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要说明

本篇文章主要分析 Abp vNext 当中的模块系统,从类型构造层面上来看,Abp vNext 当中不再只是单纯的通过 AbpModuleManager 来管理其他的模块,它现在则是 IModuleManagerIModuleLoader 来协同工作,其他的代码逻辑并无太大变化。

Abp vNext 规定每个模块必须继承自 IAbpModule 接口,这样 vNext 系统在启动的时候才会扫描到相应的模块。与原来 Abp 框架一样,每个模块可以通过 DependsOnAttribute 特性来确定依赖关系,算法还是使用拓扑排序算法,来根据依赖性确定模块的加载顺序。(从最顶层的模块,依次加载,直到启动模块。)

以我们的 Demo 项目为例,这里通过拓扑排序之后的依赖关系如上图,这样最开始执行的即 AbpDataModule 模块,然后再是 AbpAuditingModule 以此类推,直到我们的启动模块 DemoAppModule

在 Abp vNext 当中,所有的组件库/第三方库都是以模块的形式呈现的,模块负责管理整个库的生命周期,包括注册组件,配置组件,销毁组件等。

在最开始的 Abp 框架当中,一个模块有 4 个生命周期,它们都是在抽象基类 AbpModule 当中定义的,分别是 预加载初始化初始化完成销毁。前三个生命周期是依次执行的 预加载->初始化->初始化完成,而最后一个销毁动作则是在程序终止的时候,通过 AbpModuleManager 遍历模块,调用其 ShutDown() 方法进行销毁动作。

新的 Abp vNext 框架除了原有的四个生命周期以外,还抽象出了 IOnPreApplicationInitializationIOnApplicationInitializationIOnPostApplicationInitializationIOnApplicationShutdown。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新的四个生命周期是基于应用程序级别的,而不是模块级别。

这是什么意思呢?在 Abp vNext 框架当中,模块按照功能用途划分为两种类型的模块。第一种是 框架模块,它是框架的核心模块,比如缓存、EF Core 等基础设施就属于框架模块,其模块的逻辑与处理基本都在传统的三个生命周期进行处理。

在我们的 services.AddApplication() 阶段就已经完成所有初始化,可以给 应用程序模块 提供服务。

第二种则是 应用程序模块,这种模块则是实现了特定的业务/功能,例如身份管理、租户管理等,而新增加的四个生命周期基本是为这种类型的模块服务的。

在代码和结构上来说,两者并没有区别,在这里仅仅是按用途进行了一次分类。单就模块系统来说,其基本的作用就类似于一个配置类,配置某种组件的各种参数和一些默认逻辑。

二、源码分析

2.1 模块系统的基础设施

模块的初始化动作是在 AbpApplicationBase 基类开始的,在该基类当中除了注入模块相关的基础设施以外。还定义了模块的初始化方法,即 LoadModules() 方法,在该方法内部是调用的 IModuleLoader 去执行具体的加载操作。

internal AbpApplicationBase(
[NotNull] Type startupModuleType,
[NotNull] IServiceCollection services,
[CanBeNull] Action<AbpApplicationCreationOptions> optionsAction)
{
Check.NotNull(startupModuleType, nameof(startupModuleType));
Check.NotNull(services, nameof(services)); // 配置当前系统的启动模块,以便按照依赖关系进行查找。
StartupModuleType = startupModuleType;
Services = services; services.TryAddObjectAccessor<IServiceProvider>(); var options = new AbpApplicationCreationOptions(services);
optionsAction?.Invoke(options); // 当前的 Application 就是一个模块容器。
services.AddSingleton<IAbpApplication>(this);
services.AddSingleton<IModuleContainer>(this); services.AddCoreServices();
// 注入模块加载类,以及模块的四个应用程序生命周期。
services.AddCoreAbpServices(this, options); // 遍历所有模块,并按照预加载、初始化、初始化完成的顺序执行其生命周期方法。
Modules = LoadModules(services, options);
} private IReadOnlyList<IAbpModuleDescriptor> LoadModules(IServiceCollection services, AbpApplicationCreationOptions options)
{
// 从 IoC 容器当中得到模块加载器。
return services
.GetSingletonInstance<IModuleLoader>()
.LoadModules(
services,
StartupModuleType,
options.PlugInSources
);
}

2.2 模块的初始化

进入 IModuleLoader 的默认实现 ModuleLoader,在它的 LoadModules() 方法中,基本逻辑如下:

  1. 扫描当前应用程序的所有模块类,并构建模块描述对象。
  2. 基于模块描述对象,使用拓扑排序算法来按照模块的依赖性进行排序。
  3. 排序完成之后,遍历排序完成的模块描述对象,依次执行它们的三个生命周期方法。
public IAbpModuleDescriptor[] LoadModules(
IServiceCollection services,
Type startupModuleType,
PlugInSourceList plugInSources)
{
// 验证参数的有效性。
Check.NotNull(services, nameof(services));
Check.NotNull(startupModuleType, nameof(startupModuleType));
Check.NotNull(plugInSources, nameof(plugInSources)); // 扫描模块类型,并构建模块描述对象集合。
var modules = GetDescriptors(services, startupModuleType, plugInSources); // 按照模块的依赖性重新排序。
modules = SortByDependency(modules, startupModuleType); // 调用模块的三个生命周期方法。
ConfigureServices(modules, services); return modules.ToArray();
}

在搜索模块类型的时候,是使用的 AbpModuleHelper 工具类提供的 .FindAllModuleTypes() 方法。该方法会将我们的启动模块传入,根据模块上面的 DependsOn() 标签递归构建 模块描述对象 的集合。

private List<IAbpModuleDescriptor> GetDescriptors(
IServiceCollection services,
Type startupModuleType,
PlugInSourceList plugInSources)
{
// 创建一个空的模块描述对象集合。
var modules = new List<AbpModuleDescriptor>(); // 按照启动模块,递归构建模块描述对象集合。
FillModules(modules, services, startupModuleType, plugInSources);
// 设置每个模块的依赖项。
SetDependencies(modules); // 返回结果。
return modules.Cast<IAbpModuleDescriptor>().ToList();
} protected virtual void FillModules(
List<AbpModuleDescriptor> modules,
IServiceCollection services,
Type startupModuleType,
PlugInSourceList plugInSources)
{
// 调用 AbpModuleHelper 提供的搜索方法。
foreach (var moduleType in AbpModuleHelper.FindAllModuleTypes(startupModuleType))
{
modules.Add(CreateModuleDescriptor(services, moduleType));
} // ... 其他代码。
}

走进 AbpModuleHelper 静态类,其代码与结构与原有的 Abp 框架类似,首先看下它的 FindAllModuleTypes() 方法,根据启动模块的类型递归查找所有的模块类型,并添加到一个集合当中。

public static List<Type> FindAllModuleTypes(Type startupModuleType)
{
var moduleTypes = new List<Type>();
// 递归构建模块类型集合。
AddModuleAndDependenciesResursively(moduleTypes, startupModuleType);
return moduleTypes;
} private static void AddModuleAndDependenciesResursively(List<Type> moduleTypes, Type moduleType)
{
// 检测传入的类型是否是模块类。
AbpModule.CheckAbpModuleType(moduleType); // 集合已经包含了类型定义,则返回。
if (moduleTypes.Contains(moduleType))
{
return;
} moduleTypes.Add(moduleType); // 遍历其 DependsOn 特性定义的类型,递归将其类型添加到集合当中。
foreach (var dependedModuleType in FindDependedModuleTypes(moduleType))
{
AddModuleAndDependenciesResursively(moduleTypes, dependedModuleType);
}
} public static List<Type> FindDependedModuleTypes(Type moduleType)
{
AbpModule.CheckAbpModuleType(moduleType); var dependencies = new List<Type>(); // 从传入的类型当中,获得 DependsOn 特性。
var dependencyDescriptors = moduleType
.GetCustomAttributes()
.OfType<IDependedTypesProvider>(); // 可能有多个特性标签,遍历。
foreach (var descriptor in dependencyDescriptors)
{
// 根据特性存储的类型,将其添加到返回结果当中。
foreach (var dependedModuleType in descriptor.GetDependedTypes())
{
dependencies.AddIfNotContains(dependedModuleType);
}
} return dependencies;
}

以上操作完成之后,我们就能获得一个平级的模块描述对象集合,我们如果要使用拓扑排序来重新针对这个集合进行排序,就需要知道每个模块的依赖项,根据 IAbpModuleDescriptor 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它有一个 Dependencies 集合来存储它的依赖项。

public interface IAbpModuleDescriptor
{
// 模块的具体类型。
Type Type { get; } // 模块所在的程序集。
Assembly Assembly { get; } // 模块的单例实例。
IAbpModule Instance { get; } // 是否是一个插件。
bool IsLoadedAsPlugIn { get; } // 依赖的其他模块。
IReadOnlyList<IAbpModuleDescriptor> Dependencies { get; }
}

SetDependencies(List<AbpModuleDescriptor> modules) 方法就是来设置每个模块的依赖项的,代码逻辑很简单。遍历之前的平级模块描述对象集合,根据当前模块的类型定义,找到其依赖项的类型定义。根据这个类型定义去平级的模块描述对象集合搜索,将搜索到的结果存储到当前的模块描述对象中的 Dependencies 属性当中。

protected virtual void SetDependencies(List<AbpModuleDescriptor> modules)
{
// 遍历整个模块描述对象集合。
foreach (var module in modules)
{
SetDependencies(modules, module);
}
} protected virtual void SetDependencies(List<AbpModuleDescriptor> modules, AbpModuleDescriptor module)
{
// 根据当前模块描述对象存储的 Type 类型,获得 DependsOn 标签依赖的类型。
foreach (var dependedModuleType in AbpModuleHelper.FindDependedModuleTypes(module.Type))
{
// 在模块描述对象中,按照 Type 类型搜索。
var dependedModule = modules.FirstOrDefault(m => m.Type == dependedModuleType);
if (dependedModule == null)
{
throw new AbpException("Could not find a depended module " + dependedModuleType.AssemblyQualifiedName + " for " + module.Type.AssemblyQualifiedName);
} // 搜索到结果,则添加到当前模块描述对象的 Dependencies 属性。
module.AddDependency(dependedModule);
}
}

最后的拓扑排序就不在赘述,关于拓扑排序的算法,可以在我的 这篇 博文当中找到。

关于模块的最后操作,就是执行模块的三个生命周期方法了,这块代码在 ConfigureServices() 方法当中,没什么特别的的处理,遍历整个模块描述对象集合,依次执行几个方法就完了。

只是在这里的生命周期方法与之前的不一样了,这里会为每个方法传入一个服务上下文对象,主要是可以通过 IServiceCollection 来配置各个模块的参数,而不是原来的 Configuration 属性。

protected virtual void ConfigureServices(List<IAbpModuleDescriptor> modules, IServiceCollection services)
{
// 构造一个服务上下文,并将其添加到 IoC 容器当中。
var context = new ServiceConfigurationContext(services);
services.AddSingleton(context); foreach (var module in modules)
{
if (module.Instance is AbpModule abpModule)
{
abpModule.ServiceConfigurationContext = context;
}
} // 执行预加载方法 PreConfigureServices。
foreach (var module in modules.Where(m => m.Instance is IPreConfigureServices))
{
((IPreConfigureServices)module.Instance).PreConfigureServices(context);
} // 执行初始化方法 ConfigureServices。
foreach (var module in modules)
{
if (module.Instance is AbpModule abpModule)
{
if (!abpModule.SkipAutoServiceRegistration)
{
services.AddAssembly(module.Type.Assembly);
}
} module.Instance.ConfigureServices(context);
} // 执行初始化完成方法 PostConfigureServices。
foreach (var module in modules.Where(m => m.Instance is IPostConfigureServices))
{
((IPostConfigureServices)module.Instance).PostConfigureServices(context);
} // 将服务上下文置为 NULL。
foreach (var module in modules)
{
if (module.Instance is AbpModule abpModule)
{
abpModule.ServiceConfigurationContext = null;
}
}
}

以上动作都是在 Startup 类当中的 ConfigureService() 方法中执行,你可能会奇怪,剩下的四个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的方法在哪儿执行的呢?

这几个方法是被抽象成了 IModuleLifecycleContributor 类型,在前面的 AddCoreAbpService() 方法的内部就被添加到了配置项里面。

internal static void AddCoreAbpServices(this IServiceCollection services,
IAbpApplication abpApplication,
AbpApplicationCreationOptions applicationCreationOptions)
{
// ... 其他代码 services.Configure<ModuleLifecycleOptions>(options =>
{
options.Contributors.Add<OnPreApplicationInitializationModuleLifecycleContributor>();
options.Contributors.Add<OnApplicationInitializationModuleLifecycleContributor>();
options.Contributors.Add<OnPostApplicationInitializationModuleLifecycleContributor>();
options.Contributors.Add<OnApplicationShutdownModuleLifecycleContributor>();
});
}

执行的话,则是在 Startup 类的 Configure() 方法当中,它会调用 AbpApplicationBase 基类的 InitializeModules() 方法,在该方法内部也是遍历所有的 Contributor (生命周期),再将所有的模块对应的方法调用一次而已。

public void InitializeModules(ApplicationInitializationContext context)
{
LogListOfModules(); // 遍历应用程序的几个生命周期。
foreach (var Contributor in _lifecycleContributors)
{
// 遍历所有的模块,将模块实例传入具体的 Contributor,方便在其内部调用具体的生命周期方法。
foreach (var module in _moduleContainer.Modules)
{
Contributor.Initialize(context, module.Instance);
}
} _logger.LogInformation("Initialized all modules.");
}

这里操作可能有点看不懂,不是说调用模块的生命周期方法么,为啥还将实例传递给 Contributor 呢?我们找到一个 Contributor 的定义就知道了。

public class OnApplicationInitializationModuleLifecycleContributor : ModuleLifecycleContributorBase
{
public override void Initialize(ApplicationInitializationContext context, IAbpModule module)
{
// 使用模块实例转换为 IOnApplicationInitialization 对象,调用其生命周期方法。
(module as IOnApplicationInitialization)?.OnApplicationInitialization(context);
}
}

这里我认为 Abp vNext 把 Contributor 抽象出来可能是为了后面方便扩展吧,如果你也有自己的看法不妨在评论区留言。

三、总结

至此,整个模块系统的解析就结束了,如果看过 Abp 框架源码解析的朋友就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新框架的模块系统除了生命周期多了几个以外,其他的变化很少,基本没太大的变化。

在 Abp vNext 框架里面,模块系统是整个框架的基石,了解了模块系统以后,对于剩下的设计就很好理解了。

四、点击我跳转到文章目录

[Abp vNext 源码分析] - 2. 模块系统的变化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bp vNext 源码分析] - 文章目录

    一.简要介绍 ABP vNext 是 ABP 框架作者所发起的新项目,截止目前 (2019 年 2 月 18 日) 已经拥有 1400 多个 Star,最新版本号为 v 0.16.0 ,但还属于预览版 ...

  2. [Abp vNext 源码分析] - 5. DDD 的领域层支持(仓储、实体、值对象)

    一.简要介绍 ABP vNext 框架本身就是围绕着 DDD 理念进行设计的,所以在 DDD 里面我们能够见到的实体.仓储.值对象.领域服务,ABP vNext 框架都为我们进行了实现,这些基础设施都 ...

  3. [Abp vNext 源码分析] - 23. 二进制大对象系统(BLOB)

    一.简介 ABP vNext 在 v 2.9.x 版本当中添加了 BLOB 系统,主要用于存储大型二进制文件.ABP 抽象了一套通用的 BLOB 体系,开发人员在存储或读取二进制文件时,可以忽略具体实 ...

  4. [Abp vNext 源码分析] - 3. 依赖注入与拦截器

    一.简要说明 ABP vNext 框架在使用依赖注入服务的时候,是直接使用的微软提供的 Microsoft.Extensions.DependencyInjection 包.这里与原来的 ABP 框架 ...

  5. [Abp vNext 源码分析] - 1. 框架启动流程分析

    一.简要说明 本篇文章主要剖析与讲解 Abp vNext 在 Web API 项目下的启动流程,让大家了解整个 Abp vNext 框架是如何运作的.总的来说 ,Abp vNext 比起 ABP 框架 ...

  6. [Abp vNext 源码分析] - 4. 工作单元

    一.简要说明 统一工作单元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基础设施组件,它负责管理整个业务流程当中涉及到的数据库事务,一旦某个环节出现异常自动进行回滚处理. 在 ABP vNext 框架当中,工作单元被独立出来作为一 ...

  7. [Abp vNext 源码分析] - 11. 用户的自定义参数与配置

    一.简要说明 文章信息: 基于的 ABP vNext 版本:1.0.0 创作日期:2019 年 10 月 23 日晚 更新日期:暂无 ABP vNext 针对用户可编辑的配置,提供了单独的 Volo. ...

  8. [Abp vNext 源码分析] - 12. 后台作业与后台工作者

    一.简要说明 文章信息: 基于的 ABP vNext 版本:1.0.0 创作日期:2019 年 10 月 24 日晚 更新日期:暂无 ABP vNext 提供了后台工作者和后台作业的支持,基本实现与原 ...

  9. [Abp vNext 源码分析] - 14. EntityFramework Core 的集成

    一.简要介绍 在以前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 ABP vNext 在 DDD 模块定义了仓储的接口定义和基本实现.本章将会介绍,ABP vNext 是如何将 EntityFramework Core 框 ...

随机推荐

  1. jQuery学习之旅 Item6 好用的each()

    1.javascript 函数的调用方式 首先来研究一下jquery的each()方法的源码,在这之前,先要回顾一下javascript函数具体调用样式: 普通函数调用 setName(); 可以作为 ...

  2. 如何查看selenium的版本号

    方法一: 打开cmd,输入python >>> import selenium >>> help(selenium) Help on package seleniu ...

  3. Flask开发微电影网站(三)

    页面完成后的最终布局 可以看到,页面共同的部分是顶部导航和底部导航 所以我们可以把页面顶部导航和底部导航部分单独定义一个文件home.html,然后让需要使用顶部导航和底部导航的页面都继承home.h ...

  4. TProfiler部署文档--笔记

    TProfiler是一个可以在生产环境长期使用的性能分析工具.它同时支持剖析和采样两种方式,记录方法执行的时间和次数,生成方法热点 对象创建热点 线程状态分析等数据,为查找系统性能瓶颈提供数据支持. ...

  5. Grafana简单使用

    下载安装 Grafana也是用GO语言写的,无任何依赖,安装非常简单. 启动 sudo service grafana-server start 运行 直接访问:http://your_ip:3000 ...

  6. bzoj4067 [Ctsc2015]gender

    好神的一道题啊! 我们发现题目中的ln的贡献非常傻逼,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这个东西的取值只有40个左右,于是我们可以枚举他! 枚举完了对于题里的贡献就是一个普通的最小割,采用的是文理分科的思想,与S连代表 ...

  7. CLOSE_WAIT问题-TCP

    环境简述 要说清楚问题,先要简单说下生产环境的网络拓扑(毕竟是个网络问题对吧) 看,挺简单的对吧,一个OpenResty做SLB承受客户端请求,反响代理到几台应用服务器.由于业务要求,必须要同步调用第 ...

  8. Django中Middleware中间件

    Django中Middleware中间件 1 Middleware中间件概述 django中间middleware实质就是一个类,django会根据自己的规则在合适的时机执行中间件相应的方法.实际上当 ...

  9. selenium IDE工具页面介绍!

    selenium IDE工具页面,常用功能点介绍

  10. Java数据结构之堆和优先队列

    概述 在谈堆之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是优先队列.我们每天都在排队,银行,医院,购物都得排队.排在队首先处理事情,处理完才能从这个队伍离开,又有新的人来排在队尾.但仅仅这样就能满足我们生活需求吗,明显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