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kSupport的源码实现原理以及应用
一、为什么使用LockSupport类
如果只是LockSupport在使用起来比Object的wait/notify简单,
那还真没必要专门讲解下LockSupport。最主要的是灵活性。
上边的例子代码中,主线程调用了Thread.sleep(1000)方法来等待线程A计算完成进入wait状态。如果去掉Thread.sleep()调用,代码如下:
note:这个场景需要注意一下 防止在业务场景中出现这种bug。

public class TestObjWai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hrows Exception {
final Object obj = new Object();
Thread A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nt sum = 0;
for(int i=0;i<10;i++){
sum+=i;
}
try {
synchronized (obj){
obj.wait();
}
}catch (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sum);
}
});
A.start();
//睡眠一秒钟,保证线程A已经计算完成,阻塞在wait方法
//Thread.sleep(1000);
synchronized (obj){
obj.notify();
}
}
}

多运行几次上边的代码,有的时候能够正常打印结果并退出程序,但有的时候线程无法打印结果阻塞住了。原因就在于:主线程调用完notify后,线程A才进入wait方法,
导致线程A一直阻塞住。由于线程A不是后台线程,所以整个程序无法退出。
那如果换做LockSupport呢?LockSupport就支持主线程先调用unpark后,线程A再调用park而不被阻塞吗?是的,没错。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estObjWai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hrows Exception {
final Object obj = new Object();
Thread A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nt sum = 0;
for(int i=0;i<10;i++){
sum+=i;
}
LockSupport.park();
System.out.println(sum);
}
});
A.start();
//睡眠一秒钟,保证线程A已经计算完成,阻塞在wait方法
//Thread.sleep(1000);
LockSupport.unpark(A);
}
}

不管你执行多少次,这段代码都能正常打印结果并退出。这就是LockSupport最大的灵活所在。
总结一下,LockSupport比Object的wait/notify有两大优势:
①LockSupport不需要在同步代码块里 。所以线程间也不需要维护一个共享的同步对象了,实现了线程间的解耦。
②unpark函数可以先于park调用,所以不需要担心线程间的执行的先后顺序。
三、应用广泛
LockSupport在Java的工具类用应用很广泛,咱们这里找几个例子感受感受。
以Java里最常用的类ThreadPoolExecutor为例。先看如下代码:

public class TestObjWai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hrows Exception {
ArrayBlockingQueue<Runnable> queue = new ArrayBlockingQueue<Runnable>(1000);
ThreadPoolExecutor pool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5,5,1000, TimeUnit.SECONDS,queue);
Future<String> future = poolExecutor.submit(new Callable<String>()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call() throws Exception {
TimeUnit.SECONDS.sleep(5);
return "hello";
}
});
String result = future.get();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代码中我们向线程池中扔了一个任务,然后调用Future的get方法,同步阻塞等待线程池的执行结果。
这里就要问了:get方法是如何组塞住当前线程?线程池执行完任务后又是如何唤醒线程的呢?
咱们跟着源码一步步分析,先看线程池的submit方法的实现:

在submit方法里,线程池将我们提交的基于Callable实现的任务,封装为基于RunnableFuture实现的任务,然后将任务提交到线程池执行,并向当前线程返回RunnableFutrue。
进入newTaskFor方法,就一句话:return new FutureTask<T>(callable);
所以,咱们主线程调用future的get方法就是FutureTask的get方法,线程池执行的任务对象也是FutureTask的实例。
接下来看看FutureTask的get方法的实现:

比较简单,就是判断下当前任务是否执行完毕,如果执行完毕直接返回任务结果,否则进入awaitDone方法阻塞等待。

awaitDone方法里,首先会用到上节讲到的cas操作,将线程封装为WaitNode,保持下来,以供后续唤醒线程时用。再就是调用了LockSupport的park/parkNanos组塞住当前线程。
上边已经说完了阻塞等待任务结果的逻辑,接下来再看看线程池执行完任务,唤醒等待线程的逻辑实现。
前边说了,咱们提交的基于Callable实现的任务,已经被封装为FutureTask任务提交给了线程池执行,任务的执行就是FutureTask的run方法执行。如下是FutureTask的run方法:

c.call()就是执行我们提交的任务,任务执行完后调用了set方法,进入set方法发现set方法调用了finishCompletion方法,想必唤醒线程的工作就在这里边了,看看代码实现吧:

没错就在这里边,先是通过cas操作将所有等待的线程拿出来,然后便使用LockSupport的unpark唤醒每个线程。
在使用线程池的过程中,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么一个疑问:线程池里没有任务时,线程池里的线程在干嘛呢?
答案是 线程会调用队列的take方法阻塞等待新任务。那队列的take方法是不是也跟Future的get方法实现一样呢?
以ArrayBlockingQueue为例,take方法实现如下:

与想象的有点出入,他是使用了Lock的Condition的await方法实现线程阻塞。但当我们继续追下去进入await方法,发现还是使用了LockSupport:

限于篇幅,jdk里的更多应用就不再追下去了。
四、LockSupport的实现
学习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接下来不妨看看LockSupport的实现。
进入LockSupport的park方法,可以发现它是调用了Unsafe的park方法,这是一个本地native方法,只能通过openjdk的源码看看其本地实现了,可以看出底层的源码是 C++实现的了;

它调用了线程的Parker类型对象的park方法,如下是Parker类的定义:主要看的 私有成员 构造函数 析构函数 以及其 parker和 unparker 方法。

类中定义了一个int类型的_counter变量,咱们上文中讲灵活性的那一节说,可以先执行unpark后执行park,就是通过这个变量实现,看park方法的实现代码(由于方法比较长就不整体截图了):

park方法会调用Atomic::xchg方法,这个方法会原子性的将_counter赋值为0,并返回赋值前的值。如果调用park方法前,_counter大于0,则说明之前调用过unpark方法,所以park方法直接返回。将_counterf 数值置为0;
接着往下看:

实际上Parker类用Posix的mutex,condition来实现的阻塞唤醒。如果对mutex和condition不熟,可以简单理解为mutex就是Java里的synchronized,condition就是Object里的wait/notify操作。
park方法里调用pthread_mutex_trylock方法,就相当于Java线程进入Java的同步代码块,然后再次判断_counter是否大于零,如果大于零则将_counter设置为零。最后调用pthread_mutex_unlock解锁,
相当于Java执行完退出同步代码块。如果_counter不大于零,则继续往下执行pthread_cond_wait方法,实现当前线程的阻塞。
最后再看看unpark方法的实现吧,这块就简单多了,直接上代码:

图中的1和4就相当于Java的进入synchronized和退出synchronized的加锁解锁操作,代码2将_counter设置为1,
同时判断先前_counter的值是否小于1,即这段代码:if(s<1) ,如果大于等于1,则就不会有线程被park,所以方法直接执行完毕,如果小于1 说明有线程被 park 了 就会执行代码3,来唤醒被阻塞的线程。
通过阅读LockSupport的本地实现,我们不难发现这么个问题:多次调用unpark方法和调用一次unpark方法效果一样,因为都是直接将_counter赋值为1,而不是加1。简单说就是:线程A连续调用两次LockSupport.unpark(B)方法唤醒线程B,然后线程B调用两次LockSupport.park()方法, 线程B依旧会被阻塞。因为两次unpark调用效果跟一次调用一样,只能让线程B的第一次调用park方法不被阻塞,第二次调用依旧会阻塞。
LockSupport的源码实现原理以及应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并发编程笔记之Unsafe类和LockSupport类源码分析
一.Unsafe类的源码分析 JDK的rt.jar包中的Unsafe类提供了硬件级别的原子操作,Unsafe里面的方法都是native方法,通过使用JNI的方式来访问本地C++实现库. rt.jar ...
- jQuery源码:从原理到实战
jQuery源码:从原理到实战 jQuery选择器对象 $(".my-class");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my-class" ...
- 34、[源码]-AOP原理-链式调用通知方法
34.[源码]-AOP原理-链式调用通知方法
- 33、[源码]-AOP原理-获取拦截器链-MethodInterceptor
33.[源码]-AOP原理-获取拦截器链-MethodInterceptor
- 31、[源码]-AOP原理-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机
31.[源码]-AOP原理-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机
- 30、[源码]-AOP原理-注册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vi
30.[源码]-AOP原理-注册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vi
- 29、[源码]-AOP原理-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vi
29.[源码]-AOP原理-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vi
- 28、[源码]-AOP原理-@EnableAspectJAutoProxy
28.[源码]-AOP原理-@EnableAspectJAutoProxy
- 笔记-iOS弹幕(源码)实现原理解析
最近,读完今年的第三本书<大话移动APP测试 Android与iOS>,在读到陈晔前辈改变中国测试行业的决心时,内心无比激动,作为一名初生的开发人员,我可能还无法理解测试行业的本质,但他那 ...
随机推荐
- Kubernetes集群搭建之CNI-Flanneld部署篇
本次系列使用的所需部署包版本都使用的目前最新的或最新稳定版,安装包地址请到公众号内回复[K8s实战]获取 Flannel是CoreOS提供用于解决Dokcer集群跨主机通讯的覆盖网络工具.它的主要思路 ...
- mysql 开发基础系列12 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上)
一. char 与varchar比较 在上图的最后一行的值只适用在"非严格模式",关于严格模式后面讲到.在“开发基础系列4“ 中讲到CHAR 列删除了尾部的空格.由于char是固定 ...
- nginx多tomcat负载均衡
目的 先说说我要干什么,如题:使用nginx实现多个tomcat服务器的负载均衡. nginx 大名鼎鼎,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以前感觉很厉害,用了之后发现真的很厉害.nginx可以做以下几件事: 反向代 ...
- 始于阿里,回归社区:阿里8个项目进入CNCF云原生全景图
破土而出的生命力,源自理想主义者心底对技术的信念. 云原生技术正席卷全球,云原生基金会在去年KubeCon +CloudNativeCon NA的现场宣布: 其正在孵化的项目已达14个,入驻的厂家或产 ...
- #20 Python文件
前言 前面几节枯燥的模块终于结束了,想要完全掌握前几节的模块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行,毕竟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嘛.在一些项目需求里,要对文件进行IO操作,毕竟重要数据不可能打印到屏幕上而不去保存,Pytho ...
- 利用redis实现分布式锁
分布式锁一般有三种实现方式: 1. 数据库乐观锁: 2. 基于ZooKeeper的分布式锁: 3. 基于Redis的分布式锁: 这里大概说一下三种方式的优缺点,数据库乐观锁优点是实现简单,只需要for ...
- Linux常用性能工具功能、用法及原理(一)
Linux性能观测工具按类别可分为系统级别和进程级别,系统级别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做统计,而进程级别则具体到进程,为每个进程维护统计信息. 按实现原理分,可分为基于计数器和跟踪以及剖析.含义如下: 计数器 ...
- Perl和操作系统交互(一):system、exec和反引号
调用操作系统命令:system函数 system函数可以直接让perl调用操作系统中的命令并执行. system入门示例 例如: #!/usr/bin/perl system 'date +" ...
- Go基础系列:函数(1)
Go中函数特性简介 对Go中的函数特性做一个总结.懂则看,不懂则算. Go中有3种函数:普通函数.匿名函数(没有名称的函数).方法(定义在struct上的函数). Go编译时不在乎函数的定义位置,但建 ...
- synchronized和ReentrantLock的区别
synchronized和ReentrantLock的区别 synchronized是和if.else.for.while一样的关键字,ReentrantLock是类,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代写 既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