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软件测试介绍

  1. 把开发和测试融合在一起——开发和测试必须同时展开
  2. 开发人员自己要对自己写的代码负责,比专职的测试人员更适合做测试工作。
  3. 测试开发工程师SET
  4. 对于Google拥有很少量的测试人员的情况下,还可以取得不错的成果,核心原因在于Google从来不会再一次产品发布中包含大量的功能,实际上,做法恰恰相反,在一个产品的基本核心功能实现之后,就立即对外发布使用,然后从用户那里得到真实的反馈。
  • 软件测试开发工程师(SET)

  • Google的四大主要开发语言:C++、Java、Python、Js
  • 一个产品如果在概念上还没有完全确定成型时就去关心质量,这就是优先级混乱的表现。许多来源于Google百分之二十努力的产品原型,在其以后的dogfood或beta版本发布时,还要经历重新设计,原始代码保留的概率几乎为零。很明显,在试验初期阶段强调测试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 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和发起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设计文档。最早期的项目设计文档,主要包括项目的目标、背景、团队成员、系统设计。这是一个动态的文档,随着项目的演化也在不断地保持更新。
  • 单元测试、代码级别测试、白盒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端到端测试
  • UI界面的自动化测试——来模拟用户操作,像“单击向后按钮……回到之前页面……”
  • 模糊测试:发送随机的输入数据给被测应用系统
  • 小型测试:小型测试是所有测试类型里范畴最小的,一般集中精力在函数级别的独立操作与调用上。对于小型测试的执行频率更加频繁,并且很快就会发现问题,并且要减少依赖。
  • 中型测试:中型测试是验证两个或多个模块应用之间的交互,和小型测试相比,中型测试有着更大的范畴且运行所需要的时间也更久。在Google之外,中型测试经常被称为“集成测试”。对于中型测试,鼓励使用模拟技术(mock)来解决外部服务的依赖问题。
  • 大型测试:在Google之外通常被称为“系统测试”或“端到端测试”,大型测试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运行,验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是如何工作的。这涉及应用系统的一个或所有子系统,从前端界面到后端数据储存。
  • 大型测试优缺点:
  1. 测试最根本最重要的:在考虑外部系统的情况下应用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2. 由于对外部系统有依赖,因此它们是非确定性的;
  3. 很宽的测试范畴意味着如果测试运行失败,寻找精准失败根源就会比较困难;
  4. 测试数据的准备工作会非常耗时;
  5. 大型测试是较高层次的操作,如果想要走到特定的代码路径区域是不切实际的,而是一部分却是小型测试的专长。
  • 中型测试的优缺点:
  1. 由于不需要使用mock技术,且不受运行时刻的限制,因此该测试是从大型测试到小型测试之间的一个过渡;
  2. 因为它们运行速度相对较快,所以可以频繁地运行它们;
  3. 它们可以在标准的开发环境中运行,因此开发人员也可以很容易运行它们;
  4. 它们依赖外部系统;由于对外部系统有依赖,因此它们本身就有不确定性;
  5. 它们的运行速度没有小型测试快
  • 小型测试的优缺点:
  1. 为了更容易地被测试到,代码赢清晰干净、函数规模较小且重点集中。为了方便模拟,系统之间的接口需要有良好的定义;
  2. 由于它们可以很快运行完毕,因此在有代码变更发生的时候就可以立刻运行,从而可以较早地发现缺陷并提供及时的反馈;
  3. 在所有的环境下它们都可以可靠地运行;
  4. 它们有较小的测试范畴,这样可以很容易地边做场景与错误条件的测试,例如一个空指针;
  5. 它们有特定的范畴,可以很容易地隔离错误;
  6. 不要做模块之间的集成测试,这是其他类型的测试要做的事情(中型测试);
  7. 有时候对子系统的模拟是有难度的;
  8. 使用mock或fake环境,可以不与真实的环境同步。
  • 关于测试类别的总结:

小型测试是为了验证一个代码单元的功能;中型测试验证两个或多个横块之间的交互;大型测试是为了验证整个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是如何工作的。小型测试带来优秀的代码质量、良好的异常处理、优雅的错误报告;大中型测试带来整体产品质量和数据验证。对于测试的占比,总体上有一个经验法则:即70/20/10原则:70%的小型测试,20%的中型测试,10%的大型测试。

  • 测试运行要求:
  1. 每个测试和其他测试之间都是独立的,使它们就能够以任意顺序来执行;
  2. 测试不做任何数据持久化方面的工作,在这些测试用例离开测试环境的时候,要保证测试环境的状态与测试用例开始执行之前的状态是一样的;
  3. 在测试执行系统中,让每个测试用例获取一个未使用的端口,并让被测系统动态地绑定到这个端口上留在测试执行之前,为每一个测试用例在临时目录下创建目录和文件,并使用独一无二的目录名;
  4. 每个测试运行在自己的数据库实例之上,使用与环境隔离的目录和端口。
  • 依赖于自动化测试去验证产品功能。
  • 如何优化每次代码变更后触发的测试执行次数。
  • Google寻找SET期望:对测试有强烈兴趣和天资的开发人员。一个通用且有效的招募优秀SET的方法是:给候选者和其他开发角色一样的编程问题,并考察他们在处理质量问题与测试方面的方法。
  • 注意垃圾收集、类型安全、编译和运行时刻的不同关注点。
  • 普通的候选人可以做到:
  1. 在通过编写代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少遇到问题。在编码时,函数重写没有麻烦,很少出现基本语法错误,也不会混淆不同语言的语法和关键词;
  2. 在理解指针方面没有明显的错误,或者没有分配不必要的内存;
  3. 在代码开始的地方做一些输入验证,避免由于取值到空指针等引起比较麻烦的程序崩溃;
  4. 理解运行时刻效率或陈旭代码的所消耗的时间;
  5. 在被指出代码中有小问题时,可以修正;
  6. 写的代码干净易读;
  7. 在输入为一个A或null的时候,走查代码确保能正常工作;
  8. 会比较有条理地或体系化地提供特定的字符串而不是随机的字符串;
  9. 专注于产生有意义的测试数据,考虑如何去运行大型测试和使用真实环境的数据做测试。
  • 更优秀的候选人:
  1. 考虑使用64位整型int64作为计数器变量和返回值,为了以后的兼容性和避免用户使用非常长的字符串而导致溢出;
  2. 在代码注释中对条件假设和常量做解释说明;
  3. 在有很多不同的数据输入时可以走查代码,修复所发现的错误;
  4. 在被要求停止之前,不停地尝试优化解决方案;
  5. 在并发线程中调用这个函数,去查看在串扰、死锁和内存泄漏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6. 构建长时间持续运行的测试场景;
  7. 在构建测试用例、测试数据的产生方法、验证和执行上保持浓厚的兴趣。
  • 软件测试工程师(TE)

  • Google的关于TE职责的一般性描述:
  1. 测试计划和风险分析;
  2. 评审需求、设计、代码和测试;
  3. 探索式测试;用户场景;
  4. 编写测试用例;
  5. 执行测试用例;
  6. 众包(大众一块进行测试);
  7. 使用统计、用户反馈。
  • 期望的测试计划具有的一些特性:
  1. 及时地更新;
  2. 描述了软件的目标和卖点;
  3. 描述了软件的结构、各种组件和功能特性对的名称;
  4. 描述了软件的功能和操作简介;
  5. 应该描述必测点;
  6. 应该能在测试中提供有用的信息,从而帮助确定进展以及覆盖率上的不足。
  • 风险:影响风险的因素很多,试图精确地、定量地计算风险比环节风险还要麻烦。在Google,我们确定了两个要素:失败频率和影响。风险是一个定性的相对值。
  • 风险缓解:
  1. 我们可以围绕风险大的能力点编写用户故事,并从中确定低风险的使用场景,然后反馈到开发团队,请他们有针对性地增加约束;
  2. 可以编写回归测试用例,以确保问题在重现时可以被捕捉到;
  3. 可以编写和运行引发故障的测试用例,来推动开发实现恢复和回滚的特性;
  4. 可以插入监听代码,以便更早地检测到故障;
  5. 可以插入代码监听软件,发现新旧版本间的行为变化以发现回归问题。
  • 需要按照风险顺序进行测试。颜色标识
  • 测试计划这个任务的时间是以小时到天为单位来计算的。
  • 一个孤立的数字意义很小。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心得笔记1的更多相关文章

  1.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读书笔记

    以前一直从开发的角度来看待测试,看完这本书以后感觉错了,难怪之前公司的测试一直搭建不起来 1.开发人员,开发测试人员,测试人员 * 开发人员负责开发 * 开发测试人员近距离接触代码,负责编写测试用例, ...

  2.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基础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一直听朋友讲起这本书,出于琐事太多,一直没机会拜读,最近部门架构觉得我们IT部门的技术太low,就给我们挑选了一些书籍,让我们多看看... 个人的一种学习习惯 ...

  3.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读后感(一)

    这几天在抽空读一本新书,久负盛名的<google软件测试之道>.之前在网络上一点一点地看过它的英文版,很受触动,还做了很长的读书笔记,现在看到了中文版,才恍觉之前的好些理解存在不恰当的地方 ...

  4.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简介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一直听朋友讲起这本书,出于琐事太多,一直没机会拜读,最近部门架构觉得我们IT部门的技术太low,就给我们挑选了一些书籍,让我们多看看... 个人的一种学习习惯 ...

  5.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 Google软件测试介绍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 Google软件测试介绍 2015-05-21 目录 1 质量与测试  2 角色  3 组织结构  4 爬.走.跑  5 测试类型  相关链接 与Micro ...

  6.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读后笔记

         看完google软件测试之道,以前有认真看过一次,今天又重新看了一遍.   在google,测试人员严格区分为SET和TE.SET前期深度参与项目的开发,推动开发人员的自测,从破坏者的角度寻 ...

  7. 小课堂week14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

    读<Google软件测试之道> 在IT领域,Google是一面旗帜,是一家非常善于思考善于尝试的公司.随着面临挑战的不断增大,传统的测试开展方式也越来越力不从心,这本书讲述的就是一次完整的 ...

  8.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PDF】下载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PDF]下载链接: https://u253469.pipipan.com/fs/253469-230382198 内容介绍 每天,Google都要测试和发布 ...

  9.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测试开发工程师

    拖延了将近半年的草稿,断断续续的写完了.之前草草翻看完这本书,关注点主要在TE上,而关于SET的部分则只是浏览,最近后知后觉,又翻出了这本书,重新看了一遍,又有新收获. 就说说Google的SET是如 ...

  10.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摘录

    以下是最近看的一本书<Google软件测试之道>里的一些摘录,收获很多. 1.讨论测试开发比并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你是一名开发人员,同时也是一名测试人员,如果你的职位头衔上有测试的字样,你的 ...

随机推荐

  1. <项目><day12>通讯录(视频)

    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师) 功能分析: 1)添加联系人 2)修改联系人 3)删除联系人 4)查询所有联系人 2 需求设计(系统分析师/架构师/资深开发人员) 2.1设计实体(抽象实体) 联系人实体: ...

  2. curl -s 不输出统计信息

    curl -s 不输出统计信息 学习了:https://blog.csdn.net/qinyushuang/article/details/44114583

  3. CentOS LAMP一键安装网站环境及添加域名

    一般的VPS用户普遍使用一键安装包和WEB管理面板居多,在一键安装包中,使用LAMP和LNMP的普遍居多. 第一个版本的LAMP环境包安装过程以及建站过程分享出来. 第一.LAMP一键包环境的安装 目 ...

  4. centos6.5 (linux) 禁用模块 IPV6模块的方法

    装完centos后,默认开启了一些模块.可是有些模块并非我们必须的.比方眼下尚未在中国普及的IPV6 怎样关闭IPV6呢 以下介绍的方法,也能够在关闭其它模块的时候使用 第一步: 查找模块名称 使用命 ...

  5. libsvm源码凝视+算法描写叙述:svm_train

    (I will try my best to make this note clearer. We mainly focus on solve_c_svc in this note) We mainl ...

  6. 深刻理解Java中形參与实參,引用与对象的关系

    声明:本博客为原创博客,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原文链接为http://blog.csdn.net/bettarwang/article/details/30989755 我们都知道.在Java中,除了 ...

  7. 游戏server设计的一些感悟

    Author:Echo Chen(陈斌) Email:chenb19870707@gmail.com Blog:Blog.csdn.net/chen19870707 Date:September 30 ...

  8. Android开发之自己定义Spinner样式的效果实现(源码实现)

    android系统自带的Spinner样式是远远满足不了我们实际开发过程中对Spinner UI风格的要求,因此我们肯定须要为了切合整个应用的风格,改动我们的Spinner样式.系统给我们提供了两种常 ...

  9. 【iOS系列】- 通知NSNotification的使用

    [iOS系列]- 通知NSNotification的使用 1:属性 通知属性: - (NSString *)name; // 通知的名称 - (id)object; // 通知发布者(是谁要发布通知) ...

  10. ora-12541无监听的一种场景

    项目上突然出现无法连接Oracle数据库的情况,提示无监听程序. 现象: 查看 listener.ora配置无问题,用Net Configuration Assistant重建监听,NCA也处于假死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