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篇-语句执行计划详解(explain)
概述
使用 explain 输出 SELECT 语句执行的详细信息,包括以下信息:
- 表的加载顺序
- sql 的查询类型
- 可能用到哪些索引,实际上用到哪些索引
- 读取的行数
Explain 执行计划包含字段信息如下:分别是 id、select_type、table、partitions、type、possible_keys、key、key_len、ref、rows、filtered、Extra 12个字段。
通过explain extended + show warnings可以在原本explain的基础上额外提供一些查询优化的信息,得到优化以后的可能的查询语句(不一定是最终优化的结果)。
测试环境:
CREATE TABLE `blog` (
  `blog_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唯一博文id--主键',
  `blog_title` varchar(255) NOT NULL COMMENT '博文标题',
  `blog_body` text NOT NULL COMMENT '博文内容',
  `blog_time` datetime NOT NULL COMMENT '博文发布时间',
  `update_time` timestamp NULL DEFAULT NULL ON UPDATE CURRENT_TIMESTAMP,
  `blog_state` int NOT NULL COMMENT '博文状态--0 删除 1正常',
  `user_id` int NOT NULL COMMENT '用户id',
  PRIMARY KEY (`blog_id`)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17 DEFAULT CHARSET=utf8
CREATE TABLE `user` (
  `user_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用户唯一id--主键',
  `user_name` varchar(30) NOT NULL COMMENT '用户名--不能重复',
  `user_password` varchar(255) NOT NULL COMMENT '用户密码',
  PRIMARY KEY (`user_id`),
  KEY `name` (`user_name`)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17 DEFAULT CHARSET=utf8
CREATE TABLE `discuss` (
  `discuss_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评论唯一id',
  `discuss_body` varchar(255) NOT NULL COMMENT '评论内容',
  `discuss_time` datetime NOT NULL COMMENT '评论时间',
  `user_id` int NOT NULL COMMENT '用户id',
  `blog_id` int NOT NULL COMMENT '博文id',
  PRIMARY KEY (`discuss_id`)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61 DEFAULT CHARSET=utf8
id
表示查询中执行select子句或者操作表的顺序,id的值越大,代表优先级越高,越先执行
explain select discuss_body
from discuss
where blog_id = (
    select blog_id from blog where user_id = (
        select user_id from user where user_name = 'admin'));
三个表依次嵌套,发现最里层的子查询 id最大,最先执行。

select_type
表示 select 查询的类型,主要是用于区分各种复杂的查询,例如:普通查询、联合查询、子查询等。
- SIMPLE:表示最简单的 select 查询语句,在查询中不包含子查询或者交并差集等操作。
- PRIMARY:查询中最外层的SELECT(存在子查询的外层的表操作为PRIMARY)。
- SUBQUERY:子查询中首个SELECT。
- DERIVED:被驱动的SELECT子查询(子查询位于FROM子句)。
- UNION:在SELECT之后使用了UNION
table
查询的表名,并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表,有别名显示别名,也可能为临时表。当from子句中有子查询时,table列是<derivenN>的格式,表示当前查询依赖 id为N的查询,会先执行 id为N的查询。

partitions
查询时匹配到的分区信息,对于非分区表值为NULL,当查询的是分区表时,partitions显示分区表命中的分区情况。

type
查询使用了何种类型,它在 SQL优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访问效率:const > eq_ref > ref > range > index > ALL
system
当表仅有一行记录时(系统表),数据量很少,往往不需要进行磁盘IO,速度非常快。比如,Mysql系统表proxies_priv在Mysql服务启动时候已经加载在内存中,对这个表进行查询不需要进行磁盘 IO。

const
单表操作的时候,查询使用了主键或者唯一索引。

eq_ref
多表关联查询的时候,主键和唯一索引作为关联条件。如下图的sql,对于user表(外循环)的每一行,user_role表(内循环)只有一行满足join条件,只要查找到这行记录,就会跳出内循环,继续外循环的下一轮查询。

ref
查找条件列使用了索引而且不为主键和唯一索引。虽然使用了索引,但该索引列的值并不唯一,这样即使使用索引查找到了第一条数据,仍然不能停止,要在目标值附近进行小范围扫描。但它的好处是不需要扫全表,因为索引是有序的,即便有重复值,也是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做扫描。

ref_or_null
类似 ref,会额外搜索包含NULL值的行
index_merge
使用了索引合并优化方法,查询使用了两个以上的索引。新建comment表,id为主键,value_id为非唯一索引,执行explain select content from comment where value_id = 1181000 and id > 1000;,执行结果显示查询同时使用了id和value_id索引,type列的值为index_merge。

range
有范围的索引扫描,相对于index的全索引扫描,它有范围限制,因此要优于index。像between、and、>、<、in和or都是范围索引扫描。

index
index包括select索引列,order by主键两种情况。
order by主键。这种情况会按照索引顺序全表扫描数据,拿到的数据是按照主键排好序的,不需要额外进行排序。

select索引列。type为index,而且extra字段为using index,也称这种情况为索引覆盖。所需要取的数据都在索引列,无需回表查询。

all
全表扫描,查询没有用到索引,性能最差。

possible_keys
此次查询中可能选用的索引。但这个索引并不定一会是最终查询数据时所被用到的索引。
key
此次查询中确切使用到的索引
ref
ref 列显示使用哪个列或常数与key一起从表中选择数据行。常见的值有const、func、NULL、具体字段名。当 key 列为 NULL,即不使用索引时。如果值是func,则使用的值是某个函数的结果。
以下SQL的执行计划ref为const,因为使用了组合索引(user_id, blog_id),where user_id = 13中13为常量
mysql> explain select blog_id from user_like where user_id = 13;
+----+-------------+-----------+------------+------+---------------+------+---------+-------+------+----------+-------------+
|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partitions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filtered | Extra       |
+----+-------------+-----------+------------+------+---------------+------+---------+-------+------+----------+-------------+
|  1 | SIMPLE      | user_like | NULL       | ref  | ul1,ul2       | ul1  | 4       | const |    2 |   100.00 | Using index |
+----+-------------+-----------+------------+------+---------------+------+---------+-------+------+----------+-------------+
而下面这个SQL的执行计划ref值为NULL,因为key为NULL,查询没有用到索引。
mysql> explain select user_id from user_like where status = 1;
+----+-------------+-----------+------------+------+---------------+------+---------+------+------+----------+-------------+
|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partitions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filtered | Extra       |
+----+-------------+-----------+------------+------+---------------+------+---------+------+------+----------+-------------+
|  1 | SIMPLE      | user_like | NULL       | A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6 |    16.67 | Using where |
+----+-------------+-----------+------------+------+---------------+------+---------+------+------+----------+-------------+
rows
估算要找到所需的记录,需要读取的行数。评估SQL 性能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数据,mysql需要扫描的行数,很直观的显示 SQL 性能的好坏,一般情况下 rows 值越小越好
filtered
存储引擎返回的数据在经过过滤后,剩下满足条件的记录数量的比例
extra
表示额外的信息说明。为了方便测试,这里新建两张表。
CREATE TABLE `t_order` (
  `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user_id` int DEFAULT NULL,
  `order_id` int DEFAULT NULL,
  `order_status` tinyint DEFAULT NULL,
  `create_date` datetime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idx_userid_order_id_createdate` (`user_id`,`order_id`,`create_date`)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99 DEFAULT CHARSET=utf8
CREATE TABLE `t_orderdetail` (
  `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order_id` int DEFAULT NULL,
  `product_name`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cnt` int DEFAULT NULL,
  `create_date` datetime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idx_orderid_productname` (`order_id`,`product_name`)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152 DEFAULT CHARSET=utf8
using where
表示在查询过程中使用了WHERE条件进行数据过滤。当一 个查询中包含WHERE条件时,MySQL会根据该条件过滤出满足条件的数据行,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操作。这个过程 就被称为"Using Where”。
表示查询的列未被索引覆盖,,且where筛选条件是索引列前导列的一个范围,或者是索引列的非前导列,或者是非索引列。对存储引擎返回的结果进行过滤(Post-filter,后过滤),一般发生在MySQL服务器,而不是存储引擎层,因此需要回表查询数据。

using index
查询的列被索引覆盖,并且where筛选条件符合最左前缀原则,通过索引查找就能直接找到符合条件的数据,不需要回表查询数据。

Using where&Using index
查询的列被索引覆盖,但无法通过索引查找找到符合条件的数据,不过可以通过索引扫描找到符合条件的数据,也不需要回表查询数据。
包括两种情况(组合索引为(user_id, orde)):
where筛选条件不符合最左前缀原则

where筛选条件是索引列前导列的一个范围

null
查询的列未被索引覆盖,并且where筛选条件是索引的前导列,也就是用到了索引,但是部分字段未被索引覆盖,必须回表查询这些字段,Extra中为NULL。

using index condition
索引下推(index condition pushdown,ICP),先使用where条件过滤索引,过滤完索引后找到所有符合索引条件的数据行,随后用 WHERE 子句中的其他条件去过滤这些数据行。
对于联合索引(a, b),在执行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a > 1 and b = 2 语句的时候,只有 a 字段能用到索引,那在联合索引的 B+Tree 找到第一个满足条件的主键值(ID 为 2)后,还需要判断其他条件是否满足(看 b 是否等于 2),那是在联合索引里判断?还是回主键索引去判断呢?
MySQL 5.6 引入的索引下推优化(index condition pushdown), 可以在联合索引遍历过程中,对联合索引中包含的字段先做判断,直接过滤掉不满足条件的记录,减少回表次数。
不使用ICP的情况(set optimizer_switch='index_condition_pushdown=off'),如下图,在步骤4中,没有使用where条件过滤索引:

使用ICP的情况(set optimizer_switch='index_condition_pushdown=on'):

下面的例子使用了ICP:
explain select user_id, order_id, order_status from t_order where user_id > 1 and user_id < 5\G;

关掉ICP之后(set optimizer_switch='index_condition_pushdown=off'),可以看到extra列为using where,不会使用索引下推。

using temporary
使用了临时表保存中间结果,常见于 order by 和 group by 中。典型的,当group by和order by同时存在,且作用于不同的字段时,就会建立临时表,以便计算出最终的结果集
filesort
文件排序。表示无法利用索引完成排序操作,以下情况会导致filesort:
- order by 的字段不是索引字段
- select 查询字段不全是索引字段
- select 查询字段都是索引字段,但是 order by 字段和索引字段的顺序不一致

using join buffer
Block Nested Loop,需要进行嵌套循环计算。两个关联表join,关联字段均未建立索引,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内层和外层的type均为ALL,rows均为4,需要循环进行4*4次计算。常见的优化方案是,在关联字段上添加索引,避免每次嵌套循环计算。
面试题专栏
Java面试题专栏已上线,欢迎访问。
- 如果你不知道简历怎么写,简历项目不知道怎么包装;
- 如果简历中有些内容你不知道该不该写上去;
- 如果有些综合性问题你不知道怎么答;
那么可以私信我,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
Mysql篇-语句执行计划详解(explain)的更多相关文章
- [转]MySQL查询语句执行过程详解
		Mysql查询语句执行原理 数据库查询语句如何执行?语法分析:首先进行语法分析,对使用sql表示的查询进行语法分析,生成查询语法分析树.语义检查:检查sql中所涉及的对象以及是否在数据库中存在,用户是 ... 
- SQL执行计划详解explain
		1.使用explain语句去查看分析结果 如explain select * from test1 where id=1;会出现:id selecttype table type possible_k ... 
- mysql的sql执行计划详解(非常有用)
		以前没有怎么了解mysql执行计划,以及sql 优化方面,今天算学习了. https://blog.csdn.net/heng_yan/article/details/78324176 https:/ ... 
- mysql的sql执行计划详解
		实际项目开发中,由于我们不知道实际查询的时候数据库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数据库软件是怎样扫描表.怎样使用索引的,因此,我们能感知到的就只有 sql语句运行的时间,在数据规模不大时,查询是瞬间的,因此,在写 ... 
- MySQL性能分析, mysql explain执行计划详解
		MySQL性能分析 MySQL性能分析及explain用法的知识是本文我们主要要介绍的内容,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介绍这一过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使用explain语句去查看分析 ... 
- MySQL 执行计划详解
		我们经常使用 MySQL 的执行计划来查看 SQL 语句的执行效率,接下来分析执行计划的各个显示内容.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IN (SELECT ... 
- MySQL 语句执行过程详解
		MySQL 原理篇 MySQL 索引机制 MySQL 体系结构及存储引擎 MySQL 语句执行过程详解 MySQL 执行计划详解 MySQL InnoDB 缓冲池 MySQL InnoDB 事务 My ... 
- mysql中SQL执行过程详解与用于预处理语句的SQL语法
		mysql中SQL执行过程详解 客户端发送一条查询给服务器: 服务器先检查查询缓存,如果命中了缓存,则立刻返回存储在缓存中的结果.否则进入下一阶段. 服务器段进行SQL解析.预处理,在优化器生成对应的 ... 
- Oracle执行计划详解
		Oracle执行计划详解 --- 作者:TTT BLOG 本文地址:http://blog.chinaunix.net/u3/107265/showart_2192657.html --- 简介: ... 
- [转]Oracle执行计划详解
		Oracle执行计划详解 --- 作者:TTT BLOG 本文地址:http://blog.chinaunix.net/u3/107265/showart_2192657.html --- 简介: ... 
随机推荐
- 最简!手把手带你完美删除Vmware虚拟机!
			Vmware虚拟机最简完美删除教程 你还在苦于无法完美删除Vmware虚拟机吗?你还在为自己千疮百孔的系统而烦恼吗?你还在为想要重做Vmware但没删干净各种报错而烦操吗?但今天之后这些问题都将不是问 ... 
- ASP.NET Core – Logging & Serilog
			前言 以前就写过了 Asp.net core 学习笔记 (Logging 日志), 只是有点乱, 这篇作为整理版. 参考: docs – Logging in .NET Core and ASP.NE ... 
- CSS – Dimension min-content, max-content, fit-content
			前言 无意间在 practice 的时候看到视频使用, 以前没有听过. 它有点像 Figma 的 hug content, 据说 CSS 2.1 也是有类似的概念, 只是没有被正式纳入 CSS 里. ... 
- Google Analytics & Ads 学习笔记 2 (gtag 版本)
			gtag 是用来取代之前的 ga 的 但其实它底层就是调用 ga 而已. 只是封装了一个上层. 1. start up script <script async src="https: ... 
- 暑假集训CSP提高模拟18
			\[暑假集训CSP提高模拟 \ 1+1+1+1+1+1+1+1+1+1+1+1+1+1+1+1+1+1 \] Very good problem, this make my news rotate. ... 
- AD域下,普通用户环境下安装软件需要管理员权限的解决办法
			原理:将AD域普通用户添加到管理组中,使其拥有管理员权限 做法: 1.切换到AD域管理员账户: 2.计算机 -> 管理 -> 用户和组 -> 组 -> Administrato ... 
- CPU性能测试基准(Dhrystone)学习
			简介 Dhrystone是测量处理器运算能力的最常见基准程序之一,常用于处理器的整型运算性能的测量.程序是用C语言编写的,因此C编译器的编译效率对测试结果也有很大影响. Dhrystone是由Rein ... 
- USB设备类型代码、详细说明、查询方式
			以下是相关类型的详细说明: 地址:https://www.usb.org/documents 搜索device class 以下是USB所有支持的设备类型代码 地址:http://www.usb.or ... 
- Linux发布ASPNetCore 项目  IIS 部署
			Linux系统发布 ASP.ENT Core 项目 Linux系统-CentOS7 ---基于虚拟机来安装 IP:192.168.1.97 安装教程 链接:https://pan.baidu.com/ ... 
- v-model 语法糖-在父子组件传值 的简写形式
			props的变量名字 必须是 value ,this.$emit('input',数据值) 的自定义事件必须是 input : v-model 是 vue 中进行数据双向绑定的指令,在内部实际上是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