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JavaScript 中,由于垃圾回收是自动进行的,所以人们在编码时可能不太会注意这方面。但事实是,一些 webapp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卡顿的现象,特别是那些单页应用,包括 WebView 方式的手机 app 。这个现象在传统的“单击 - 刷新”类型的页面中并不明显,因为页面刷新之后,所有没有被回收的垃圾对象也会被清除,但是在单页应用中,如果没有手动去点浏览器的刷新按钮,那么就算是很小的内存泄露,随着页面停留时间的增长,累积的泄露会越来越多,在手机上的感觉就更明显了。

所以这里想讨论一下内存泄露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如何去避免。

开门见山,一般有两种方式的垃圾回收机制,一个是“引用计数”,当一个对象被引用的次数为 0 时,该对象就可以被回收;另一个是“标记清除”,当一个对象不能再被访问到时,对该对象进行标记,等下一轮 GC 事件发生时,这些对象就会被清除。从 2012 年起,所有的现代浏览器都是基于“标记清除”的回收算法,所以,如果需要兼容更早的浏览器,可能需要做更多的事。GC 的时机由 JS 引擎决定,需要知道的事,当 GC 进行时,主线程会被阻塞,这个时间可以通过 Chrome 的 Timeline 工具看到,最少也会超过 10 ms 吧。

Chrome DevTools - Timeline

在 Chrome 中可以很直观方便地看到垃圾回收事件的执行。打开 Chrome 的 Timeline,只需要勾选“Memory”就可以了,并且在左边的 View 中选中第二个。

然后单击放大镜下面的圆点,这时候 Chrome 会开始记录内存分配、绘制等事件,等你打开一张页面,比如百度吧,再单击这个圆点(现在应该是红色的了),就会看到一条蓝色的折线。不同页面不一样,但几乎都会有一个突然下降的地方,比如下图中 1200 ms 左边的地方,单击它,就能在下方显示 GC 事件所用的时间,以及它回收了多少内存。

如果你看到自己网站的这条蓝色折线是呈上升趋势,在不断的 GC 后,内存还是在上升,就极有可能是发生了内存泄露,需要排查一下代码。

引用计数

这里的问题在于“循环引用”,如果对象 a 的属性引用了 b,而 b 的属性引用了 a,由于引擎只有在变量的引用次数为 0 的情况下才会回收,这里 a 和 b 的引用次数至少有 1,所以就算它们所在的函数执行完了,这两个变量还是无法被回收掉。

function foo() {
var a = {},
b = {}; a.attr = b;
b.attr = a;
} foo();

当 foo 函数执行很多次之后,就会有很多个无法被回收的 a 和 b 存在。

实际情况可能是这样的:

function foo() {
var tex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nput-text'); text.onfocus = function() {
text.value = '';
}
} foo();

意思是,当光标移到输入框时,清空原有的内容。考虑 text 变量和 foo 里面的匿名函数,text 的 onfocus 属性引用了匿名函数,而该匿名函数引用了 text 变量(循环了),所以当 foo 执行结束后,这两个对象由于引用次数大于 0 而无法被回收。

对于这种情况,只需要在 foo 的末尾对 text 变量置空就可以了。

text = null;

如果你用 Chrome 运行这个例子的话,会看到蓝线还是降到初始的高度了,因为 Chrome 是基于“标记清除”的算法来回收内存的,所以不会有“循环引用”的问题。

标记清除

对于标记清除,心中要想象一个树,每个页面都存在一个根,每当一个函数执行,就会生成一个节点。自然,嵌套的函数调用就会有子节点。一般情况下(没有闭包),当函数执行完时,内部的变量都是无法被其他代码访问的,所以它就被标记为“无法被访问”。GC 时,JS 引擎统一对所有这些状态的对象进行回收。

介绍两个概念。Shallow Size,表示该对象本身占用的内存。Retained Size,表示释放该对象后能得到的内存大小。什么意思?比如上图绿色的 #3,这个绿色的面积就是 Shallow Size。释放 #3 后,#4 和 #5 也会被释放,所以 Retained Size 就是 #3、#4、#5 的总大小。

在“标记清除”算法中,难点是如何判断一个对象已经是“无法被访问”了。

DOM 片段

如果用树去分析垃圾回收,会发现其实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很少,因为当一个函数执行完之后,它连带的对象都会被清除。就算有闭包,当引用该闭包的函数执行完时,这些闭包也同样会被标记。

那么在哪里会发生内存泄露呢?看这个例子。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btn.onclick = function() {
var fragment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

它表示每单击一次按钮,就创建一个 <div>,它没有引用任何对象,但是回调结束之后,这个空的 <div> 是不会被回收的。

DOM 事件

var cont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ent');
content.innerHTML = '<button id="button">click</button>'; var butt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utton');
butto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content.innerHTML = '';

这段代码过后,虽然 <button> 从 DOM 中移除了,由于它的监听器还在,所以无法被 GC 回收。

要避免这种情况就是通过 removeEventListener 将回调函数去掉。

定时器

如果使用 setInterval,那么它引用到的变量的上下文会保留下来。

function foo() {
var name = 'tom',
title = 'Hero'; window.setInterval(function() {
alert(name);
}, 1000);
} foo();

这里的情况时,每隔 1 秒弹框一次。第一,虽然只用到了 name,但 name 所在的上下文都无法被释放,包括 title 。第二,由于定时器一直在执行,所以这个上下文是不会被释放的。当然,有时候这是业务要求,也谈不上内存泄露了,只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真的有没必要的定时器,请调用 clearInterval 把它去掉吧。

另一方面,你不用为了仅仅避免内存泄露对 setTimeout 调用 clearTimeout 。它是不会造成内存泄露的,除非是别的什么原因,比如说,在 setTimeout 中递归调用了当前定时器,这相当于模拟 setInterval,可以与 setInterval 做类似处理。

小结

在平时的一些开发过程中,我发现虽然在 Chrome 中发生了 GC 事件,并且内存也降得很低,如果用 Profile 工具 Take Heap Snapshot 的话,也不会觉得有内存泄露发生。但在手机上(WebView)的确会存在越用越卡的现象,这点可能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来分析,但文中提到的关键两个地方就是:解除引用,以及解除监听的事件。

如果自己的代码中能做到这两点的话,可能卡顿是由别的问题引起的,而不是内存泄露。

[JavaScript 随笔] 垃圾回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Script 之垃圾回收和内存管理

    JavaScript 具有自动垃圾收集机制(GC:Garbage Collecation),也就是说,执行环境会负责管理代码执行过程中使用的内存.而在 C 和 C++ 之类的语言中,开发人员的一项基本 ...

  2. 160930、Javascript的垃圾回收机制与内存管理

    一.垃圾回收机制-GC Javascript具有自动垃圾回收机制(GC:Garbage Collecation),也就是说,执行环境会负责管理代码执行过程中使用的内存. 原理:垃圾收集器会定期(周期性 ...

  3. JavaScript的垃圾回收

    来自MDN,Memory Management 简介 在底层语言中,比如C,有专门的内存管理机制,比如malloc() 和 free().而Javascript是有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 ...

  4. JavaScript的垃圾回收机制

    JavaScript语言是一门优秀的脚本语言.其中包含脚本语言的灵活性外还拥有许多高级语言的特性.例如充许构建和实例化一个对象,垃圾回收机制(GC:Garbage Collecation).通常我们使 ...

  5. 浅析JavaScript的垃圾回收机制

    JavaScript语言是一门优秀的脚本语言.其中包含脚本语言的灵活性外还拥有许多高级语言的特性.例如充许构建和实例化一个对象,垃圾回收机制(GC:Garbage Collecation).通常我们使 ...

  6. Nodejs通过Thrift操作hbase卡住原因分析及与javascript的垃圾回收机制的关系

    在最近使用Nodejs通过Thrift操作hbase的时候写了个脚本,不断发送http请求,从而取得hbase下所需的数据,但是在run的过程中for循环并没有执行完全,在执行一部分后会卡住,就再也进 ...

  7. JavaScript 的垃圾回收与内存泄露

    JavaScript采用垃圾自动回收机制,运行时环境会自动清理不再使用的内存,因此javascript无需像C++等语言一样手动释放无用内存. 在这之前先说一下垃圾回收的两种方式:引用计数与标记清除. ...

  8. javascript的垃圾回收机制和内存管理

    垃圾回收 javascript不同于c.c++的一个特点是:具有自动的垃圾回收机制,这就意味着,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业务,而不必把过多精力放在内存的管理上,提高开发效率. 所谓的垃圾回收就是找出那些不再 ...

  9. javascript的垃圾回收机制与内存管理

    一.垃圾回收机制—GC Javascript具有自动垃圾回收机制(GC:Garbage Collecation),也就是说,执行环境会负责管理代码执行过程中使用的内存. 原理:垃圾收集器会定期(周期性 ...

随机推荐

  1. css3 弹框功能样式

    .message-box{ position: fixed; top: 0; right: 0; bottom: 0; left: 0; background-color: rgba(0, 0, 0, ...

  2. CSS 选择器【详解】

    转自:http://www.cnblogs.com/polk6/archive/2013/07/19/3142142.html CSS 选择器及各样式引用方式介绍 一个好的界面,是一个Web吸引人们最 ...

  3. Python 基礎 - while流程判斷

    接續上次的代碼,是不是只有執行一次才就結束,想要再繼續猜,就要在執行一次,是不是有點挺麻煩的? 所以這次我們就來再多做一點點功能進去,讓代碼可以多次循環地執行代碼,Go....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

  4. 有100个节点的AVL树最大深度是多少?

    首先说AVL树的概念 1 左右子树的深度差<=1 2 左右子树都是AVL树. 其实这样算,可以倒推的. 空树  DEPTH = 0; AVL_DEPTH = 2^0+2^1+......+2^k ...

  5. 使用JavaScript设置、获取父子页面中的值

    一:获取父页面中的值 有二种方法windows.open()和windows.showModalDialog() 1.windos.open(URL,name,reatures,replace) 再父 ...

  6. 移动平台对 meta 标签的定义

    一.meta 标签分两大部分:HTTP 标题信息(http-equiv)和页面描述信息(name). 1.http-equiv 属性的 Content-Type 值(显示字符集的设定) 说明:设定页面 ...

  7. while do while 穷举和迭代

    新内容1:while循环 格式: while() { } 初始状态要在循环外提前规定 状态改变要写在花括号里面 括号内是循环条件 for循环与while循环的对比: 穷举: 迭代:

  8. addresslist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include<cstdio> #include<cctype> #incl ...

  9. CVE-2014-6271 Bash漏洞利用工具

    CVE-2014-6271 Bash漏洞利用工具 Exploit 1 (CVE-2014-6271) env x='() { :;}; echo vulnerable' bash -c "e ...

  10. Alpha版本——Postmortem会议

    No Bug 031402401鲍亮 031402402曹鑫杰 031402403常松 031402412林淋 031402418汪培侨 031402426许秋鑫 设想和目标 1.我们的软件要解决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