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学习,重新理解

1、类加载过程等

  验证:.class 文件加载到 JVM 里的时候,会验证下该文件是否符合 JVM 规范。

  准备:给实体类分配内存空间,以及给类变量(static 修饰)分配"默认值"。

  解析:将符号引用替换为直接引用。

  初始化:将类初始化,如果有父类且父类未初始化,会先初始化父类,再初始化此类。然后再对各个变量赋值。

  一个线程一个虚拟机栈,一个方法对应一个栈帧,栈帧里存了局部变量等信息。

  程序计数器主要是记录当先线程执行到的字节码位置。

2、JVM 参数设置

  java -Xms512M -Xmx512M -Xmn256M -Xss1M -XX:PermSize=128M -XX:MaxPermSize=128M -jar App.jar

  堆内存和最大内存512M,新生代256M,栈内存1M,元数据内存和最大内存128M。

3、四种引用

  引用:一个引用指向一个堆中的对象。

  强引用:还有局部变量或者静态类变量等指向对象,此时该对象不可被回收(任意情况)。

  软引用:如果堆中新生代内存满了,发生 minorGC,就会回收该软引用。

4、新生代3区的思想

  将新生代分为3个区 Eden 区,2个 Survivor 区。用到了复制算法,而一般情况下,MinorGC 后存活的对象只有垃圾回收之前的1%。 所以三个区的比例一般是8:1:1。

  当 Eden 区对象占满了内存,触发 MinorGC ,就会把存活对象放在一个 Survivor 区,然后清除 Eden 区。

  当发生第二次 MinorGC 时,就会把 Eden 区和存了对象的 Survivor 区的存活对象,放到第二个 Survivor 区。然后清除 Eden 区和第一个Survivor 区的死亡对象。

5、新生代对象进老年代对象的几种情况

  1)、躲过15次 minorGC 之后从新生代进入老年代;

  2)、大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有一个 JVM 参数 '-XX:PretenureSizeThreshold' 设置值为字节数,创建超过该大小的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

  3)、动态年龄判断:当前放对象的 Survivor 区,相同年龄的一批对象(以及小于该年龄)的总内存大于该区的内存的50%,大于该年龄的其他老对象,就会进入老年代(例如1,2,3岁年龄的对象占了 S 区的50%以上,就会把大于3岁的对象移动到老年代去。所以尽量让 S 区中的对象,占比尽量少于 50%);

  4)、Eden 区存活对象太多,超过了 Survivor 的大小,就直接把这些对象都转移到老年代去。(空间担保机制)

  3、4点是可能造成频繁 FullGC 的原因。

  老年代内存分配担保规则:在执行一次 MinorGC 之前,JVM 会先检查一下老年代可用的内存空间,是否大于新生代所有对象的总大小。小于也没有关系,只要开启了担保规则,就不会关注于新生代所有对象的大小,而会关注新生代多次 MinorGC 的回收垃圾对象的平均大小。

  触发 FullGC:

  Survivor 区域放不下每次 MinorGC 后存活的对象,所以直接放入了老年代,以至于没发生几次 MinnoGC 后,就会触发 FullGC。

  假如老年代可用内存小于新生代所有对象的大小,就会检查一个参数是否设置。设置后,遵循老年代空间分配担保原则,就会检查老年代的内存大小,是否大于之前 MinorGC 后进入老年代的对象的平均大小。

  如果判断失败,或者没有设置参数,就会触发 FullGC。

  尽量少 FullGC 思路:

    1)、将对象在新生代存活年龄又15变大,改为30或更大;

    2)、禁止对象动态年龄,防止对象还未活到30次 MinorGC 就移到老年代;

    3)、将新生代占的内存空间调大,并且将 Surivivor 区域调大。保证每次 MinorGC 后存活的对象能放在 Surivvor 区域,不会因为 Survivor 区域过小,直接将对象放老年代。

6、ParNew 和 CMS 垃圾回收器

  多线程并发的机制,性能更好,一般是线上生产系统的标配。

  JVM 优化,指 减少垃圾回收的频率,降低垃圾回收的时间,减小垃圾回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Stop th World :在垃圾回收的时候,停止系统的运行,停止对象的创建。

  ParNew:多线程垃圾回收机制。在合适的时机执行 MinorGC,停止程序运行,禁止程序继续创建对象,用多个垃圾回收线程去回收垃圾对象。(多线程是为了适应 多核 CPU)

  指定参数: XX:+UsePerNewGC ,JVM 启动,新生代就是用 PerNew 垃圾回收器了。

  CMS:标记清理算法,采取的是垃圾回收线程和系统工作线程,尽量同时执行的模式来处理的。

  分为四个阶段:初始标记、并发标记、重新标记、并发清理。

  初始标记:让系统的工作线程全部停止,进入 "Stop the World" 状态。去标记 GC Roots,方法的局部变量和类的静态变量是 GC Roots,类的实例变量不是 GC Roots。(暂停工作线程的速度很快,只是为了标记 GC Roots 直接引用的变量) (标记活着的---有引用的对象

  并发标记:对老年代所有的对象都进行 GC Roots 追踪,是最耗时的。追踪所有对象是否从根源上被 GC Roots 引用了。但是最耗时的垃圾回收线程,是和系统运行的线程并发进行,所以不影响系统。(因为老年代大多数对象都是存活的)

  重新标记:让系统停下来,进入 "Stop the World" 阶段。重新标记下第二阶段新创建的对象,还有一些已有对象可能失去引用,变成垃圾对象。(再找到活着的少部分,其他都是垃圾对象

  并发清理:很耗时,清理之前标记为垃圾的对象即可。(之前标记了存活和垃圾)垃圾回收线程,也是和系统运行线程并发执行。

  真正耗时的第二和第四阶段,是和工作线程并发进行。第一和第三阶段,虽然停止了工作线程,但是工作内存不多,不太耗时。

  CMS 并发垃圾回收机制会有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消耗 CPU 资源。

    第二个问题:在垃圾回收的时候,会新产生浮动垃圾对象,如果该对象占内存超过了老年代预留的内存,就会发生 Concurrent Mode Failure ,并发失败,执行 Serial Old 垃圾回收器,强行 Stop th World。

    第三个问题:内存碎片问题。Full GC 后再次 Stop the World ,停止工作线程,整理碎片。把存活对象移到一起。

  所以为什么 FullGC 比 MinorGC 要慢10倍还多,主要就是算法的不同,以及 FullGC 后还进行内存整理。

  -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action 参数可以设置老年代中对象占多少比例的时候,触发 CMS 垃圾回收器的回收机制,默认92%。

个人学习以及总结

  1、如果新生代中对象太多,并且老年代可用内存不是很大(新生代对象内存 > 老年代可用内存),没有空间担保规则,那么就会频繁出发 FullGC。

  2、MinorGC 很快的原因:采用复制算法,一次 MinorGC 存活的对象少,迁移的存活对象就少,迁移就快。迁移完存活对象后,就直接清理垃圾对象,速度就快。

  3、并发标记:怎么一边标记存活对象,一边标记垃圾对象。就是在垃圾回收线程工作的同时,让系统线程也运行。这样有引用的就是存活对象,没有引用的就是垃圾对象。(主要是标记垃圾对象,所以会产生浮动垃圾)

  4、为什么优化 JVM:内存分配、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对象频繁进入老年代,频繁触发老年代 FullGC,导致系统每个几分钟就要停顿几秒。

  5、YGC 就算频繁一些,也不会对系统产生很大影响。主要还是 FullGC 对系统的停顿时间太长。

JVM 理解性学习(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VM 理解性学习(二)

    1.G1 垃圾回收器 G1 能更少的 "Stop the World" ,能同时对新生代老年代进行垃圾回收. G1 将 Java 堆内存拆分为多个大小相等的 Region,并且新生 ...

  2. JVM类加载过程学习总结

    JVM类加载过程学习总结 先不说JVM类加载的原理,先看实例: NormalTest类,包含了一个静态代码块,执行的任务就是打印一句话. /** * 在正常类加载条件下,看静态代码块是否会执行 * @ ...

  3. 利用Theano理解深度学习——Multilayer Perceptron

    一.多层感知机MLP 1.MLP概述 对于含有单个隐含层的多层感知机(single-hidden-layer 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可以将其看成是一个特殊的Logi ...

  4. Linux系统的理解及学习Linux内核的心得

    作业列表      (点击作业跳转) linux内核分析作业:以一简单C程序为例,分析汇编代码理解计算机如何工作 linux内核分析作业:操作系统是如何工作的进行:完成一个简单的时间片轮转多道程序内核 ...

  5. 关于HTML中,绝对定位,相对定位的理解...(学习HTML过程中的小记录)

    关于HTML中,绝对定位,相对定位的理解...(学习HTML过程中的小记录)   作者:王可利(Star·星星) HTML中 相对定位:position:relative; 绝对定位:position ...

  6. map和flatmap的区别+理解、学习与使用 Java 中的 Optional

    转自:map和flatmap的区别 对于stream,   两者的输入都是stream的每一个元素,map的输出对应一个元素,必然是一个元素(null也是要返回),flatmap是0或者多个元素(为n ...

  7. 从极大似然估计的角度理解深度学习中loss函数

    从极大似然估计的角度理解深度学习中loss函数 为了理解这一概念,首先回顾下最大似然估计的概念: 最大似然估计常用于利用已知的样本结果,反推最有可能导致这一结果产生的参数值,往往模型结果已经确定,用于 ...

  8. torchvision的理解和学习 加载常用数据集,对主流模型的调用.md

    torchvision的理解和学习 加载常用数据集,对主流模型的调用 https://blog.csdn.net/tsq292978891/article/details/79403617 加载常用数 ...

  9. 深入理解JVM(③)学习Java的内存模型

    前言 Java内存模型(Java Memory Model)用来屏蔽各种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内存访问差异,这使得Java能够变得非常灵活而不用考虑各系统间的兼容性等问题.定义Java内存模型并非一件容易的 ...

随机推荐

  1. 【03】openlayers 地图事件

    绑定事件:map.on(type, listener) 取消绑定:map.un(type, listener) type:事件类型 listener:执行得函数体 事件类型: //事件类型 let t ...

  2. Unsafe中CAS的实现

    前言 Unsafe 是位于 sun.misc 包下的一个类.Unsafe 提供的 API 大致可分为内存操作.CAS.Class 相关.对象操作.线程调度.系统信息获取.内存屏障.数组操作等几类.由于 ...

  3. [android]从书中编码方式,看编程思想

    <Android权威编程指南第3版>今天学习到第10章,感叹经验丰富的编程理念——解耦合. 编程理念肯定是尽可能解除耦合,让代码可以复用,书中多次提到关于参数传递的解耦,这又出现一次. 本 ...

  4. The Game Of Life – 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敲门砖

    The Game Of Life(生命游戏,又称为细胞自动机)几乎是所有数据结构与算法导论教程前言的一个很经典的程序了.这是一个零玩家游戏,发生在一个平面网格里.每个格子的细胞都有死亡和存活两种状态, ...

  5. SpringCloud微服务:Sentinel哨兵组件,管理服务限流和降级

    源码地址:GitHub·点这里||GitEE·点这里 一.基本简介 1.概念描述 Sentinel 以流量为切入点,从流量控制.熔断降级.系统负载保护等多个维度保护服务的稳定性.包括核心的独立类库,监 ...

  6. 《Python学习手册 第五版》 -第18章 参数

    在函数的定义和调用中,参数是使用最多喝最频繁的,本章内容就是围绕函数的参数进行讲解 本章重点内容如下: 1.参数的传递 1)不可变得参数传递 2)可变得参数传递 2.参数的匹配模式 1)位置次序:从左 ...

  7. 解析源码,彻底弄懂HashMap(持续更新中)

    为啥突然想着看HashMap源码了? 无意间看到有人说HashMap能考验Java程序员的基本功,之前我作为面试官帮公司招人的时候偶尔问起HashMap,大部分人回答基本都会用,且多数仅停留在put, ...

  8. 测试工程师需要了解的shell变量知识

    欢迎访问个人博客 什么是变量 本地变量:手动定义的,在当前系统的某个环境下才能生效,作用范围小 普通变量: 单引号:原字符输出,变量名='变量值' ➜ shell name='tom' ➜ shell ...

  9. Android项目目录结构模板以及简单说明

    1) src  文件 编写java代码的文件目录,遵循java的命名规范.分包 2) gen  文件      包含了android的资源文件的标识符,是不需要程序员维护,是自动添加的 3) asse ...

  10. redis 一百二十篇(简单介绍)之第一篇

    前言 总结自己的redis,日常使用不是特别频繁,所以比较基础. 开篇 redis 是无关系型数据库,因为其实内存数据库,所以常常和他的竞争对手memcached对比,因为两者原理基础相似,存储方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