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 OI也快1年了,然而只写了3篇博客...(而且还是从DP跳到了主席树),不知道我这个机房吊车尾什么时候才能摸到大佬们的脚后跟orz...

前言:主席树这个东西,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畸形的数据结构(是线段树畸形程度的两倍),然而不学又不行,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更重要的是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船新的思想——可持久化。

在我学习主席树时,我在网上查了一篇又一篇博客,然而还是感到非常懵逼 0_0 ,这些博客大多由静态区间第k小这一问题来作为学习主席树的切入点,然而……当我学会主席树之后,我才明白区间第k小问题已经是需要在主席树模型上进行拓展的问题了(我还是太弱了...),而主席树真正的裸题是——可持久化数组!

主席树是什么

让我们从可持久化数组(洛谷P3919)讲起。

主席树就是这么一个数据结构:给你一个序列,支持如下操作:

  • 单点修改$ (O(log_2n)) $并生成一个历史版本
  • 单点查询$ (O(log_2n)) $并生成一个历史版本
  • 访问任何一个历史版本$ (O(1))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操作

显然,我们可以开二维数组强行存储每一个历史版本,然而这样时空复杂度都会达到$ O(n^2) $(30分暴力到手美滋滋),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每次只修改一个点,许多点可以重复利用(就像这样):

(绘图神器PowerPoint,你值得拥有)

使用了链表结构,修改是 $ O(1) $ 的了,然而查找的复杂度升到了 $ O(n) $ 。至此,你应该想到了——使用二叉树来优化!

主席树的结构

主席树由若干棵线段树构成,每一棵线段树代表一个历史版本。线段树的叶子节点存储原来数组的一个元素,内部节点存储用于查找的信息(比如说,区间的左右端点)与左右儿子的指针。

如图,这是初始版本,对应着4个元素的数组:

在初始版本上修改数组中的第4个元素(即7号节点):

在历史版本1上修改数组中的第2个元素(即5号节点):

如果觉得上一幅图看不清,让我们去掉多余的节点:

看了这些图,你大概知道主席树是怎么一回事了。每次修改一个叶子节点时,只有这个节点到根节点的路径上的节点会被修改,所以只需要往历史版本中新加入一条链的节点,然后重复的地方指向历史版本就行了。从每个版本的根节点向下遍历就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历史版本。(如果还没有看懂,可以结合链表那幅图多看几遍,注意线段树节点的儿子是有左右儿子之分的)

考虑插入链的具体实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新的节点与历史版本上的这个节点只有两个区别:一是键值被修改(颜色不同),二是两个儿子指针一个指向历史版本一个指向新版本。所以,我们新建一个节点时,可以先拷贝一份历史版本,然后修改键值与儿子指针。代码如下:

struct CMT_node
{
int x,l,r;//使用静态内存池和数组模拟指针
}node[MAXN*45];//1e5开40倍,1e6开45倍 void insert(int l,int r,int &x,int y,int tar,int del)
{//l,r为当前区间(用于定位),tar为目标位置
x=++cnt;//x引用了上个节点的儿子指针
node[x]=node[y];//拷贝,y是历史版本
if(l==r){node[x].x=del;return;}
int m=(l+r)>>1;
if(tar<=m)insert(l,m,node[x].l,node[y].l,tar,del);
else insert(m+1,r,node[x].r,node[y].r,tar,del);
//向下传递要修改的儿子以及对应的历史版本
}

那么,主席树的基础就这么学习完毕了。

例题

可持久化数组

这个刚刚讲过了啦=w=

//by sclbgw7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algorithm>
#define R register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1001000;
int a[MAXN],n; template<class T>void read(T &x)
{
x=0;int ff=0;char ch=getchar();
while(ch<'0'||ch>'9'){ff|=(ch=='-');ch=getchar();}
while(ch>='0'&&ch<='9'){x=(x<<1)+(x<<3)+(ch^48);ch=getchar();}
x=ff?-x:x;
return;
} class CMT//ChairMan Tree
{
private: struct CMT_node
{
int x,l,r;
}node[MAXN*45]; int query(int l,int r,int x,int tar)
{
if(l==r)return node[x].x;
int m=(l+r)>>1;
if(tar<=m)return query(l,m,node[x].l,tar);
else return query(m+1,r,node[x].r,tar);
} public: int root[MAXN],cnt; void build(int l,int r,int &x)
{
x=++cnt;
if(l==r){node[x].x=a[l];return;}
int m=(l+r)>>1;
build(l,m,node[x].l);
build(m+1,r,node[x].r);
} void insert(int l,int r,int &x,int y,int tar,int del)
{
x=++cnt,node[x]=node[y];
if(l==r){node[x].x=del;return;}
int m=(l+r)>>1;
if(tar<=m)insert(l,m,node[x].l,node[y].l,tar,del);
else insert(m+1,r,node[x].r,node[y].r,tar,del);
} int ask(int i,int vi,int x)
{
root[i]=++cnt;
node[root[i]]=node[root[vi]];
return query(1,n,root[i],x);
}
}cmt; int main()
{
int m;
read(n),read(m);
for(R int i=1;i<=n;++i)
read(a[i]);
int t1,t2,t3,t4;
cmt.build(1,n,cmt.root[0]);
for(R int i=1;i<=m;++i)
{
read(t1),read(t2);
if(t2==1)
{
read(t3),read(t4);
cmt.insert(1,n,cmt.root[i],cmt.root[t1],t3,t4);
}
else
{
read(t3);
printf("%d\n",cmt.ask(i,t1,t3));
}
}
return 0;
}

可持久化并查集

有了可持久化数组,那么一切基于数组的数据结构就都可以可持久化啦,不过只能单点修改与查询QvQ

需要注意的几个点:

  1. 访问一次主席树的复杂度是 $ O(log_2n) $ 的,而找到祖先需要访问 $ log_2n $ 次,所以一次find()操作的复杂度是$ O(log_2^2n) $的。
  2. 由于只能单点修改,所以不能路径压缩,而应该使用按秩合并(也叫启发式合并)来保证复杂度。

一个段子:

(教练看见我在查“并查集启发式合并”)

教练:(突然)启发式合并啊就是blabla...(说了一堆有的没的),但是一般来说只要用路径压缩就可以了,不需要别的优化

我:emmmm我要搞可持久化

教练:你怎么才学并查集?你不是和他们一起考过并查集吗?

我:我学了并查集啊但是我没有考那次式(因为我是吊车尾进度慢)

教练:你有没有XX学姐总结的并查集资料?

我:没有啊

教练:我发给你

(一会后)教练:这个资料很好的,里面有很多并查集的好题,你不要着急看题解...

我:(一脸懵逼)啊这些题我大概都会...

教练:那你做了可持久化并查集吗?

我:没有啊

教练:那不就是了(带着尴尬+得意的诡异表情离开了)

经过讨论,我们机房一致认为在教练眼里,“可持久化并查集”==“把并查集改一改让它变得可持久化!”,说不定还很纳闷:“XXX学了并查集为什么不把可持久化的一起给学了?...”

忘了贴代码了(洛谷P3402):

//by sclbgw7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algorithm>
#define R register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100100;
int n; template<class T>void read(T &x)
{
x=0;int ff=0;char ch=getchar();
while(ch<'0'||ch>'9'){ff|=(ch=='-');ch=getchar();}
while(ch>='0'&&ch<='9'){x=(x<<1)+(x<<3)+(ch^48);ch=getchar();}
x=ff?-x:x;
return;
} class CMT
{
private: int root[MAXN*2],cnt,now; struct CMT_node
{
int deep,x,l,r;
}node[MAXN*60]; void build(int l,int r,int &x)
{
x=++cnt;
if(l==r){node[x].x=l,node[x].deep=1;return;}
int m=(l+r)>>1;
build(l,m,node[x].l);
build(m+1,r,node[x].r);
} void insert(int l,int r,int &x,int y,int tar,int del)
{
x=++cnt,node[x]=node[y];
if(l==r){node[x].x=del;return;}
int m=(l+r)>>1;
if(tar<=m)insert(l,m,node[x].l,node[y].l,tar,del);
else insert(m+1,r,node[x].r,node[y].r,tar,del);
} int query(int l,int r,int x,int tar)
{
if(l==r)return x;
int m=(l+r)>>1;
if(tar<=m)return query(l,m,node[x].l,tar);
else return query(m+1,r,node[x].r,tar);
} public: void init()
{
build(1,n,root[0]);
} void back(int x)
{
root[++now]=++cnt;
node[cnt]=node[root[x]];
} int find(int x)
{
int x1,x2=x;
do
{
x1=x2;
x=query(1,n,root[now],x2);
x2=node[x].x;
}
while(x1!=x2);
return x;
} void merge(int x,int y)
{
x=find(x),y=find(y);
back(now);
if(x==y)return;
if(node[x].deep>node[y].deep)swap(x,y);
++node[y].deep;
insert(1,n,root[now],root[now-1],node[x].x,node[y].x);
} int ask(int x,int y)
{
back(now);
x=find(x),y=find(y);
if(x==y)return 1;
return 0;
}
}cmt; int main()
{
int m;
read(n),read(m);
cmt.init();
int t1,t2,t3;
for(R int i=1;i<=m;++i)
{
read(t1),read(t2);
if(t1==1)
{
read(t3);
cmt.merge(t2,t3);
}
else if(t1==2)
cmt.back(t2);
else
{
read(t3);
printf("%d\n",cmt.ask(t2,t3));
}
}
return 0;
}

静态区间第k小

啊我已经很累辣QwQ,干脆到时候开一个题解把静态与动态的一起讲了吧...

那么主席树基础就到这里,有什么问题欢迎提出(虽然你看我写博客的频率就大概知道我不怎么能看得到=。=还请谅解)

主席树初步学习笔记(可持久化数组?静态区间第k大?)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可持久化线段树(主席树)——静态区间第k大

    主席树基本操作:静态区间第k大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MAXN=2e5+, ...

  2. poj2104&&poj2761 (主席树&&划分树)主席树静态区间第k大模板

    K-th Number Time Limit: 20000MS   Memory Limit: 65536K Total Submissions: 43315   Accepted: 14296 Ca ...

  3. 主席树(静态区间第k大)

    前言 如果要求一些数中的第k大值,怎么做? 可以先就这些数离散化,用线段树记录每个数字出现了多少次. ... 那么考虑用类似的方法来求静态区间第k大. 原理 假设现在要有一些数 我们可以对于每个数都建 ...

  4. 静态区间第k大(归并树)

    POJ 2104为例 思想: 利用归并排序的思想: 建树过程和归并排序类似,每个数列都是子树序列的合并与排序. 查询过程,如果所查询区间完全包含在当前区间中,则直接返回当前区间内小于所求数的元素个数, ...

  5. 主席树学习笔记(静态区间第k大)

    题目背景 这是个非常经典的主席树入门题——静态区间第K小 数据已经过加强,请使用主席树.同时请注意常数优化 题目描述 如题,给定N个整数构成的序列,将对于指定的闭区间查询其区间内的第K小值. 输入输出 ...

  6. 静态区间第k大(主席树)

    POJ 2104为例(主席树入门题) 思想: 可持久化线段树,也叫作函数式线段树,也叫主席树(高大上). 可持久化数据结构(Persistent data structure):利用函数式编程的思想使 ...

  7. POJ2104-- K-th Number(主席树静态区间第k大)

    [转载]一篇还算可以的文章,关于可持久化线段树http://finaltheory.info/?p=249 无修改的区间第K大 我们先考虑简化的问题:我们要询问整个区间内的第K大.这样我们对值域建线段 ...

  8. HDU 2665 Kth number(主席树静态区间第K大)题解

    题意:问你区间第k大是谁 思路:主席树就是可持久化线段树,他是由多个历史版本的权值线段树(不是普通线段树)组成的. 具体可以看q学姐的B站视频 代码: #include<cmath> #i ...

  9. POJ 2104 && POJ 2761 (静态区间第k大,主席树)

    查询区间第K大,而且没有修改. 使用划分树是可以做的. 作为主席树的入门题,感觉太神奇了,Orz /* *********************************************** ...

随机推荐

  1. UVAlive-7040 color(组合数学,二项式反演)

    链接:vjudge 题目大意:有一排方格共 $n$ 个,现在有 $m$ 种颜色,要给这些方格染色,要求相邻两个格子的颜色不能相同.现在问恰好用了 $k$ 种颜色的合法方案数.答案对 $10^9+7$ ...

  2. kubernetes 的pod控制器

    转载于网络   pod是kubernetes的最小单元,自主式创建的pod删除就没有了,但是通过资源控制器创建的pod如果删除还会重建.pod控制器就是用于实现代替我们去管理pod的中间层,并帮我们确 ...

  3. Hadoop实战:Hadoop分布式集群部署(一)

    一.系统参数优化配置 1.1 系统内核参数优化配置 修改文件/etc/sysctl.conf,使用sysctl -p命令即时生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4. Object类型的怎么判断空值

    例如 Object result; 我直接这样是不行的 if(result==null) //这样是错的 ... 要这样判断 if(result == System.DBNull.Value) //这 ...

  5. 手机安全卫士-——Splash总结

    1.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的application中配置,应用的主题:不带标题的主题 android:theme="@android:style/Theme.Black ...

  6. bzoj千题计划286:bzoj1226: [SDOI2009]学校食堂Dining

    http://www.lydsy.com/JudgeOnline/problem.php?id=1226 关键点:一个人只能忍受 ‘紧跟’ 在他 后面的b个人比他先打到饭 dp[i][j][k] 前i ...

  7. ubuntu中mysql中文乱码及用python3.x调用

    首先声明解决方法也是网上找来的,知识自己记下来以防以后用到.   ubuntu版本是14.04使用apt-get命令安装mysql 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server ...

  8. Java SSM框架之MyBatis3(七)MyBatis之参数取值

    在mybatis中,参数取值方式有两种:#{ } 和 ${ } 一.#{ }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name=#{name} 编译后执行的sql语句: select ...

  9. Windows bat 学习(高级)

    有一种叫做 Command Processor Extensions 的东西,即命令处理器扩展.他会使命令更加高级,功能更多. 在 cmd 里可以使用 ECHO %CMDEXTVERSION% 查看当 ...

  10. 20155317 王新玮 2016-2017-2 《Java程序设计》第6周学习总结

    20155317 王新玮 2016-2017-2 <Java程序设计>第6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10.1.1串流设计的概念 Java将输入/输出抽象化为串流,数据有来源及目的地,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