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MVC工作原理及源码解析(一) MVC原理介绍、与IOC容器整合原理
MVC原理介绍
Spring MVC原理图
上图是Spring MVC工作原理图(图片来自网上搜索),根据上图,我们可以得知Spring MVC的工作流程如下:
1、用户(客户端,即浏览器)发送请求至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 。
2、前端控制器收到请求后调⽤处理器映射器(HandlerMapping)。
3、处理器映射器根据请求Url找到具体的处理器(Handler,也叫后端控制器),生成处理器对象及处理器拦截器(如果有)一并返回给前端控制器。
4、前端控制器收到处理器对象及处理器拦截器(如果有)后调用处理器适配器(HandlerAdapter)去调用Handler。
5、处理器适配器执行处理器。
6、处理器执行完后给处理器适配器返回ModelAndView。
7、处理器适配器将ModelAndView(ModelAndView是SpringMVC框架的⼀个底层对象,包括 Model 和 View)返回给前端控制器。
8、前端控制器接收到ModelAndView后,请求视图解析器(ViewResolver)去进⾏视图解析,根据逻辑视图名来解析真正的视图。
9、视图解析器将解析完的View返回给前端控制器。
10、前端控制器进⾏视图渲染,就是将模型数据(在 ModelAndView 对象中)填充到 request 域。
11、前端控制器向⽤户响应结果。
与IOC容器整合原理
下图是Spring MVC的IOC容器与Spring的IOC容器整合的示意图,采用SSM框架的整合方式:
当用户发送请求到服务器时,Spring MVC的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会启动一个IOC容器,而Spring的核心监听器ContextLoaderListener也会启动一个IOC容器。
web.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web-app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http://java.sun.com/xml/ns/javaee"
xsi:schemaLocation="http://java.sun.com/xml/ns/javaee http://java.sun.com/xml/ns/javaee/web-app_2_5.xsd"
id="WebApp_ID" version="2.5"> <servlet>
<servlet-name>springDispatcherServlet</servlet-name>
<servlet-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DispatcherServlet</servlet-class>
<!-- 自定义Spring MVC配置文件的位置和名称 -->
<init-param>
<param-name>contextConfigLocation</param-name>
<param-value>classpath:spring-mvc.xml</param-value>
</init-param>
<load-on-startup>1</load-on-startup>
</servlet>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springDispatcherServlet</servlet-name>
<url-pattern>/</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 在Servlet的上下文参数中指定Spring配置文件的配置 -->
<context-param>
<param-name>contextConfigLocation</param-name>
<param-value>classpath:spring-tx.xml</param-value>
</context-param> <listener>
<!-- 配置ContextLoaderListener监听器,初始化WebApplicationContext这个类型的IOC容器 -->
<listener-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ContextLoaderListener</listener-class>
</listener> </web-app>
多IOC容器整合导致的对象重复创建问题
当两个IOC容器分别扫描不同的包时不会有重复创建对象问题
比方说,
Spring MVC的IOC容器扫描:com.ioc.component.handler,
Spring的IOC容器扫描:com.ioc.component.service,com.ioc.component.dao。
此时不会出现重复创建对象的问题。
当两个IOC容器扫描同一个包时会有重复创建对象问题
比方说,在特定情况下 两个IOC容器都扫描同一个包:com.ioc.component,此时如果不做特殊处理,会存在对象重复创建问题。
在实际开发中,一般需要将两者分开,避免出现扫描同一个包的问题。
1、同时配置两个IOC容器
为了实现更好的解耦,我们在实际开发中往往还是需要将数据源、Service、Dao等组件配置到传统的Spring配置文件中,并通过ContextLoaderListener启动这个IOC容器,而负责处理请求的handler组件则是由SpringMVC自己来启动,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同样的组件可能会被创建两次。
2、两个IOC容器各自的配置
为避免对象被重复创建,两个IOC容器需要分别进行如下配置。
对于Spring的IOC容器,将标记了@Controller注解的bean排除,不进行该类对象的创建工作。
Spring配置文件:spring-tx.xml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om.ioc.component.*">
<!-- 过滤规则:exclude-filter 排除指定的类 -->
<!-- 将@Controller注解标记的类从自动扫描的包中排除 -->
<!-- 效果:当前IOC容器不会创建@Controller注解标记的类的bean -->
<context:exclude-filter type="annotation" expression="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ntroller"/>
</context:component-scan>
对于Spring MVC的IOC容器,仅创建标记了@Controller注解的bean。
SpringMVC配置文件:spring-mvc.xml
<!-- 关键:仅 -->
<!-- 配置use-default-filters="false"将默认的扫描包规则取消,参考include-filter仅创建@Controller注解标记的类的bean -->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om.ioc.component.*" use-default-filters="false">
<!-- 过滤规则:include-filter 创建指定的类 -->
<context:include-filter type="annotation" expression="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ntroller"/>
</context:component-scan>
这两个IOC容器中,先启动的那个将成为后启动的IOC容器的父容器。
小结
Spring MVC的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读取spring-mvc.xml配置文件,Spring的核心监听器ContextLoaderListener读取spring-tx.xml配置文件。
要想避免两个IOC容器重复创建对象的问题,就需要分别在两个配置文件中进行配置,指定两个容器分别需要创建哪些对象。
IOC容器部分 参考文章链接:https://blog.csdn.net/java_wxid/article/details/84798991
Spring MVC工作原理及源码解析(一) MVC原理介绍、与IOC容器整合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 【Spring源码解析】—— 结合SpringMVC过程理解IOC容器初始化
关于IOC容器的初始化,结合之前SpringMVC的demo,对其过程进行一个相对详细的梳理,主要分为几个部分: 一.IOC的初始化过程,结合代码和debug过程重点说明 1. 为什么要debug? ...
- Spring MVC工作原理及源码解析(三) HandlerMapping和HandlerAdapter实现原理及源码解析
1.HandlerMapping实现原理及源码解析 在前面讲解Spring MVC工作流程的时候我们说过,前端控制器收到请求后会调⽤处理器映射器(HandlerMapping),处理器映射器根据请求U ...
- Spring-Session实现Session共享实现原理以及源码解析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 本篇介绍Spring-Session的整个实现的原理.以及对核心的源码进行简单的介绍! 实现原理介绍 实现原理这里简单说明描述: 就是当Web服务器接收到http请求后,当 ...
- 【Java实战】源码解析Java SPI(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 )机制原理
一.背景知识 在阅读开源框架源码时,发现许多框架都支持SPI(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 ),前面有篇文章JDBC对Driver的加载时应用了SPI,参考[Hibernate ...
- 机器学习实战(Machine Learning in Action)学习笔记————03.决策树原理、源码解析及测试
机器学习实战(Machine Learning in Action)学习笔记————03.决策树原理.源码解析及测试 关键字:决策树.python.源码解析.测试作者:米仓山下时间:2018-10-2 ...
- Spring AOP的实现及源码解析
在介绍AOP之前,想必很多人都听说AOP是基于动态代理和反射来实现的,那么在看AOP之前,你需要弄懂什么是动态代理和反射及它们又是如何实现的. 想了解JDK的动态代理及反射的实现和源码分析,请参见下面 ...
- Redux异步解决方案之Redux-Thunk原理及源码解析
前段时间,我们写了一篇Redux源码分析的文章,也分析了跟React连接的库React-Redux的源码实现.但是在Redux的生态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没有涉及到,那就是Redux的异步解决方案.本 ...
- LinkedList原理及源码解析
简介 LinkedList是一个双向线性链表,但是并不会按线性的顺序存储数据,而是在每一个节点里存到下一个节点的指针(Pointer).由于不必须按顺序存储,链表在插入的时候可以达到O(1)的复杂度, ...
- ORB原理与源码解析
转载: http://blog.csdn.net/luoshixian099/article/details/48523267 CSDN-勿在浮沙筑高台 没有时间重新复制代码,只能一股脑的复制,所以代 ...
随机推荐
- Hdu 4821 (字符串hash+map)
题目链接https://vjudge.net/problem/HDU-4821 题意:给定字符串S ,询问用几个子串满足 : 1.长度为n*len . 2. n个子串都不相同. 题解:倒序hash将 ...
- 「免费开源」基于Vue和Quasar的前端SPA项目crudapi后台管理系统实战之自定义组件(四)
基于Vue和Quasar的前端SPA项目实战之序列号(四) 回顾 通过上一篇文章 基于Vue和Quasar的前端SPA项目实战之布局菜单(三)的介绍,我们已经完成了布局菜单,本文主要介绍序列号功能的实 ...
- SSM 电影后台管理项目
SSM 电影后台管理项目 概述 通过对数据库中一张表的CRUD,将相应的操作结果渲染到页面上. 笔者通过这篇博客还原了项目(当然有一些隐藏的坑),然后将该项目上传到了Github.Gitee,在末尾会 ...
- Centos7下安装JDK详细过程记录
1.查询系统是否安装了java: [root@bogon ~]# java -version 根据上图显示,系统默认安装了Openjdk,它和我们使用的java jdk有些区别(具体的可度娘),所以需 ...
- teprunner测试平台Django引入pytest完整源码
本文开发内容 pytest登场!本文将在Django中引入pytest,原理是先执行tep startproject命令创建pytest项目文件,然后从数据库中拉取代码写入文件,最后调用pytest命 ...
- abp加DDD开发:低耦合、可复用、可扩展的【工单】业务模块-简介和集成
前言 很多场景[单体+模块化]比微服务更合适,开发难度低.代码可复用性强.可扩展性强.模块化开发有些难点,模块启动与卸载.模块之间的依赖和通讯.asp.net core abp为我们提供了模块化开发能 ...
- 连续函数离散化-以SOGI为例
0. 引言 0.1 本文内容 基于SOGI函数,将s域传递函数转换为离散的z域函数,并以m语言形式进行实现,在simulink中封装为m-function并进行验证 0.2 学到什么 离散化方法 函数 ...
- 结对编程_stage1
项目 内容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2021春季软件工程(罗杰 任健) 这个作业的要求在哪里 结对项目-第一阶段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从实践中学习软件工程相关知识(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方法.敏捷开发方法. ...
- 基于注解的springboot+mybatis的多数据源组件的实现
通常业务开发中,我们会使用到多个数据源,比如,部分数据存在mysql实例中,部分数据是在oracle数据库中,那这时候,项目基于springboot和mybatis,其实只需要配置两个数据源即可,只需 ...
- 中小型前端团队代码规范工程化最佳实践 - ESLint
前言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一千个程序员,就有一千种代码风格.在前端开发中,有几个至今还在争论的代码风格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