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语言程序设计之三--列表List常见操作和错误总结
最近在学习列表,在这里卡住了很久,主要是课后习题太多,而且难度也不小。像我看的这本《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梁勇著,列表和多维列表两章课后习题就有93道之多。我的天!但是题目出的非常棒,许多题目都具有相似性。这倒不是说这些题目类似,而是它们都会用到某一个特定的函数,或者会用到某一个特定的算法。这里我要整理一下常见的列表操作和容易犯错的地方。
一、列表的输入
即从控制台读取输入,然后创建列表。
1、一维列表创建常见的方法有:
# 从控制台读取输入内容
s = input('Enter the numbers separated by spaces:')
# 用split()函数提取字符串s中被空格分隔的条目并返回列表中的条目
items = s.split()
# 遍历items,然后将每个条目转换成数字创建列表
lst = [eval(x) for x in items]
当然,可以进一步简化成下面这样:
items = input('Enter the numbers separated by spaces:').split()
lst = [eval(x) for x in items]
其中第二句,在列表里用到了列表解析式,这是非常Pythonic的写法,酷炫!
2、二维列表的输入和创建
二维列表复杂一些,可以以矩阵来辅助理解二维列表。像点的坐标这类的数据,有x和y坐标,最适合用二维列表。它的创建和输出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
def main():
matrix = []
# 给定矩阵的行和列
numberOfRow = eval(input('Enter the row of the matrix:'))
numberOfColumn = eval(input('Enter the column of the matrix:')) for row in range(numberOfRow):
# 先将空行添加到二维列表中
matrix.append([])
for column in range(numberOfColumn):
value = eval(input('Enter an element and press enter:'))
# 再将每个值填充到每行的相应的每一列中
matrix[row].append(value) # 直接迭代列表,访问其元素并输出
for row in matrix:
for value in row:
print(value, end = ' ')
print() print('-----------------------')
# 还可以迭代列表的下标,再通过下标输出对应的元素
for row in range(len(matrix)):
for column in range(len(matrix[row])):
print(matrix[row][column], end = ' ')
print()
#print(matrix)
main()
3、从控制台读取一行数据创建二维列表
这是在做矩阵加法和矩阵乘法习题时学到的。创建矩阵的过程非常巧妙。其代码如下:
def getMatrix():
s = input('Enteh the numbers separated by space:')
items = s.split()
matrix = []
for i in range():
lst = [eval(items[j]) for j in range(i * , i * +)]
matrix.append(lst)
return matrix
前边4行很简单,就是从控制台读取一行数字,然后分割提取条目到items里面。然后创建一个空列表matrix。关键在于后面的for循环。这个循环将items列表里的数据循环添加到matrix中,创建一个二维列表。它是如何做到的呢?习题明确说明这是3*3矩阵,所以matrix有9个元素。从控制台读取9个元素,如何将它们分配到3行3列的列表中呢?
思路是,首先我们创建一个列表lst,然后每循环一次,将这个列表lst添加到矩阵matrix中,这样就是一个二维列表了。只是每一行列表中没有元素。
lst = []
matrix.append(lst)
然后,将读取的数据添加到每一行列表中。3*3矩阵,每一行应该是3个数字。所以列表lst中每个元素都是items的元素 eval(items[j])。由于items中第0、3、6个元素是矩阵matrix的第一列,所以对于每一行来说,循环起始的位置应该是:i * 3 ,然后终止于 i * 3 + 3。列表解析式如下:
eval(items[j]) for j in range(i * 3, i * 3 +3)
这样就完成了整个读取、赋值、创建列表工作。非常的巧妙。
4、接着3来讲这个矩阵的乘法
我做了这个习题,但是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矩阵A乘以矩阵B,得到矩阵C,我用不同的方法初始化了矩阵C,运行结果却一个正确一个错误。然而debug显示矩阵C的初始化结果是一样的,这就奇了怪了。完整代码如下:
# 矩阵的乘法 # 读取一行输入,转换成矩阵
def getMatrix():
s = input('Enteh the numbers separated by space:')
items = s.split()
matrix = []
for i in range(3):
lst = [eval(items[j]) for j in range(i * 3, i * 3 +3)]
matrix.append(lst)
return matrix # 矩阵相乘
def matrixMultiply(m1, m2):
# 定义乘法后的结果矩阵
result = []
##########################################################
# 由于以后要访问其中元素,所以先初始化m*n 矩阵乘以n*p矩阵是m*p矩阵,
# 所以result的行是m1的行result的列是m2的列
# 先初始化每行元素,再将该行添加到result中
##########################################################
lst = [0] * len(m2[0])
for i in range(len(m1)):
# result.append(lst)
#这句得到的result初值结果和下面这句是一样的
# 可是最终的计算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result.append([x for x in lst])
print(result) # 矩阵相乘,遍历一个矩阵需要两层循环,但是每个元素相乘之后还要累加
# 这个累加就还需要一层循环,所以要三层循环
for i in range(len(result)):
for j in range(len(result[0])):
for k in range(len(m2)):
result[i][j] += m1[i][k] * m2[k][j]
return result # 打印结果
def displayMatrix(m1, m2, result):
for i in range(len(m1)):
for j in range(len(m1[0])):
print(format(m1[i][j], '.1f'), end = ' ') if i == len(m1) // 2:
print(' * ', end = '')
else:
print(' ', end = '') for j in range(len(m2[0])):
print(format(m2[i][j], '.1f'), end = ' ') if i == len(m2) // 2:
print(' = ', end = '')
else:
print(' ', end = '') for j in range(len(result[0])):
print(format(result[i][j], '.1f'), end = ' ') print() def main():
matrix1 = getMatrix()
matrix2 = getMatrix()
result = matrixMultiply(matrix1, matrix2)
displayMatrix(matrix1, matrix2, result) main()
其中,在multiplyMatrix(m1, m2)这个函数中,如果对矩阵result的初始化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截然不同,。例如:初始化result采用下面的语句:
# 矩阵相乘
def matrixMultiply(m1, m2):
# 定义乘法后的结果矩阵
result = []
lst = [0] * len(m2[0]) for i in range(len(m1)):
# result.append(lst)
#这句得到的result初值结果和下面这句是一样的
# 可是最终的计算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result.append([x for x in lst])
print(result)
运行结果如下:
[[0, 0, 0], [0, 0, 0], [0, 0, 0]]
1.0 2.0 3.0 0.0 2.0 4.0 5.3 23.9 24.0
4.0 5.0 6.0 * 1.0 4.5 2.2 = 11.6 56.3 58.2
7.0 8.0 9.0 1.1 4.3 5.2 17.9 88.7 92.4
这个结果是正确的。但是multiplyMatrix(m1, m2)函数中,result的初始化采用如下写法,则结果却是完全错的:
# 矩阵相乘
def matrixMultiply(m1, m2):
# 定义乘法后的结果矩阵
result = []
lst = [0] * len(m2[0]) for i in range(len(m1)):
result.append(lst)
#这句得到的result初值结果和下面这句是一样的
# 可是最终的计算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result.append([x for x in lst])
print(result)
运行结果如下:
[[0, 0, 0], [0, 0, 0], [0, 0, 0]]
1.0 2.0 3.0 0.0 2.0 4.0 34.8 168.9 174.6
4.0 5.0 6.0 * 1.0 4.5 2.2 = 34.8 168.9 174.6
7.0 8.0 9.0 1.1 4.3 5.2 34.8 168.9 174.6
运行结果也显示了,result的初始值都是0,根本没错,以后的计算更不会错,可是结果为什么会这样?我始终想不明白。今天记录下来,再想想或者问问别人吧。
4、列表初始化易错点
二维列表的操作复杂,而且有一个下标溢出的错误非常容易犯。最关键的是写完代码运行报错,虽然知道是下标溢出,但是就是不知道错哪。让我非常郁闷。到我写下这段文字,我至少已经犯了3次这样的错误,每次都是调试好久,想了好久才猛地想起我错在哪。所以这里我一定要特别的指出来,比如在下面这段代码里:
矩阵的加法:
# 矩阵相加
def addMatrix(a, b):
matrix = []
for i in range(len(a)):
for j in range(len(a[i])):
matrix[i][j] = a[i][j] + b[i][j]
return matrix
运行后系统会报错:
根据其提示信息可以看出,是下标溢出错误。可我的变量i和j是绝对不会超出范围的,怎么会溢出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猛地明白了原因所在。问题就在这两句上:
matrix = []
matrix[i][j] = a[i][j] + b[i][j]
matrix开始是个空列表。里面什么都没有,那下面我怎么能通过下标来访问matrix中的元素呢?!!!!所以,当我访问行为 i 列为 j 的元素时,系统就一定会报错,而且一定是下标溢出错误。这就是原因所在。其实真正的语句应该是将两个值相加的结果,添加到空列表matrix中!所以应该用列表的 append()方法。改写如下:
# 矩阵相加
def addMatrix(a, b):
matrix = []
for i in range(len(a)):
# 每次循环给matrix赋一个初值,一个空列表
matrix.append([])
for j in range(len(a[i])):
matrix[i].append(a[i][j] + b[i][j])
return matrix
这样就好了。
进入列表实际上就已经接触到了数据结构和算法了。真有点难,这篇博客我还会更新的。未完待续。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之三--列表List常见操作和错误总结的更多相关文章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2018年版) 基本要求 掌握Python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 掌握不少于2个基本的Python标准库. 掌握不少于2个Python第三方库,掌 ...
- 【任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MOOC学习
[博客导航] [Python导航] 任务 18年11月29日开始,通过9周时间跨度,投入约50小时时间,在19年1月25日之前,完成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 ...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之二--用turtle库画围棋棋盘和正、余弦函数图形
这篇笔记依然是在做<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第5章循环的习题.其中有两类问题需要记录下来. 第一是如何画围棋棋盘.围棋棋盘共有19纵19横.其中,位于(0,0)的星位叫天元,其余8个星位 ...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之一--for循环中累加变量是否要清零
最近学到了Pyhton中循环这一章.之前也断断续续学过,但都只是到了函数这一章就停下来了,写过的代码虽然保存了下来,但是当时的思路和总结都没有记录下来,很可惜.这次我开通了博客,就是要把这些珍贵的学习 ...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1)--实例1和基本知识点
记录慕课大学课程<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历程. 实例1:温度转换 #温度转换TempStr = input("请输入带有符号的温度值:") #TempStr是 ...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学习 之 了解Python
Python简介 Python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解释型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由荷兰人Guido van Rossum于1989年发明,第一个公开发行版发行于1991年. Python是纯粹的自由软件,源代 ...
- 【学习笔记】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北理工 嵩天)
1 Python基本语法元素 1.1 程序设计基本方法 计算机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预测法则 摩尔定律:单位面积集成电路上可容纳晶体管数量约2年翻倍 cpu/gpu.内存.硬盘.电子产品价格等都遵 ...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2019年版——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参考答案
第二章 Python语言基本语法元素 一.选择题C B B C A D B A D B二.编程题1.获得用户输入的一个整数N,计算并输出N的32次方.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2.获得用户输入的一段文字,将这 ...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第1周】Python基本语法元素
实例:温度转化 #TempConvert.py 单行注释 ''' TemConvert.py ''' # 多行注释 TempStr = input("请输入带有符号的温度值: ") ...
随机推荐
- BZOJ1415(期望dp)
解法: 首先bfs预处理go数组:可可在j点时聪聪在点i是怎样贪心走的,这是为了之后O(1)获取转移线路. 然后dfs记忆化一下f[i][j],代表从i到j的期望,对于每层:将所有情况的期望值相加.边 ...
- 梳理一下我理解的aop
在看了很多网上的资料和记录之后,我大概捋了下SpringAOP的各种阶段: 基本的advice编程,利用ProxyFactory拿代理类 利用spring把ProxyFactory,advice等be ...
- thinkPHP--模块分组
启用分组模块非常简单,配置下APP_GROUP_LIST参数和DEFAULT_GROUP参数即可. 'APP_GROUP_LIST'=>'Admin,Home', 'DEFAULT_GROUP' ...
- DDX和DDV——控件与变量之间值的传递
DoDataExchange由框架调用,作用是交互并且验证对话框数据,主要由(DDX) 和 (DDV)宏实现. 永远不要直接调用这个函数,而是通过UpdateData(TRUE/FALSE)实现控件与 ...
- POJ 3461 kmp
Oulipo Time Limit: 1000MS Memory Limit: 65536K Total Submissions: 40168 Accepted: 16135 Descript ...
- 16年毕业的前端er在杭州求职ing
来杭州也有一两个星期了,这个周末下雨,是在没地去,还是习惯性的打开电脑逛技术论坛,想想也是好久没有更新博文了... 背景 因为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面试分享:一年经验初探阿里巴巴前端社招所以来杭州也是带有目 ...
- JavaScript(appendChild添加节点)
首先,我们有一个编辑器,有一个简单的HTML页面,页面的级别分别 --> html -->head[title,meta,script,link] -- body,然后再新建一个inde ...
- Heacher互助平台 α版本冲刺
课程属性 作业课程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xnsy/SoftwareEngineeringClass1/ 作业链接 https://edu.cnblogs.co ...
- mac上使用命令行显示隐藏文件
终端中输入命令 打开<终端> - 粘贴下面的两行命令执行 defaults write com.apple.finder AppleShowAllFiles TRUEkillall Fin ...
- JS中的事件、事件冒泡和事件捕获、事件委托
https://www.cnblogs.com/diver-blogs/p/5649270.html https://www.cnblogs.com/Chen-XiaoJun/p/6210987.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