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学pytorch(二) 自动求梯度
PyTorch提供的autograd包能够根据输⼊和前向传播过程⾃动构建计算图,并执⾏反向传播。
Tensor
Tensor的几个重要属性或方法
- .requires_grad 设为true的话,tensor将开始追踪在其上的所有操作
- .backward()完成梯度计算
- .grad属性 计算的梯度累积到.grad属性
- .detach()解除对一个tensor上操作的追踪,或者用with torch.no_grad()将不想被追踪的操作代码块包裹起来.
- .grad_fn属性 该属性即创建Tensor的Function类的类型,即该Tensor是由什么运算得来的
几个例子具体地解释一下:
import torch
x = torch.ones(2, 2, requires_grad=True)
print(x)
print(x.grad_fn)
y = x+2
print(y)
print(y.grad_fn)
z = y*y*3
out=z.mean()
print(z,out)
输出
tensor([[1., 1.],
[1., 1.]], requires_grad=True)
None
tensor([[3., 3.],
[3., 3.]], grad_fn=<AddBackward>)
<AddBackward object at 0x0000018752434B70>
tensor([[27., 27.],
[27., 27.]], grad_fn=<MulBackward>) tensor(27., grad_fn=<MeanBackward1>)
y由加法得到,所以y.grad_fn=,x直接创建,其x.grad_fn=None. x这种直接创建的又称为叶子节点.
print(x.is_leaf, y.is_leaf) # True False
可以用.requires_grad_()来用in-place的方式改变requires_grad属性.
a = torch.randn(2, 2) # 缺失情况下默认 requires_grad = False
a = ((a * 3) / (a - 1))
print(a.requires_grad) # False
a.requires_grad_(True)
print(a.requires_grad) # True
b = (a * a).sum()
print(b.grad_fn)
输出
False
True
<SumBackward0 object at 0x0000018752434D30>
梯度
所计算的梯度都是结果变量关于创建变量的梯度。
比如对:
x = torch.ones(2, 2, requires_grad=True)
print(x)
print(x.grad_fn)
y = x+2
print(y)
print(y.grad_fn)
z = y*3
z.backward(torch.ones_like(z))
print(y.grad) #None
print(x.grad)
输出
None
tensor([[3., 3.],
[3., 3.]])
上述代码相当于创建了一个动态图,其中x是我们创建的变量,y和z都是因为x的改变会改变的结果变量. 所以在这个动态图里能够求的梯度只有\(\frac{\partial{z}}{\partial{x}}\),\(\frac{\partial{y}}{\partial{x}}\)
为什么l.backward(gradient)需要传入一个和l同样形状的gradient?
对于l.backward()而言,当l是标量时,可以不传参,相当于l.backward(torch.tensor(1.))
当l不是标量时,需要传入一个和l同shape的gradient。
假设 x 经过一番计算得到 y,那么 y.backward(w) 求的不是 y 对 x 的导数,而是 l = torch.sum(y*w) 对 x 的导数。w 可以视为 y 的各分量的权重,也可以视为遥远的损失函数 l 对 y 的偏导数(这正是函数说明文档的含义)。特别地,若 y 为标量,w 取默认值 1.0,才是按照我们通常理解的那样,求 y 对 x 的导数
简单地说就是,张量对张量没法求导,所以我们需要人为地定义一个w,把一个非标量的Tensor通过torch.sum(y*w)的形式转换成标量。我们自己定义的这个w的不同,当然最后得到的梯度就不同.通常定义为全1.也就是认为Tensor y中的每一个变量的重要性是等同的.
另一个角度的理解就是,y是一个tensor,是一个向量,有N个标量,这每一个标量都与x有关。对这N个标量我们需要赋以不同的权重,以显示y中每一个标量受到x影响的程度.
比如对
import torch
x = torch.ones(2, 2, requires_grad=True)
print(x)
print(x.grad_fn)
y = x+2
print(y)
print(y.grad_fn)
z = y*3
print(z.shape)
w1=torch.Tensor([[1,2],[1,2]])
z.backward([w1])
print(x.grad)
x.grad.data.zero_()
w2=torch.Tensor([[1,1],[1,1]])
z.backward([w2])
print(x.grad)
输出
tensor([[1., 1.],
[1., 1.]], requires_grad=True)
None
tensor([[3., 3.],
[3., 3.]], grad_fn=<AddBackward>)
<AddBackward object at 0x00000187524A6828>
torch.Size([2, 2])
tensor([[3., 6.],
[3., 6.]])
tensor([[3., 3.],
[3., 3.]])
对w1和w2而言,z.backward()以后x.grad是不同的。
注意:梯度是累加的,所以第二次计算之前我们做了清零的操作:x.grad.data.zero_()
可以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923090
https://www.cnblogs.com/zhouyang209117/p/11023160.html
再来看看中断梯度追踪的例子:
x = torch.tensor(1.0, requires_grad=True)
y1 = x ** 2
with torch.no_grad():
y2 = x ** 3
y3 = y1 + y2
print(x.requires_grad)
print(y1, y1.requires_grad) # True
print(y2, y2.requires_grad) # False
print(y3, y3.requires_grad) # True
输出:
True
tensor(1., grad_fn=<PowBackward0>) True
tensor(1.) False
tensor(2., grad_fn=<ThAddBackward>) True
反向传播,求梯度
y3.backward()
print(x.grad)
输出:
tensor(2.)
为什么是2呢?$ y_3 = y_1 + y_2 = x^2 + x^3$,当 \(x=1\) 时 \(\frac {dy_3} {dx}\) 不应该是5吗?事实上,由于 \(y_2\) 的定义是被torch.no_grad():包裹的,所以与 \(y_2\) 有关的梯度是不会回传的,只有与 \(y_1\) 有关的梯度才会回传,即 \(x^2\) 对 \(x\) 的梯度。
上面提到,y2.requires_grad=False,所以不能调用 y2.backward(),会报错:
RuntimeError: element 0 of tensors does not require grad and does not have a grad_fn
此外,如果我们想要修改tensor的数值,但是又不希望被autograd记录(即不会影响反向传播),那么我么可以对tensor.data进行操作。
x = torch.ones(1,requires_grad=True)
print(x.data) # 还是一个tensor
print(x.data.requires_grad) # 但是已经是独立于计算图之外
y = 2 * x
x.data *= 100 # 只改变了值,不会记录在计算图,所以不会影响梯度传播
y.backward()
print(x) # 更改data的值也会影响tensor的值
print(x.grad)
输出:
tensor([1.])
False
tensor([100.], requires_grad=True)
tensor([2.])
从头学pytorch(二) 自动求梯度的更多相关文章
- 从头学pytorch(二十):残差网络resnet
残差网络ResNet resnet是何凯明大神在2015年提出的.并且获得了当年的ImageNet比赛的冠军. 残差网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以后的网络设计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googlenet的思路 ...
- 从头学pytorch(二十二):全连接网络dense net
DenseNet 论文传送门,这篇论文是CVPR 2017的最佳论文. resnet一文里说了,resnet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densenet就是受resnet的启发提出的模型. resnet中是把 ...
- PyTorch入门学习(二):Autogard之自动求梯度
autograd包是PyTorch中神经网络的核心部分,简单学习一下. autograd提供了所有张量操作的自动求微分功能. 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可以通过代码的运行来决定反向传播的过程, 这样就使得每一次 ...
- pytorch 自动求梯度
自动求梯度 在深度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对函数求梯度(gradient).PyTorch提供的autograd包能够根据输入和前向传播过程自动构建计算图,并执行反向传播.本节将介绍如何使用autogra ...
- Pytorch中的自动求梯度机制和Variable类
自动求导机制是每一个深度学习框架中重要的性质,免去了手动计算导数,下面用代码介绍并举例说明Pytorch的自动求导机制. 首先介绍Variable,Variable是对Tensor的一个封装,操作和T ...
- 从头学pytorch(三) 线性回归
关于什么是线性回归,不多做介绍了.可以参考我以前的博客https://www.cnblogs.com/sdu20112013/p/10186516.html 实现线性回归 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生成数据 ...
- Pytorch Autograd (自动求导机制)
Pytorch Autograd (自动求导机制) Introduce Pytorch Autograd库 (自动求导机制) 是训练神经网络时,反向误差传播(BP)算法的核心. 本文通过logisti ...
- 从头学pytorch(一):数据操作
跟着Dive-into-DL-PyTorch.pdf从头开始学pytorch,夯实基础. Tensor创建 创建未初始化的tensor import torch x = torch.empty(5,3 ...
- pytorch的自动求导机制 - 计算图的建立
一.计算图简介 在pytorch的官网上,可以看到一个简单的计算图示意图, 如下. import torchfrom torch.autograd import Variable x = Variab ...
随机推荐
- [LC]206题 Reverse Linked List (反转链表)(链表)
①英文题目 Reverse a singly linked list. Example: Input: 1->2->3->4->5->NULL Output: 5-> ...
- hdu 1162 Eddy's picture (prim)
Eddy's picture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65536/32768 K (Java/Others)Tot ...
- linux下制作linux系统盘(光盘、U盘)
cdrecord制作启动光盘 首先cdrecord -scanbus输出设备列表和标识,(我的此次为5,0,0) [ˈrekərd] 然后用cdrecord -v dev=5,0,0 -eject ...
- Yum —— CentOS 下包管理工具 学习笔记
环境:CentOS 7 (阿里云服务器) 一.linux 发行版下的包管理阵营 包管理系统 除了方便你安装和管理包之外,还能帮你解决依赖问题. 下面就介绍2个最主要的: 1.Debian 系 - dp ...
- 菜鸟系列Fabric源码学习—orderer服务启动
Fabric 1.4 orderer 服务启动流程 1.提要 orderer提供broadcast和deliver两个服务接口.orderer节点与各个peer节点通过grpc连接,orderer将所 ...
- Java关于Resource leak: 's' is never closed的问题
Resource leak: 's' is never closed的问题 问题:在编写Java时出现了Resource leak: 's' is never closed的问题,也就是对象s下面的波 ...
- 【Luogu P4779】dijkstra算法的堆优化
Luogu P4779 利用堆/优先队列快速取得权值最小的点. 在稠密图中的表现比SPFA要优秀.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 ...
- <<代码大全>>阅读笔记之一 使用变量的一般事项
一.使用变量的一般事项 1.把变量引用局部化 变量应用局部化就是把变量的引用点尽可能集中在一起,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代码的可读性 衡量不同引用点靠近程度的一种方法是计算该变量的跨度(span) 示例 a ...
- ip地址计算
1.多少个子网? 2x个,其中x为被遮盖(取值为1)的位数.例如,在11000000(这个值是子网掩码的最后几位,例如,mask=18)中,取值为1的位数为2,因此子网数位22=4个: 2.每个子网包 ...
- C数据结构(文件操作,随机数,排序,栈和队列,图和遍历,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程序例子
文件操作 文件打开方式 意义 ”r” 只读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只允许读数据 ”w” 只写打开或建立一个文本文件,只允许写数据 ”a” 追加打开一个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