumeLayout.PerformLayou——转载 https://www.cnblogs.com/si-shaohua/archive/2011/ ...
- k:特殊的线性表—栈
栈(Stack): 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栈中的数据元素以及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线性表相同,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线性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可以在表的任意位置进行,而栈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只允许在表的尾端 ...
- linux环境下mysql 5.7.1X 如何重置root密码
1,vi /etc/my.cnf [mysqld]下加入参数skip-grant-tables 保存退出. 2,重启mysql [root@21yunwei src]# /etc/init.d/ ...
- Angular中EventEmitter不是泛型类型
今天在做angular发射数据时,报错:EventEmitter不是泛型类型, 当时第一点就想到是不是没有引入,一看引入了 后面看api文档发现引入错了,其实是引入下面的 可能是之前快捷输入时,IDE ...
- 转 : Apache启动报错:could not bind to address [::]:443 解决办法
转:Apache启动报错:could not bind to address [::]:443 解决办法 安装Apache服务器的时候,报如下错误: Installing the 'apache' s ...
- WPF使用样式更新ArcGis InfoWindow外观代码
<Style x:Key="mainInfoWindowStyleMF" TargetType="{x:Type esri:InfoWindow}"> ...
- 基于SVM.NET的验证码识别算法实现
工作之余,对这个算法做了一些研究,并成功对验证码进行了识别,对普通验证码识别率在90%左右,识别速度相当快,已基于此做过一些自动查询.提交程序(例如投票.发帖等) ,还上过淘宝店,赚过一笔外快,现将相 ...
- C# 后台添加Log信息
我们在做项目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到Log日志,今天分享一下如何在后台添加Log信息 创建一个写Log的方法: public void WriteLog(string Action) { try { st ...
- maven(11)-聚合多模块
聚合项目 一些开源项目,都会把自己的源代码公开到github之类的网站上,我们通过下载其代码,在本地执行maven install,可以把代码编译成jar包安装到本地仓库.而一个项目通常有 ...
- winform基础控件总结
转自:http://www.cnblogs.com/top5/archive/2010/04/29/1724039.html 基础 - 常用控件 C# WinForm开发系列 - CheckBox/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