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www.cnblogs.com/itech/archive/2012/05/15/2502284.html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二、inode的内容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 文件的字节数
  *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 文件的Group ID
  *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 文件的时间戳,共有三个:ctime指inode上一次变动的时间,mtime指文件内容上一次变动的时间,atime指文件上一次打开的时间。
  * 链接数,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
  * 文件数据block的位置
可以用stat命令,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
stat example.txt
 
总之,除了文件名以外的所有文件信息,都存在inode之中。至于为什么没有文件名,下文会有详细解释。
三、inode的大小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所以硬盘格式化的时候,操作系统自动将硬盘分成两个区域。一个是数据区,存放文件数据;另一个是inode区(inode table),存放inode所包含的信息。
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inode节点的总数,在格式化时就给定,一般是每1KB或每2KB就设置一个inode。假定在一块1GB的硬盘中,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为128字节,每1KB就设置一个inode,那么inode table的大小就会达到128MB,占整块硬盘的12.8%。
查看每个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和已经使用的数量,可以使用df命令。
df -i
 
查看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可以用如下命令:
sudo dumpe2fs -h /dev/hda | grep "Inode size"
 
由于每个文件都必须有一个inode,因此有可能发生inode已经用光,但是硬盘还未存满的情况。这时,就无法在硬盘上创建新文件。
四、inode号码
每个inode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inode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
这里值得重复一遍,Unix/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使用inode号码来识别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或者绰号。表面上,用户通过文件名,打开文件。实际上,系统内部这个过程分成三步:首先,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其次,通过inode号码,获取inode信息;最后,根据inode信息,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读出数据。
 

使用ls -i命令,可以看到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 -i example.txt
 
五、目录文件
Unix/Linux系统中,目录(directory)也是一种文件。打开目录,实际上就是打开目录文件。
目录文件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系列目录项(dirent)的列表。每个目录项,由两部分组成:所包含文件的文件名,以及该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命令只列出目录文件中的所有文件名:
ls /etc
 
ls -i命令列出整个目录文件,即文件名和inode号码:
ls -i /etc
 
如果要查看文件的详细信息,就必须根据inode号码,访问inode节点,读取信息。ls -l命令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ls -l /etc
 
六、硬链接
一般情况下,文件名和inode号码是"一一对应"关系,每个inode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但是,Unix/Linux系统允许,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inode号码。这意味着,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访问同样的内容;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会影响到所有文件名;但是,删除一个文件名,不影响另一个文件名的访问。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
 

ln命令可以创建硬链接:

ln 源文件 目标文件
 
运行上面这条命令以后,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inode号码相同,都指向同一个inode。inode信息中有一项叫做"链接数",记录指向该inode的文件名总数,这时就会增加1。反过来,删除一个文件名,就会使得inode节点中的"链接数"减1。当这个值减到0,表明没有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系统就会回收这个inode号码,以及其所对应block区域。
这里顺便说一下目录文件的"链接数"。创建目录时,默认会生成两个目录项:"."和".."。前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当前目录的"硬链接";后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父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父目录的"硬链接"。所以,任何一个目录的"硬链接"总数,总是等于2加上它的子目录总数(含隐藏目录),这里的2是父目录对其的“硬链接”和当前目录下的".硬链接“。
七、软链接
除了硬链接以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文件A和文件B的inode号码虽然不一样,但是文件A的内容是文件B的路径。读取文件A时,系统会自动将访问者导向文件B。因此,无论打开哪一个文件,最终读取的都是文件B。这时,文件A就称为文件B的"软链接"(soft link)或者"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
这意味着,文件A依赖于文件B而存在,如果删除了文件B,打开文件A就会报错:"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这是软链接与硬链接最大的不同:文件A指向文件B的文件名,而不是文件B的inode号码,文件B的inode"链接数"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ln -s命令可以创建软链接。
ln -s 源文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八、inode的特殊作用
由于inode号码与文件名分离,这种机制导致了一些Unix/Linux系统特有的现象。
  1. 有时,文件名包含特殊字符,无法正常删除。这时,直接删除inode节点,就能起到删除文件的作用。
  2. 移动文件或重命名文件,只是改变文件名,不影响inode号码。
  3. 打开一个文件以后,系统就以inode号码来识别这个文件,不再考虑文件名。因此,通常来说,系统无法从inode号码得知文件名。
      第3点使得软件更新变得简单,可以在不关闭软件的情况下进行更新,不需要重启。因为系统通过inode号码,识别运行中的文件,不通过文件名。更新的时候,新版文件以同样的文件名,生成一个新的inode,不会影响到运行中的文件。等到下一次运行这个软件的时候,文件名就自动指向新版文件,旧版文件的inode则被回收。

九 实际问题

在一台配置较低的Linux服务器(内存、硬盘比较小)的/data分区内创建文件时,系统提示磁盘空间不足,用df -h命令查看了一下磁盘使用情况,发现/data分区只使用了66%,还有12G的剩余空间,按理说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后来用df -i查看了一下/data分区的索引节点(inode),发现已经用满(IUsed=100%),导致系统无法创建新目录和文件。

查找原因:

  /data/cache目录中存在数量非常多的小字节缓存文件,占用的Block不多,但是占用了大量的inode。

解决方案:
  1、删除/data/cache目录中的部分文件,释放出/data分区的一部分inode。
  2、用软连接将空闲分区/opt中的newcache目录连接到/data/cache,使用/opt分区的inode来缓解/data分区inode不足的问题:
  ln -s /opt/newcache /data/cache

【Linux】inode_针对MySQL读写操作在系统层的进一步学习【转】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下的MySQL简单操作(服务启动与关闭、启动与关闭、查看版本)

    小弟今天记录一下在Linux系统下面的MySQL的简单使用,如下: 服务启动与关闭 启动与关闭 查看版本 环境 Linux版本:centeros 6.6(下面演示),Ubuntu 12.04(参见文章 ...

  2. FTP服务器建立windows与Linux的文件共享与读写操作

    centos7搭建vsftpd  2018-11-15 我们有时想要windows与Linux互传文件,就要用到vsftpd了.它仅仅在windows上面操作,就可以实现与Linux的通信,详情如下: ...

  3. Linux入门(四)linux运行环境mysql详细操作及安装phpmyadmin

    1.1 安装mysql(中间需要设定数据库的密码) 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serversudo apt-get install php5-mysql   #安装php5 ...

  4. Linux环境下实现对文件读写操作

    ---- 今天分享一下在linux系统在实现对文件读写一些基本的操作,在这之前我们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在Linux环境下.比如查看命令和一个函数的具体用法,就是相当于查手册,在Linux下有一个man ...

  5. [mysql]linux mysql 读写分离

    [mysql]linux mysql 读写分离 作者:flymaster qq:908601287 blog:http://www.cnblogs.com/flymaster500/ 1.简介 当今M ...

  6. 操作笔记:linux下安装mysql

    1,检查linux下是否安装了mysql shell指令如下: [root@iZ945sgm0ugZ ~]# rpm -qa|grep -i mysql 如果有的话:做出挨个删除(eg:rpm -ev ...

  7. linux系统上Mysql数据库导入导出操作

    需求:把MySQL数据库目录中的dz数据库备份到/home/dz_bak.sql ,然后再新建一个数据库dzbak,最后把/home/dz_bak.sql 导入到数据库dzbak中.操作如下:以下操作 ...

  8. 基于linux c的mysql操作——幼儿园数据管理系统

    上周对于mysql进行了简单的学习,利用c对mysql进行操作,主要用到了以下几个函数: mysql_init(); mysql_real_connect(数据库变量指针,网络地址,用户名,登录密码, ...

  9. 【Linux】【MySQL】CentOS7、MySQL8.0.13 骚操作速查笔记——专治各种忘词水土不服

    1.前言 [Linux][MySQL]CentOS7安装最新版MySQL8.0.13(最新版MySQL从安装到运行) 专治各种忘词,各种水土不服. - -,就是一个健忘贵的速查表:(当然不包括SQL的 ...

随机推荐

  1. GL_GL系列 - 多币种管理分析(案例)

    2014-07-08 Created By BaoXinjian

  2. sentos nginx安装

    nginx可以使用各平台的默认包来安装,本文是介绍使用源码编译安装,包括具体的编译参数信息. 正式开始前,编译环境gcc g++ 开发库之类的需要提前装好,这里默认你已经装好. ububtu平台编译环 ...

  3. rpm 与压缩解压缩

    rpm包redhat package manager 逐渐地被linux发行版本使用的安装包 rpm -qa 查询所有linux中安装了那些rpm包 rpm -q mysql 查看mysql 包的信息 ...

  4. Python基础05 缩进和选择

    作者:Vamei 出处:http://www.cnblogs.com/vamei 欢迎转载,也请保留这段声明.谢谢! 缩进 Python最具特色的是用缩进来标明成块的代码.我下面以if选择结构来举例. ...

  5. Citrix 服务器虚拟化之八 Xenserver虚拟机模版

    Citrix 服务器虚拟化之八 Xenserver虚拟机模版 XenServer与VMware不同,Vmware只能将现有的VM转换成模版,而XenServer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现有 VM 转换为 ...

  6. 查看mysql数据库引擎

    1.查看支持的引擎 show engines; 2.查看当前引擎 show variables like '%storage_engine%'

  7. struts (四) path DMI

    1.path 常使用绝对路径 path = request.getContextPath(); basepath = request.getscheme+"://"+request ...

  8. SQLSERVER:计算数据库中各个表的数据量和每行记录所占用空间

    转:http://www.cnblogs.com/lyhabc/p/3828496.html CREATE TABLE #tablespaceinfo ( nameinfo ) , rowsinfo ...

  9. Codeforces 418d Big Problems for Organizers [树形dp][倍增lca]

    题意: 给你一棵有n个节点的树,树的边权都是1. 有m次询问,每次询问输出树上所有节点离其较近结点距离的最大值. 思路: 1.首先是按照常规树形dp的思路维护一个子树节点中距离该点的最大值son_di ...

  10. Oracle数据库——常用命令(用户管理、数据库导入导出)

    --==cmd控制台==-- --==日常用户管理SQL==-- --连接到SQLPLUS >sqlplus /nolog --以dba身份连接 sql>conn / as sysd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