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非递归遍历图
class Queue:
def __init__(self,max_size):
self.max_size = int(max_size)
self.queue = [] def put(self,data):
if self.max_size > 0:
if self.full():
raise ValueError('Queue is full!')
else:
self._put(data) def get(self):
if self._queue_size() > 0:
result = self._get()
empty_flag = False
else:
result = None
empty_flag = True
return result def empty(self):
if self._queue_size() == 0: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def full(self):
if self._queue_size() == self.max_size: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def _put(self,data):
self.queue.append(data) def _get(self):
result = self.queue[0]
self.queue.pop(0)
return result def _queue_size(self):
return len(self.queue) def travel_dbfs(self,first_node):#图的深度遍历
stack_lsit = []
visited = []
stack_lsit.append(first_node)
visited.append(first_node)
while len(stack_lsit) > 0:
x = stack_lsit[-1]
for w in x.neighbor_list:
if not w in visited:
print(w.data)
visited.append(w)
stack_lsit.append(w)
break
if stack_lsit[-1] == x:
stack_lsit.pop() def travel_bfs(self,first_node):#图的广度遍历
queue = Queue(100000)
visited = []
queue.put(first_node)
visited.append(first_node)
while not queue.empty():
v =queue.get()
i = 1
try:
w=v.neighbor_list[i]
except IndexError:
w = None
while w:
if not w in visited:
print(w.name)
visited.append(w)
queue.put(w)
i = i+1
try:
w = v.neighbor_list[i]
except IndexError:
w = None class GraphNode:
def __init__(self,data):
self.neighbor_list = []
self.data = data
深度优先遍历与广度优先遍历
深度优先遍历
1.深度优先遍历的递归定义
假设给定图G的初态是所有顶点均未曾访问过。在G中任选一顶点v为初始出发点(源点),则深度优先遍历可定义如下:首先访问出发点v,并将其标记为已访问过;然后依次从v出发搜索v的每个邻接点w。若w未曾访问过,则以w为新的出发点继续进行深度优先遍历,直至图中所有和源点v有路径相通的顶点(亦称为从源点可达的顶点)均已被访问为止。若此时图中仍有未访问的顶点,则另选一个尚未访问的顶点作为新的源点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图中所有顶点均已被访问为止。
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类似于树的前序遍历。采用的搜索方法的特点是尽可能先对纵深方向进行搜索。这种搜索方法称为深度优先搜索(Depth-First Search)。相应地,用此方法遍历图就很自然地称之为图的深度优先遍历
2.基本实现思想:
(1)访问顶点v;
(2)从v的未被访问的邻接点中选取一个顶点w,从w出发进行深度优先遍历;
(3)重复上述两步,直至图中所有和v有路径相通的顶点都被访问到。
3.伪代码
递归实现
(1)访问顶点v;visited[v]=1;//算法执行前visited[n]=0
(2)w=顶点v的第一个邻接点;
(3)while(w存在)
if(w未被访问)
从顶点w出发递归执行该算法;
w=顶点v的下一个邻接点;
非递归实现
(1)栈S初始化;visited[n]=0;
(2)访问顶点v;visited[v]=1;顶点v入栈S
(3)while(栈S非空)
x=栈S的顶元素(不出栈);
if(存在并找到未被访问的x的邻接点w)
访问w;visited[w]=1;
w进栈;
else
x出栈;
广度优先遍历
1.广度优先遍历定义
图的广度优先遍历BFS算法是一个分层搜索的过程,和树的层序遍历算法类同,它也需要一个队列以保持遍历过的顶点顺序,以便按出队的顺序再去访问这些顶点的邻接顶点。
2.基本实现思想
(1)顶点v入队列。
(2)当队列非空时则继续执行,否则算法结束。
(3)出队列取得队头顶点v;访问顶点v并标记顶点v已被访问。
(4)查找顶点v的第一个邻接顶点col。
(5)若v的邻接顶点col未被访问过的,则col入队列。
(6)继续查找顶点v的另一个新的邻接顶点col,转到步骤(5)。
直到顶点v的所有未被访问过的邻接点处理完。转到步骤(2)。
广度优先遍历图是以顶点v为起始点,由近至远,依次访问和v有路径相通而且路径长度为1,2,……的顶点。为了使“先被访问顶点的邻接点”先于“后被访问顶点的邻接点”被访问,需设置队列存储访问的顶点。
3.伪代码
(1)初始化队列Q;visited[n]=0;
(2)访问顶点v;visited[v]=1;顶点v入队列Q;
(3) while(队列Q非空)
v=队列Q的对头元素出队;
w=顶点v的第一个邻接点;
while(w存在)
如果w未访问,则访问顶点w;
visited[w]=1;
顶点w入队列Q;
w=顶点v的下一个邻接点。
Python 非递归遍历图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非递归遍历多叉树
class Queue: def __init__(self,max_size): self.max_size = int(max_size) self.queue = [] def put(self ...
- 数据结构二叉树的递归与非递归遍历之java,javascript,php实现可编译(1)java
前一段时间,学习数据结构的各种算法,概念不难理解,只是被C++的指针给弄的犯糊涂,于是用java,web,javascript,分别去实现数据结构的各种算法. 二叉树的遍历,本分享只是以二叉树中的先序 ...
- [Alg] 二叉树的非递归遍历
1. 非递归遍历二叉树算法 (使用stack) 以非递归方式对二叉树进行遍历的算法需要借助一个栈来存放访问过得节点. (1) 前序遍历 从整棵树的根节点开始,对于任意节点V,访问节点V并将节点V入栈, ...
- 二叉树3种递归和非递归遍历(Java)
import java.util.Stack; //二叉树3种递归和非递归遍历(Java) public class Traverse { /******************一二进制树的定义*** ...
- C++编程练习(17)----“二叉树非递归遍历的实现“
二叉树的非递归遍历 最近看书上说道要掌握二叉树遍历的6种编写方式,之前只用递归方式编写过,这次就用非递归方式编写试一试. C++编程练习(8)----“二叉树的建立以及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式“(前序遍历 ...
- c/c++二叉树的创建与遍历(非递归遍历左右中,破坏树结构)
二叉树的创建与遍历(非递归遍历左右中,破坏树结构) 创建 二叉树的递归3种遍历方式: 1,先中心,再左树,再右树 2,先左树,再中心,再右树 3,先左树,再右树,再中心 二叉树的非递归4种遍历方式: ...
- c/c++叉树的创建与遍历(非递归遍历左右中,不破坏树结构)
二叉树的创建与遍历(非递归遍历左右中,不破坏树结构) 创建 二叉树的递归3种遍历方式: 1,先中心,再左树,再右树 2,先左树,再中心,再右树 3,先左树,再右树,再中心 二叉树的非递归4种遍历方式: ...
- 非递归遍历N-ary树Java实现
2019-03-25 14:10:51 非递归遍历二叉树的Java版本实现之前已经进行了总结,这次做的是非递归遍历多叉树的Java版本实现. 在非递归遍历二叉树的问题中我个人比较推荐的是使用双whil ...
- JAVA递归、非递归遍历二叉树(转)
原文链接: JAVA递归.非递归遍历二叉树 import java.util.Stack; import java.util.HashMap; public class BinTree { priva ...
随机推荐
- Windows 下安装 Python3
可以使用两种方式安装 Python3,一种是直接去官网下载安装包,然后进行安装即可:另一种是通过安装 Anaconda 来安装 Python3, Anaconda 提供了 Python 的科学计算环境 ...
- js里面进行位运算时候的注意事项
&(按位与):两个操作数都是1就是1 任何数与1按位与的出来的都是其二进制最后一位:任何数与0按位与都是0|(按位或):两个操作数一个是1就是1 任何数与0按位或都是其本身^(按位异或):两个 ...
- poj_1743 后缀数组
题目大意 给定一串数字,长度为N.定义数字中的某个连续的子串为一个"theme",只要子串满足: (1)长度 >= 5 (2)和该子串相同或者该子串的“变种串”在整串数字中出 ...
- Java三方---->pdf框架之IText的使用
在企业的信息系统中,报表处理一直占比较重要的作用t.通过在服务器端使用Jsp或JavaBean生成PDF报表,客户端采用超链接显示或下载得到生成的报表,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B/S系统的报表处理问题.今天 ...
- 设计模式之工厂方法模式(Java实现)
“我先来”,“不,老公,我先!”.远远的就听到几个人,哦不,是工厂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俩小夫妻在争吵,尼妹,又不是吃东西,谁先来不都一样(吃货的世界~).“抽象工厂模式,赶紧的自我介绍,工厂方法模式 ...
- 设计模式-UML类图基础
设计模式之序-UML类图那点事儿 打14年年底就像写那么一个系列,用于讲设计模式的,代码基于JAVA语言,最早接触设计模式是大一还是大二来着,那时候网上有人给推荐书,其中就有设计模式,当时给我推荐的书 ...
- Android N 7 【 classes.dex】反编译失败:com.googlecode.d2j.DexException: not support version.
Microsoft Windows [版本 6.1.7601]版权所有 (c) 2009 Microsoft Corporation.保留所有权利. D:\Android反编译工具[全]\2016\d ...
-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打包第三方控件:比如jquery,angular,bootstrap.... const CommonsChunkPlugin = require("webpack/lib/optimize ...
- 解决Activity启动黑屏及设置android:windowIsTranslucent不兼容activity切换动画问题
From:http://blog.csdn.net/fancylovejava/article/details/39643449 之前在做 APP 的时候不太关注这个问题,因为自己在使用其他 APP ...
- Android开发规范——命名
在讲解命名规范前,先初略介绍下当前主要的标识符命名法和英文缩写规则.标识符命名法标识符命名法最要有四种: 1 驼峰(Camel)命名法:又称小驼峰命名法,除首单词外,其余所有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