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回文字符串,就是正读和反读都一样的字符串,比如“level”或者“noon”等等就是回文串。即是对称结构

判断回文字符串

方法一:

def is_palindrome(s):
return True if s == s[::-1] else False

方法二:

def is_palindrome(s):
length = len(s)
if not length: # 空字符串
return True
mid_index = length // 2 # 如果s长度为奇数则是中点,偶数则是后面那个中点
index = 0
status = True
while index < mid_index:
if s[index] == s[length - 1 - index]:
index += 1
else:
status = False
break
return status

判断回文链表

思路

  1. 我们需要找到链表中点(快慢指针法)
  2. 将链表后半段倒置逆序排序
  3. 将前半段和后半段遍历比较,判断是否为回文链表,偶数情况,使用偶数定位中点策略,要确定是返回上中位数或下中位数

注意事项:

快慢指针定位中点时要区分奇偶情况,奇数情况,中点位置不需要矫正,偶数情况,使用偶数定位中点策略,要确定是返回上中位数或下中位数

如果是返回上中位数,后半部分串头取next,如果是返回下中位数,后半部分串头既是当前节点位置,但前半部分串尾要删除掉当前节点

代码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is_palindrome(self, head: ListNode) -> bool:
if head is None: # 空
return False
if head.next is None: # 1个节点
return True
slow = fast = head # 1. 定中点
while fast and fast.next: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 快慢指针定位中点,此时fast已到达链尾,如果长度为奇数,则slow到达中心点,长度为偶数,则slow到达下中位点 # 2. 后半段倒置 pre = None # 倒置后的最后一个节点必为None,以此确定第三步遍历时的终点
cur = slow # 当前要倒置的第一个节点
nxt = slow.next # 当前要倒置的节点的下一个节点 while nxt: # 只要没有到达原链表的终点就一直进行倒置 cur.next = pre # 将当前节点的下一个节点指向"前"一个节点,进行倒置 # 相邻节点倒置完成后,向后整体偏移1个单位 pre = cur
cur = nxt
nxt = cur.next # 当前cur是最后一个节点,需要和它前面的节点进行最后一次倒置,来完成整个后半段倒置 cur.next = pre # 3. cur就是倒置完成后的后半段的头节点,同时遍历cur和head,如果遍历完cur未出现不同的节点,则为回文链表 while cur.next:
if cur.val != head.val:
return False
cur = cur.next
head = head.next
# 此时cur为后半段的最后一个节点,还需要判断此时的cur和head的值是否相同 return cur.val == head.val

测试

# head =None
head = ListNode(1)
head.next = ListNode(2)
head.next.next = ListNode(1) print(Solution().is_palindrome(head))

判断回文数

思路

映入脑海的第一个想法是将数字转换为字符串,并检查字符串是否为回文。但是,这需要额外的非常量空间来创建问题描述中所不允许的字符串。

第二个想法是将数字本身反转,然后将反转后的数字与原始数字进行比较,如果它们是相同的,那么这个数字就是回文。 但是,如果反转后的数字大于 int.MAX,我们将遇到整数溢出问题。

按照第二个想法,为了避免数字反转可能导致的溢出问题,为什么不考虑只反转int 数字的一半?毕竟,如果该数字是回文,其后半部分反转后应该与原始数字的前半部分相同。

例如,输入 1221,我们可以将数字“1221”的后半部分从“21”反转为“12”,并将其与前半部分“12”进行比较,因为二者相同,我们得知数字 1221 是回文。

让我们看看如何将这个想法转化为一个算法。

算法

首先,我们应该处理一些临界情况。所有负数都不可能是回文,例如:-123 不是回文,因为 - 不等于 3。所以我们可以对所有负数返回 false。

现在,让我们来考虑如何反转后半部分的数字。 对于数字 1221,如果执行 1221 % 10,我们将得到最后一位数字 1,要得到倒数第二位数字,我们可以先通过除以 10 把最后一位数字从 1221 中移除,1221 / 10 = 122,再求出上一步结果除以10的余数,122 % 10 = 2,就可以得到倒数第二位数字。如果我们把最后一位数字乘以10,再加上倒数第二位数字,1 * 10 + 2 = 12,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反转后的数字。 如果继续这个过程,我们将得到更多位数的反转数字。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知道反转数字的位数已经达到原始数字位数的一半?

我们将原始数字除以 10,然后给反转后的数字乘上 10,所以,当原始数字小于反转后的数字时,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处理了一半位数的数字。

代码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is_palindrome(self, num: int) -> bool: # 当 x < 0 时,x 不是回文数
# 如果数字的最后一位是 0,为了使该数字为回文,则其第一位数字也应该是 0
# 只有 0 满足这一属性
if num < 0 or (num % 10 == 0 and num != 0):
return False reverted_num = 0 while num > reverted_num:
reverted_num = reverted_num * 10 + num % 10
num /= 10 # 当数字长度为奇数时,我们可以通过 revertedNumber / 10 去除处于中位的数字。
# 例如,当输入为12321时,在 while 循环的末尾我们可以得到 x = 12,revertedNumber = 123,
# 由于处于中位的数字不影响回文(它总是与自己相等),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去除。
return num == reverted_num or num == reverted_num / 10 # 测试
print(Solution().is_palindrome(0))
print(Solution().is_palindrome(10))
print(Solution().is_palindrome(101))

判断回文字符串、回文链表、回文数(python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回文字符串】 最长回文子串O(N) Manacher算法

    原理讲的清晰:Manacher's ALGORITHM: O(n)时间求字符串的最长回文子串 注意: ①动态生命P[]和newStr数组后,不要忘记delete[] //其实这是基本的编码习惯 ②最终 ...

  2. Leetcode. 回文字符串的分割和最少分割数

    Q1: 回文字符串的分割 Given a string s, partition s such that every substring of the partition is a palindrom ...

  3. 链表回文串判断&&链式A+B

    有段时间没有练习了,链表回文串判断用到了栈.链式A+B将没有的项用0补充.链表有没有头节点,及结点和链表的区别,即pNode和pHead. //#include<iostream> //u ...

  4. 链表回文串判断&amp;&amp;链式A+B

    有段时间没有练习了,链表回文串判断用到了栈.链式A+B将没有的项用0补充.链表有没有头节点,及结点和链表的区别,即pNode和pHead. //#include<iostream> //u ...

  5. Java 判断回文字符串有多少和其中的最大字符串

    一.简介代码功能 该代码的功能可以实现对任意的一段字符串进行判断是否有回文,回文有哪些,和其中的最大回文. 二.代码部分 1.全局变量 static String hws = "" ...

  6. 判断回文字符串(c,python)

    回文字符串:一个字符串,不论是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字符的顺序都是一样的(如abba,abcba等) 判断回文字符串比较简单,即用两个变量left,right模仿指针(一个指向第一个字符,一个指向最 ...

  7. 链表回文判断(基于链表反转)—Java实现

    学习数据结构的时候遇到一个经典的回文链表问题 对于一个链表,请设计一个时间复杂度为O(n),额外空间复杂度为O(1)的算法,判断其是否为回文结构. 如果有链表反转的基础,实现链表回文判断就简单的多,如 ...

  8. js 判断回文字符串

    回文字符串:字符串从前往后读和从后往前读字符顺序是一致的. 判断一个字符串是不是回文字符串 function isPalindrome(str) { var str1 = str.split(''). ...

  9. 回文字符串的判断!关于strlen(char * str)函数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t ishuiw(char * p); int main() { ;//true-false接 ...

随机推荐

  1. 前后端通过API交互

    前两篇已经写好了后端接口,和前段项目环境也搭建好了 现在要通过接口把数据展示在页面上 先占位置写架子 创建一个头部组件和底部组件占位置 <template> <h1>这是头部组 ...

  2. Django之ORM字段和字段参数

    ORM介绍 ORM概念 ORM由来 ORM的优势 ORM的劣势 ORM总结 Django中的ORM Django项目使用MySQL数据库 Model 快速入门 字段 自定义字段 字段参数 Model ...

  3. web前端知识大纲:系列二 css篇

    web前端庞大而复杂的知识体系的组成:html.css和 javascript 二.css 1.CSS选择器 CSS选择器即通过某种规则来匹配相应的标签,并为其设置CSS样式,常用的有类选择器.标签选 ...

  4. Navicat -- 远程连接问题

    有朋友可能会碰到使用Navicat for mysql 远程连接 mySql数据库会提示10061.1045错误或 2003-Can’t connect to MySQL on ’192.168.1. ...

  5. CodeForces - 1016D 补零思想

    题目连接: https://vjudge.net/problem/1753263/origin 其实这道题跟行列式里的分块发有点类似,但也是类似罢了. 主要的思想是每一行,每一列的第一行(或者最后一行 ...

  6. PA2015

    题目链接 我按AC排序后做的 4291 傻逼题不多说 4292 f(n)最大也很小,暴力枚举就好了 4293 这是个线段树的题,说到这应该会了 4294 Claris:斐波那契数列模\(10^m\)的 ...

  7. Python3基础-Python作用域详述(转载)

    转载文章 转载文章 作者:骏马金龙 出处:http://www.cnblogs.com/f-ck-need-u/p/9925021.html Python作用域详述 作用域是指变量的生效范围,例如本地 ...

  8. Python 列表(List)-文摘

    原文地址:http://www.runoob.com/python/python-lists.html Python 列表(List) 序列是Python中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序列中的每个元素都分配一个 ...

  9. BZOJ4738 : 汽水

    二分答案$mid$,若存在一条路径满足$|ave-k|<mid$,则答案至多为$mid-1$. 若$ave\leq k$,则$\sum(w-k)\leq 0$,且$\sum(k-w-mid)&l ...

  10. python系统编程(六)

    threading注意点 1. 线程执行代码的封装 通过上一小节,能够看出,通过使用threading模块能完成多任务的程序开发,为了让每个线程的封装性更完美,所以使用threading模块时,往往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