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在是博主为了以后温习。请访问原文链接

http://www.cnblogs.com/itech/archive/2012/05/15/2502284.html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二、inode的内容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 文件的字节数
  *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 文件的Group ID
  *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 文件的时间戳,共有三个:ctime指inode上一次变动的时间,mtime指文件内容上一次变动的时间,atime指文件上一次打开的时间。
  * 链接数,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
  * 文件数据block的位置
可以用stat命令,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
stat example.txt
 
总之,除了文件名以外的所有文件信息,都存在inode之中。至于为什么没有文件名,下文会有详细解释。
三、inode的大小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所以硬盘格式化的时候,操作系统自动将硬盘分成两个区域。一个是数据区,存放文件数据;另一个是inode区(inode table),存放inode所包含的信息。
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inode节点的总数,在格式化时就给定,一般是每1KB或每2KB就设置一个inode。假定在一块1GB的硬盘中,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为128字节,每1KB就设置一个inode,那么inode table的大小就会达到128MB,占整块硬盘的12.8%。
查看每个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和已经使用的数量,可以使用df命令。
df -i
 
查看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可以用如下命令:
sudo dumpe2fs -h /dev/hda | grep "Inode size"
 
由于每个文件都必须有一个inode,因此有可能发生inode已经用光,但是硬盘还未存满的情况。这时,就无法在硬盘上创建新文件。
四、inode号码
每个inode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inode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
这里值得重复一遍,Unix/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使用inode号码来识别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或者绰号。表面上,用户通过文件名,打开文件。实际上,系统内部这个过程分成三步:首先,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其次,通过inode号码,获取inode信息;最后,根据inode信息,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读出数据。
 

使用ls -i命令,可以看到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 -i example.txt
 
五、目录文件
Unix/Linux系统中,目录(directory)也是一种文件。打开目录,实际上就是打开目录文件。
目录文件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系列目录项(dirent)的列表。每个目录项,由两部分组成:所包含文件的文件名,以及该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命令只列出目录文件中的所有文件名:
ls /etc
 
ls -i命令列出整个目录文件,即文件名和inode号码:
ls -i /etc
 
如果要查看文件的详细信息,就必须根据inode号码,访问inode节点,读取信息。ls -l命令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ls -l /etc
 
六、硬链接
一般情况下,文件名和inode号码是"一一对应"关系,每个inode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但是,Unix/Linux系统允许,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inode号码。这意味着,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访问同样的内容;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会影响到所有文件名;但是,删除一个文件名,不影响另一个文件名的访问。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
 

ln命令可以创建硬链接:

ln 源文件 目标文件
 
运行上面这条命令以后,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inode号码相同,都指向同一个inode。inode信息中有一项叫做"链接数",记录指向该inode的文件名总数,这时就会增加1。反过来,删除一个文件名,就会使得inode节点中的"链接数"减1。当这个值减到0,表明没有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系统就会回收这个inode号码,以及其所对应block区域。
这里顺便说一下目录文件的"链接数"。创建目录时,默认会生成两个目录项:"."和".."。前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当前目录的"硬链接";后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父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父目录的"硬链接"。所以,任何一个目录的"硬链接"总数,总是等于2加上它的子目录总数(含隐藏目录),这里的2是父目录对其的“硬链接”和当前目录下的".硬链接“。
七、软链接
除了硬链接以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文件A和文件B的inode号码虽然不一样,但是文件A的内容是文件B的路径。读取文件A时,系统会自动将访问者导向文件B。因此,无论打开哪一个文件,最终读取的都是文件B。这时,文件A就称为文件B的"软链接"(soft link)或者"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
这意味着,文件A依赖于文件B而存在,如果删除了文件B,打开文件A就会报错:"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这是软链接与硬链接最大的不同:文件A指向文件B的文件名,而不是文件B的inode号码,文件B的inode"链接数"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ln -s命令可以创建软链接。
ln -s 源文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八、inode的特殊作用
由于inode号码与文件名分离,这种机制导致了一些Unix/Linux系统特有的现象。
  1. 有时,文件名包含特殊字符,无法正常删除。这时,直接删除inode节点,就能起到删除文件的作用。
  2. 移动文件或重命名文件,只是改变文件名,不影响inode号码。
  3. 打开一个文件以后,系统就以inode号码来识别这个文件,不再考虑文件名。因此,通常来说,系统无法从inode号码得知文件名。
      第3点使得软件更新变得简单,可以在不关闭软件的情况下进行更新,不需要重启。因为系统通过inode号码,识别运行中的文件,不通过文件名。更新的时候,新版文件以同样的文件名,生成一个新的inode,不会影响到运行中的文件。等到下一次运行这个软件的时候,文件名就自动指向新版文件,旧版文件的inode则被回收。

【转载】Linux的inode的理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的inode的理解 [转]

    Linux的inode的理解 [转]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 ...

  2. Linux的inode的理解

    文件名 -> inode -> device block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 ...

  3. Linux的inode的理解 ZZ

    文件名 -> inode -> device block 转自: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12/inode.htmlhttp://blog.s ...

  4. (二十七)Linux的inode的理解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 ...

  5. linux中inode的理解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 ...

  6. linux中inode、软链接、硬链接

    1 软链接 linux中软链接理解成window中的快捷方式.创建软链接的命令 ln -s 源文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2 硬链接 创建硬链接的命令如下 ln  源文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3 ...

  7. 【转】Linux 概念架构的理解

    转: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cyMTQyNQ==&mid=400583492&idx=1&sn=3b18c463dcc451 ...

  8. [转载]Linux进程调度原理

    [转载]Linux进程调度原理 Linux进程调度原理 Linux进程调度的目标 1.高效性:高效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下要完成更多的任务.调度程序会被频繁的执行,所以调度程序要尽可能的高效: 2.加强交 ...

  9. linux中socket的理解

    对linux中socket的理解 一.socket 一般来说socket有一个别名也叫做套接字. socket起源于Unix,都可以用“打开open –> 读写write/read –> ...

随机推荐

  1. webpack教程(三)——热刷新

    现在我们如果修改代码,需要重新打包,再一次在命令行下输入webpack命令,很麻烦. 热刷新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该完代码保存之后webpack会自动打包引起浏览器自动刷新,你只需要把精力都专注在代码研发 ...

  2. JAVA实用案例之水印开发

    写在最前面 上周零零碎碎花了一周的时间研究水印的开发,现在终于写了个入门级的Demo,做下笔记同时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Demo是在我上次写的 JAVA实用案例之文件导入导出(POI方式) 框架基础上 ...

  3. jvm学习006 jvm内存结构分配

    主要内容如下: JVM启动流程 JVM基本结构 内存模型 编译和解释运行的概念 一.JVM启动流程: JVM启动时,是由java命令/javaw命令来启动的. 二.JVM基本结构: JVM基本结构图: ...

  4. 阿里云VPC绑定EIP实现SNAT

    阿里云VPC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什么是VPC 虚拟私有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能够帮助用户基于阿里云构建出一个隔离的网络环境.用户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虚拟网络,包括选择自 ...

  5. 关于net mail组件ssl端口问题

    最近开发一个项目使用到.net mail组件发送邮件.在开发环境中一切正常,可是部署到阿里云服务器上死活发送不出去,一直连接不上,或者报语法错误. 然后是各种折腾,各种测试,最后发现,使用ssl的时候 ...

  6. nyoj_6:喷水装置(一)

    要让总的使用到的装置数尽可能少,则可以贪心每次选取未使用的半径最大的装置 题目链接: http://acm.nyist.net/JudgeOnline/problem.php?pid=6 #inclu ...

  7. 对JavaScript闭包的理解

    闭包(closure)是Javascript语言的一个难点,也是它的特色,很多高级应用都要依靠闭包实现. 在开始了解闭包前我们必须要先理解JavaScript的变量作用域. 一.变量的作用域无非就是两 ...

  8. (转)sql union和union all的用法及效率

    1 熟悉union的相关操作 UNION指令的目的是将两个SQL语句的结果合并起来.从这个角度来看, 我们会产生这样的感觉,UNION跟JOIN似乎有些许类似,因为这两个指令都可以由多个表格中撷取资料 ...

  9. (转)java提高篇(一)-----理解java的三大特性之封装

    从大二接触java开始,到现在也差不多三个年头了.从最基础的HTML.CSS到最后的SSH自己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其中开心过.失落过.寂寞过.虽然是半道出家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也算是完成了“学业” ...

  10. OpenCV探索之路(二十一)如何生成能在无opencv环境下运行的exe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需求:我们在VS写好的程序,需要在一个没有装opencv甚至没有装vs的电脑下运行,跑出效果.比如,你在你的电脑用opencv+vs2015写出一个程序,然后老师叫你把程序发给他,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