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充分理解python的装饰器,有充分理解下述三个知识点为前提:

  • python作用域规则
  • 函数即对象
  • 闭包 

一、python作用域规则:

  首先介绍python中的作用域规则。python的作用域规则遵循LEGB规则,这四个字母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将逐一介绍:

  • L:local函数内部作用域
  • E:enclosing函数内部与内嵌函数之间
  • G:global全局作用域
  • B:build-in内置作用域

  上述四个作用域的优先级表现为L>E>G>B,具体在代码中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举例来说明。

  1. local内部作用域

  有如下代码,在foo()函数内部和外部都有一个num变量,在函数内部调用num变量,python优先调用了内部的num。函数内部的num的仅仅在函数内部有效,即其生存周期为函数调用结束后内部的num变量失效。

num = 90

def foo():
num = 100
print("函数内部变量num的地址是:{_id}".format(_id=id(num)))
print("内部num:{_num}".format(_num=num)) foo()
print("函数外部变量num的地址是:{_id}".format(_id=id(num)))
print("外部num:{_num}".format(_num=num)) # 执行上述代码获得如下结果:

 # 函数内部变量num的地址是:4305316064
 # 内部num:100
 # 函数外部变量num的地址是:4305315744
 # 外部num:90

  2. enclosing函数内部与内嵌函数之间

  python的函数支持嵌套定义,即在一个函数内部再定义函数,将函数看做一个对象并进行返回。这样,在调用外部函数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个变量将内部的函数接收。

  我们在foo1内部定义了foo2函数,并将foo2返回。所谓的enclosing是指foo2和foo1之间的作用域。

  代码段1:

def foo1():
num = 100 def foo2():
num = 90
print("foo2-num_id:{_id}".format(_id=id(num)))
print("foo2-num:{_num}".format(_num=num)) print("foo1-num_id:{_id}".format(_id=id(num)))
print("foo1-num:{_num}".format(_num=num)) return foo2
foo2 = foo1()
foo2() # 执行上述代码得:

 # foo1-num_id:4305316064
 # foo1-num:100
 # foo2-num_id:4305315744
 # foo2-num:90

  代码段2:

def foo1():
num = 100 def foo2():
# num = 90
print("foo2-num_id:{_id}".format(_id=id(num)))
print("foo2-num:{_num}".format(_num=num)) print("foo1-num_id:{_id}".format(_id=id(num)))
print("foo1-num:{_num}".format(_num=num)) return foo2 foo2 = foo1()
foo2() # 执行上述代码得:

 # foo1-num_id:4305316064
 # foo1-num:100
 # foo2-num_id:4305316064
 # foo2-num:100

  对比代码段1和代码段2可以看出,在foo2内部,调用num变量时,会优先调用内部的num变量,假如内部变量num不存在,则去外层寻找num。

  3. global全局作用域

  global作用域是指整个python文件。 1 num = 1 2 3 def foo1():

     num = 2

     def foo2():
num = 3
print(num) print(num) return foo2 print(num)
foo2 = foo1()
foo2()   # 执行上述代码得:
   1
   2
   3

  上述代码分别定了三个num变量,其中第1行中的num属于全部作用域范围。

  4. build-in内置作用域 

def Max(a,b):
return max(a, b) print(Max(1,2))

  上述代码中,编译器在编译Max函数的时候,发现Max函数包含max函数,而局部作用域和全局作用域都没有max函数,编译器就会去内置作用域中查找max。

二、函数即对象:

  在python这个世界里,函数和我们之前的[1,2,3],'abc',8等一样都是对象,而且函数是最高级的对象(对象是类的实例化,可以调用相应的方法,函数时包含变量的对象的对象)。

  

  通过上图,咱们来理解一下python变量在内存中的情况。

  我们定义一个a=8,其实a存储的并不是‘8’这个值,而是‘8’在内存中的地址。将进行b=a这个操作时,是将a中包含‘8’的内存地址赋值给b,这样的话b也就指向8了。此时,a和b在值上表现出一样。同样的道理,我们定义一个函数foo(),它执行print('ok') 这个操作,此时,编译器在编译foo()这个函数的时候,会将foo这个函数名指向print('ok')这条语句在内存中的地址。在python中,函数是一个对象,既然是对象,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更改(赋值),执行bar=foo这个操作的意思就是bar这个变量指向print('ok')在内存中的地址。

  根据上述理解,我们可以得出下述两个结论:

  1.  函数名可以赋给其它变量

def foo():
print('i am foo...') bar = foo
bar() # 执行上述代码,打印'i am foo...'

  2. 函数名可以作为函数的参数进行传递,类型字符串、列表等

def foo():
print('i am foo...') def func(f):
f() func(foo) # 执行上述代码,打印'i am foo...'

  3. 函数名可以作为返回值返回

def foo1():
def foo2():
print('i am foo2')
return foo2 foo = foo1()
foo() # 执行上述代码,打印'i am foo2...'

三、闭包

  首先来看一个闭包的实例。

def outer(num):

    def inner():
print(num)
return inner func = outer(10)
func()

  上述代码便是一个闭包的实例。我们来分析一下代码:

  1. 参数(变量)num的作用域为整个outer函数,其中在inner函数中也是有效的。

  2. inner函数(根据前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变量),其作用域也在函数outer内部有效。

  但是,我们在代码中调用outer函数,此时它返回inner函数被func接收。我们再次执行func函数,它成功地打印了num的值,此时,便有一个疑问,num变量已经跑到它的作用域外面去了,为何它还是有效的?

  原来,上述代码构成了一个闭包函数。

  所谓的闭包函数,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内部函数,另一个是定义内部函数时的环境,其中num这个值便是当时定义inner函数时的环境之一。

  闭包 = 函数块+定义函数时的环境

  return表面上虽然只返回了innner函数,但实际上它将当时定义inner函数时所处的环境一起返回(当然,这个环境并不是单纯的只有num变量,还有其它很多....)。

  闭包的完整定义:如果在一个内部函数里,对在外部作用域(但不是在全局作用域)的变量进行引用,那么内部函数就被认为是闭包(closure)

四、装饰器  

  说了这么多,终于可以说到装饰器了。

  装饰器本质上是一个函数,该函数用来处理其它函数,它可以让其它函数在不需要修改代码的前提下增加额外的功能,装饰器的返回值也是函数对象。它经常用于切面需求的场景,比如:插入日志、性能测试、事务处理、缓存、权限校验等应用场景。装饰器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绝佳设计,有了装饰器,我们就可以抽离出大量与函数功能本身无关的雷同代码并继续重用。概括的讲,装饰器的作用就是为了已经存在的对象添加额外的功能

  我们来看一个装饰器的实例:

import time

def show_time(func):
def inner():
start = time.time()
func()
end = time.time()
print("spend %s" % (end - start))
return inner @show_time # foo = show_time(foo)
def foo():
print('foo...')
time.sleep(2) @show_time # bar = show_time(bar)
def bar():
print('bar...')
time.sleep(2)

  此时有两个函数foo()和bar(),我们想查看一下这两个函数的执行时间。此时我们定义一个show_time函数,该函数的参数是一个函数名字,返回值是一个函数。在函数内部,执行传入的函数并且打印其执行的时间。

  函数show_time就是装饰器,它把真正的业务方法func包裹在函数里面,看起来像foo被上下时间函数装饰了。在这个例子中,函数进入和退出时,被称为一个横切面(Aspect),这种编程方式被称为面向切面的编程。

  @符号是装饰器的语法糖,在定义函数的时候使用,避免再一次赋值操作。

五、带参数的装饰器

  1. 不定长参数的装饰器

#***********************************不定长参数
import time def show_time(func): def wrapper(*args,**kwargs):
start_time=time.time()
func(*args,**kwargs)
end_time=time.time()
print('spend %s'%(end_time-start_time)) return wrapper @show_time #add=show_time(add)
def add(*args,**kwargs): time.sleep(1)
sum=0
for i in args:
sum+=i
print(sum) add(2,4,8,9)

  2. 装饰器本身含有参数

  

import time

def time_logger(flag=0):

    def show_time(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start = time.time()
func(*args, **kwargs)
end = time.time()
print('spend %s' % (start - end)) if flag:
print('打印成功')
return wrapper return show_time @time_logger(3)
def add(*args, **kwargs):
time.sleep(1)
sum = 0
for i in args:
sum += i
print(sum) add(1, 2, 3, 4, 5)

  @time_logger(3)做了两件事情:

  1. time_logger(3) 得到闭包函数show_time,里面保存环境变量flag

  2. @show_time add=show_time(add)

  上面的time_logger是允许带参数的装饰器。它实际上是对原有装饰器的一个函数封装,并返回一个装饰器(一个含有参数的闭包函数)。当我们调用@time_logger(3)时,python能够发现这一层的封装,并把参数传递到装饰器。

python3【基础】-装饰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基础——装饰器

    python基础——装饰器 由于函数也是一个对象,而且函数对象可以被赋值给变量,所以,通过变量也能调用该函数. >>> def now(): ... print('2015-3-25 ...

  2. python基础—装饰器

    python基础-装饰器 定义:一个函数,可以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对该函数进行一些包装,不改变函数的本身. def foo(): return 123 a=foo(); b=foo; print(a ...

  3. (转)Python3.5——装饰器及应用详解

    原文:https://blog.csdn.net/loveliuzz/article/details/77853346 Python3.5——装饰器及应用详解(下)----https://blog.c ...

  4. day5学python 基础+装饰器内容

    基础+装饰器内容 递归特性# 1.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结束条件# 2.每次进入更深一层递归时,问题规模相比上次递归应有所减少# 3.递归效率不高 def run(n): print(n) if int(n ...

  5. python3.7 装饰器

    #!/usr/bin/env python __author__ = "lrtao2010" #python3.7 装饰器 #装饰器 ''' 定义:本质就是一个函数,作用是为其他函 ...

  6. python3练习-装饰器

    在廖雪峰的官方网站学习装饰器章节时,初步理解类似与面向切面编程.记录一下自己的课后习题解法. 问题: 请编写一个decorator,能在函数调用的前后打印出'begin call'和'end call ...

  7. python基础-装饰器,生成器和迭代器

    学习内容 1.装饰器 2.生成器 3.迭代器 4.软件目录结构规范 一:装饰器(decorator) 1.装饰器定义:本质就是函数,用来装饰其他函数,即为其他函数添加附加功能. 2.装饰器原则:1)不 ...

  8. python基础-装饰器

    一.什么是装饰器 装饰器本质就是函数,功能是为其他函数附加功能 二.装饰器遵循的原则 1.不修改被修饰函数的源代码 2.不修改被修饰函数的调用方式 三.实现装饰器的知识储备 装饰器=高阶函数+函数嵌套 ...

  9. Python自动化 【第四篇】:Python基础-装饰器 生成器 迭代器 Json & pickle

    目录: 装饰器 生成器 迭代器 Json & pickle 数据序列化 软件目录结构规范 1. Python装饰器 装饰器:本质是函数,(功能是装饰其它函数)就是为其他函数添加附加功能 原则: ...

  10. python 基础——装饰器

    python 的装饰器,其实用到了以下几个语言特点: 1. 一切皆对象 2. 函数可以嵌套定义 3. 闭包,可以延长变量作用域 4. *args 和 **kwargs 可变参数 第1点,一切皆对象,包 ...

随机推荐

  1. multiprocessing进程开发RuntimeError

    windows环境下multiprocessing报如下异常信息: RuntimeError: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start a new process befo ...

  2. office365离线安装

    office版本是在线安装,每次安装比较麻烦,所以还是离线安装合适,这里推荐一篇博文https://www.cnblogs.com/Devopser/p/7919245.html 但是由于部署工具变化 ...

  3. C++的前置++、后置++和前置--、后置--

    一.C++的前置++和后置++ 在C++中,运算符重载是你必须要掌握的重点,而前置++和后置++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前置++和后置++是有关于 影响效率的问题,前置++比后置++的效率要高,原因是因为前 ...

  4. Altera三速以太网IP核使用(下篇)--- 百兆网接口设计与使用

    MAC IP核的主要作用是:实现数据链路层协议,分为TX方向与RX方向,TX方向实现的是在原包文的前面加上7个55和1个D5,RX方向则相反.在使用这个 MAC IP核之前,首先确认下自己使用的网卡是 ...

  5. 20155217 2016-2017-2 《Java程序设计》第2周学习总结

    20155217 2016-2017-2 <Java程序设计>第2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Java中的基本类型主要可分为整数.字节.浮点数.字符与布尔. 整数可分为short整数(占 ...

  6. 20155223 2006-2007-2 《Java程序设计》第二周学习总结

    20155223 2006-2007-2 <Java程序设计>第二周学习总结 第三章内容总结 3.1 类型 正如我所预料的情况一样:Java脱胎于C语言,就一定会留有和C语言相近或相同的语 ...

  7. 20155325 2016-2017-2 《Java程序设计》第十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Java视频笔记 强制转换 运算符 获取特定位数的值 循环 switch(不能判断布尔型) int x = 3, y = 3, z = 3; int n = 0; switch (x ...

  8. 20155332 mybash的实现

    mybash 的实现 码云链接 https://gitee.com/bestiisjava2017/laura5332/blob/master/%E4%BF%A1%E6%81%AF%E5%AE%89% ...

  9. .NET Core中使用RabbitMQ正确方式

    .NET Core中使用RabbitMQ正确方式 首先甩官网:http://www.rabbitmq.com/ 然后是.NET Client链接:http://www.rabbitmq.com/dot ...

  10. 七、Django之Views

    一.概述 视图就是python中的函数,我们通常也称为:视图函数. 视图一般被定义在“app/views.py”中. 视图负责接受Web请求(HttpRequest)URL,进行逻辑处理,并返回We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