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地址:http://redis.readthedocs.org/en/latest/key/scan.html

SCAN

SCAN cursor [MATCH pattern] [COUNT count]

SCAN 命令及其相关的 SSCAN 命令、 HSCAN 命令和 ZSCAN 命令都用于增量地迭代(incrementally iterate)一集元素(a collection of elements):

  • SCAN 命令用于迭代当前数据库中的数据库键。
  • SSCAN 命令用于迭代集合键中的元素。
  • HSCAN 命令用于迭代哈希键中的键值对。
  • ZSCAN 命令用于迭代有序集合中的元素(包括元素成员和元素分值)。

以上列出的四个命令都支持增量式迭代, 它们每次执行都只会返回少量元素, 所以这些命令可以用于生产环境, 而不会出现像 KEYS命令、 SMEMBERS 命令带来的问题 —— 当 KEYS 命令被用于处理一个大的数据库时, 又或者 SMEMBERS 命令被用于处理一个大的集合键时, 它们可能会阻塞服务器达数秒之久。

不过, 增量式迭代命令也不是没有缺点的: 举个例子, 使用 SMEMBERS 命令可以返回集合键当前包含的所有元素, 但是对于 SCAN 这类增量式迭代命令来说, 因为在对键进行增量式迭代的过程中, 键可能会被修改, 所以增量式迭代命令只能对被返回的元素提供有限的保证 (offer limited guarantees about the returned elements)。

因为 SCAN 、 SSCAN 、 HSCAN 和 ZSCAN 四个命令的工作方式都非常相似, 所以这个文档会一并介绍这四个命令, 但是要记住:

  • SSCAN 命令、 HSCAN 命令和 ZSCAN 命令的第一个参数总是一个数据库键。
  • 而 SCAN 命令则不需要在第一个参数提供任何数据库键 —— 因为它迭代的是当前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库键。

SCAN 命令的基本用法

SCAN 命令是一个基于游标的迭代器(cursor based iterator): SCAN 命令每次被调用之后, 都会向用户返回一个新的游标, 用户在下次迭代时需要使用这个新游标作为 SCAN 命令的游标参数, 以此来延续之前的迭代过程。

当 SCAN 命令的游标参数被设置为 0 时, 服务器将开始一次新的迭代, 而当服务器向用户返回值为 0 的游标时, 表示迭代已结束。

以下是一个 SCAN 命令的迭代过程示例:

redis 127.0.0.1:6379> scan 0
1) "17"
2) 1) "key:12"
2) "key:8"
3) "key:4"
4) "key:14"
5) "key:16"
6) "key:17"
7) "key:15"
8) "key:10"
9) "key:3"
10) "key:7"
11) "key:1" redis 127.0.0.1:6379> scan 17
1) "0"
2) 1) "key:5"
2) "key:18"
3) "key:0"
4) "key:2"
5) "key:19"
6) "key:13"
7) "key:6"
8) "key:9"
9) "key:11"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 第一次迭代使用 0 作为游标, 表示开始一次新的迭代。

第二次迭代使用的是第一次迭代时返回的游标, 也即是命令回复第一个元素的值 —— 17 。

从上面的示例可以看到, SCAN 命令的回复是一个包含两个元素的数组, 第一个数组元素是用于进行下一次迭代的新游标, 而第二个数组元素则是一个数组, 这个数组中包含了所有被迭代的元素。

在第二次调用 SCAN 命令时, 命令返回了游标 0 , 这表示迭代已经结束, 整个数据集(collection)已经被完整遍历过了。

以 0 作为游标开始一次新的迭代, 一直调用 SCAN 命令, 直到命令返回游标 0 , 我们称这个过程为一次完整遍历(full iteration)。

SCAN 命令的保证(guarantees)

SCAN 命令, 以及其他增量式迭代命令, 在进行完整遍历的情况下可以为用户带来以下保证: 从完整遍历开始直到完整遍历结束期间, 一直存在于数据集内的所有元素都会被完整遍历返回; 这意味着, 如果有一个元素, 它从遍历开始直到遍历结束期间都存在于被遍历的数据集当中, 那么 SCAN 命令总会在某次迭代中将这个元素返回给用户。

然而因为增量式命令仅仅使用游标来记录迭代状态, 所以这些命令带有以下缺点:

  • 同一个元素可能会被返回多次。 处理重复元素的工作交由应用程序负责, 比如说, 可以考虑将迭代返回的元素仅仅用于可以安全地重复执行多次的操作上。
  • 如果一个元素是在迭代过程中被添加到数据集的, 又或者是在迭代过程中从数据集中被删除的, 那么这个元素可能会被返回, 也可能不会, 这是未定义的(undefined)。

SCAN 命令每次执行返回的元素数量

增量式迭代命令并不保证每次执行都返回某个给定数量的元素。

增量式命令甚至可能会返回零个元素, 但只要命令返回的游标不是 0 , 应用程序就不应该将迭代视作结束。

不过命令返回的元素数量总是符合一定规则的, 在实际中:

  • 对于一个大数据集来说, 增量式迭代命令每次最多可能会返回数十个元素;
  • 而对于一个足够小的数据集来说, 如果这个数据集的底层表示为编码数据结构(encoded data structure,适用于是小集合键、小哈希键和小有序集合键), 那么增量迭代命令将在一次调用中返回数据集中的所有元素。

最后, 用户可以通过增量式迭代命令提供的 COUNT 选项来指定每次迭代返回元素的最大值。

COUNT 选项

虽然增量式迭代命令不保证每次迭代所返回的元素数量, 但我们可以使用 COUNT 选项, 对命令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

基本上, COUNT 选项的作用就是让用户告知迭代命令, 在每次迭代中应该从数据集里返回多少元素。

虽然 COUNT 选项只是对增量式迭代命令的一种提示(hint),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 这种提示都是有效的。

  • COUNT 参数的默认值为 10 。
  • 在迭代一个足够大的、由哈希表实现的数据库、集合键、哈希键或者有序集合键时, 如果用户没有使用 MATCH 选项, 那么命令返回的元素数量通常和 COUNT 选项指定的一样, 或者比 COUNT 选项指定的数量稍多一些。
  • 在迭代一个编码为整数集合(intset,一个只由整数值构成的小集合)、 或者编码为压缩列表(ziplist,由不同值构成的一个小哈希或者一个小有序集合)时, 增量式迭代命令通常会无视 COUNT 选项指定的值, 在第一次迭代就将数据集包含的所有元素都返回给用户。

并非每次迭代都要使用相同的 COUNT 值。

用户可以在每次迭代中按自己的需要随意改变 COUNT 值, 只要记得将上次迭代返回的游标用到下次迭代里面就可以了。

MATCH 选项

和 KEYS 命令一样, 增量式迭代命令也可以通过提供一个 glob 风格的模式参数, 让命令只返回和给定模式相匹配的元素, 这一点可以通过在执行增量式迭代命令时, 通过给定 MATCH <pattern> 参数来实现。

以下是一个使用 MATCH 选项进行迭代的示例:

redis 127.0.0.1:6379> sadd myset 1 2 3 foo foobar feelsgood
(integer) 6 redis 127.0.0.1:6379> sscan myset 0 match f*
1) "0"
2) 1) "foo"
2) "feelsgood"
3) "foobar"

需要注意的是, 对元素的模式匹配工作是在命令从数据集中取出元素之后, 向客户端返回元素之前的这段时间内进行的, 所以如果被迭代的数据集中只有少量元素和模式相匹配, 那么迭代命令或许会在多次执行中都不返回任何元素。

以下是这种情况的一个例子:

redis 127.0.0.1:6379> scan 0 MATCH *11*
1) "288"
2) 1) "key:911" redis 127.0.0.1:6379> scan 288 MATCH *11*
1) "224"
2) (empty list or set) redis 127.0.0.1:6379> scan 224 MATCH *11*
1) "80"
2) (empty list or set) redis 127.0.0.1:6379> scan 80 MATCH *11*
1) "176"
2) (empty list or set) redis 127.0.0.1:6379> scan 176 MATCH *11* COUNT 1000
1) "0"
2) 1) "key:611"
2) "key:711"
3) "key:118"
4) "key:117"
5) "key:311"
6) "key:112"
7) "key:111"
8) "key:110"
9) "key:113"
10) "key:211"
11) "key:411"
12) "key:115"
13) "key:116"
14) "key:114"
15) "key:119"
16) "key:811"
17) "key:511"
18) "key:11"

如你所见, 以上的大部分迭代都不返回任何元素。

在最后一次迭代, 我们通过将 COUNT 选项的参数设置为 1000 , 强制命令为本次迭代扫描更多元素, 从而使得命令返回的元素也变多了。

并发执行多个迭代

在同一时间, 可以有任意多个客户端对同一数据集进行迭代, 客户端每次执行迭代都需要传入一个游标, 并在迭代执行之后获得一个新的游标, 而这个游标就包含了迭代的所有状态, 因此, 服务器无须为迭代记录任何状态。

中途停止迭代

因为迭代的所有状态都保存在游标里面, 而服务器无须为迭代保存任何状态, 所以客户端可以在中途停止一个迭代, 而无须对服务器进行任何通知。

即使有任意数量的迭代在中途停止, 也不会产生任何问题。

使用错误的游标进行增量式迭代

使用间断的(broken)、负数、超出范围或者其他非正常的游标来执行增量式迭代并不会造成服务器崩溃, 但可能会让命令产生未定义的行为。

未定义行为指的是, 增量式命令对返回值所做的保证可能会不再为真。

只有两种游标是合法的:

  1. 在开始一个新的迭代时, 游标必须为 0 。
  2. 增量式迭代命令在执行之后返回的, 用于延续(continue)迭代过程的游标。

迭代终结的保证

增量式迭代命令所使用的算法只保证在数据集的大小有界(bounded)的情况下, 迭代才会停止, 换句话说, 如果被迭代数据集的大小不断地增长的话, 增量式迭代命令可能永远也无法完成一次完整迭代。

从直觉上可以看出, 当一个数据集不断地变大时, 想要访问这个数据集中的所有元素就需要做越来越多的工作, 能否结束一个迭代取决于用户执行迭代的速度是否比数据集增长的速度更快。

可用版本:

>= 2.8.0

时间复杂度:

增量式迭代命令每次执行的复杂度为 O(1) , 对数据集进行一次完整迭代的复杂度为 O(N) , 其中 N 为数据集中的元素数量。

返回值:

SCAN 命令、 SSCAN 命令、 HSCAN 命令和 ZSCAN 命令都返回一个包含两个元素的 multi-bulk 回复: 回复的第一个元素是字符串表示的无符号 64 位整数(游标), 回复的第二个元素是另一个 multi-bulk 回复, 这个 multi-bulk 回复包含了本次被迭代的元素。

SCAN 命令返回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数据库键。

SSCAN 命令返回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集合成员。

HSCAN 命令返回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键值对,一个键值对由一个键和一个值组成。

ZSCAN 命令返回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有序集合元素,一个有序集合元素由一个成员(member)和一个分值(score)组成。

SCAN----Redis检索键值对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entos7.2下安装redis&通用键值命令

    Centos7.2下安装redis&通用键值命令 Centos7.2下安装redis 官方网站:https://redis.io/ 1.进入/usr/local/src/目录 cd /usr/ ...

  2. Redis的键值命令、服务器命令

    Redis提供了丰富的命令对数据库和各种数据类型进行操作,这些命令可以在Linux 终端使用.在编程时,比如各类语言包,这些命令都有对应的方法. 键值命令 服务器命令 获取数据库中所有键名 >k ...

  3. [redis] redis 存取键值对常用的三种使用方式 - Jedis、JedisPool、Jedis分布式

    |-Jedis 普通方式 |-JedisPool 连接池方式(需要引入pool相关jar) |-Jedis 分布式 (需要引入pool相关jar) 引入jedis2.7.0和commons.pool2 ...

  4. 批量删除redis某个键值

    /usr/local/redis/src/redis-cli -h 172.28.6.23  -p 6383 keys "virtual*" |xargs /usr/local/r ...

  5. redis中键值对中值的各种类型

    1 value的最基本的数据类型是String 2 如果value是一张图片 先对图片进行base64编码成一个字符串,然后再保存到redis中,用的时候进行base64解码即可. 这是base64的 ...

  6. redis设置键值生存时间

    EXPIRE <KEY> <TTL> : 将键的生存时间设为 ttl 秒PEXPIRE <KEY> <TTL> :将键的生存时间设为 ttl 毫秒EXP ...

  7. Redis集群环境下的键值空间监听事件实现方案

    一直想记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奈何没有找到一方乐土,最近经常反思,是否需要记录平时的点滴,后台还是决定下定决心记录一些,以便以后用到的时候找不着,实现这样的一个功能主要也是业务所需要的. 需 ...

  8. 每秒高达1.6亿次操作的并发键值存储库 FASTER 诞生

    FASTER 在过去十年中,云中的数据密集型应用程序和服务有了巨大的增长.数据在各种边设施(例如,设备,浏览器和服务器)上创建,并由云应用程序处理用来获得数据价值或做出决策.应用程序和服务可以处理收集 ...

  9. [Redis]Redis的五种数据类型与键值/服务器相关命令

    -------------------------------------------------------------------------------------- String(字符串):最 ...

随机推荐

  1. MySQL常用系统表汇总

    在这篇文章中: MySQL5.7 默认模式 Information_schema performance_schema mysql sys MYSQL SHOW 命令 致谢 概述 本篇文章虽大部分内容 ...

  2. Turbo码基本框架

    1. 基本原理 1.1 定义 1.2 分量码设计 2. 编码方法 2.1 交织器的设计 2.2 分量编码器 2.3 删余矩阵及复用 3. 译码方法和算法 3.1 迭代译码 3.2 MAP类算法 3.3 ...

  3. Git系列四之在本地服务器搭建gitlab仓库管理(centeros环境下)

    1.Git仓库管理 现在本地已经创建了git仓库,又在gitlab上创建了一个git仓库,并且让这两个仓库进行远程同步,这样gitlab仓库既可以备份也可以与他人协作管理远程仓库以及根据需要推送或拉取 ...

  4. KVM虚拟机典型配置文件xml

    <domain type='kvm'> <name>vm64-1</name> //虚拟机名称 <memory unit='MiB'>2300</ ...

  5. 【05】Saltstack:配置详解

    写在前面的话 上一节迷迷糊糊的说了一下配置管理,这一节主要谈谈我们常见的一些操作如何将他转换成配置文件的形式来实现.这样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一次编写到处使用,不用每次再去编写复杂的命令. 配置回顾 在 ...

  6. tkmybatis VS mybatisplus

    本文是简单对比了以下官网上的内容 文章目录 TkMybatis Vs MybatisPlus 1.基础CRUD BaseMapper 2.代码生成器 3. 全局主键 Sequence主键 4. 热加载 ...

  7. vue同一个路由,但参数发生变化,页面不刷新的问题(vue监听路由参数变化重新渲染页面)

    watch: { $route: function(newVal, oldVal) { console.log(oldVal); //oldVa 上一次url console.log(newVal); ...

  8. 解决 new file()在IOS下不兼容 的问题

    最近 做项目,做的要是拍照后上传相片,以file格式上传..所以 拍照 后用canvas生成base64格式再转file..在PC和安卓都是没有问题,到IOS上面不行..new file后就是生成一个 ...

  9. 【转】Why BIOS loads MBR into 0x7C00 in x86 ?

    最近在读Linux的grub的stage1中看到“BIOS执行INT 0x19,加载MBR内容至0x7c00,然后跳转执行”,为什么一定是0x7c00这个地址. 作者刚好在下面推荐了这篇文件,刚好顺手 ...

  10. flink Iterate迭代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在流中创建“反馈(feedback)”循环,通过将一个算子的输出重定向到某个先前的算子.这对于定义不断更新模型的算法特别有用. 迭代的数据流向:DataStream → Iterativ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