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义类时,为了保证类中成员数据安全性及的封装性,防止成员数据值被任意修改,通常将类中成员属性用private进行修饰。

被private修改的成员属性,只能在类中访问,跳出本类后,就无法直接访问。

此时,其它类要对该成员变量进行操作,则通常要用到“设置setter”和“读取getter”操作。

那些,什么是stter和getter呢???先看以下示例。

实例1:

如下,study包中,创建一个Job类

Job类中,jobName为private属性。先使用setter方式进行设置,再用getter进行获取。

setter方式用于外部调用时,传递值给name。

getter方式用于外部调用时,获取name的值。

package study;        //设置一个包
//创建一个类
public class Job {
//类中的属性为private私有
private String jobName;
//设置一个public方法,用于外部设置jobName值。
//形参name为String类型,外部调用时,将实参值传给name,再赋值给jobName,返回值类型为空
public void setJobName(String name){
jobName=name;
}
//设置一个public方法,用于外部访问jobName值。
//上一步,外部调用set方法时,将实参值传给了jobName,在这步即可将jobName值返回,返回类型与jobName值一致。
public String getJobName(){
return jobName;
}
}

以上,设置和调用private值的模型创建完成后,即可实例化Job类

import study.*;

public class M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ob z=new Job(); //创建z对象
z.setJobName("城管"); //z调用set方法,将实参值“城管”转给Job类set方法中的name
System.out.println(z.getJobName()); //z调用get方法,获取实参值 }
}

输出结果:

城管

实例2:

当setter和getter方法中的形参名与private修饰的变量名一致时,需要用this关键字

定义类,如下

package study;
public class Job {
private String jobName;
//形参jobName与private所修饰的变量名一致时,需要在变量名前加this.,表示调用者。如z对象调用,this就代表z
public void setJobName(String jobName){
this.jobName=jobName;
}
//返回值前加this.,同样代表调用者。即回返调用者的值。
public String getJobName(){
return this.jobName;
}
}

模型创建完成后,即可实例化对象

import study.*;

public class M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ob z=new Job(); //创建z对象
z.setJobName("警察"); //z调用set方法,将实参值“城管”转给Job类set方法中的jobName。z即模型中的this。
System.out.println(z.getJobName()); //z调用get方法,获取实参值。z即模型中的this。
}
}

输出结果:

警察

实例3:

可以将setter和getter两个合二为一。赋值后,直接返回所赋的值。如下

package javastudy;

public class setge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ob z =new Job();
z.setJobName("城管");
z.show();
}
} class Job{
private String jobName;
public String setJobName(String name){ //set方法赋值,同时返回set所赋的值
jobName=name;
return jobName;
}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jobName);
}
}

输出结果:

城管

示例4:

可以在setter中加入条件判断语句,判断setter的参数值是否合法。

public class Pers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 a = new Per();
a.setAge(130); } } class Per {
private int age;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 在setter中加入if条件判断
if (age > 0 && age < 130) {
this.age = age;
say();
} else
System.out.println("error age");
} public void say() {
System.out.println("My age is " + age);
}
}

输出:

error age

注:在Eclispe中,内置了setter和getter代码生成功能,如下

总结:

访问类中的private变量时,才用到setter和getter。

设置,setter:返回值为空void,有参数,形参名与private变量名一致时要加this.

获取,getter:无参数,返回值及返回类型,与获取的private变量名一致。

私有成员的设置和访问方式——set()和get()方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私有成员的设置和访问方式——setter和getter

    在定义类时,为了保证类中成员数据安全性及的封装性,防止成员数据值被任意修改,通常将类中成员属性用private进行修饰. 被private修改的成员属性,只能在类中访问,跳出本类后,就无法直接访问. ...

  2. spring通过注解方式依赖注入原理 (私有成员属性如何注入)

    一.spring如何创建依赖的对象 用过spring的都知道我们在dao.service层加上@repository.@Service就能将这两个对象交给spring管理,在下次使用的时候使用@res ...

  3. C++ //继承中的对象模型 //利用开发人员命令提示工具查看对象模型 //父类中所有非静态成员属性都会被 子类继承下去 //父类中私有成员属性 是被编译器给隐藏了 因此是访问不到 但是确实被继承下去了

    1 //继承方式 2 //语法:class 子类 :继承方式 父类 3 //继承方式 三种: 4 //1.公共继承 5 //2.保护继承 6 //3.私有继承 7 8 /* 9 #include &l ...

  4. C#箴言之用属性来访问类的私有成员

    在程序中,难免要访问某个对象的私有成员.那么以前实现这类功能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最简单,就是把成员访问符从“private”改为“public”即可:而另一个就是提供公有的成员访问函数来进行访问. ...

  5. C++笔记之外部类访问内部类的私有成员

    如下图所示 内部类可以访问外部类的私有成员 而外部类无法访问内部类的私有成员 为了能让外部类访问内部类的私有成员,将外部类声明为内部类的友元类即可 #include <iostream> ...

  6. javascript模式(1)--私有成员

    javascript是基于对象的一门语言,没有想java等语言那样子拥有封装的特性.但是javascript可以通过闭包来进行模拟. 1.构造函数与私有成员 可以用构造函数形成一个闭包,实现内部成员的 ...

  7. python私有成员与公有成员(_和__)

    python并没有对私有成员提供严格的访问保护机制. 在定义类的成员时,如果成员名以两个下划线“__”或更多下划线开头而不以两个或更多下划线结束则表示是私有成员. 私有成员在类的外部不能直接访问,需要 ...

  8. python-面向对象(四)——类成员的访问方式汇总

    类成员的访问方式 #!/usr/bin/env python # _*_coding:utf-8 _*_ class pepole(object): '''This is __doc__ inform ...

  9. C#中访问私有成员

    首先访问一个类的私有成员不是什么好做法.大家都知道私有成员在外部是不能被访问的.一个类中会存在很多私有成员:如私有字段.私有属性.私有方法.对于私有成员造访,可以套用下面这种非常好的方式去解决. pr ...

随机推荐

  1. 3D VR卡镜的使用方法

    先把它展开 然后把它卡在手机中间 介绍一个VR游戏资源 Chair In a Room,这是一个立体沉浸式的3D游戏,原理是陀螺仪传感器随着手机转动可以观察整个三维房间 如图所示,点击进入,将两眼放到 ...

  2. 流水线技术原理和Verilog HDL实现(转)

    源:流水线技术原理和Verilog HDL实现 所谓流水线处理,如同生产装配线一样,将操作执行工作量分成若干个时间上均衡的操作段,从流水线的起点连续地输入,流水线的各操作段以重叠方式执行.这使得操作执 ...

  3. STM32驱动DHT11温湿度传感器

    DHT11 是一款湿温度一体化的数字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一个电阻式测湿元件和一个 NTC 测温元件,并与一个高性能 8 位单片机相连接.通过单片机等微处理器简单的电路连接就能够 实时的采集本地湿度和温 ...

  4. 51驱动LCD1602

    1602 采用标准的 16 脚接口,其中: 第 1 脚:VSS 为地电源 第 2 脚:VDD 接 5V 正电源 第 3 脚:V0 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 电源时对比度最高 ...

  5. ios 屏幕方向的设置

    ref: http://www.cnblogs.com/niit-soft-518/p/5611298.html 实际的项目需求.root是TabBarController,里面有4个navigati ...

  6. iOS UIActivityIndicatorView 的使用

    UIActivityIndicatorView 非常简单 ,就是一个转圈圈的控件:http://blog.csdn.net/zhaopenghhhhhh/article/details/1209265 ...

  7. Makefile — 基础

    参考: 跟我一起写 Makefile GNU make <GNU+Make项目管理(第三版)> 1.Makefile用途 使用GNU Make工具来管理程序是每个Linux工程师必须掌握的 ...

  8. python2与python3编码问题

    python2: UnicodeDe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decode byte 0xc4 in position 33: 解决办法: 在报错的页面添加代码:  ...

  9. UVa 10034 - Freckles

    题目大意:给出n个点的坐标(x,y),要求用线段将n个点连接起来,求最小的线段和. 最小生成树问题,用Kruskal算法进行求解,其中用到了并查集.将所有的点连接,构成一张图,对每一条边进行编号,两点 ...

  10. vimplugin破解

    必较常用的vi插件有:viplugin.Vrapper.eclim Vrapper没有用过,eclim在公司电脑上装,总是不能正常的连接gvim,所以也没有用 Viplugin,常用功能基本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