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ain显示了mysql如何使用索引来处理select语句以及连接表。可以帮助选择更好的索引和写出更优化的查询语句。

使用方法,在select语句前加上explain就可以了。如:

mysql> explain select word from words order by rand() limit 3;

+----+-------------+-------+------------+------+---------------+------+---------+------+------+----------+---------------------------------+

|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partitions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filtered | Extra                           |

+----+-------------+-------+------------+------+---------------+------+---------+------+------+----------+---------------------------------+

|  1 | SIMPLE      | words | NULL       | A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9980 |   100.00 | Using temporary; Using filesort |

+----+-------------+-------+------------+------+---------------+------+---------+------+------+----------+---------------------------------+

EXPLAIN列的解释:
select_type
1) SIMPLE:简单的SELECT,不是用UNION或者子查询。
2) PRIMARY:最外层SELECT。
3) UNION:第二层,在SELECT之后使用了UNION。
4) DEPENDENT UNION:UNION语句中的第二个SELECT,依赖于外部子查询。
5) UNION RESULT:UNION的结果。
6) SUBQUERY:子查询中的第一个SELECT。
7) DEPENDENT SUBQUERY:子查询中的第一个SELECT,取决于外面的查询。
8) DERIVED:导出表的SELECT(FROM子句的子查询)

table
显示这一行的数据是关于哪张表的

type
这是重要的列,显示连接使用了何种类型。
从最好到最差的连接类型:const、eq_reg、ref、range、index和ALL

Type:告诉我们对表使用的访问方式,主要包含如下集中类型。

1) all:全表扫描。
2) const:读常量,最多只会有一条记录匹配,由于是常量,实际上只须要读一次。
3) eq_ref:最多只会有一条匹配结果,一般是通过主键或唯一键索引来访问。
4) fulltext:进行全文索引检索。
5) index:全索引扫描。
6) index_merge:查询中同时使用两个(或更多)索引,然后对索引结果进行合并(merge),再读取表数据。
7) index_subquery:子查询中的返回结果字段组合是一个索引(或索引组合),但不是一个主键或唯一索引。
8) rang:索引范围扫描。
9) ref:Join语句中被驱动表索引引用的查询。
10) ref_or_null:与ref的唯一区别就是在使用索引引用的查询之外再增加一个空值的查询。
11) system:系统表,表中只有一行数据;
12) unique_subquery:子查询中的返回结果字段组合是主键或唯一约束。

possible_keys
显示可能应用在这张表中的索引。如果为空,没有可能的索引。可以为相关的域从WHERE语句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语句

key
实际使用的索引。如果为NULL,则没有使用索引。很少的情况下,MYSQL会选择优化不足的索引。这种情况下,可以在SELECT语句中使用USE INDEX(indexname)来强制使用一个索引或者用IGNORE INDEX(indexname)来强制MYSQL忽略索引

key_len
使用的索引的长度。在不损失精确性的情况下,长度越短越好

ref
显示索引的哪一列被使用了,如果可能的话,是一个常数

rows
MYSQL认为必须检查的用来返回请求数据的行数

Extra
关于MYSQL如何解析查询的额外信息。这里可以看到的例子是Using temporary和Using filesort,意思MYSQL根本不能使用索引,结果是检索会很慢

Extra字段解释

Extra:查询中每一步实现的额外细节信息,主要会是以下内容。

Distinct:查找distinct 值,当mysql找到了第一条匹配的结果时,将停止该值的查询,转为后面其他值查询。

Full scan on NULL key:子查询中的一种优化方式,主要在遇到无法通过索引访问null值的使用。

Range checked for each record (index map: N):通过 MySQL 官方手册的描述,当 MySQL Query Optimizer 没有发现好的可以使用的索引时,如果发现前面表的列值已知,部分索引可以使用。对前面表的每个行组合,MySQL检查是否可以使用range或 index_merge访问方法来索取行。

SELECT tables optimized away:当我们使用某些聚合函数来访问存在索引的某个字段时,MySQL Query Optimizer 会通过索引直接一次定位到所需的数据行完成整个查询。当然,前提是在 Query 中不能有 GROUP BY 操作。如使用MIN()或MAX()的时候。

Using filesort:当Query 中包含 ORDER BY 操作,而且无法利用索引完成排序操作的时候,MySQL Query Optimizer 不得不选择相应的排序算法来实现。

Using index:所需数据只需在 Index 即可全部获得,不须要再到表中取数据。

Using index for group-by:数据访问和 Using index 一样,所需数据只须要读取索引,当Query 中使用GROUP BY或DISTINCT 子句时,如果分组字段也在索引中,Extra中的信息就会是 Using index for group-by。

Using temporary:当 MySQL 在某些操作中必须使用临时表时,在 Extra 信息中就会出现Using temporary 。主要常见于 GROUP BY 和 ORDER BY 等操作中。

Using where:如果不读取表的所有数据,或不是仅仅通过索引就可以获取所有需要的数据,则会出现 Using where 信息。

Using where with pushed condition:这是一个仅仅在 NDBCluster存储引擎中才会出现的信息,而且还须要通过打开 Condition Pushdown 优化功能才可能被使用。控制参数为 engine_condition_pushdown 。

Impossible WHERE noticed after reading const tables:MySQL Query Optimizer 通过收集到的统计信息判断出不可能存在结果。

No tables:Query 语句中使用 FROM DUAL或不包含任何 FROM子句。

Not exists:在某些左连接中,MySQL Query Optimizer通过改变原有 Query 的组成而使用的优化方法,可以部分减少数据访问次数。

MySQL中EXPLAIN结果的参数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binlog之四:mysql中binlog_format模式与配置详解,binlog的日志格式详解

    mysql复制主要有三种方式:基于SQL语句的复制(statement-based replication, SBR),基于行的复制(row-based replication, RBR),混合模式复 ...

  2. MySQL中的latch(闩锁)详解——易产生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Latch 什么是latch: 锁是数据库系统区别与文件系统的一个关键特性.锁机制用于管理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Innodb存储引擎在行级别上对表数据上锁,这固然不错.但是Innodb也会在多个地方使 ...

  3. MySQL中count函数使用方法详解

      count函数是用来统计表中或数组中记录的一个函数,下面我来介绍在MySQL中count函数用法与性能比较吧. count(*) 它返回检索行的数目, 不论其是否包含 NULL值. SELECT ...

  4. MySQL中的char与varchar详解

    mysql中char与varchar的区别: char:定长,效率高,一般用于固定长度的表单提交数据存储  :例如:身份证号,手机号,电话,密码等 varchar:不定长,效率偏低 1.varchar ...

  5. mysql JDBC URL格式各个参数详解

    mysql JDBC URL格式如下: jdbc:mysql://[host:port],[host:port].../[database][?参数名1][=参数值1][&参数名2][=参数值 ...

  6. mysql细说show slave status参数详解(最全)

    1. Slave_IO_State 这里显示了当前slave I/O线程的状态(slave连接到master的状态).状态信息和使用show processlist | grep "syst ...

  7. mysql中binlog_format模式与配置详解

    mysql复制主要有三种方式:基于SQL语句的复制(statement-based replication, SBR),基于行的复制(row-based replication, RBR),混合模式复 ...

  8. MySQL中的RAND()函数使用详解(order by rand() 随机查询取前几条记录)

    MySQL RAND()函数调用可以在0和1之间产生一个随机数: mysql> SELECT RAND( ), RAND( ), RAND( ); +------------------+--- ...

  9. MySQL中的RAND()函数使用详解

    转自:https://www.jb51.net/article/66697.htm MySQL RAND()函数调用可以在0和1之间产生一个随机数: ? 1 2 3 4 5 6 7 mysql> ...

随机推荐

  1. 多测师讲解自动化测试 _接口面试题(001)_高级讲师肖sir

    1.为什么要做接口测试(必要性)1.可以发现很多在页面上操作发现不了的bug2.检查系统的异常处理能力3.检查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4.前端随便变,接口测好了,后端不用变5.可以测试并发情况,一个账号, ...

  2. 多测师_svn_004

    svn 版本控制工具项目管理中的版本控制问题:解决代码冲突困难容易引发bug难于恢复至正确版本无法进行权限控制项目版本发布困难 什么是版本控制是指维护工程蓝图的表座做法,能追踪工程蓝图从诞生到定案的过 ...

  3. Js电子时钟

    简单版电子时钟,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 封装一个函数 返回当前的时分秒 2. 使用定时器使当前以获取到的系统时间走动,每间隔一面调用 3. 把获取到的时间放到span盒子里,添加样式 效果展示  实现 ...

  4. spring boot:redis+lua实现顺序自增的唯一id发号器(spring boot 2.3.1)

    一,为什么需要生成唯一id(发号器)? 1,在分布式和微服务系统中, 生成唯一id相对困难, 常用的方式: uuid不具备可读性,作为主键存储时性能也不够好, mysql的主键,在分库时使用不够方便, ...

  5. 解释器( interpreter ) 与 编译器( compiler ) 的对比

    什么是解释器与编译器 1.解释器 解释器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它将每个高级程序语句转换成机器代码. 2.编译器 把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转换成机器码,将人可读的代码转换成计算机可读的代码(0和1). 3.机器 ...

  6. Web调优之IBM JDK+liberty(一): Jmeter pod里压力,50个线程并发测试,调整 -Xms -Xms, Log原来是大问题

    1.运行环境 k8s Web服务器: Liberty(IBM J9 JDK),base image : FROM websphere-liberty:20.0.0.3-kernel-java8-ibm ...

  7. JavaWeb学习笔记(六)jsp

    第六章.jsp 1.什么是jsp jsp:java server pages,java的服务器页面 作用:代替Servlet回传HTML页面的数据 因为Servlet程序回传HTML页面的数据很繁琐, ...

  8. 这是2020年最强Python学习路线,从入门到精通!

    给大家整理的这套python学习路线图,按照此教程一步步的学习来,肯定会对python有更深刻的认识.或许可以喜欢上python这个易学,精简,开源的语言.全民学Python的话题铺天盖地,中国的Py ...

  9. 作用域 - Js深入理解笔记

    执行期上下文 当函数执行时,会创建一个称为执行上下文的内部对象 一个执行期上下文定义了一个函数所执行时的环境,函数每次执行时对应的执行上下文都是独一无二的,多次调用一个函数会导致创建多个执行上下文,当 ...

  10. Python作业1

    name = " aleX" # 1 移除 name 变量对应的值两边的空格,并输出处理结果 print(name.strip()) # 2 判断 name 变量对应的值是否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