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线程池

http://blog.csdn.net/ns_code/article/details/14105457(读书笔记一:TCP Socket)这篇博文中,服务器端采用的实现方式是:一个客户端对应一个线程。但是,每个新线程都会消耗系统资源:创建一个线程会占用CPU周期,而且每个线程都会建立自己的数据结构(如,栈),也要消耗系统内存,另外,当一个线程阻塞时,JVM将保存其状态,选择另外一个线程运行,并在上下文转换(context switch)时恢复阻塞线程的状态。随着线程数的增加,线程将消耗越来越多的系统资源,这将最终导致系统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上下文转换盒线程管理,更少的时间来对连接进行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加入一个额外的线程实际上可能增加客户端总服务的时间。

我们可以通过限制线程总数并重复使用线程来避免这个问题。我们让服务器在启动时创建一个由固定线程数量组成的线程池,当一个新的客户端连接请求传入服务器,它将交给线程池中的一个线程处理,该线程处理完这个客户端之后,又返回线程池,继续等待下一次请求。如果连接请求到达服务器时,线程池中所有的线程都已经被占用,它们则在一个队列中等待,直到有空闲的线程可用。

实现步骤

1、与一客户一线程服务器一样,线程池服务器首先创建一个ServerSocket实例。

2、然后创建N个线程,每个线程反复循环,从(共享的)ServerSocket实例接收客户端连接。当多个线程同时调用一个ServerSocket实例的accept()方法时,它们都将阻塞等待,直到一个新的连接成功建立,然后系统选择一个线程,为建立起的连接提供服务,其他线程则继续阻塞等待。

3、线程在完成对一个客户端的服务后,继续等待其他的连接请求,而不终止。如果在一个客户端连接被创建时,没有线程在accept()方法上阻塞(即所有的线程都在为其他连接服务),系统则将新的连接排列在一个队列中,直到下一次调用accept()方法。

示例代码

我们依然实现http://blog.csdn.net/ns_code/article/details/14105457这篇博客中的功能,客户端代码相同,服务器端代码在其基础上改为基于线程池的实现,为了方便在匿名线程中调用处理通信细节的方法,我们对多线程类ServerThread做了一些微小的改动,如下:

package zyb.org.server;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io.PrintStream;
import java.net.Socket; /**
* 该类为多线程类,用于服务端
*/
public class Server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Socket client = null;
public ServerThread(Socket client){
this.client = client;
} //处理通信细节的静态方法,这里主要是方便线程池服务器的调用
public static void execute(Socket client){
try{
//获取Socket的输出流,用来向客户端发送数据
PrintStream out = new PrintStream(client.getOutputStream());
//获取Socket的输入流,用来接收从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数据
BufferedReader buf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client.getInputStream()));
boolean flag =true;
while(flag){
//接收从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数据
String str = buf.readLine();
if(str == null || "".equals(str)){
flag = false;
}else{
if("bye".equals(str)){
flag = false;
}else{
//将接收到的字符串前面加上echo,发送到对应的客户端
out.println("echo:" + str);
}
}
}
out.close();
buf.close();
client.close();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execute(client);
} }

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地在匿名线程中调用处理通信细节的方法,改进后的服务器端代码如下:

package zyb.org.serv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
* 该类实现基于线程池的服务器
*/
public class serverPool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HREADPOOLSIZE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服务端在20006端口监听客户端请求的TCP连接
final ServerSocket server = new ServerSocket(20006); //在线程池中一共只有THREADPOOLSIZE个线程,
//最多有THREADPOOLSIZE个线程在accept()方法上阻塞等待连接请求
for(int i=0;i<THREADPOOLSIZE;i++){
//匿名内部类,当前线程为匿名线程,还没有为任何客户端连接提供服务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
public void run(){
//线程为某连接提供完服务后,循环等待其他的连接请求
while(true){
try {
//等待客户端的连接
Socket client = server.accept();
System.out.println("与客户端连接成功!");
//一旦连接成功,则在该线程中与客户端通信
ServerThread.execute(client);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先将所有的线程开启
thread.start();
}
}
}

结果分析

 

为了便于测试,程序中,我们将线程池中的线程总数设置为2,这样,服务器端最多只能同事连接2个客户端,如果已有2个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了连接,当我们打开第3个客户端的时候,便无法再建立连接,服务器端不会打印出第3个“与客户端连接成功!”的字样。

这第3个客户端如果过了一段时间还没接收到服务端发回的数据,便会抛出一个SocketTimeoutException异常,从而打印出如下信息(客户端代码参见:http://blog.csdn.net/ns_code/article/details/14105457):

如果在抛出SocketTimeoutException异常之前,有一个客户端的连接关掉了,则第3个客户端便会与服务器端建立起连接,从而收到返回的数据

改进

在创建线程池时,线程池的大小是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创建的线程太多(空闲线程太多),则会消耗掉很多系统资源,如果创建的线程太少,客户端还是有可能等很长时间才能获得服务。因此,线程池的大小需要根据负载情况进行调整,以使客户端连接的时间最短,理想的情况是有一个调度的工具,可以在系统负载增加时扩展线程池的大小(低于大上限值),负载减轻时缩减线程池的大小。一种解决的方案便是使用Java中的Executor接口。

Executor接口代表了一个根据某种策略来执行Runnable实例的对象,其中可能包括了排队和调度等细节,或如何选择要执行的任务。Executor接口只定义了一个方法:

interface Executor{

void execute(Runnable task);

}

Java提供了大量的内置Executor接口实现,它们都可以简单方便地使用,ExecutorService接口继承于Executor接口,它提供了一个更高级的工具来关闭服务器,包括正常的关闭和突然的关闭。我们可以通过调用Executors类的各种静态工厂方法来获取ExecutorService实例,而后通过调用execute()方法来为需要处理的任务分配线程,它首先会尝试使用已有的线程,但如果有必要,它会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来处理任务,另外,如果一个线程空闲了60秒以上,则将其移出线程池,而且任务是在Executor的内部排队,而不像之前的服务器那样是在网络系统中排队,因此,这个策略几乎总是比前面两种方式实现的TCP服务器效率要高。

改进的代码如下:

package zyb.org.serv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 /**
* 该类通过Executor接口实现服务器
*/
public class ServerExecut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服务端在20006端口监听客户端请求的TCP连接
ServerSocket server = new ServerSocket(20006);
Socket client = null;
//通过调用Executors类的静态方法,创建一个ExecutorService实例
//ExecutorService接口是Executor接口的子接口
Executor service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boolean f = true;
while(f){
//等待客户端的连接
client = server.accept();
System.out.println("与客户端连接成功!");
//调用execute()方法时,如果必要,会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来处理任务,但它首先会尝试使用已有的线程,
//如果一个线程空闲60秒以上,则将其移除线程池;
//另外,任务是在Executor的内部排队,而不是在网络中排队
service.execute(new ServerThread(client));
}
server.close();
}
}

转自:http://blog.csdn.net/ns_code/article/details/14451911

【Java TCP/IP Socket】基于线程池的TCP服务器(含代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网络爬虫之cookie处理、验证码识别、代理ip、基于线程池的数据爬去

    本文概要 session处理cookie proxies参数设置请求代理ip 基于线程池的数据爬取 引入 有些时候,我们在使用爬虫程序去爬取一些用户相关信息的数据(爬取张三“人人网”个人主页数据)时, ...

  2. requests模块处理cookie,代理ip,基于线程池数据爬取

    引入 有些时候,我们在使用爬虫程序去爬取一些用户相关信息的数据(爬取张三“人人网”个人主页数据)时,如果使用之前requests模块常规操作时,往往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目的. 一.基于requests模块 ...

  3. Socket Server-基于线程池的TCP服务器

    了解线程池 在http://blog.csdn.net/ns_code/article/details/14105457(读书笔记一:TCP Socket)这篇博文中,服务器端采用的实现方式是:一个客 ...

  4. 基于线程池的多并发Socket程序的实现

    Socket“服务器-客户端”模型的多线程并发实现效果的大体思路是:首先,在Server端建立“链接循环”,每一个链接都开启一个“线程”,使得每一个Client端都能通过已经建立好的线程来同时与Ser ...

  5. TCP IP SOCKET 笔记

    网络由下往上分为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通过初步的了解,我知道IP协议对应于网络层,TCP协议对应于传输层,而HTTP协议对应于应用层, 三者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可 ...

  6. 基于线程池的多线程售票demo2.0(原创)

    继上回基于线程池的多线程售票demo,具体链接: http://www.cnblogs.com/xifenglou/p/8807323.html以上算是单机版的实现,特别使用了redis 实现分布式锁 ...

  7. 基于线程池的多线程售票demo(原创)

    废话不多说,直接就开撸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util.StopWatch;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 * 基于线程池实现的多线程 ...

  8. Java并发(四)线程池使用

    上一篇博文介绍了线程池的实现原理,现在介绍如何使用线程池. 目录 一.创建线程池 二.向线程池提交任务 三.关闭线程池 四.合理配置线程池 五.线程池的监控 线程池创建规范 一.创建线程池 我们可以通 ...

  9. java 22 - 20 多线程之线程池

    程序启动一个新线程成本是比较高的,因为它涉及到要与操作系统进行交互. 而使用线程池可以很好的提高性能,尤其是当程序中要创建大量生存期很短的线程时,更应该考虑使用线程池. 线程池里的每一个线程代码结束后 ...

随机推荐

  1. Python操作微信跳一跳

    “跳一跳”这个东西还是今天刚接触到的,看到了python群中有人再问“微信跳一跳的外挂有人写了没”,“早就有了”,“github”,“等着出个更详细的教程教程没看懂,主要没有用过adb”. 不过没关系 ...

  2. linux uptime-查看Linux系统负载信息

    更多linux 性能监测与优化 关注:linux命令大全 uptime命令能够打印系统总共运行了多长时间和系统的平均负载.uptime命令可以显示的信息显示依次为:现在时间.系统已经运行了多长时间.目 ...

  3. H5新人福音~零配置搭建现代化的前端工程

    X-BUILD一套基于Webpack(v4.21.0)快速搭建H5场景开发环境的脚手架,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运行起来.X-BUILD是针对H5开发的一套自动化构建工具,致力于提升开发效率,减小开发 ...

  4. requests库的学习——跟随官方文档

    发送GET请求: import requests r=requests.get("http://www.kekenet.com/") 如果需要传递参数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impo ...

  5. inode结构体

    inode分为内存中的inode和文件系统中的inode,为了避免混淆,我们称前者为VFS inode, 而后者以EXT2为代表,我们称为Ext2 inod.这里说明的是VFS inode. 重要成员 ...

  6. Python中sys.argv的用法

    sys.argv是获取运行python文件的时候命令行参数 下面的代码文件是a.py,当我不用IDE工具,只用命令行窗口运行的时候,进入文件所在目录,输入:python a.py 输出结果如下 imp ...

  7. Android开发调试无法连接到夜神模拟器的解决方法

    Android开发调试无法连接到夜神模拟器的解决方法: 一般原因是adb的版本不一致造成的!!!!!换成一样的就可以了. 在网上看到的方法,特记录下来: 1.任务管理器里看下,adb.exe以及nox ...

  8. swift final关键字、?、!可选与非可选符

    ?符号: 可选型 在初始化时可以赋值为nil !符号:  隐形可选型 类型值不能为nil,如果解包后的可选类型为nil会报运行时错误,主要用在一个变量/常量在定义瞬间完成之后值一定会存在的情况.这主要 ...

  9. Installing pip on CentOS 7 for Python

    nstalling pip on CentOS 7 for Python 2.x On CentOS 7, you have to install setup tools first, and the ...

  10. centos 7 安装vmware 12

    1.下载VMware 衔接地址 http://www.vmware.com/products/workstation/workstation-evaluation ,下载Linux版本的VMw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