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init.d文件夹的说明
一、简单说明
/etc/init.d 是 /etc/rc.d/init.d 的软链接(soft link)。可以通过 ll 命令查看。
ls -ld /etc/init.d
lrwxrwxrwx. root root Aug /etc/init.d -> rc.d/init.d
都是用来放服务脚本的,当Linux启动时,会寻找这些目录中的服务脚本,并根据脚本的run level确定不同的启动级别。
在制作服务脚本的过程中,使用了Linux的两个版本,CentOS和Ubuntu,需要在两个版本中都可以开机启动服务。但Ubuntu没有 /etc/rc.d/init.d这个目录,所以,为了保持同一种服务在CentOS和Ubuntu使用的统一性,将服务脚本(注:服务脚本在两个不同版本中是不同的)都放在 /etc/init.d 目录下,最终达到的效果是相同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CentOS和Ubuntu两个版本中,除了服务脚本放置的目录是相同的,服务脚本的编写及服务配置都是不同的。比如CentOS使用Chkconfig进行配置,而Ubuntu使用sysv-rc-conf进行配置。
2 系统启动过程
1)BIOS自检 ,BIOS的功能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POST码和Runtime服务。POST阶段完成后它将从存储器中被清除,而Runtime服务会被一直保留,用于目标操作系统的启动。BIOS两个阶段所做的详细工作如下:
步骤1:上电自检POST(Power-on self test),主要负责检测系统外围关键设备(如:CPU、内存、显卡、I/O、键盘鼠标等)是否正常。例如,最常见的是内存松动的情况,BIOS自检阶段会报错,系统就无法启动起来;
步骤2:步骤1成功后,便会执行一段小程序用来枚举本地设备并对其初始化。这一步主要是根据我们在BIOS中设置的系统启动顺序来搜索用于启动系统的驱动器,如硬盘、光盘、U盘、软盘和网络等。我们以硬盘启动为例,BIOS此时去读取硬盘驱动器的第一个扇区(MBR,512字节),然后执行里面的代码。实际上这里BIOS并不关心启动设备第一个扇区中是什么内容,它只是负责读取该扇区内容、并执行。
至此,BIOS的任务就完成了,此后将系统启动的控制权移交到MBR部分的代码。
2)系统引导,通常情况下,诸如lilo、grub这些常见的引导程序都直接安装在MBR中。详细过程,请自行google
3)启动内核,它首先会去解析grub的配置文件/boot/grub/grub.conf,然后加载内核镜像到内存中,并将控制权转交给内核。而内核会立即初始化系统中各设备并做相关的配置工作,其中包括CPU、I/O、存储设备等。
关于Linux的设备驱动程序的加载,有一部分驱动程序直接被编译进内核镜像中,另一部分驱动程序则是以模块的形式放在initrd(ramdisk)中。
Linux内核需要适应多种不同的硬件架构,但是将所有的硬件驱动编入内核又是不实际的,而且内核也不可能每新出一种硬件结构,就将该硬件的设备驱动写入内核。实际上Linux的内核镜像仅是包含了基本的硬件驱动,在系统安装过程中会检测系统硬件信息,根据安装信息和系统硬件信息将一部分设备驱动写入 initrd 。这样在以后启动系统时,一部分设备驱动就放在initrd中来加载。这里有必要给大家再多介绍一下initrd这个东东:
initrd 的英文含义是 bootloader initialized RAM disk,就是由 boot loader 初始化的内存盘。在 linu2.6内核启动前,boot loader 会将存储介质中的 initrd 文件加载到内存,内核启动时会在访问真正的根文件系统前先访问该内存中的 initrd 文件系统。在 boot loader 配置了 initrd 的情况下,内核启动被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执行 initrd 文件系统中的init,完成加载驱动模块等任务,第二阶段才会执行真正的根文件系统中的 /sbin/init 进程。
通过以上分析,grub的stage2将initrd加载到内存里,让后将其中的内容释放到内容中,内核便去执行initrd中的init脚本,这时内核将控制权交给了init文件处理。我们简单浏览一下init脚本的内容,发现它也主要是加载各种存储介质相关的设备驱动程序。当所需的驱动程序加载完后,会创建一个根设备,然后将根文件系统rootfs以只读的方式挂载。这一步结束后,释放未使用的内存,转换到真正的根文件系统上面去,同时运行/sbin/init程序,执行系统的1号进程。此后系统的控制权就全权交给/sbin/init进程了。
初始化系统,接下来就是初始化系统的工作了,/sbin/init进程是系统其他所有进程的父进程,当它接管了系统的控制权先之后,它首先会去读取/etc/inittab文件来执行相应的脚本进行系统初始化,如设置键盘、字体,装载模块,设置网络等。主要包括以下工作:
(1)执行系统初始化脚本(/etc/rc.d/rc.sysinit),对系统进行基本的配置,以读写方式挂载根文件系统及其它文件系统,到此系统算是基本运行起来了,后面需要进行运行级别的确定及相应服务的启动。
(2)执行/etc/rc.d/rc脚本。该文件定义了服务启动的顺序是先K后S,而具体的每个运行级别的服务状态是放在/etc/rc.d/rc*.d(*=0~6)目录下,所有的文件均是指向/etc/init.d下相应文件的符号链接。rc.sysinit通过分析/etc/inittab文件来确定系统的启动级别,然后才去执行/etc/rc.d/rc*.d下的文件。
/etc/init.d-> /etc/rc.d/init.d
/etc/rc ->/etc/rc.d/rc
/etc/rc*.d ->/etc/rc.d/rc*.d
/etc/rc.local-> /etc/rc.d/rc.local
/etc/rc.sysinit-> /etc/rc.d/rc.sysinit
我们以启动级别3为例来简要说明一下,/etc/rc.d/rc3.d目录,该目录下的内容全部都是以 S 或 K 开头的链接文件,都链接到"/etc/rc.d/init.d"目录下的各种shell脚本。S表示的是启动时需要start的服务内容,K表示关机时需要关闭的服务内容。/etc/rc.d/rc*.d中的系统服务会在系统后台启动,如果要对某个运行级别中的服务进行更具体的定制,通过chkconfig命令来操作,或者通过setup、ntsys、system-config-services来进行定制。如果我们需要自己增加启动的内容,可以在init.d目录中增加相关的shell脚本,然后在rc*.d目录中建立链接文件指向该shell脚本。这些shell脚本的启动或结束顺序是由S或K字母后面的数字决定,数字越小的脚本越先执行。例如,/etc/rc.d/rc3.d /S01sysstat就比/etc/rc.d/rc3.d /S99local先执行。
(3)执行用户自定义引导程序/etc/rc.d/rc.local。其实当执行/etc/rc.d/rc3.d/S99local时,它就是在执行/etc/rc.d/rc.local。S99local是指向rc.local的符号链接。就是一般来说,自定义的程序不需要执行上面所说的繁琐的建立shell增加链接文件的步骤,只需要将命令放在rc.local里面就可以了,这个shell脚本就是保留给用户自定义启动内容的。
(4)完成了系统所有的启动任务后,linux会启动终端或X-Window来等待用户登录。tty1,tty2,tty3...这表示在运行等级1,2,3,4的时候,都会执行"/sbin/mingetty",而且执行了6个,所以linux会有6个纯文本终端,mingetty就是启动终端的命令。除了这6个之外还会执行"/etc/X11/prefdm-nodaemon"这个主要启动X-Window
至此,系统就启动完毕了。
接下来就是执行/bin/login程序,进入登录状态
二、 init.d目录包含许多系统各种服务的启动和停止脚本。
/etc/init.d里的shell脚本能够响应start,stop,restart,reload命令来管理某个具体的应用。比如经常看到的命令: /etc/init.d/networking start 这些脚本也可被其他trigger直接激活执行,这些trigger被软连接在/etc/rcN.d/中。这些原理似乎可以用来写daemon程序,让某些程序在开关机时运行。
参考文章:
linux中init.d文件夹的说明的更多相关文章
- Linux中如何查看文件夹的大小
直接查看当前文件夹的大小: du –sh 只看文件夹的名字里包含某字符串的子文件夹的大小: du –h –d 1 | grep "BACKEND" 我的linux系统被阉割的比较厉 ...
- Linux中查看各文件夹大小命令:du -h --max-depth=1
Linux中查看各文件夹大小命令:du -h --max-depth=1 du [-abcDhHklmsSx] [-L <符号连接>][-X <文件>][--block-siz ...
- Linux中查看各文件夹大小(扫盘)
df -h ./ du -hs ./ du -h /ifs4/BC_RD/USER/lizhixin/my_project/human_chr22 | grep [[:digit:]+]G du [- ...
- linux中如何修改文件夹的用户权限 chown命令
linux中,可以使用chown命令来修改文件夹的用户权限. 1. 以普通用户 A 登录linux,利用su -切换到root用户 2. 在root用户下,可以看到文件夹内容 3. 但通过文件系统, ...
- Linux中 mkdir 创建文件夹命令
语法 mkdir (选项)(参数) 选项 -Z:设置安全上下文,当使用SELinux时有效: -m<目标属性>或--mode<目标属性>建立目录的同时设置目录的权限: -p或- ...
- Linux中统计某个文件夹的大小
进入这个文件夹内 然后du -sh命令
- Linux中的bin文件夹
~/bin适合放个人用户的 script /usr/local/bin存放系统中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的 script /usr/local/sbin存放管理员的 script /usr/local/目录 ...
- Linux中查看各文件夹大小命令du -h --max-depth=1
http://blog.csdn.net/ouyang_peng/article/details/10414499 du -h --max-depth=1
- linux grep find查找文件夹、代码中的某行/字符串
本文转载于:https://blog.csdn.net/Mr_Cat123/article/details/80541658 在Linux中,由于文件很多,代码很长,可能我们只知道其中的一两个字符串, ...
随机推荐
- 在CentOS/RHEL上设置SSH免密码登录
本文会告诉你怎样在 CentOS/RHEL 上设置 SSH 免密码登录.自动登录配置好以后,你可以通过它使用 SSH (Secure Shell)和安全复制 (SCP)来移动文件. SSH 是开源的, ...
- XGBoost:在Python中使用XGBoost
原文:http://blog.csdn.net/zc02051126/article/details/46771793 在Python中使用XGBoost 下面将介绍XGBoost的Python模块, ...
- OAuth 2.0 RFC 框架 中文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 D. Hardt, Ed.Request for Comments: 6749 MicrosoftObsoletes: 5 ...
- C#.NET常见问题(FAQ)-如何把函数名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个函数
在主窗体中使用的还是普通的函数,但是test函数有一个新的参数,就是method 这个method所指向的就是前面委托定义的method 更多教学视频和资料下载,欢迎关注以下信息: 我的优 ...
- 解决ArcEngine开发程序“假死”现象
在GIS数据处理中,数据量大是一个非常伤脑筋的问题.最近,在写一个CAD注记转Shapefile文件时,又遇到这个问题. 曾经处理一次数据,达130万个点,即测试区域内的栅格转成点全部处理,程序是写好 ...
- photoshop 去掉gif水印
先贴上未去除水印的GIF图片!~ 打开选中需要处理的“gif文件” 下面就以动图给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勾选 时间轴和图层 第二步(选择区域) 第三步(选择水印区域),选择完了以后按Enter 选中第一 ...
- 转:Python 从FTP 下载数据的例子
<hadoop权威指南>的天气数据可以在ftp://ftp3.ncdc.noaa.gov/pub/data/noaa下载,在网上看到这个数据好开心,打开ftp发现个问题,呀呀,这么多文件啊 ...
- VarPtr 得到地址 指针
在Basic语言演变成QBasic,然后到Visual Basic之前,VarPtr函数就已经存在了.开始,这个函数存在于VB运行库1.0版中.通过声明可以调用这个函数: Declare Functi ...
- jprofiler_windows-x64_9_1注册码
L-Larry_Lau@163.com#5481-ucjn4a16rvd98#6038 L-Larry_Lau@163.com#36573-fdkscp15axjj6#25257
- glob 模块
# -*- coding: utf-8 -*- #python 27 #xiaodeng #glob 模块 #http://python.jobbole.com/81552/ #查找文件只用到三个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