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Node&Secondary NameNode 工作机制

NameNode:
1.启动时,加载编辑日志和镜像文件到内存
2.当客户端对元数据进行增删改,请求NameNode
3.NameNode记录操作日志,更新滚动日志
4.日志记录完成,在NameNode内存中对元数据进行操作
edits.001 操作日志
edits.002
edits.inprogress 正在进行的操作日志
fsimage 镜像文件
SecondaryNameNode:(其主要作用就是:合并edit和fsimage)
0.检查点(checkpoint)触发。条件是:
a.定时时间到(默认一个小时)
b.操作日志中的数据满了(100w次操作)
1.请求NameNode是否需要CheckPoint,直接带回 NameNode是否检查结果
2.执行CheckPoint请求
3.滚动正在写的操作日志,生成最新的一个操作日志
4.将操作日志和之前旧的镜像fsimage文件拷贝到SecondaryNameNode
5.在SecondaryNameNode内存中合并日志文件和fsimage文件
6.生成新的fsimage.chkpoint
7.将fsimage.chkpoint拷贝到NameNode中
8.重命名fsimage.chkpoint为fsimage

日志文件

目录结构:

$HADOOP_HOME/data/tmp/dfs/name/current
$HADOOP_DATA_HOME/tmp/dfs/name/current edits_0000000000000000000
fsimage_0000000000000000000.md5
seen_txid
VERSION 1.fsimage:
HDFS 文件系统元数据的一个永久性的检查点,其中包含 HDFS文件系统的所有目录和文件 idnode 的序列化信息
2.edits:
存放 HDFS 文件系统的所有更新操作的路径,文件系统客户端执行的所有写操作首先会被记录到 edits 文件中。
3.seen_txid:
文件保存的是一个数字,就是最后一个 edits_的数字 每次 Namenode 启动的时候都会将 fsimage 文件读入内存,
并从 00001 开始到 seen_txid 中记录的数字依次执行每个 edits 里面的更新操作,
保证内存中的元数据信息是最新的、同步的,可以看成 Namenode 启动的时候就将 fsimage 和 edits 文件进行了合并。

查看fsimage文件和edits文件

oiv 查看 fsimage 文件
hdfs oiv -p 文件类型 -i 镜像文件 -o 转换后文件输出路径
hdfs oiv -p XML -i fsimage_0000000000000000025 -o /opt/module/hadoop-2.7.2/fsimage.xml oev 查看 edits 文件
hdfs oev -p 文件类型 -i 编辑日志 -o 转换后文件输出路径
hdfs oev -p XML -i edits_0000000000000000012-0000000000000000013 -o /opt/module/hadoop-2.7.2/edits.xml

chkpoint 检查 时间 参数 设置

hdfs-default.xml

<!-- 默认:SecondaryNameNode 每隔一小时执行一次 -->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checkpoint.period</name>
<value>3600</value>
</property> <!-- 一分钟检查一次操作次数,当操作次数达到 1 百万时,SecondaryNameNode 执行一次。 -->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checkpoint.txns</name>
<value>1000000</value>
<description>操作动作次数</description>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checkpoint.check.period</name>
<value>60</value>
<description> 1 分钟检查一次操作次数</description>
</property>

NameNode多目录配置

NameNode 的本地目录可以配置成多个,且每个目录存放内容相同,增加了可靠性。
配置步骤: (1)在 hdfs-site.xml 文件中增加如下内容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name.dir</name>
<value>file:///${hadoop.tmp.dir}/dfs/name1,file:///${hadoop.tmp.dir}/dfs/name2</value>
</property> (2)停止集群,删除 data 和 logs 中所有数据
$ rm -rf data/ logs/
(3)格式化集群并启动。
$ bin/hdfs namenode –format
$ sbin/start-dfs.sh

本博客仅为博主学习总结,感谢各大网络平台的资料。蟹蟹!!

NameNode和SecondaryNameNode的工作机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NameNode 与 SecondaryNameNode 的工作机制

    一.NameNode.Fsimage .Edits 和 SecondaryNameNode 概述 NameNode:在内存中储存 HDFS 文件的元数据信息(目录) 如果节点故障或断电,存在内存中的数 ...

  2. HDFS的NameNode与SecondaryNameNode的工作原理

    原文:https://blog.51cto.com/xpleaf/2147375 看完之后确实对nameNode的工作更加清晰一些 在Hadoop中,有一些命名不好的模块,Secondary Name ...

  3. 深刻理解HDFS工作机制

    深入理解一个技术的工作机制是灵活运用和快速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也是唯一途径.对于HDFS来说除了要明白它的应用场景和用法以及通用分布式架构之外更重要的是理解关键步骤的原理和实现细节.在看这篇博文之前需 ...

  4. Hadoop_09_HDFS 的 NameNode工作机制

    理解NameNode的工作机制尤其是元数据管理机制,以增强对HDFS工作原理的理解,及培养hadoop集群运营中“性能调优” “NameNode”故障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1.NameNode职责: H ...

  5. HDFS成员的工作机制

    NameNode工作机制 nn负责管理块的元数据信息,元数据信息为fsimage和edits预写日志,通过edits预写日志来更新fsimage中的元数据信息,每次namenode启动时,都会将磁盘中 ...

  6. hadoop及NameNode和SecondaryNameNode工作机制

    hadoop及NameNode和SecondaryNameNode工作机制 1.hadoop组成 Common MapReduce Yarn HDFS (1)HDFS namenode:存放目录,最重 ...

  7. NameNode和SecondaryNameNode工作原理剖析

    NameNode和SecondaryNameNode工作原理剖析 作者:尹正杰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NameNode中的元数据是存储在那里的? 1>.首先,我 ...

  8. Hadoop的namenode的管理机制,工作机制和datanode的工作原理

    HDFS前言: 1) 设计思想 分而治之:将大文件.大批量文件,分布式存放在大量服务器上,以便于采取分而治之的方式对海量数据进行运算分析: 2)在大数据系统中作用: 为各类分布式运算框架(如:mapr ...

  9. hdfs namenode/datanode工作机制

    一. namenode工作机制 1. 客户端上传文件时,namenode先检查有没有同名的文件,如果有,则直接返回错误信息.如果没有,则根据要上传文件的大小以及block的大小,算出需要分成几个blo ...

随机推荐

  1. Linux下的软件安装

    在线安装 APT:advanced packaging Tool,Debian及其派生的发行版的软件包管理工具,包含以apt-开头的多个工具,如apt-get,apt-cache,apt-cdrom ...

  2. 深入理解JVM(一)虚拟机内存

    一 .前言 JVM是什么,我想诸位肯定都清楚. 好吧,我还是简答说一下JVM即Java虚拟机(够简单吧 233333). 虽然说,所有抛开操作系统,讲虚拟机的内容,都是耍流氓.但是,贫僧不修善果,就爱 ...

  3. zabbix-3.2.6安装部署

    一.准备一台虚拟机并安装centos7.x版本系统 二.配置zabbix_server 1.http install: #安装各类软件支持库 yum install apr-devel apr-uti ...

  4. Protoc Buffer 优化传输大小的一个细节

    Protoc Buffer 是我们比较常用的序列化框架,Protocol Buffer 序列化后的占空间小,传输高效,可以在不同编程语言以及平台之间传输.今天这篇文章主要介绍 Protocol Buf ...

  5. java线程的简单实用

    1.start(): 先来看看Java API中对于该方法的介绍: 使该线程开始执行:Java 虚拟机调用该线程的 run 方法. 结果是两个线程并发地运行:当前线程(从调用返回给 start 方法) ...

  6. Arm架构下VUE环境的安装

    最近因为项目需要在arm环境下搭建vue环境,网上有基于Linux的 教程,路径略有不同,现整理如下 1.安装文件下载 1.下载地址:http://nodejs.cn/download/ 2.选择一个 ...

  7. Scala 学习之路(八)—— 类和对象

    一.初识类和对象 Scala的类与Java的类具有非常多的相似性,示例如下: // 1. 在scala中,类不需要用public声明,所有的类都具有公共的可见性 class Person { // 2 ...

  8. 驰骋工作流引擎ccflow-ccbpm工作流引擎sdk表单装载逻辑处理注意事项

    cbpm工作流引擎sdk表单装载逻辑处理注意事项 关键字:驰骋工作流引擎 sdk表单 装载接口调用   说明:如果您要采用ccbpm的sdk表单开发,在表单 加载前您需要调用一个接口来获得当前节点的信 ...

  9. Codeforces Gym101505G:Orchard Division(扫描线+线段树第k大)

    题目链接 题意 给出一个m*m的地图,上面有n个点,现在需要用一个自定义面积的矩形笼罩住恰好n/2个点,并且这个矩形需要有一个点在至少一个角落上,问这个矩形最小的面积是多少. 思路 有点类似于扫描线. ...

  10. [golang]golang time.After内存泄露问题分析

    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说,当在for循环里使用select + time.After的组合时会产生内存泄露,于是进行了复现和验证,以此记录 内存泄露复现 问题复现测试代码如下所示: package m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