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ise

研究 Promise 的动机大体有以下几点:

  • 对其 api 的不熟悉以及对实现机制的好奇;

  • 很多库(比如 fetch)是基于 Promise 封装的,那么要了解这些库的前置条件得先熟悉 Promise;

  • 要了解其它更为高级的异步操作得先熟悉 Promise;

基于这些目的,实践了一个符合 Promise/A+ 规范的 repromise

本札记系列总共三篇文章,作为之前的文章 Node.js 异步异闻录 的拆分和矫正。

Promise/A+ 核心

在实现一个符合 Promise/A+ 规范的 promise 之前,先了解下 Promise/A+ 核心,想更全面地了解可以阅读 Promise/A+规范

  • Promise 操作只会处在 3 种状态的一种:未完成态(pending)、完成态(resolved) 和失败态(rejected);
  • Promise 的状态只会出现从未完成态向完成态或失败态转化;
  • Promise 的状态一旦转化,将不能被更改;

repromise api 食用手册

Promise.resolve()

Promise.resolve() 括号内有 4 种情况

/* 跟 Promise 对象 */
Promise.resolve(Promise.resolve(1))
// Promise {state: "resolved", data: 1, callbackQueue: Array(0)} /* 跟 thenable 对象 */
var thenable = {
then: 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solve(1)
}
} Promise.resolve(thenable)
// Promise {state: "resolved", data: 1, callbackQueue: Array(0)} /* 普通参数 */
Promise.resolve(1)
// Promise {state: "resolved", data: 1, callbackQueue: Array(0)} /* 不跟参数 */
Promise.resolve()
// Promise {state: "resolved", data: undefined, callbackQueue: Array(0)}

Promise.reject()

相较于 Promise.resolve(),Promise.reject() 原封不动地返回参数值

Promise.all(arr)

对于 Promise.all(arr) 来说,在参数数组中所有元素都变为决定态后,然后才返回新的 promise。

// 以下 demo,请求两个 url,当两个异步请求返还结果后,再请求第三个 url
const p1 = request(`http://some.url.1`)
const p2 = request(`http://some.url.2`) Promise.all([p1, p2])
.then((datas) => { // 此处 datas 为调用 p1, p2 后的结果的数组
return request(`http://some.url.3?a=${datas[0]}&b=${datas[1]}`)
})
.then((data) => {
console.log(msg)
})

Promise.race(arr)

对于 Promise.race(arr) 来说,只要参数数组有一个元素变为决定态,便返回新的 promise。

// race 译为竞争,同样是请求两个 url,当且仅当一个请求返还结果后,就请求第三个 url
const p1 = request(`http://some.url.1`)
const p2 = request(`http://some.url.2`) Promise.race([p1, p2])
.then((data) => { // 此处 data 取调用 p1, p2 后优先返回的结果
return request(`http://some.url.3?value=${data}`)
})
.then((data) => {
console.log(data)
})

Promise.wrap(fn) —— 回调函数转 Promise

通过下面这个案例,提供回调函数 Promise 化的思路。

function foo(a, b, cb) {
ajax(
`http://some.url?a=${a}&b=${b}`,
cb
)
} foo(1, 2, function(err, data) {
if (err) {
console.log(err)
} else {
console.log(data)
}
})

如上是一个传统回调函数使用案例,只要使用 Promise.wrap() 包裹 foo 函数就对其完成了 promise 化,使用如下:

const promiseFoo = Promise.wrap(foo)

promiseFoo(1, 2)
.then((data) => {
console.log(data)
})
.catch((err) => {
console.log(err)
})

Promise.wrap 的实现逻辑也顺带列出来了:

Promise.wrap = function(fn) {
return funtion() {
const args = [].slice.call(arguments)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fn.apply(null, args.concat((err, data) => {
if (err) {
reject(err)
} else {
resolve(data)
}
}))
})
}
}

then/catch/done

这几个 api 比较简单,合起来一起带过

Promise.resolve(1)
.then((data) => {console.log(data)}, (err) => {console.log(err)}) // 链式调用,可以传一个参数(推荐),也可以传两个参数
.catch((err) => {console.log(err)}) // 捕获链式调用中抛出的错误 || 捕获变为失败态的值
.done() // 能捕获前面链式调用的错误(包括 catch 中),可以传两个参数也可不传

实践过程总结

坑点 1:事件循环

事件循环:同步队列执行完后,在指定时间后再执行异步队列的内容。

之所以要单列事件循环,因为代码的执行顺序与其息息相关,此处用 setTimeout 来模拟事件循环;

下面代码片段中,① 处执行完并不会马上执行 setTimeout() 中的代码(③),而是此时有多少次 then 的调用,就会重新进入 ② 处多少次后,再进入 ③

excuteAsyncCallback(callback, value) {
const that = this
setTimeout(function() {
const res = callback(value) // ③
that.excuteCallback('fulfilled', res)
}, 4)
} then(onResolved, onRejected) {
const promise = new this.constructor()
if (this.state !== 'PENDING') {
const callback = this.state === 'fulfilled' ? onResolved : onRejected
this.excuteAsyncCallback.call(promise, callback, this.data) // ①
} else {
this.callbackArr.push(new CallbackItem(promise, onResolved, onRejected)) // ②
}
return promise
}

坑点 2:this 的指向问题

this.callbackArr.push() 中的 this 指向的是 ‘上一个’ promise,所以类 CallbackItem 中,this.promise 存储的是'下一个' promise(then 对象)。

class Promise {
...
then(onResolved, onRejected) {
const promise = new this.constructor()
if (this.state !== 'PENDING') { // 第一次进入 then,状态是 RESOLVED 或者是 REJECTED
const callback = this.state === 'fulfilled' ? onResolved : onRejected
this.excuteAsyncCallback.call(promise, callback, this.data) // 绑定 this 到 promise
} else { // 从第二次开始以后,进入 then,状态是 PENDING
this.callbackArr.push(new CallbackItem(promise, onResolved, onRejected)) // 这里的 this 也是指向‘上一个’ promise
}
return promise
}
...
} class CallbackItem {
constructor(promise, onResolve, onReject) {
this.promise = promise // 相应地,这里存储的 promise 是来自下一个 then 的
this.onResolve = typeof(onResolve) === 'function' ? onResolve : (resolve) => {}
this.onReject = typeof(onRejected) === 'function' ? onRejected : (rejected) => {}
}
...
}

more

实践的更多过程可以参考测试用例。有好的意见欢迎交流。

JS 异步系列 —— Promise 札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S 异步与 Promise

    JS 异步与 Promise 本文写于 2020 年 6 月 8 日 1. 同步与异步与回调函数 Promise 现在是前端面试必考题呀,但是先不急着看 Promise,我们首先来看看什么是异步. - ...

  2. 【Mocha.js 101】同步、异步与 Promise

    前情提要 在上一篇文章<[Mocha.js 101]Mocha 入门指南>中,我们提到了如何用 Mocha.js 进行前端自动化测试,并做了几个简单的例子来体验 Mocha.js 给我们带 ...

  3. 深入理解 JavaScript 异步系列(3)—— ES6 中的 Promise

    第一部分,Promise 加入 ES6 标准 原文地址 http://www.cnblogs.com/wangfupeng1988/p/6515855.html 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 从 jquer ...

  4. JS异步编程 (2) - Promise、Generator、async/await

    JS异步编程 (2) - Promise.Generator.async/await 上篇文章我们讲了下JS异步编程的相关知识,比如什么是异步,为什么要使用异步编程以及在浏览器中JS如何实现异步的.最 ...

  5. node.js异步编程解决方案之Promise用法

    node.js异步编程解决方案之Promise var dbBase = require('../db/db_base'); var school_info_db = require('../db/s ...

  6. 学习 Promise,掌握未来世界 JS 异步编程基础

    其实想写 Promise 的使用已经很长时间了.一个是在实际编码的过程中经常用到,一个是确实有时候小伙伴们在使用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Promise 也确实是 ES6 中 对于写 JS 的方式,有着真正 ...

  7. 一个例子读懂 JS 异步编程: Callback / Promise / Generator / Async

    JS异步编程实践理解 回顾JS异步编程方法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Callback Promise Generator Async 需求 显示购物车商品列表的页面,用户可以勾选想要删除商品(单选 ...

  8. generator和promise配合解决js异步地狱问题

    为何要使用generator函数和promise? js的异步地狱一直是困扰前端程序员的一个头疼的问题 比如说我要获取还有列表,一般来说会使用ajax来获取 $.ajax(...等等,function ...

  9. js 深入原理讲解系列-Promise

    js 深入原理讲解系列-Promise 能看懂这一题你就掌握了 js Promise 的核心原理 不要专业的术语,说人话,讲明白! Q: 输出下面 console.log 的正确的顺序? const ...

随机推荐

  1. web前端(15)—— JavaScript的数据类型,语法规范2

    Object对象 说这个对象之前,如果您对编程语言开发稍微有点了解的话,应该知道面向对象是什么意思,而js也有面向对象一说,就因为如此,js才会这么强大. 什么是面向对象 其实所有支持面向对象的编程语 ...

  2. Windows 的命令行安装Scoop程序管理工具

    传送门: # 官网 http://scoop.sh/ # github https://github.com/lukesampson/scoop window中快速安装: 必须使用powershell ...

  3. Latch导致MySQL Crash

    作者:沃趣科技数据库专家 董红禹 问题概述 最近我们遇到一个MySQL的问题,分析后很有代表意义,特地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出现问题是,数据库先是被置为只读,然后过了一段时间,MySQL直接Crash掉了 ...

  4. c/c++二叉树的创建与遍历(非递归遍历左右中,破坏树结构)

    二叉树的创建与遍历(非递归遍历左右中,破坏树结构) 创建 二叉树的递归3种遍历方式: 1,先中心,再左树,再右树 2,先左树,再中心,再右树 3,先左树,再右树,再中心 二叉树的非递归4种遍历方式: ...

  5. Windows Server 2016-Hyper-V 2016新增功能

    本文解释了Windows Server 2016和Microsoft Hyper-V Server 2016上Hyper-V的新增功能和变更功能. 与Connected Standby兼容(新) 在使 ...

  6. 同步下的资源互斥:停运保护(Run-Down Protection)机制

    背景 近期在学习ProcessHacker的源码,Process Hacker是一个免费的.功能强大的"任务管理器",可用于监听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调试软件以及检测恶意程序.使用中 ...

  7. 一、JSP标签介绍,自定义标签

    一.JSP标签介绍 1. 标签库有什么作用 自定义标签库是一种优秀的表现层技术,之前介绍的MVC模式,我们使用jsp作为表现层,但是jsp语法嵌套在html页面,美工还是很难直接参与开发,并且jsp脚 ...

  8. ctf学习(web题二)

    web 下面是做bugku上一些web的总结 内容链接

  9. 【汤鸿鑫 3D太极】肩与膀的细分

  10. flask的migrate

    https://blog.csdn.net/kevin_qq/article/details/51777190 这个方法可以: https://www.cnblogs.com/caicairu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