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partprobe:更新内核的硬盘分区表信息

 
    partprobe命令用于在硬盘分区发生改变时,更新Linux内核中的硬盘分区表数据。有时在使用fdisk、part命令对硬盘进行分区后,会发现找不到新分区,此时需要重启系统才能使修改生效,但使用partprobe可以不重启系统就让修改的分区表生效。
 
-d    不更新内核
-s    显示摘要和分区
[root@cs6 ~]# partprobe /dev/sdb    #<==最好加上具体的磁盘,否则可能会报错,很多人这块直接执行最后导致报错,只好重启系统
 

8.3 tune2fs:调整ext2/ext3/ext4文件系统参数

    tune2fs命令可以调整或查看ext2/ext3/ext4文件系统的参数,比如可以调整Linux文件系统开机自检的周期,此参数在工作中极少使用,读者了解即可。
 

tune2fs命令的参数选项及说明

 
-c    设置强制自检的挂载次数,每挂载一次计数就会加1,超过次数就会强制自检。设置为0或-1则此功能关闭
-C    设置文件系统已经被挂载的次数
-i    设置强制自检的时间间隔(天、周、月)
-j    将ext2文件系统转换为ext3类型的文件系统
-l    查看文件系统信息

查看文件系统挂载信息

[root@cs6 ~]# tune2fs -l /dev/sda1|grep -i Mount
Last mounted on: /boot #<==查看sda1设备即/boot分区的挂载次数。
Default mount options: user_xattr acl
Last mount time: Sat May 11 07:27:26 2019 #<=示上次挂载时间。
Mount count: 8 #<==挂载的次数。
Maximum mount count: -1 #<==强制自检的挂载次数为-1,关闭自检功能。
[root@cs6 ~]# tune2fs -l /dev/sdb1|grep -i Mount
Last mounted on: <not available>
Default mount options: (none)
Last mount time: Sat May 11 07:55:48 2019
Mount count: 1
Maximum mount count: -1

设置挂载次数

[root@cs6 ~]# tune2fs -C 30 /dev/sdb1    #<==参数 -C 设置文件系统已经被挂载的决数。
tune2fs 1.41.12 (17-May-2010)
Setting current mount count to 30 [root@cs6 ~]# tune2fs -l /dev/sdb1 |grep -i Mount
Last mounted on: <not available>
Default mount options: (none)
Last mount time: Sat May 11 07:55:48 2019
Mount count: 30
Maximum mount count: -1 

设置强制自检的挂载次数

[root@cs6 ~]# tune2fs -c 40 /dev/sda1
tune2fs 1.41.12 (17-May-2010)
Setting maximal mount count to 40
[root@cs6 ~]# tune2fs -l /dev/sda1| grep -i Mount
Last mounted on: /boot
Default mount options: user_xattr acl
Last mount time: Sat May 11 07:27:26 2019
Mount count: 8
Maximum mount count: 40
[root@cs6 ~]# tune2fs -c -1 /dev/sda1
tune2fs 1.41.12 (17-May-2010)
Setting maximal mount count to -1
[root@cs6 ~]# tune2fs -l /dev/sda1| grep -i Mount
Last mounted on: /boot
Default mount options: user_xattr acl
Last mount time: Sat May 11 07:27:26 2019
Mount count: 8
Maximum mount count: -1

设置强制自检的时间间隔

[root@cs6 ~]# tune2fs -l /dev/sda1 |grep -i check      #<==查看检查周期。
Last checked: Sun May 5 23:10:27 2019
Check interval: 0 (<none>) #<==系统分区默认不检查。
[root@cs6 ~]# tune2fs -i 10 /dev/sda1 #<==参数 -i 设置每10天检查一次。
tune2fs 1.41.12 (17-May-2010)
Setting interval between checks to 864000 seconds [root@cs6 ~]# tune2fs -l /dev/sda1|grep -i check
Last checked: Sun May 5 23:10:27 2019
Check interval: 864000 (1 week, 3 days) #<==这里变成10天,864000秒。
Next check after: Wed May 15 23:10:27 2019 [root@cs6 ~]# tune2fs -i 0 /dev/sda1 #还原正常状态
tune2fs 1.41.12 (17-May-2010)
Setting interval between checks to 0 seconds
[root@cs6 ~]# tune2fs -l /dev/sda1|grep -i check
Last checked: Sun May 5 23:10:27 2019
Check interval: 0 (<none>)
 
 

8.2-3 partprobe、tune2fs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学习--第九天--du、df、fsck、dumpe2fs、mount、NTFS-3G、fdisk、partprobe、/etc/fstab、free、mkswap、swapon

    分区类型 主分区:最多只能分四个 扩展分区:只能有一个,如果有了扩展分区,主分区只能有三个.扩展分区不能格式化和存储数据,再划分为逻辑分区才能进行相应操作. 逻辑分区:IDE硬盘,linux最多支持5 ...

  2. S8 Linux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命令

    8.1 fdisk:磁盘分区工具 8.2-3 partprobe.tune2fs 8.4 parted:磁盘分区工具 8.5-7 mkfs.dumpe2fs.resize2fs 8.8-9 fsck. ...

  3. Linux文件系统简介一(磁盘分区、开机过程、目录结构、文件权限、文件扩展名、目录管理)

    Linux:就是一组软件,一套操作系统=核心+系统呼叫接口层.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 核心(内核) + 系统呼叫(接口) 操作系统其实也是一组程序,重点在于管理计算机的所有活动以及驱动系统中的所 ...

  4. 攻城狮在路上(叁)Linux(二十三)--- linux磁盘参数修改(设备代码、设备名)

    一.mknod:设置设备代码 linux中,所有的设备都是用文件来表示,文件通过major与minor数值来判断. major为主设备代码,minor为设备代码(需要查询),示例如下: /dev/hd ...

  5. linux系统运维常用基本命令详解

      1.ls 文件属性:  -:普通文件  d:目录文件  b:块设备  c:字符设备文件  l:符号连接文件  p:命令管道  s:套接字文件  文件权限: 9位数字,每3位一组  文件硬链接次数  ...

  6. linux磁盘与文件系统的管理

    本文涉及命令:dumpe2fs.df.du.fdisk.mkfs.mke2fs.fsck.badblocks.mount.umount.e2label.tune2fs.hdparm.parted 概念 ...

  7. 【linux之设备,分区,文件系统】

    一.设备 IDE磁盘的设备文件采用/dev/hdx来命名,分区则采用/dev/hdxy来命名,其中x表示磁盘(a是第一块磁盘,b是第二块磁盘,以此类推), y代表分区的号码(由1开始,..3以此类推) ...

  8. 《鸟哥的Linux私房菜》读书笔记

    第五章  初次使用Linux man.info的使用 组合键:切换登录环境.Tab.Ctrl+c.Ctrl+d 正确关机的方法 开机过程的问题排解:文件系统错误.忘记root密码 第六章  文件权限& ...

  9. Linux运维常用命令详解

    1.ls 文件属性:  -:普通文件  d:目录文件  b:块设备  c:字符设备文件  l:符号连接文件  p:命令管道  s:套接字文件  文件权限: 9位数字,每3位一组  文件硬链接次数  文 ...

随机推荐

  1. 【剑指offer】7:斐波那契数列

    题目描述: 大家都知道斐波那契数列,现在要求输入一个整数n,请你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从0开始,第0项为0,第1项是1).假设 n≤39 解题思路: 斐波拉契数列:1,1,2,3,5,8--,总结 ...

  2. 1.设置和验证MySQL数据库的隔离级别

    登录数据库 mysql -u root - p 新建用户,各启动一个事物,用于同时操作数据库表中数据 create user tom identified by 'tom'; 然后同时再用该用户启动M ...

  3. 2020.1 PyCharm 激活

    1 下载安装 平台windows,官网: 选路径后, 选项分别是64位的快捷方式,添加运行目录到环境变量PATH,添加右键菜单"打开文件夹作为一个工程",python文件关联,按需 ...

  4. (十八)VMware Harbor 镜像同步

    为什么需要镜像同步 由于对镜像的访问是一个核心的容器概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个镜像库可能是不够用的,下例情况下,我们可能会需要部署多个镜像仓库: 国外的公有镜像下载过慢,需要一个中转仓库进行加速 容 ...

  5. 0609-搭建ResNet网络

    0609-搭建ResNet网络 目录 一.ResNet 网络概述 二.利用 torch 实现 ResNet34 网络 三.torchvision 中的 resnet34网络调用 四.第六章总结 pyt ...

  6. windows黑窗口命令笔记

    windows有个黑窗口,吃惊吧!意外吧!! 哈哈,我是真的有些吃惊的!! nslookup ipconfig /all ipconfig /flushdns windows 声音修复 windows ...

  7. chrom里面的performance 颜色

    在network里面,在network里面,在network里面(重要事件说三遍) : 1. HTML 文件为蓝色. 2. 脚本为黄色. 3. 样式表为紫色. 4. 媒体文件为绿色. 5. 其他资源为 ...

  8. C++扫雷小游戏(基于CMD命令行)

    这个小游戏是笔者在大一C语言课程设计的时候写的,基于命令行,为了显得漂亮一些,特别加上了彩色特效~~~ 注意:Win10系统须将命令行调为旧版命令行,否则有可能会显示乱码! 代码示例: #includ ...

  9. Windows核心编程 第十八章 堆栈

    第1 8章 堆 栈 对内存进行操作的第三个机制是使用堆栈.堆栈可以用来分配许多较小的数据块.例如,若要对链接表和链接树进行管理,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堆栈,而不是第 1 5章介绍的虚拟内存操作方法或第1 7 ...

  10. Win64 驱动内核编程-27.强制读写受保护的内存

    强制读写受保护的内存 某些时候我们需要读写别的进程的内存,某些时候别的进程已经对自己的内存读写做了保护,这里说四个思路(两个R3的,两个R0的). 方案1(R3):直接修改别人内存 最基本的也最简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