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面向对象(十一)
常用类之集合
集合:就是用来存放数据的一个容器。
数组和集合的区别
(1)数组能存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类型;集合当中只能存放引用数据类型,直接放基本数据类型,也会自动帮你装箱(把基本数据类型转成对象),集合当中只能存放对象。
(2)数组长度是固定,不能再去增长;集合长度是可以改变,根据元素的增长而增加。
什么时候使用数组,什么时候使用集合类。
如果元素个数是固定,推荐使用数组;如果元素不是固定,推荐使用集合。
集合体系
这里介绍集合体系的一部分。
Collection 接口
常用方法
/*
* 向 collection 中添加指定的元素,
* 如果添加成功返回 true,没有添加返回 false。
* 确保此 collection 包含指定的元素。
*/
boolean add(E e)
/*
* 将指定 collection 中的所有元素都添加到此 collection 中
* 如果此 collection 由于调用而发生更改,则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
// 移除此 collection 中的所有元素
void clear()
// 如果此 collection 包含指定的元素,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
// 如果此 collection 包含指定 collection 中的所有元素,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boolean containsAll(Collection<?> c)
/*
* 比较此 collection 与指定对象是否相等。
* 如果所定义的两个列表以相同的顺序包含相同的元素,则返回 true。
*/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如果此 collection 不包含元素,则返回 true。
boolean isEmpty()
// 返回在此 collection 的元素上进行迭代的迭代器。
Iterator<E> iterator()
// 从此 collection 中移除指定元素的单个实例,如果存在的话,移除成功,则返回 true。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 移除此 collection 中,此 collection和指定 collection的交集
* 如果此 collection 由于调用而发生更改,则返回 true
*/
boolean removeAll(Collection<?> c)
/*
* 把此 collection和指定 collection的交集赋值给调用者
* 如果此 collection 由于调用而发生更改,则返回 true
*/
boolean retainAll(Collection<?> c)
// 返回此 collection 中的元素数。
int size()
// 返回包含此 collection 中所有元素的数组
Object[] toArray()
// 返回包含此 collection 中所有元素的数组;返回数组的运行时类型与指定数组的运行时类型相同。
<T> T[] toArray(T[] a)
管理集合元素:
增:add(E e)
删:remove(Object o)
改:Collection中没有定义
清空:clear()
查:
个数:size()
判包含:contains(Object o)
判空:isEmpty()
查找定位某个元素:Collection中没有定义
e.g.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 c = new ArrayList();
// 会自动帮你装箱(把基本数据类型转成对象)
c.add(10);
c.add(true);
}
反编译后: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 c = new ArrayList();
c.add(Integer.valueOf(10));
c.add(Boolean.valueOf(true));
}
e.g. Collection 遍历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 c = new ArrayList();
c.add(new Student("zs"));
c.add(new Student("ls"));
c.add(new Student("ww"));
// (1)转成数组,通过数组遍历
Object[] array = c.toArray(); // 自动把数组当中所有元素向上转型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if (array[i] instanceof Student) { // 向下转型有风险
Student s = (Student) array[i]; // 向下转型(转回原来存放的类型)
System.out.println(s.name);
}
}
System.out.println("-----分割线------");
// (2)迭代器遍历(推荐)
Iterator it = c.iterator(); // 放到Iterator内容会自动类型提升为 Object
// 1.判断有没有元素可以迭代,如果仍有,则返回 true。
while (it.hasNext()) {
// 2. 返回游标的下一个元素,游标后移一位
Object next = it.next();
if (next instanceof Student) {
Student s = (Student) next;
System.out.println(s.name);
}
}
}
List 接口
常用方法
由 Collection 接口继承来的不再说明,见Collection 接口的常用方法
// 在列表的指定位置插入指定元素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 将指定 collection 中的所有元素都插入到列表中的指定位置
* 如果此 collection 由于调用而发生更改,则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
boolean addAll(int index, Collection<? extends E> c)
// 移除列表中指定位置的元素,返回从列表中移除的元素
E remove(int index)
// 返回列表中指定位置的元素
E get(int index)
// 用指定元素替换列表中指定位置的元素,返回被替换的元素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 返回此列表中第一次出现的指定元素的索引;如果此列表不包含该元素,则返回 -1
int indexOf(Object o)
// 返回此列表中最后出现的指定元素的索引;如果列表不包含此元素,则返回 -1
int lastIndexOf(Object o)
// 返回此列表元素的列表迭代器(按适当顺序)
ListIterator<E> listIterator()
// 返回列表中元素的列表迭代器(按适当顺序),从列表的指定位置开始
ListIterator<E> listIterator(int index)
// 返回列表中指定的 [fromIndex, toIndex) 之间的部分视图。
List<E> subList(int fromIndex, int toIndex)
// 使用随附的 Comparator排序此列表来比较元素。
default void sort(Comparator<? super E> c)
管理集合元素:
增:add(E e) ; add(int index, E element)
删:remove(Object o) ; remove(int index)
改:set(int index, E element)
清空:clear()
排序:sort(Comparator<? super E> c)
子集合:subList(int fromIndex, int toIndex)
查:
个数:size()
判包含:contains(Object o)
判空:isEmpty()
查找定位某个元素:indexOf(Object o) ; lastIndexOf(Object o) ; get(int index)
e.g.
现在有个需求,遍历集合,如果集合中的元素等于某个值,删除这个元素。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1");
list.add("2");
list.add("3");
list.add("4");
// 遍历集合
Iterator it = list.iterator();
while(it.hasNext()) {
// 取出对应的元素
String str = (String)it.next();
// 判断该 元素是否等于 2
if(str.equals("2")) {
// 等于 2 就把2给集合当中删除
list.remove("2");
}
}
System.out.println(list);
以上代码会报 java.util.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并发修改异常
在迭代集合的过程当中,是不允许直接修改集合结构。
看下源码:
修改后: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1");
list.add("2");
list.add("3");
list.add("4");
Iterator it = list.iterator();
while(it.hasNext()) {
String str = (String)it.next();
if(str.equals("2")) {
it.remove(); // 删除当前正在迭代集合的元素(正在遍历的元素 next的结果)
}
}
System.out.println(list);
原理:
e.g. List特有的迭代器
现在换了一个需求,遍历集合,如果集合中的元素等于某个值,在这个元素后添加一个元素。
在迭代器中,只有remove方法,没有add方法。但是在List中有自己特有的迭代器 listIterator
private class ListItr extends Itr implements ListIterator<E>
ListItr 继承了 Itr,所以 Itr 有的方法都能用。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1");
list.add("2");
list.add("3");
list.add("4");
// 在list当中有自己特有的迭代器
ListIterator it = list.list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String str = (String) it.next();
if (str.equals("2")) {
// list.add("myxq"); //会发生并发修改异常
it.add("myxq");
}
}
System.out.println(list);
ArrayList
数据结构分析
数组的大小是固定的,ArrayList 数组扩容的实现:
查询和修改比较快,通过索引就能找到对应值。
添加和删除比较慢
这也就实现了当我们不指定初始化大小的时候,添加第一个元素的时候,数组会扩容为 10.
添加和删除图示:
ArrayList 去除集合中重复的元素
public static ArrayList removeDuplicates(ArrayList list) {
// 1.创建一个空的集合
ArrayList newList = new ArrayList();
// 2.依次取出每一个元素
ListIterator it = list.list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 3.每取出一个元素,要先判断新集合当中 ,是否已经包含了该元素
Object obj = it.next();
// 4.如果已经包含该元素,就不把该元素添加到新集合当中,不包含时才添加到新集合当中
if (!newList.contains(obj)) {
newList.add(obj);
}
}
return newLi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a");
list.add("a");
list.add("b");
list.add("b");
list.add("c");
list.add("c");
list.add("d");
System.out.println(list);
ArrayList newList = removeDuplicates(list);
System.out.println(newList);
}
ArrayList 去除集合中重复的自定义对象元素
class Student {
String name;
int age;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tudent [name=" + name + ", age=" + age + "]";
}
}
@SuppressWarnings({ "unchecked", "rawtypes"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ArrayList removeDuplicates(ArrayList list) {
// 1.创建一个空的集合
ArrayList newList = new ArrayList();
// 2.依次取出每一个元素
ListIterator it = list.list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 3.每取出一个元素,要先判断新集合当中 ,是否已经包含了该元素
Object obj = it.next();
// 4.如果已经包含该元素,就不把该元素添加到新集合当中,不包含时才添加到新集合当中
if (!newList.contains(obj)) {
newList.add(obj);
}
}
return newLi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new Student("张三", 20));
list.add(new Student("张三", 20));
list.add(new Student("李四", 21));
System.out.println(list);
ArrayList newList = removeDuplicates(list);
System.out.println(newList);
}
}
以上代码发现并没有去重。
原因是 contains 是用equals(如果没有重写,默认是Object的equals,比较的是地址)判断有没有相同的元素。
修改后
class Student {
String name;
int age;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tudent [name=" + name + ", age=" + age + "]";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 (this == obj)
return true;
if (obj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Class() != obj.getClass())
return false;
Student other = (Student) obj;
if (age != other.age)
return false;
if (name == null) {
if (other.name != null)
return false;
} else if (!name.equals(other.name))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
@SuppressWarnings({ "unchecked", "rawtypes"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ArrayList removeDuplicates(ArrayList list) {
// 1.创建一个空的集合
ArrayList newList = new ArrayList();
// 2.依次取出每一个元素
ListIterator it = list.list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 3.每取出一个元素,要先判断新集合当中 ,是否已经包含了该元素
Object obj = it.next();
// 4.如果已经包含该元素,就不把该元素添加到新集合当中,不包含时才添加到新集合当中
if (!newList.contains(obj)) {
newList.add(obj);
}
}
return newLi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new Student("张三", 20));
list.add(new Student("张三", 20));
list.add(new Student("李四", 21));
System.out.println(list);
ArrayList newList = removeDuplicates(list);
System.out.println(newList);
}
}
LinkedList
数据结构分析
添加和删除比较快,查询和修改比较慢。
LinkedList 特有的方法
// 将指定元素插入此列表的开头。
void addFirst(E e)
// 将指定元素添加到此列表的结尾。
void addLast(E e)
// 获取但不移除此列表的头(第一个元素)。
E element()
// 返回此列表的第一个元素。
E getFirst()
// 返回此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E getLast()
// 获取并移除此列表的头(第一个元素)。
E remove()
// 移除并返回此列表的第一个元素。
E removeFirst()
// 移除并返回此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E removeLast()
// 将指定元素添加到此列表的末尾(最后一个元素)。
boolean offer(E e) // 类似 add(E e)
// 在此列表的开头插入指定的元素。
boolean offerFirst(E e) // 类似 addFirst(E e)
// 在此列表末尾插入指定的元素。
boolean offerLast(E e) // 类似 addLast(E e)
// 获取但不移除此列表的头(第一个元素)。
E peek() // 类似 element()
// 获取但不移除此列表的第一个元素;如果此列表为空,则返回 null。
E peekFirst() // 类似 getFirst()
// 获取但不移除此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如果此列表为空,则返回 null。
E peekLast() // 类似 getLast()
// 获取并移除此列表的头(第一个元素)
E poll() // 类似 remove()
// 获取并移除此列表的第一个元素;如果此列表为空,则返回 null。
E pollFirst() // 类似 removeFirst()
// 获取并移除此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如果此列表为空,则返回 null。
E pollLast() // 类似 removeLast()
// 从此列表中移除第一次出现的指定元素(从头部到尾部遍历列表时)。
boolean removeFirstOccurrence(Object o)
// 从此列表中移除最后一次出现的指定元素(从头部到尾部遍历列表时)。
boolean removeLastOccurrence(Object o)
// 返回以逆向顺序在此双端队列的元素上进行迭代的迭代器。元素将按从最后一个(尾部)到第一个(头部)的顺序返回。
Iterator<E> descendingIterator()
栈:先进后出
// 出栈:从此列表所表示的堆栈处弹出一个元素。
E pop() // 底层调用 removeFirst(e);
// 入栈:将元素推入此列表所表示的堆栈。
void push(E e) // 底层调用 addFirst(e);
Vector
Vector使用很少,一般都使用ArrayList 从1.2开始并到List
特有的方法
// 将指定的组件添加到此向量的末尾,将其大小增加 1。
void addElement(E obj)
// 返回此向量的组件的枚举。
Enumeration<E> elements()
e.g. 特有的遍历元素
Vector vc = new Vector();
vc.add("a");
vc.add("b");
vc.add("c");
// 获取所有元素
Enumeration e = vc.elements();
while (e.hasMoreElements()) {
System.out.println(e.nextElement());
}
与ArrayList对比
(1)都是使用数组来实现的
(2)Vector是线程安全的,内部加了锁;ArrayList当中方法没有加锁
集合的嵌套
class Student {
String name;
Student(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学科 学科当中是有很多班级
* 班级当中又有很多学生
*/
Student stu1 = new Student("zs1");
Student stu2 = new Student("ls1");
// 班级1
List<Student> c1 = new ArrayList<>();
c1.add(stu1);
c1.add(stu2);
Student stu3 = new Student("zs2");
Student stu4 = new Student("ls2");
// 班级2
List<Student> c2 = new ArrayList<>();
c2.add(stu3);
c2.add(stu4);
// 学科 (集合当中又存储集合)
List<List<Student>> x = new ArrayList<>();
x.add(c1);
x.add(c2);
// 把所有班级当中 的学生姓名打印出来
for (List<Student> g : x) {
// 取出每一个班级
for (Student per : g) {
System.out.println(per.name);
}
}
}
}
Java 面向对象(十一)的更多相关文章
- 1903021121-刘明伟-java十一周作业-java面向对象编程
项目 内容 课程班级博客链接 19级信计班(本) 作业要求链接 第十一周作业 博客名称 1903021121-刘明伟-java十一周作业-java面向对象 要求 每道题要有题目,代码(使用插入代码,不 ...
- Java学习笔记二十一:Java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之继承
Java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之继承 一:继承的概念: 继承是java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一块基石,因为它允许创建分等级层次的类. 继承就是子类继承父类的特征和行为,使得子类对象(实例)具有父类的实例域和方 ...
- 20155303 实验二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0155303 实验二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目录 一.单元测试和TDD 任务一:实现百分制成绩转成"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制成绩的功能 任务二:以TDD的方式研究学 ...
- JAVA面向对象
JAVA面向对象 对象 我们生活中能看到能摸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对象.在程序中模拟出生活中的所有东西万物皆对象 只要是对象--属性和行为(方法) 属性 对象有什么 例如:学生有姓名.学 ...
- 理解JAVA - 面向对象(object) - 属性,方法
理解JAVA - 面向对象(object) - 属性,方法 多态的体现: 向上造型,父类接收子类对象:向上造型: 从父类角度看不到子类独有的方法:面向对象,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生活中每天都 ...
- Java面向对象㈠ -- 封装
Java的面向对象有三大特征:封装.继承.多态.这里主要对封装进行讲解. 封装可以理解为隐藏一个类的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只对外提供需要提供的成员函数. Java的封装主要通过访问权限控制符:priva ...
- 谈谈Java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
Java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就是指封装.继承.多态了. 一.封装: 概念:封装是指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仅对外提供公共访问方式. (举例:笔记本电脑就是一个封装体,Java语言中最小的封装体就是函数 ...
- Java面向对象:接口
Java面向对象之接口 什么是接口:接口是一种规范和标准,他们可以约束类的行为,是一些方法特征的集合 语法: [修饰符] interface 接口名 extends 父接口1,夫接口2....... ...
- 实验二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实验二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1. 初步掌握单元测试和TDD 2. 理解并掌握面向对象三要素:封装.继承.多态 3. 初步掌握UML建模 4. 熟悉S.O.L.I.D原则 5. 了解设计 ...
- java基础1.0::Java面向对象、面向对象封装、抽象类、接口、static、final
一.前言 一直以来都是拿来主义,向大神学习,从网上找资料,现在就把自己在工作中和学习中的所理解的知识点写出来,好记星不如烂笔头,一来可以作为笔记自己温习,二来也可以给走在求学之路的同学们一点参考意见, ...
随机推荐
- iOS音频学习笔记一:常见音频封装格式及编码格式
(1) pcm格式 pcm是经过话筒录音后直接得到的未经压缩的数据流 数据大小=采样频率*采样位数*声道*秒数/8 采样频率一般是22k或者44k,位数一般是8位或者16位,声道一 ...
- Linux/Aix日常报错整理
[root@localhost ~]# umount /mnt umount.nfs: /mnt: device is busy umount.nfs: /mnt: device is busy 问题 ...
- nginx的应用【虚拟主机】
Nginx主要应用: 静态web服务器 负载均衡 静态代理虚拟主机 虚拟主机 :虚拟主机,就是把一台物理服务器划分成多个“虚拟”的服务器,这样我们的一台物理服务器就可以当做多个服务器来使用,从而可以配 ...
- ES6 正则扩展
一.新增 flags 属性 ES6 为正则表达式新增了flags属性,会返回正则表达式的修饰符. // ES5 的 source 属性 // 返回正则表达式的正文 /abc/ig.source // ...
- 如何在linux系统下查看日志
在linux系统下, 首先在idea中使用clean---->install----->package将这个项目进行打包,打包的方式 , 根据你在项目中的pom文件,最上面,可以查看到 这 ...
- Robot Framework--标签Tag
Robot Framework的标签是一个简单而又强大的分类机制,功能如下: 标签在reports,logs以及测试数据中展示,显示关于测试用例的元数据信息 用例的执行统计(total,passed, ...
- 进程间的通信----队列queue
import multiprocessing def download_from_web(q): """下载数据""" # 模拟下载数据 d ...
- vscode 输出面板字符编码问题
默认的输出中文会显示成乱码,需要在vscode内部的终端中输入 chcp 65001 缺点是需要每次打开vscode进行激活,另一种方式是在vscode的首选项中进行配置: "termina ...
- Web前端 --- 前端基础简介
目录 web端 HTTP协议 web端 1.前端,后端 什么是前端 任何与用户直接打交道的操作界面,都可以称之为前端, eg:电脑界面 手机界面 什么是后端 真正的幕后操作者 2.前端学习的历程 HT ...
- [bzoj 1471] 不相交路径 (容斥原理)
题目描述 给出一个N(n<=150)N(n<=150)N(n<=150)个结点的有向无环简单图.给出444个不同的点aaa,bbb,ccc,ddd,定义不相交路径为两条路径,两条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