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上的需要,花了些许时间去熟悉学习Linux和Shell,现在也花点事件在此记录一下以加强巩固学习的内容吧。学的不算深入,所以都是一些比较junior的内容。

在下一篇随笔会详述之前写的一个用于解析swift(569/940/950)的Shell。

一. Linux

1. 如下为一些经常使用到的命令,因为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记忆的东西比较多,都是根据全称来记忆的,多使用之后就会熟悉了。

cd / ls / mkdir / rmdir / rm / touch / mv / cp

对应全称如下

change directory / list / make directory / remove directory / remove / touch / move / copy

2. 归档/压缩会用到后面两个命令: tar / gzip

归档/解归档命令如下:

tar -cvf archived.tar fileName/FolderName --- 归档文件/文件夹,其中c=create(创建归档);v=visual(显示归档过程);f=file(归档后文件名);archived.tar为归档后的文件名; fileName/FolderName为需要归档的文件/文件夹

tar -xvf  archived.tar   --- 解除归档,其中vf参数与归档的含义相同,x=extract(解析归档)

压缩/解压命令如下:

gzip fileName  --- 压缩,会自动生成fileName.gz的压缩文件(原始的fileName文件会消失)

gzip -d fileName.gz  --- 解压缩,会自动生成fileName的文件(压缩文件会消失)

上述的归档/解归档和压缩/压缩可以同时使用

tar -zcvf archived.tar.gz fileName/FolderName  --- 在归档命令的基础上添加z(标识以gzip的方式进行压缩)

tar -zxvf  archived.tar.gz   --- 在解归档的基础上添加z(标识以gzip的方式进行解压)

3.history

该命令用来获取历史执行命令的记录(会显示对应的commandNumber & commandContent),有如下两个参数:

history n  --- 展示最新的n条历史记录

history -c  ---清空历史记录

其中针对展示的历史记录,可以通过两个方式进行调用:

! + commandNumber

! + commandContent

其中commandContent可以为前几个字符,环境会自动匹配历史中最新的命令。

4. 用户/用户组操作

添加/删除用户

useradd newUsername  --- 添加新用户newUsername(此时用户组也默认新建,亦为newUsername)

uueradd groupName newUsername  --- 添加新用户newUsername,并且该用户所属groupName 用户组

passwd newUsername userPwd  --- 为用户newUsername 添加密码userPwd

userdel newUsername  --- 删除用户newUsername

groupadd newGroupName  --- 添加新用户组newGroupName

groupdel newGroupName  --- 删除用户组newGroupName

5. 文件夹权限管理

针对每个文件都存在属主/属组/其他人的三个读/写/执行权限。可通过如下命令修改文件的属主/属组

chown newUsername:newGroupName fileName  --- 修改文件fileName的属主为newUsername,属组为newGroupName

如果只想修改属组,把newUsername置空,注意':'不能去掉。同时也可以通过如下命令

chgrp newGroupName fileName

如上两个命令我理解全称就是change owner和change group(方便记忆,包括后面的chmod=change modification)

6. 利用scp进行上传/下载

规则一般就是scp source destination

下载:scp username@host:absolutePath/fileName D:\  ---- 将文件fileName下载到D盘中

上传:scp D:\fileName username@host:absolutePath/  --- 将文件fileName上传到服务器absolutePath/下

如果是上传文件夹,在上传的路径前加-r (标识recursive)

7. grep/sed/awk

这三个命令也会经常使用到,查询的时候使用grep比较多,替换使用sed比较多,对查询后的继续处理使用awk比较多。

grep:

如grep test test*   ---用来查询以test开头的文件中包含test字符串的内容

echo “abc” | grep ‘^a'  -- 查询字符串abc是否以字母a开头

如上可以知道grep也支持正则表达式(会在后面描述),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正则时候我会使用egrep,因为有些正则grep还不能使用(应该需要使用grep -e)

sed:

echo “abc" | sed 's/a/A/g’  ---可以将a替换成A

sed -n '1,3p' fileName   输出文件fileName的第一行到第三行,其中p为print,n为quiet(代表只输出选中的内容,否则所有内容都会输出,而且选中的内容会输出两遍)

awk:

awk -F ‘:’ '{print $2}' fileName  --- 以分号为分隔符,输出每一行的第二个字符。其中-F为field seperator,作用同-v FS

awk -v RS=':' 'NR==2{print}'  --- 以分号为RS(row seperator行分隔符),并输出第二行(NR=number row)

上述只是具体,实际功能均远不止于此,特别awk的功能在处理字符串上极为强大。前段时间因为工作需要利用awk解析swift(569/940/950)报文到指定的格式上,会在后面单独写一遍文档详述。

8, 切换用户

su userName  --- 切换到userName用户,但依旧使用当前的环境变量,但userName为空时为切换到root。可以使用exit命令退出当前用户

su - userName  --- 与上面的相比的不同时会切换当前的环境变量到新用户

9.管道

管道用符号|标识,即将管道左边的输出作为管道右边的输入,如:

echo “123” | grep ‘1’

上述命令中将文本作为grep命令的输入

10. 标准输出/输入/错误输出

标准输入为0,默认从屏幕输入

标准输出为1,默认输出的屏幕

标准错误输出为2,默认输出到屏幕

echo 123 > fileName  --- 将文本123输出到文件fileName中,此时123不会输出到屏幕上

cat > file1 < file2  --- 将file2作为file1的标准输入,即拷贝file2的内容到file1

command > file 2>$1  --- 将命令command的结果输出到file中,并将标准错误输出的转到标准输出,即此时如果存在错误也会很标准输出一样输出至file中

11. 其他零碎的小命令

sort  排序

last | sort

uniq  对重复的内容只显示一次(unique),其中可以使用参数-c来计算重复的数量,如下

uniq -c

wc 计算数量(行/单词/字符), 全称应为word count

wc -l A --- 计算行数

wc -w  --- 计算单词数量

wc -m  ---计算字符数量

如果什么参数都没有,会显示行/单词/字符的数量

tee 将内容输出的文件的同时标准输出,如:

echo “123” | tee test.txt

如上命令在把文本123输入到test.txt*(覆盖的方式)的同时输出到屏幕

ps -aux  --- 查看内存等使用情况

top  --- 查看内存等使用情况(动态)

df -h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dos2unix fileName  ---- window和linux的换行符不同,所在需要通过该命令去除多余的^M

unix2dos filename

tr ‘a-z’ 'A-Z' 将小写字母转成大写字母

二. VIM

1. 搜索字符串

:/string  --- 向文件尾部搜索字符串

:?string  --- 向文件头部搜索字符串

搜索过程中使用n(向下搜索)/N(向上搜索)字符串

2. 替换字符串

:[range]s/oldString/newString/g

其中range可以是1,4代表第一行至第四行:%代表全部内容

g标识全部替换

3. 编辑模式

i/o为进入编辑模式,其中o为在当前行插入一行并让光标停在新的一行

通过ctrl x + ctrl o可以对参数进行补齐(根据现在文件内容),如果在写shell,参数又比较长,还是比较好用的

通过ctrl x + ctrl n可以对参数进行补齐(根据当前目录文件)

4. 指令模式

u为取消上一次操作(undo),ctrl + r为重做上一次操作(redo);万一取消错了,redo还是很有用的

v/V/ctrl + v可以对区块(即不对整行进行处理)进行选择,进而进行后续操作(yy/dd/p)

5. 多文件处理

好处是针对多个文件间需要使用yy/p命令,不同vim下的文件是无法处理的。vim 后加多个文件可以多文件处理,利用:files可以展示正在多文件处理的文件列表,:n进入到下一个文件,:N进入到上一个文件。

环境参数设置

:set nu  --- 显示行号(number)

:set nonu  --- 不显示行号

:set hlsearch  --- 高亮查询的结果(highlight search)

:set nohlsearch  --- 不高亮查询结果

:set autoindent  --- 启用indent(当该行存在indent,换行后下一行也会保留和改行的indent)

:set noautoindent  --- 不启动indent

:set backup  --- 启动备份,当文件发生修改时,会自动生成一个fileName~的备份文件

:set nobackup  --- 关闭备份(默认为关闭的状态)
;syntax on   --- 启动语法(字符颜色不同)

:syntax on  --- 关闭语法

三. 正则

^为匹配首字符,但在[]代表非

$匹配尾字符,如^1.*2$为匹配1开头2结尾的字符

. 匹配除换行符外的任意字符

*匹配前面的内容0次或多次

+匹配前面的内容1次或多次

?匹配前面的内容0次或1次

{n}匹配前面的内容n次

{n,}匹配前面的内容n次或更多次

{n,m}匹配前面的内容n-m次(包含n和m)

|各个条件之间的或

Linux & Shell 学习笔记【1/2】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 Shell 学习笔记 一 目录结构

    以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各版本为例,RHEL中目录具体作用如下, /bin       存放普通用户使用的命令 /sbin     存放管理员可以执行的命令 /home   ...

  2. linux shell学习笔记二---自定义函数(定义、返回值、变量作用域)介绍

    linux shell 可以用户定义函数,然后在shell脚本中可以随便调用.下面说说它的定义方法,以及调用需要注意那些事项. 一.定义shell函数(define function) 语法: [ f ...

  3. Linux Shell 学习笔记

    2.return与exit区别 return 表示从被调函数返回到主调函数继续执行,返回时可附带一个返回值,由return后面的参数指定,当然如果是在主函数main, 自然也就结束当前进程了,如果不是 ...

  4. Linux Shell学习笔记:exit退出状态代码

    inux提供$?特殊变量来保存最后一条命令执行结束的退出状态.执行完一条命令后,立即执行echo$?,可以查看最后一条命令的退出状态值. 正常的情况下,命令成功执行完成的退出状态是0,如果非0,则命令 ...

  5. Linux Shell学习笔记(一)

    Shell,见名知意,就是一个作为用户与Linux OS间接口的程序,允许用户向OS输入需要执行的命令.Shell众多,这里只介绍Bash. 0)实验的Shell版本 显示shell版本: /bin/ ...

  6. linux shell 学习笔记--内部命令学习

    .基本命令 新手必须要掌握的初级命令 ls 基本的列出所有文件的命令.但是往往就是因为这个命令太简单,所以我们总是低估它.比如 ,用 -R 选项,这是递归选项,ls 将会以目录树的形式列出所有文件, ...

  7. linux shell学习笔记

    一  变量 声明变量: my_var='ddd'使用变量: ${my_var}设置为只读变量: readonly my_var删除变量: unset my_var 注意只读变量不能被删除 变量类型:( ...

  8. linux shell 学习笔记01

    1.命令历史记录history !$     :调用上一条命令的执行结果 !100   :运行history记录里的第100条命令 !ser   :调用以ser开头的最后一次执行的命令 ctrl+r  ...

  9. Linux Shell 学习笔记 00

    1.Bash = Bourne Again SHell 2.终端提示符: #普通用户 username@hostname$ #管理员用户 root@hostname# 3.shell脚本通常是一个以s ...

随机推荐

  1. docker-compose的安装和设定

    docker的1.12版本中,swarm已经合体,docker-engine/swarm/docker-compose的三件套装已经变成两件.后续会不会将docker-compose进一步合体呢,想做 ...

  2. Serverless 每周小报-20190610

    微软和 Red Hat 开源 KEDA:Fission 发布 1.3.0 博客精选 10 THINGS TO KNOW ABOUT SERVERLESS COMPUTING - BEFORE YOU ...

  3. WEB端缓存机制

    WEB端缓存机制 什么是WEB缓存 Web缓存是指一个Web资源(如html页面,图片,js,数据等)存在于Web服务器和客户端(浏览器)之间的副本.缓存会根据进来的请求保存输出内容的副本:当下一个请 ...

  4. Arthas 实战,助你解决同名类依赖冲突问题

    上篇文章中,小黑哥分析 Maven 依赖冲突分为两类: 项目同一依赖应用,存在多版本,每个版本同一个类,可能存在差异. 项目不同依赖应用,存在包名,类名完全一样的类. 第二种情况,往往是这个场景,本地 ...

  5. p标签内不能嵌套块级标签

    今天突然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p标签内不能嵌套块级标签 例如: <p><p></p></p> 会被浏览器解析成 我又把 div 嵌套在里面,发现还是这样 ...

  6. Web前端经典面试试题(二)

    上次由于时间有限只分享了一部分的前端面试题,所以本篇继续分享前端经典面试试题 一. 栈和队列的区别? 栈的插入和删除操作都是在一端进行的,而队列的操作却是在两端进行的. 队列先进先出,栈先进后出. 栈 ...

  7. vue 点击跳转路由设置

    刚接触 知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路由,一种是原生js的 <a @click="handleClick"></a> methods:function(){ h ...

  8. 作为一个Tester,你在客户环境能保证质量吗?

    公司严格地按照“产品-项目”模式来架构技术部门. 我又测产品,又测项目,所以一方面可以从项目测试的角度发现产品bug,并且给产品提供改进意见,一方面还能测产品为项目赋能,保证项目质量,让项目经理轻松些 ...

  9. 项目团队测试改进&产品测试方法的思考和改进

    七月份了,2019年已过去一半: 后半年,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成果来对生命唱赞歌? 我目前负责公司一个小产品线的测试,和一个大产品线的项目测试. 产品测试,我才加入3周: 经过这段时间断断续续的磨合,我对 ...

  10. Python数据科学手册(1) IPython:超越Python

    1.1 shell还是Notebook Jupyter Notebook 是 IPython shell 基于浏览器的图形界面,提供了一系列丰富的动态展示功能.Jupyter Notebook 不仅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