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好用的++、--

说到自增(++)\自减(--)运算符,小伙伴们应该都不会陌生,在很多编程语言的代码中,都经常出现它们的身影。

  • 比如常用的for语句
for (int i = 0; i < n; i++) {
// TODO
}
  • 比如经典的一行代码实现字符串拷贝
// 将src的内容拷贝至dest
void strcpy(char *dest, char *src) {
while (*dest++ = *src++);
} int main() {
char s1[10], *s2 = "xmg_mj";
strcpy(s1, s2);
printf("%s", s1); // xmg_mj
return 0;
}

使用得当的话,自增(++)\自减(--)运算符的确可以让代码简洁又优雅。

但是

2大热门编程语言SwiftPython并不支持自增(++)、自减(--)运算符,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先给出几个参考链接,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去阅读一下:

这里只列出几个显而易见的理由

  • 有了强大又简洁的for-infor语句中可以完全不需要++、--
// C++
for (int i = 0; i < 5; i++) {
cout << i << endl;
} // Swift
for i in 0..<5 {
println(i)
} // Python
for i in range(5):
print(i)
  • 尽管while (*d++ = *s++);看起来似乎简单而优雅,但对于初学者来说绝非简单,会增加学习成本。而SwiftPython更倾向于希望任何人都能快速上手这门编程语言。

  • 当混合使用前缀和后缀的++、--时

    • 会降低代码的可读性,比如while (n++ > --k),经验丰富的程序员也必须停下来思考一下代码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 运行结果可能会有不确定性

运行结果的不确定性

下面列出2段代码,变量b的结果是什么呢?(值得一提的是:实际开发中我们并不会这么写,这里把它列出来仅仅是为了讨论一些技术细节)

int a, b;

// 第1段代码
a = 1;
b = a++ + ++a + a++ + ++a; // 第2段代码
a = 1;
b = a++ + a++ + a++ + a++;

实际上,上面的C语言代码在MSVC、MinGW编译器下得出的结果是不完全一致的

  • MSVC:微软出品
  • MinGW:GNU出品(可以理解为Windows版本的GCC)

第1段代码

结果一致,符合绝大部分人的预期,所以就不展开讨论了

a = 1;
b = a++ + ++a + a++ + ++a;
// MSVC:b = 1 + 3 + 3 + 5 = 12
// MinGW:b = 1 + 3 + 3 + 5 = 12

第2段代码

结果不一致

  • MSVC的结果是1 + 1 + 1 + 1 = 4
  • MinGW的结果是1 + 2 + 3 + 4 = 10
a = 1;
b = a++ + a++ + a++ + a++;
// MSVC:b = 1 + 1 + 1 + 1 = 4
// MinGW:b = 1 + 2 + 3 + 4 = 10

你可能好奇:你怎么知道MinGW的计算过程是1 + 2 + 3 + 4呢?根据最终结果10反推回去猜出来的么?NO!如果是这样做的话,那就有点侮辱了程序员这个职业了。

像这种不太容易从表面去理解的代码,你若想知道它的真正本质,那就要搬出强有力且精准的武器了,它就是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

简单说明一下使用汇编语言的理由:

  • 众所周知,C语言代码最终都会被编译为机器语言代码(也叫做机器指令,只由0和1组成)
  • 那通过研究最终的机器指令来探索C语言代码的本质?由于机器指令极其晦涩难懂,因此,对一般人来说,这并不是一种高效的办法
  • 最佳的办法是:研究一下介于C语言机器语言之间的汇编语言代码
    • C语言汇编语言机器语言
    • 汇编语言代码比机器指令可读性高很多
    • 每一条机器指令都有与之对应的汇编语言代码
    • 因此,你研究汇编语言代码,基本就等同于研究机器指令,可读性+精准性兼具

看看MSVC环境下的汇编代码

  • 红框代码:将4个a相加的结果赋值给b,由于a的初始值是1,所以b = 1 + 1 + 1 + 1 = 4
  • 绿框代码:让a执行4次自增1的操作,相当于执行4次a += 1

看看MinGW环境下的汇编代码

  • 为了保证能基本看懂这段汇编代码,建议你可以理解为[rbp-0x4]代表变量a,[rbp-0x8]代表变量b
  • 绿框代码:让a执行自增1的操作,相当于执行a += 1
  • 红框代码:将a每次自增1之前的值累加起来,最后赋值给b
  • 可以看到,绿框、红框代码是交替执行的,所以最终b = 1 + 2 + 3 + 4 = 10

最后2段代码

最后再放2段代码出来,在MSVC和MinGW下的结果也是不一致的

a = 1;
b = ++a + ++a + ++a + ++a;
// MSVC:b = 5 + 5 + 5 + 5 = 20
// MinGW: b = 3 + 3 + 4 + 5 = 15 a = 1;
b = ++a + ++a + a++ + a++;
// MSVC:b = 2 + 3 + 3 + 4 = 12
// MinGW:b = 3 + 3 + 3 + 4 = 13

根据前面的一些讲解,相信你现在可以推断出MSVC的结果了。

但MinGW的结果可能还是会让人感觉到奇怪:它其实是先让最前面的2个++a执行a自增1的操作,后面的2个++a\a++就照常处理,所以最终b = 3 + 3 + ...

好了,就此打住,建议不要去纠结这些细节了,因为本来就不推荐这种写法。你只需要知道:多个前缀、后缀的自增自减一起使用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是把双刃剑,再者,它并非是编码过程中必不可缺的,所以被SwiftPython抛弃也是正常的事。

关于汇编

经常看到有人说:汇编语言都是上古时期的编程语言了,没啥用,甚至还有人说C\C++这么古老的语言,没有任何学习价值。我个人并不赞同这些观点。掌握好汇编,可以更好地了解代码的本质,扫除一些基本的知识误区​。​

因为时间和篇幅的关系,这篇文章并没有详细解释每一句汇编代码的作用。如果你对汇编感兴趣,可以参考以下图片

之前有在B站上传一些汇编教程,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向公众号发送汇编两字,获取教程地址

最后的思考题

最后留一道思考题,可以将思考的结果直接留言评论

不是说Python不支持自增(++)\自减(--)运算符么,为什么下面的Python代码能运行成功呢?

a = 10
b = ++a c = a++ + ++a

如果你特别希望我写点什么方面的内容,也可以留言建议,谢谢

欢迎关注

为什么Swift和Python要抛弃++\--?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 为什么抛弃累赘的花括号,使用缩进来划分代码块?

    大家好,这是"Python为什么"系列节目的文字稿(文末有观看地址). 本期话题:Python 为什么使用缩进来划分代码块,而不像其它语言使用花括号 {} 或者 "end ...

  2. Swift语言快速入门

    Swift语言快速入门(首部同步新版官方API文档和语法的Swift图书,确保代码可编译,作者专家在线答疑,图书勘误实时跟进) 极客学院 编著   ISBN 978-7-121-24328-8 201 ...

  3. Swift语言高速入门

    Swift语言高速入门(首部同步新版官方API文档和语法的Swift图书,确保代码可编译,作者专家在线答疑,图书勘误实时跟进) 极客学院 编著   ISBN 978-7-121-24328-8 201 ...

  4. swift - 字典和集合

    p.p1 {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3.0px Menlo; color: #4dbf56 } p.p2 { margin: 0.0px 0. ...

  5. 【转载】OpenStack Swift学习笔记

    免责声明: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个人收藏,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原文作者:崔炳华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i_ch ...

  6. OpenStack swift安装

    由于实验室项目需要云存储系统,因此在实验室服务器上搭建一个基于OpenStack swift的云存储系统. 最开始按照官方网站上介绍的方法,使用SAIO方式安装http://docs.openstac ...

  7. Python学习之旅--第一周--初识Python

    一:Python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 1.语言的分类: a.编译型语言和解释性语言: 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语言分为编译型和解释型语言.编译型语言典型的如C,C++,通常在程序执行之前必须经由编译器编译成机 ...

  8. 计算机二级Python

    概述 计算机二级在近两年新加了python的选择,趁机考了一下,顺便记录一下学习的一些所获 第一章 程序设计语言概述 考纲考点: 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计算机语言的公共常识,一些尝试我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 ...

  9. python collections模块 之 defaultdict

    defaultdict 是 dict 的子类,因此 defaultdict 也可被当成 dict 来使用,dict 支持的功能,defaultdict 基本都支持.但它与 dict 最大的区别在于,如 ...

随机推荐

  1. spring boot Shiro JWT整合

    一个api要支持H5, PC和APP三个前端,如果使用session的话对app不是很友好,而且session有跨域攻击的问题,所以选择了JWT 1.导入依赖包 <dependency> ...

  2. vue移动端字体大小设置

    const setRemUnit = () => { const docEl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 // IPhone6下750像素来设计,实际像素375px, ...

  3. 遍历tree

    1.解决方法 filterData (arr) { var newArr = [] arr.map((item) => { var childrenArr if (item.children ! ...

  4. python学习基础之变量

    变量名只能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变量名可以字母或下划线打头,但不能以数字打 头,例如,可将变量命名为message_1,但不能将其命名为1_message. 变量名不能包含空格,但可使用下划线来分隔 ...

  5. PHP攻击网站防御代码-以及攻击代码反译

    <?php //查询禁止IP $ip =$_SERVER['REMOTE_ADDR']; $fileht=".htaccess2"; if(!file_exists($fil ...

  6. python爬虫的数据库连接问题

    1.需要导的包 import pymysql 2.# mysql连接信息(字典形式) db_config ={ 'host': '127.0.0.1',#连接的主机id(107.0.0.1是本机id) ...

  7. Java集合01——List 的几个实现类,了解一下?

    从本文起,我们将开始分享 Java 集合方面的知识,关注公众号「Java面典」了解更多 Java 知识点. List 是继承于 Collection 的接口,其实现类有 ArrayList,Linke ...

  8. axios请求拦截器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 创建axios实例   let service = null;   if (process.env.NODE_ENV === 'deve ...

  9. Python习题集(四)

    每天一习题,提升Python不是问题!!有更简洁的写法请评论告知我! https://www.cnblogs.com/poloyy/category/1676599.html 题目 如果一个 3 位数 ...

  10. CSS3-3D技术

    CSS3-3D技术 transform翻译成汉语具有"变换"或者"改变"的意思. 此属性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比如可以实现元素的位移.拉伸或者旋转等效果, 最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