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

信号是一种通知或者说通信的方式,信号分为发送方和接收方。发送方发送一中信号,接收方收到信号的进程会跳入信号处理函数,执行完后再跳回原来的位置继续执行。常见的linux中的信号,通过键盘输入Ctrl+C,就是发送给系统一个信号,告诉系统退出当前进程。

信号的特点就是发送端通知订阅者发生了什么。使用信号分为3步,定义信号,监听信号,发送信号

python中提供了信号概念的通信模块,就是blinker

官方介绍:

Blinker 是一个基于Python的强大的信号库,它既支持简单的点对点通信,也支持点对多点的组播。Flask的信号机制就是基于它建立的。Blinker的内核虽然小巧,但是功能却非常强大,它支持以下特性:

  • 支持注册全局命名信号
  • 支持匿名信号
  • 支持自定义命名信号
  • 支持与接收者之间的持久连接与短暂连接
  • 通过弱引用实现与接收者之间的自动断开连接
  • 支持发送任意大小的数据
  • 支持收集信号接收者的返回值
  • 线程安全

blinker 使用

安装方法:

pip install blinker

命名信号

from blinker import signal

# 定义一个信号
s = signal('king') def animal(args):
print('我是小钻风,大王回来了,我要去巡山') # 信号注册一个接收者
s.connect(animal) if "__main__" == __name__:
# 发送信号
s.send()

匿名信号

blinker也支持匿名信号,就是不需要指定一个具体的信号值。创建的每一个匿名信号都是互相独立的。

from blinker import Signal

s = Signal()

def animal(sender):
print('我是小钻风,大王回来了,我要去巡山') s.connect(animal) if "__main__" == __name__:
s.send()

组播信号

组播信号是比较能体现出信号优点的特征。多个接收者注册到信号上,发送者只需要发送一次就能传递信息到多个接收者。

from blinker import signal

s = signal('king')

def animal_one(args):
print(f'我是小钻风,今天的口号是: {args}') def animal_two(args):
print(f'我是大钻风,今天的口号是: {args}') s.connect(animal_one)
s.connect(animal_two) if "__main__" == __name__:
s.send('大王叫我来巡山,抓个和尚做晚餐!')

接收方订阅主题

接受方支持订阅指定的主题,只有当指定的主题发送消息时才发送给接收方。这种方法很好的区分了不同的主题。

from blinker import signal

s = signal('king')

def animal(args):
print(f'我是小钻风,{args} 是我大哥') s.connect(animal, sender='大象') if "__main__" == __name__:
for i in ['狮子', '大象', '大鹏']:
s.send(i)

装饰器用法

除了可以函数注册之外还有更简单的信号注册方法,那就是装饰器。

from blinker import signal

s = signal('king')

@s.connect
def animal_one(args):
print(f'我是小钻风,今天的口号是: {args}') @s.connect
def animal_two(args):
print(f'我是大钻风,今天的口号是: {args}') if "__main__" == __name__:
s.send('大王叫我来巡山,抓个和尚做晚餐!')

可订阅主题的装饰器

connect的注册方法用着装饰器时有一个弊端就是不能够订阅主题,所以有更高级的connect_via方法支持订阅主题。

from blinker import signal

s = signal('king')

@s.connect_via('大象')
def animal(args):
print(f'我是小钻风,{args} 是我大哥') if "__main__" == __name__:
for i in ['狮子', '大象', '大鹏']:
s.send(i)

检查信号是否有接收者

如果对于一个发送者发送消息前要准备的耗时很长,为了避免没有接收者导致浪费性能的情况,所以可以先检查某一个信号是否有接收者,在确定有接收者的情况下才发送,做到精确。

from blinker import signal

s = signal('king')
q = signal('queue') def animal(sender):
print('我是小钻风,大王回来了,我要去巡山') s.connect(animal) if "__main__" == __name__: res = s.receivers
print(res)
if res:
s.send() res = q.receivers
print(res)
if res:
q.send()
else:
print("孩儿们都出去巡山了")
{4511880240: <weakref at 0x10d02ae80; to 'function' at 0x10cedd430 (animal)>}
我是小钻风,大王回来了,我要去巡山
{}
孩儿们都出去巡山了

检查订阅者是否订阅了某个信号

也可以检查订阅者是否由某一个信号

from blinker import signal

s = signal('king')
q = signal('queue') def animal(sender):
print('我是小钻风,大王回来了,我要去巡山') s.connect(animal) if "__main__" == __name__: res = s.has_receivers_for(animal)
print(res) res = q.has_receivers_for(animal)
print(res)
True
False

基于blinker的Flask信号

Flask集成blinker作为解耦应用的解决方案。在Flask中,信号的使用场景如:请求到来之前,请求结束之后。同时Flask也支持自定义信号。

简单 Flask demo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methods=['GET','POST'],endpoint='index')
def index():
return 'hello blinker'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访问127.0.0.1:5000时,返回给浏览器hello blinker

自定义信号

因为flask集成了信号,所以在flask中使用信号时从flask中引入。

from flask.signals import _signals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flask.signals import _signals app = Flask(__name__) s = _signals.singal('msg') def QQ(args):
print('you have msg from QQ') s.connect(QQ) @app.route('/',methods=['GET','POST'],endpoint='index')
def index():
s.send()
return 'hello blinker'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Flask自带信号

在Flask中除了可以自定义信号,还可以使用自带信号。Flask中自带的信号有很多种,具体如下:

请求
request_started = _signals.signal('request-started') # 请求到来前执行
request_finished = _signals.signal('request-finished') # 请求结束后执行 模板渲染
before_render_template = _signals.signal('before-render-template') # 模板渲染前执行
template_rendered = _signals.signal('template-rendered') # 模板渲染后执行 请求执行
got_request_exception = _signals.signal('got-request-exception') # 请求执行出现异常时执行
request_tearing_down = _signals.signal('request-tearing-down') # 请求执行完毕后自动执行(无论成功与否)
appcontext_tearing_down = _signals.signal('appcontext-tearing-down') # 请求上下文执行完毕后自动执行(无论成功与否) 请求上下文中
appcontext_pushed = _signals.signal('appcontext-pushed') # 请求上下文push时执行
appcontext_popped = _signals.signal('appcontext-popped') # 请求上下文pop时执行 message_flashed = _signals.signal('message-flashed') # 调用flask在其中添加数据时,自动触发

下面以请求到来之前为例,看flask中信号如何使用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flask.signals import _signals, request_started
import time app = Flask(__name__) def wechat(args):
print('you have msg from wechat') # 从flask中引入已经定好的信号,注册一个函数
request_started.connect(wechat) @app.route('/',methods=['GET','POST'],endpoint='index')
def index():
return 'hello blinker'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当请求到来时,flask会经过request_started 通知接受方,就是函数wechat,这时wechat函数先执行,然后才返回结果给浏览器。

但这种使用方法并不是很地道,因为信号并不支持异步方法,所以通常在生产环境中信号的接收者都是配置异步执行的框架,如python中大名鼎鼎的异步框架celery。

总结

信号的优点:

  1. 解耦应用:将串行运行的耦合应用分解为多级执行
  2. 发布订阅者:减少调用者的使用,一次调用通知多个订阅者

信号的缺点:

  1. 不支持异步
  2. 支持订阅主题的能力有限

python中的信号通信 blinker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Python中的str与unicode处理方法

    早上被python的编码搞得抓耳挠腮,在搜资料的时候感觉这篇博文很不错,所以收藏在此. python2.x中处理中文,是一件头疼的事情.网上写这方面的文章,测次不齐,而且都会有点错误,所以在这里打算自 ...

  2. python中的Ellipsis

    ...在python中居然是个常量 print(...) # Ellipsis 看别人怎么装逼 https://www.keakon.net/2014/12/05/Python%E8%A3%85%E9 ...

  3. python中的默认参数

    https://eastlakeside.gitbooks.io/interpy-zh/content/Mutation/ 看下面的代码 def add_to(num, target=[]): tar ...

  4. Python中的类、对象、继承

    类 Python中,类的命名使用帕斯卡命名方式,即首字母大写. Python中定义类的方式如下: class 类名([父类名[,父类名[,...]]]): pass 省略父类名表示该类直接继承自obj ...

  5. python中的TypeError错误解决办法

    新手在学习python时候,会遇到很多的坑,下面来具体说说其中一个. 在使用python编写面向对象的程序时,新手可能遇到TypeError: this constructor takes no ar ...

  6. python中的迭代、生成器等等

    本人对编程语言实在是一窍不通啊...今天看了廖雪峰老师的关于迭代,迭代器,生成器,递归等等,word天,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1.关于迭代 如果给定一个list或tuple,我们可以通过for循环来 ...

  7. python2.7高级编程 笔记二(Python中的描述符)

    Python中包含了许多内建的语言特性,它们使得代码简洁且易于理解.这些特性包括列表/集合/字典推导式,属性(property).以及装饰器(decorator).对于大部分特性来说,这些" ...

  8. python cookbook 学习系列(一) python中的装饰器

    简介 装饰器本质上是一个Python函数,它可以让其他函数在不需要做任何代码变动的前提下增加额外功能,装饰器的返回值也是一个函数对象.它经常用于有切面需求的场景,比如:插入日志.性能测试.事务处理.缓 ...

  9. 用 ElementTree 在 Python 中解析 XML

    用 ElementTree 在 Python 中解析 XML 原文: http://eli.thegreenplace.net/2012/03/15/processing-xml-in-python- ...

随机推荐

  1. MFGTool2 的使用

    环境 宿主机平台:Ubuntu 16.04.6 目标机:iMX6ULL开发板 MFGTool 2.7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helloworldtoyou/p/6053 ...

  2. Python - 文件模式a+读取不了文件

    代码 f = open('test/gbk.txt', 'a+', encoding='utf-8') print(f.readline()) 最终的执行结果是输出空,为什么呢? a+模式打开文件指针 ...

  3. Linux 动态库的编译和使用

    1. 动态链接库简介 动态库又叫动态链接库,是程序运行的时候加载的库,当动态链接库正确安装后,所有的程序都可以使用动态库来运行程序.动态库是目标文件的集合,目标文件在动态库中的组织方式是按特殊的方式组 ...

  4. Linux目录同步到阿里云OSS工具ossutil

    Linux目录同步到阿里云OSS工具ossutil 背景 ​ 最近公司服务用户激增,常规文件服务器不能满足需求,严重影响性能,决定将静态文件迁移到阿里云OSS,用来解决性能问题,提高用户体验.毕竟之前 ...

  5. Android——ProgressBar(进度条)

    参考资料来源于菜鸟教程--学的不仅是技术,更是梦想! 学习! 1.常用属性讲解与基础实例 从官方文档,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类关系图: ProgressBar继承与View类,直接子类有AbsSeekBa ...

  6. PTA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6-1 引用作函数形参交换两个整数

    引用作函数形参交换两个整数 设计一个void类型的函数Swap,该函数有两个引用类型的参数,函数功能为实现两个整数交换的操作. 裁判测试程序样例: #include <iostream> ...

  7. 让tp6显示详细的错误信息及行号

    方法一:默认情况下Ttp6不会显示错误信息,在开发环境下想要查看错误信息需要将Config目录下的app.php文件的show_error_msg改成true 但是这样显示的信息也不够完整, 要看到更 ...

  8. webpack4 使用babel处理ES6语法的一些简单配置

    一,安装包 npm install --save-dev babel-loader @babel/corenpm install @babel/preset-env --save-devnpm ins ...

  9. mongodb linux基本启动 基础增删改 mysql语法的对比

    一.主流数据源类型 还存在自定义数据源以及REST接口数据,共6中数据源. 二.linux下启动连接数据库 进去mongodb的目录启动服务:mongo --host 192.168.320.826 ...

  10. 使用Gitmoji进行git commit的快速查阅指南

    目录 前言 1. 查阅方法:脚本法 1.1 利用 VS Code 编辑多行文本快速写脚本文件 1.2 给脚本添加可执行权限 1.3 修改环境变量 PATH 使脚本在所有路径下都可以执行(全局执行)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