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大数据---Kafka生产者详解
一、生产者发送消息的过程
首先介绍一下 Kafka 生产者发送消息的过程:
- Kafka 会将发送消息包装为 ProducerRecord 对象, ProducerRecord 对象包含了目标主题和要发送的内容,同时还可以指定键和分区。在发送 ProducerRecord 对象前,生产者会先把键和值对象序列化成字节数组,这样它们才能够在网络上传输。
- 接下来,数据被传给分区器。如果之前已经在 ProducerRecord 对象里指定了分区,那么分区器就不会再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指定分区 ,那么分区器会根据 ProducerRecord 对象的键来选择一个分区,紧接着,这条记录被添加到一个记录批次里,这个批次里的所有消息会被发送到相同的主题和分区上。有一个独立的线程负责把这些记录批次发送到相应的 broker 上。
- 服务器在收到这些消息时会返回一个响应。如果消息成功写入 Kafka,就返回一个 RecordMetaData 对象,它包含了主题和分区信息,以及记录在分区里的偏移量。如果写入失败,则会返回一个错误。生产者在收到错误之后会尝试重新发送消息,如果达到指定的重试次数后还没有成功,则直接抛出异常,不再重试。
二、创建生产者
2.1 项目依赖
本项目采用 Maven 构建,想要调用 Kafka 生产者 API,需要导入 kafka-clients
依赖,如下: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kafka</groupId>
<artifactId>kafka-clients</artifactId>
<version>2.2.0</version>
</dependency>
2.2 创建生产者
创建 Kafka 生产者时,以下三个属性是必须指定的:
- bootstrap.servers :指定 broker 的地址清单,清单里不需要包含所有的 broker 地址,生产者会从给定的 broker 里查找 broker 的信息。不过建议至少要提供两个 broker 的信息作为容错;
- key.serializer :指定键的序列化器;
- value.serializer :指定值的序列化器。
创建的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SimpleProduc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topicName = "Hello-Kafka";
Properties props = new Properties();
props.put("bootstrap.servers", "hadoop001:9092");
props.put("key.serializer", "org.apache.kafka.common.serialization.StringSerializer");
props.put("value.serializer", "org.apache.kafka.common.serialization.StringSerializer");
/*创建生产者*/
Producer<String, String> producer = new KafkaProducer<>(props);
for (int i = 0; i < 10; i++) {
ProducerRecord<String, String> record = new ProducerRecord<>(topicName, "hello" + i,
"world" + i);
/* 发送消息*/
producer.send(record);
}
/*关闭生产者*/
producer.close();
}
}
本篇文章的所有示例代码可以从 Github 上进行下载:kafka-basis
2.3 测试
1. 启动Kakfa
Kafka 的运行依赖于 zookeeper,需要预先启动,可以启动 Kafka 内置的 zookeeper,也可以启动自己安装的:
# zookeeper启动命令
bin/zkServer.sh start
# 内置zookeeper启动命令
bin/zookeeper-server-start.sh config/zookeeper.properties
启动单节点 kafka 用于测试:
# bin/kafka-server-start.sh config/server.properties
2. 创建topic
# 创建用于测试主题
bin/kafka-topics.sh --create \
--bootstrap-server hadoop001:9092 \
--replication-factor 1 --partitions 1 \
--topic Hello-Kafka
# 查看所有主题
bin/kafka-topics.sh --list --bootstrap-server hadoop001:9092
3. 启动消费者
启动一个控制台消费者用于观察写入情况,启动命令如下:
# bin/kafka-console-consumer.sh --bootstrap-server hadoop001:9092 --topic Hello-Kafka --from-beginning
4. 运行项目
此时可以看到消费者控制台,输出如下,这里 kafka-console-consumer
只会打印出值信息,不会打印出键信息。
2.4 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这里可能出现的一个问题是:生产者程序在启动后,一直处于等待状态。这通常出现在你使用默认配置启动 Kafka 的情况下,此时需要对 server.properties
文件中的 listeners
配置进行更改:
# hadoop001 为我启动kafka服务的主机名,你可以换成自己的主机名或者ip地址
listeners=PLAINTEXT://hadoop001:9092
二、发送消息
上面的示例程序调用了 send
方法发送消息后没有做任何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办法知道消息发送的结果。想要知道消息发送的结果,可以使用同步发送或者异步发送来实现。
2.1 同步发送
在调用 send
方法后可以接着调用 get()
方法,send
方法的返回值是一个 Future<RecordMetadata>对象,RecordMetadata 里面包含了发送消息的主题、分区、偏移量等信息。改写后的代码如下:
for (int i = 0; i < 10; i++) {
try {
ProducerRecord<String, String> record = new ProducerRecord<>(topicName, "k" + i, "world" + i);
/*同步发送消息*/
RecordMetadata metadata = producer.send(record).get();
System.out.printf("topic=%s, partition=%d, offset=%s \n",
metadata.topic(), metadata.partition(), metadata.offse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 Execution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此时得到的输出如下:偏移量和调用次数有关,所有记录都分配到了 0 分区,这是因为在创建 Hello-Kafka
主题时候,使用 --partitions
指定其分区数为 1,即只有一个分区。
topic=Hello-Kafka, partition=0, offset=40
topic=Hello-Kafka, partition=0, offset=41
topic=Hello-Kafka, partition=0, offset=42
topic=Hello-Kafka, partition=0, offset=43
topic=Hello-Kafka, partition=0, offset=44
topic=Hello-Kafka, partition=0, offset=45
topic=Hello-Kafka, partition=0, offset=46
topic=Hello-Kafka, partition=0, offset=47
topic=Hello-Kafka, partition=0, offset=48
topic=Hello-Kafka, partition=0, offset=49
2.2 异步发送
通常我们并不关心发送成功的情况,更多关注的是失败的情况,因此 Kafka 提供了异步发送和回调函数。 代码如下:
for (int i = 0; i < 10; i++) {
ProducerRecord<String, String> record = new ProducerRecord<>(topicName, "k" + i, "world" + i);
/*异步发送消息,并监听回调*/
producer.send(record, new 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ion(RecordMetadata metadata, Exception exception) {
if (exception != null) {
System.out.println("进行异常处理");
} else {
System.out.printf("topic=%s, partition=%d, offset=%s \n",
metadata.topic(), metadata.partition(), metadata.offset());
}
}
});
}
三、自定义分区器
Kafka 有着默认的分区机制:
- 如果键值为 null, 则使用轮询 (Round Robin) 算法将消息均衡地分布到各个分区上;
- 如果键值不为 null,那么 Kafka 会使用内置的散列算法对键进行散列,然后分布到各个分区上。
某些情况下,你可能有着自己的分区需求,这时候可以采用自定义分区器实现。这里给出一个自定义分区器的示例:
3.1 自定义分区器
/**
* 自定义分区器
*/
public class CustomPartitioner implements Partitioner {
private int passLine;
@Override
public void configure(Map<String, ?> configs) {
/*从生产者配置中获取分数线*/
passLine = (Integer) configs.get("pass.line");
}
@Override
public int partition(String topic, Object key, byte[] keyBytes, Object value,
byte[] valueBytes, Cluster cluster) {
/*key 值为分数,当分数大于分数线时候,分配到 1 分区,否则分配到 0 分区*/
return (Integer) key >= passLine ? 1 : 0;
}
@Override
public void close() {
System.out.println("分区器关闭");
}
}
需要在创建生产者时指定分区器,和分区器所需要的配置参数:
public class ProducerWithPartition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topicName = "Kafka-Partitioner-Test";
Properties props = new Properties();
props.put("bootstrap.servers", "hadoop001:9092");
props.put("key.serializer", "org.apache.kafka.common.serialization.IntegerSerializer");
props.put("value.serializer", "org.apache.kafka.common.serialization.StringSerializer");
/*传递自定义分区器*/
props.put("partitioner.class", "com.heibaiying.producers.partitioners.CustomPartitioner");
/*传递分区器所需的参数*/
props.put("pass.line", 6);
Producer<Integer, String> producer = new KafkaProducer<>(props);
for (int i = 0; i <= 10; i++) {
String score = "score:" + i;
ProducerRecord<Integer, String> record = new ProducerRecord<>(topicName, i, score);
/*异步发送消息*/
producer.send(record, (metadata,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f("%s, partition=%d, \n", score, metadata.partition()));
}
producer.close();
}
}
3.2 测试
需要创建一个至少有两个分区的主题:
bin/kafka-topics.sh --create \
--bootstrap-server hadoop001:9092 \
--replication-factor 1 --partitions 2 \
--topic Kafka-Partitioner-Test
此时输入如下,可以看到分数大于等于 6 分的都被分到 1 分区,而小于 6 分的都被分到了 0 分区。
score:6, partition=1,
score:7, partition=1,
score:8, partition=1,
score:9, partition=1,
score:10, partition=1,
score:0, partition=0,
score:1, partition=0,
score:2, partition=0,
score:3, partition=0,
score:4, partition=0,
score:5, partition=0,
分区器关闭
四、生产者其他属性
上面生产者的创建都仅指定了服务地址,键序列化器、值序列化器,实际上 Kafka 的生产者还有很多可配置属性,如下:
1. acks
acks 参数指定了必须要有多少个分区副本收到消息,生产者才会认为消息写入是成功的:
- acks=0 : 消息发送出去就认为已经成功了,不会等待任何来自服务器的响应;
- acks=1 : 只要集群的首领节点收到消息,生产者就会收到一个来自服务器成功响应;
- acks=all :只有当所有参与复制的节点全部收到消息时,生产者才会收到一个来自服务器的成功响应。
2. buffer.memory
设置生产者内存缓冲区的大小。
3. compression.type
默认情况下,发送的消息不会被压缩。如果想要进行压缩,可以配置此参数,可选值有 snappy,gzip,lz4。
4. retries
发生错误后,消息重发的次数。如果达到设定值,生产者就会放弃重试并返回错误。
5. batch.size
当有多个消息需要被发送到同一个分区时,生产者会把它们放在同一个批次里。该参数指定了一个批次可以使用的内存大小,按照字节数计算。
6. linger.ms
该参数制定了生产者在发送批次之前等待更多消息加入批次的时间。
7. clent.id
客户端 id,服务器用来识别消息的来源。
8. max.in.flight.requests.per.connection
指定了生产者在收到服务器响应之前可以发送多少个消息。它的值越高,就会占用越多的内存,不过也会提升吞吐量,把它设置为 1 可以保证消息是按照发送的顺序写入服务器,即使发生了重试。
9. timeout.ms, request.timeout.ms & metadata.fetch.timeout.ms
- timeout.ms 指定了 borker 等待同步副本返回消息的确认时间;
- request.timeout.ms 指定了生产者在发送数据时等待服务器返回响应的时间;
- metadata.fetch.timeout.ms 指定了生产者在获取元数据(比如分区首领是谁)时等待服务器返回响应的时间。
10. max.block.ms
指定了在调用 send()
方法或使用 partitionsFor()
方法获取元数据时生产者的阻塞时间。当生产者的发送缓冲区已满,或者没有可用的元数据时,这些方法会阻塞。在阻塞时间达到 max.block.ms 时,生产者会抛出超时异常。
11. max.request.size
该参数用于控制生产者发送的请求大小。它可以指发送的单个消息的最大值,也可以指单个请求里所有消息总的大小。例如,假设这个值为 1000K ,那么可以发送的单个最大消息为 1000K ,或者生产者可以在单个请求里发送一个批次,该批次包含了 1000 个消息,每个消息大小为 1K。
12. receive.buffer.bytes & send.buffer.byte
这两个参数分别指定 TCP socket 接收和发送数据包缓冲区的大小,-1 代表使用操作系统的默认值。
参考资料
- Neha Narkhede, Gwen Shapira ,Todd Palino(著) , 薛命灯 (译) . Kafka 权威指南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7-12-26
入门大数据---Kafka生产者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 入门大数据---Kafka消费者详解
一.消费者和消费者群组 在 Kafka 中,消费者通常是消费者群组的一部分,多个消费者群组共同读取同一个主题时,彼此之间互不影响.Kafka 之所以要引入消费者群组这个概念是因为 Kafka 消费者经 ...
- 入门大数据---Hbase 过滤器详解
一.HBase过滤器简介 Hbase 提供了种类丰富的过滤器(filter)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用户可以通过内置或自定义的过滤器来对数据进行过滤,所有的过滤器都在服务端生效,即谓词下推(predic ...
- 入门大数据---Hbase协处理器详解
一.简述 Hbase 作为列族数据库最经常被人诟病的特性包括:无法轻易建立"二级索引",难以执 行求和.计数.排序等操作.比如,在旧版本的(<0.92)Hbase 中,统计数 ...
- 入门大数据---Kafka深入理解分区副本机制
一.Kafka集群 Kafka 使用 Zookeeper 来维护集群成员 (brokers) 的信息.每个 broker 都有一个唯一标识 broker.id,用于标识自己在集群中的身份,可以在配置文 ...
- Kafka 学习之路(三)—— Kafka生产者详解
一.生产者发送消息的过程 首先介绍一下Kafka生产者发送消息的过程: Kafka会将发送消息包装为ProducerRecord对象, ProducerRecord对象包含了目标主题和要发送的内容,同 ...
- Kafka 系列(三)—— Kafka 生产者详解
一.生产者发送消息的过程 首先介绍一下 Kafka 生产者发送消息的过程: Kafka 会将发送消息包装为 ProducerRecord 对象, ProducerRecord 对象包含了目标主题和要发 ...
- hadoop大数据技术架构详解
大数据的时代已经来了,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行业面临这大量数据需要存储和分析的挑战.Hadoop作为一个开源的分布式并行处理平台,以其高拓展.高效率.高可靠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欢迎.这同时也带动了 ...
- 入门大数据---Kafka的搭建与应用
前言 上一章介绍了Kafka是什么,这章就讲讲怎么搭建以及如何使用. 快速开始 Step 1:Download the code Download the 2.4.1 release and un-t ...
- 入门大数据---Kafka简介
一.简介 ApacheKafka 是一个分布式的流处理平台.它具有以下特点: 支持消息的发布和订阅,类似于 RabbtMQ.ActiveMQ 等消息队列: 支持数据实时处理: 能保证消息的可靠性投递: ...
随机推荐
- 基于S7-PLCSIM Advanced搭建S7通信仿真环境
写在前面: 之前有专门讲过一期如何搭建西门子PLC的S7通信仿真环境,感兴趣的可以点击查看:戳↓ 1.基于TIA搭建西门子PLC仿真环境及通信方案-联合出品 2.手把手教你搭建西门子PLC仿真环境 那 ...
- Java四种权限修饰符
四种权限修饰符
- Java实现 LeetCode 684 冗余连接(并查集)
684. 冗余连接 在本问题中, 树指的是一个连通且无环的无向图. 输入一个图,该图由一个有着N个节点 (节点值不重复1, 2, -, N) 的树及一条附加的边构成.附加的边的两个顶点包含在1到N中间 ...
- Java实现 LeetCode 212 单词搜索 II
public class Find2 { public int[] dx={1,-1,0,0}; public int[] dy={0,0,1,-1}; class Trie{ Trie[] trie ...
- java实现排列序数
X星系的某次考古活动发现了史前智能痕迹. 这是一些用来计数的符号,经过分析它的计数规律如下: (为了表示方便,我们把这些奇怪的符号用a~q代替) abcdefghijklmnopq 表示0 abcde ...
- Java实现第十届蓝桥杯等差数列
试题 I: 等差数列 时间限制: 1.0s 内存限制: 512.0MB 本题总分:25 分 [问题描述] 数学老师给小明出了一道等差数列求和的题目.但是粗心的小明忘记了一 部分的数列,只记得其中 N ...
- IOS App如何调用python后端服务
本篇文章旨在通过一个小的Demo形式来了解ios app是如何调用python后端服务的,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清晰的明白ios app与后端服务之间是如何实现交互的,今天的示例是拿登录功能做一个 ...
- 秒懂系列,超详细Java枚举教程!!!
所有知识体系文章,GitHub已收录,欢迎Star!再次感谢,愿你早日进入大厂! GitHub地址: https://github.com/Ziphtracks/JavaLearningmanual ...
- sql server 取多条数据的最大值
实列: SELECT a.BillDate '[开票时间]', a.Hdbh '[运单号]', a.Status '运单状态', a.DisplayStatus '运单状态字', b.name '开票 ...
- 如何向这些CA来申请数字证书呢?
申请的过程大致是: 1.自己本地先生成一对密匙,然后拿着自己的公匙以及其他信息(比如说企业名称啊什么的)去CA申请数字证书. 2.CA在拿到这些信息后,会选择一种单向Hash算法(比如说常见的MD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