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rdb aof比较
Redis中数据存储模式有2种:cache-only,persistence;
- cache-only即只做为“缓存”服务,不持久数据,数据在服务终止后将消失,此模式下也将不存在“数据恢复”的手段,是一种安全性低/效率高/容易扩展的方式;
- persistence即为内存中的数据持久备份到磁盘文件,在服务重启后可以恢复,此模式下数据相对安全。
对于persistence持久化存储,Redis提供了两种持久化方法:
- Redis DataBase(简称RDB)
- Append-only file (简称AOF)
除了这两种方法,Redis在早起的版本还存在虚拟内存的方法,现在已经被废弃。
一、RDB概述
RDB是在某个时间点将数据写入一个临时文件,持久化结束后,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持久化的文件,达到数据恢复。
优点:使用单独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主进程不会进行任何IO操作,保证了redis的高性能
缺点:RDB是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持久化,如果持久化之间redis发生故障,会发生数据丢失。所以这种方式更适合数据要求不严谨的时候
这里说的这个执行数据写入到临时文件的时间点是可以通过配置来自己确定的,通过配置redis在n秒内如果超过m个key被修改这执行一次RDB操作。这个操作就类似于在这个时间点来保存一次Redis的所有数据,一次快照数据。所有这个持久化方法也通常叫做snapshots。
RDB默认开启,redis.conf中的具体配置参数如下;
#dbfilename:持久化数据存储在本地的文件
dbfilename dump.rdb
#dir:持久化数据存储在本地的路径,如果是在/redis/redis-3.0.6/src下启动的redis-cli,则数据会存储在当前src目录下
dir ./
##snapshot触发的时机,save <seconds> <changes>
##如下为900秒后,至少有一个变更操作,才会snapshot
##对于此值的设置,需要谨慎,评估系统的变更操作密集程度
##可以通过“save “””来关闭snapshot功能
#save时间,以下分别表示更改了1个key时间隔900s进行持久化存储;更改了10个key300s进行存储;更改10000个key60s进行存储。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当snapshot时出现错误无法继续时,是否阻塞客户端“变更操作”,“错误”可能因为磁盘已满/磁盘故障/OS级别异常等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是否启用rdb文件压缩,默认为“yes”,压缩往往意味着“额外的cpu消耗”,同时也意味这较小的文件尺寸以及较短的网络传输时间
rdbcompression yes
snapshot触发的时机,是有“间隔时间”和“变更次数”共同决定,同时符合2个条件才会触发snapshot,否则“变更次数”会被继续累加到下一个“间隔时间”上。snapshot过程中并不阻塞客户端请求。snapshot首先将数据写入临时文件,当成功结束后,将临时文件重名为dump.rdb。
使用RDB恢复数据:
自动的持久化数据存储到dump.rdb后。实际只要重启redis服务即可完成(启动redis的server时会从dump.rdb中先同步数据)
客户端使用命令进行持久化save存储:
./redis-cli -h ip -p port save
./redis-cli -h ip -p port bgsave
一个是在前台进行存储,一个是在后台进行存储。我的client就在server这台服务器上,所以不需要连其他机器,直接./redis-cli bgsave。由于redis是用一个主线程来处理所有 client的请求,这种方式会阻塞所有client请求。所以不推荐使用。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快照持久化都是将内存数据完整写入到磁盘一次,并不是增量的只同步脏数据。如果数据量大的话,而且写操作比较多,必然会引起大量的磁盘io操作,可能会严重影响性能。
二、AOF概述
Append-only file,将“操作 + 数据”以格式化指令的方式追加到操作日志文件的尾部,在append操作返回后(已经写入到文件或者即将写入),才进行实际的数据变更,“日志文件”保存了历史所有的操作过程;当server需要数据恢复时,可以直接replay此日志文件,即可还原所有的操作过程。AOF相对可靠,它和mysql中bin.log、apache.log、zookeeper中txn-log简直异曲同工。AOF文件内容是字符串,非常容易阅读和解析。
优点:可以保持更高的数据完整性,如果设置追加file的时间是1s,如果redis发生故障,最多会丢失1s的数据;且如果日志写入不完整支持redis-check-aof来进行日志修复;AOF文件没被rewrite之前(文件过大时会对命令进行合并重写),可以删除其中的某些命令(比如误操作的flushall)。
缺点:AOF文件比RDB文件大,且恢复速度慢。
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AOF就是日志文件,此文件只会记录“变更操作”(例如:set/del等),如果server中持续的大量变更操作,将会导致AOF文件非常的庞大,意味着server失效后,数据恢复的过程将会很长;事实上,一条数据经过多次变更,将会产生多条AOF记录,其实只要保存当前的状态,历史的操作记录是可以抛弃的;因为AOF持久化模式还伴生了“AOF
rewrite”。
AOF的特性决定了它相对比较安全,如果你期望数据更少的丢失,那么可以采用AOF模式。如果AOF文件正在被写入时突然server失效,有可能导致文件的最后一次记录是不完整,你可以通过手工或者程序的方式去检测并修正不完整的记录,以便通过aof文件恢复能够正常;同时需要提醒,如果你的redis持久化手段中有aof,那么在server故障失效后再次启动前,需要检测aof文件的完整性。
AOF默认关闭,开启方法,修改配置文件reds.conf:appendonly yes
##此选项为aof功能的开关,默认为“no”,可以通过“yes”来开启aof功能
##只有在“yes”下,aof重写/文件同步等特性才会生效
appendonly yes
##指定aof文件名称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指定aof操作中文件同步策略,有三个合法值:always everysec no,默认为everysec
appendfsync everysec
##在aof-rewrite期间,appendfsync是否暂缓文件同步,"no"表示“不暂缓”,“yes”表示“暂缓”,默认为“no”
no-appendfsync-on-rewrite no
##aof文件rewrite触发的最小文件尺寸(mb,gb),只有大于此aof文件大于此尺寸是才会触发rewrite,默认“64mb”,建议“512mb”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相对于“上一次”rewrite,本次rewrite触发时aof文件应该增长的百分比。
##每一次rewrite之后,redis都会记录下此时“新aof”文件的大小(例如A),那么当aof文件增长到A*(1 + p)之后
##触发下一次rewrite,每一次aof记录的添加,都会检测当前aof文件的尺寸。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AOF是文件操作,对于变更操作比较密集的server,那么必将造成磁盘IO的负荷加重;此外linux对文件操作采取了“延迟写入”手段,即并非每次write操作都会触发实际磁盘操作,而是进入了buffer中,当buffer数据达到阀值时触发实际写入(也有其他时机),这是linux对文件系统的优化,但是这却有可能带来隐患,如果buffer没有刷新到磁盘,此时物理机器失效(比如断电),那么有可能导致最后一条或者多条aof记录的丢失。通过上述配置文件,可以得知redis提供了3中aof记录同步选项:
- always:每一条aof记录都立即同步到文件,这是最安全的方式,也以为更多的磁盘操作和阻塞延迟,是IO开支较大。
- everysec:每秒同步一次,性能和安全都比较中庸的方式,也是redis推荐的方式。如果遇到物理服务器故障,有可能导致最近一秒内aof记录丢失(可能为部分丢失)。
- no:redis并不直接调用文件同步,而是交给操作系统来处理,操作系统可以根据buffer填充情况/通道空闲时间等择机触发同步;这是一种普通的文件操作方式。性能较好,在物理服务器故障时,数据丢失量会因OS配置有关。
其实,我们可以选择的太少,everysec是最佳的选择。如果你非常在意每个数据都极其可靠,建议你选择一款“关系性数据库”吧。
AOF文件会不断增大,它的大小直接影响“故障恢复”的时间,而且AOF文件中历史操作是可以丢弃的。AOF
rewrite操作就是“压缩”AOF文件的过程,当然redis并没有采用“基于原aof文件”来重写的方式,而是采取了类似snapshot的方式:基于copy-on-write,全量遍历内存中数据,然后逐个序列到aof文件中。因此AOF
rewrite能够正确反应当前内存数据的状态,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rewrite过程中,对于新的变更操作将仍然被写入到原AOF文件中,同时这些新的变更操作也会被redis收集起来(buffer,copy-on-write方式下,最极端的可能是所有的key都在此期间被修改,将会耗费2倍内存),当内存数据被全部写入到新的aof文件之后,收集的新的变更操作也将会一并追加到新的aof文件中,此后将会重命名新的aof文件为appendonly.aof,此后所有的操作都将被写入新的aof文件。如果在rewrite过程中,出现故障,将不会影响原AOF文件的正常工作,只有当rewrite完成之后才会切换文件,因为rewrite过程是比较可靠的。*
触发rewrite的时机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来声明,同时redis中可以通过bgrewriteaof指令人工干预。
redis-cli -h ip -p port bgrewriteaof
- 1
因为rewrite操作/aof记录同步/snapshot都消耗磁盘IO,redis采取了“schedule”策略:无论是“人工干预”还是系统触发,snapshot和rewrite需要逐个被执行。
AOF rewrite过程并不阻塞客户端请求。系统会开启一个子进程来完成。
三.总结:
AOF和RDB各有优缺点,这是有它们各自的特点所决定:
- 1) AOF更加安全,可以将数据更加及时的同步到文件中,但是AOF需要较多的磁盘IO开支,AOF文件尺寸较大,文件内容恢复数度相对较慢。
*2) snapshot,安全性较差,它是“正常时期”数据备份以及master-slave数据同步的最佳手段,文件尺寸较小,恢复数度较快。
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来指定它们中的一种,或者同时使用它们(不建议同时使用),或者全部禁用,在架构良好的环境中,master通常使用AOF,slave使用snapshot,主要原因是master需要首先确保数据完整性,它作为数据备份的第一选择;slave提供只读服务(目前slave只能提供读取服务),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快速响应客户端read请求;但是如果你的redis运行在网络稳定性差/物理环境糟糕情况下,建议你master和slave均采取AOF,这个在master和slave角色切换时,可以减少“人工数据备份”/“人工引导数据恢复”的时间成本;如果你的环境一切非常良好,且服务需要接收密集性的write操作,那么建议master采取snapshot,而slave采用AOF。
Redis 即 REmote Dictionary Server (远程字典服务);
而Redis的协议规范是 Redis Serialization Protocol (Redis序列化协议)
该协议是用于与Redis服务器通信的,用的较多的是Redis-cli通过pipe与Redis服务器联系;
协议如下:
客户端以规定格式的形式发送命令给服务器;
服务器在执行最后一条命令后,返回结果。
客户端发送命令的格式(类型):5种类型
间隔符号,在Linux下是\r\n,在Windows下是\n
1. 简单字符串 Simple Strings, 以 "+"加号 开头
格式:+ 字符串 \r\n
字符串不能包含 CR或者 LF(不允许换行)
eg: "+OK\r\n"
注意:为了发送二进制安全的字符串,一般推荐使用后面的 Bulk Strings类型
2. 错误 Errors, 以"-"减号 开头
格式:- 错误前缀 错误信息 \r\n
错误信息不能包含 CR或者 LF(不允许换行),Errors与Simple Strings很相似,不同的是Erros会被当作异常来看待
eg: "-Error unknow command 'foobar'\r\n"
3. 整数型 Integer, 以 ":" 冒号开头
格式:: 数字 \r\n
eg: ":1000\r\n"
4. 大字符串类型 Bulk Strings, 以 "$"美元符号开头,长度限制512M
格式:$ 字符串的长度 \r\n 字符串 \r\n
字符串不能包含 CR或者 LF(不允许换行);
eg: "$6\r\nfoobar\r\n" 其中字符串为 foobar,而6就是foobar的字符长度
"$0\r\n\r\n" 空字符串
"$-1\r\n" null
5. 数组类型 Arrays,以 "*"星号开头
格式:* 数组元素个数 \r\n 其他所有类型 (结尾不需要\r\n)
注意:只有元素个数后面的\r\n是属于该数组的,结尾的\r\n一般是元素的
eg: "*0\r\n" 空数组
"*2\r\n$2\r\nfoo\r\n$3\r\nbar\r\n" 数组包含2个元素,分别是字符串foo和bar
"*3\r\n:1\r\n:2\r\n:3\r\n" 数组包含3个整数:1、2、3
"*5\r\n:1\r\n:2\r\n:3\r\n:4\r\n$6\r\nfoobar\r\n" 包含混合类型的数组
"*-1\r\n" Null数组
"*2\r\n*3\r\n:1\r\n:2\r\n:3\r\n*2\r\n+Foo\r\n-Bar\r\n" 数组嵌套,外层数组包含2个数组,整理后如下:
"*2\r\n
*3\r\n:1\r\n:2\r\n:3\r\n
*2\r\n+Foo\r\n-Bar\r\n"
redis rdb aof比较的更多相关文章
- [Redis] RDB & AOF
http://my.oschina.net/davehe/blog/174662 rdb - 存在dump.rdb 的二进制文件中 dump 整个db, 数据多的时候,不合适频繁保存,保存的时间间隔应 ...
- Redis两种持久化方式(RDB&AOF)
爬虫和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博客园蜗牛:http://www.cnblogs.com/tdws/p/5754706.html Redis所需内存 超过可用内存怎么办 Redis修改数据多线程并发—Red ...
- 搞懂Redis RDB和AOF持久化及工作原理
前言 因为Redis的数据都储存在内存中,当进程退出时,所有数据都将丢失.为了保证数据安全,Redis支持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有效避免数据丢失问题.RDB可以看作在某一时刻Redis的快照(s ...
- Redis之持久化(RDB AOF)
Redis 提供了 RDB 和 AOF 两种持久化方案: RDB:生成指定时间间隔内的 Redis 内存中数据快照,是一个二进制文件 dumpr.rdb AOF:记录 Redis 除了查询以外的所有写 ...
- redis笔记之两种持久化备份方式(RDB & AOF)
Redis支持的两种持久化备份方式(RDB & AOF) redis支持两种持久化方式,一种是RDB,一种是AOF. RDB是根据指定的规则定时将内存中的数据备份到硬盘上,AOF是在每次执行命 ...
- redis的持久化(RDB&AOF的区别)
RDB 是什么? 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 也就是行话讲的Snapshot快照,它恢复时是将快照文件直接读到内存里. Redis会单独创建(fork)一个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会 ...
- Redis持久化之rdb&aof
Redis有两种持久化的方式:快照(RDB文件)和追加式文件(AOF文件) RDB持久化方式是在一个特定的间隔保存某个时间点的一个数据快照. AOF(Append only file)持久化方式则会记 ...
- redis RDB 和AOF
参考文献 Redis源码学习-AOF数据持久化原理分析(0) Redis源码学习-AOF数据持久化原理分析(1) Redis · 特性分析 · AOF Rewrite 分析 深入剖析 redis AO ...
- 详解Redis RDB持久化、AOF持久化
1.持久化 1.1 持久化简介 持久化(Persistence),持久化是将程序数据在持久状态和瞬时状态间转换的机制,即把数据(如内存中的对象)保存到可永久保存的存储设备中(如磁盘). 1.2 red ...
随机推荐
- C++程序设计入门 引用和动态内存管理学习
引用: 引用就是另一个变量的别名,通过引用所做的读写操作实际上是作用于原变量上. 由于引用是绑定在一个对象上的,所以定义引用的时候必须初始化. 函数参数:引用传递 1.引用可做函数参数,但调用时只需 ...
- #leetcode刷题之路31-下一个排列
实现获取下一个排列的函数,算法需要将给定数字序列重新排列成字典序中下一个更大的排列.如果不存在下一个更大的排列,则将数字重新排列成最小的排列(即升序排列).必须原地修改,只允许使用额外常数空间. 以下 ...
- #leetcode刷题之路27-移除元素
给定一个数组 nums 和一个值 val,你需要原地移除所有数值等于 val 的元素,返回移除后数组的新长度.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在原地修改输入数组并在使用 O(1) 额外空间的条件下完成. ...
- mininet+floodlight使用(一)
目录 一 .安装Floodlight 1.下载源和相关工具 2.安装(注意,需要java1.8,否则报错) 3.尝试游览器访问管理界面 4.修复查看不了floodlight 二.Mininet自定义拓 ...
- putty登录出现access denied的解决办法
[转]https://www.aliyun.com/jiaocheng/152659.html 在/etc/ssh/sshd_config 中有个 PermitRootLogin, 改成“Permit ...
- Ubuntu修改桌面为Desktop
想用中文系统,却不想用中文文件夹,可以用以下方法: 先把home路径下的桌面文件夹修改为Desktop 然后在命令行输入 nano ~/.config/user-dirs.dirs 修改后ctrl - ...
- 大专生自学html5到找到工作的心得
先做个自我介绍,我13年考上一所很烂专科民办的学校,学的是生物专业,具体的学校名称我就不说出来献丑了.13年我就辍学了,我在那样的学校,一年学费要1万多,但是根本没有人学习,我实在看不到希望,我就退学 ...
- 在AI人工智能中如何巧妙学习大数据编程,成为五十万年薪的佼佼者
编辑 ai狗年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关系,首先要说什么是大数据.这些年来,大数据先是被神化,继而又被妖魔化,到了今天,其实谁也不知道别人所谓的大数据指的是什么.我大数据从业者,建了一个大数据资源共享群1 ...
- python教程(六)·字符串
我们已经学习了字符串的使用方法,我们还学习了使用索引和分片操作字符串,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相信大家也有所掌握:本节将讨论并学习字符串的格式化与字符串的常用方法 字符串格式化 字符串是序列的一种,所以所 ...
- Hibernate学习笔记四
1 整合log4j(了解) l slf4j 核心jar : slf4j-api-1.6.1.jar .slf4j是日志框架,将其他优秀的日志第三方进行整合. l 整合导入jar包 log4j 核心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