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面向对象编程的程序员对于 下面的一句一定非常熟悉:

try
{
  // 代码块
}
catch(Exception e)
{
// 异常处理
}
finally
{
// 清理工作
}

就是面向对象中最最常见的异常处理程序,而且甚至我们会莫名其妙的被编译器要求加上这个模块,甚至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捕捉到异常该怎么处理。。。

  • 为什么要有异常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多说,程序员都知道,简单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为了增强程序健壮性呗,比如下面的代码:

Class DenominatorZeroException extends Exception{}

public double division(int numerator,int denominator) throws DenominatorZeroException
{
double result;
try
{
if(denominator == 0)
throw new DenominatorZeroException();
else
result = numerator/denominator;
}
catch(DenominatorZer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return -1;
} return result;
}

这段代码很简单,就是为了预防除法中发生分母为0的情况,为了增强代码的健壮性,我声明了一个自定义的异常名为:DenominatorZeroException,这个异常继承自所有异常的根类Exception,当代码发现分母为0的时候就将new一个异常然后跑出,当catch捕捉到这个异常后,则返回一个预先定义好的标志-1;否则正常返回除法结果。

  其实在Java语言中,按照我自己看书和平时编程的理解,异常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1. 增强程序健壮性。当遇到异常(为什么叫异常而不是错误,就是说在当前编程环境下,出现这种情况很奇怪,不正常,无法解决)我们可以捕获它,然后有两种选择:一是就像上面的代码一样,我们知道异常的原因,然后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并不会影响程序的正常执行;二是我们并不知道捕获这个异常该怎么处理,我们就可以利用Java的异常链可以将这个异常抛给上一级代码或者直接抛给控制台(就像上面的代码e.printStackTrace()打印出栈轨迹或者利用异常说明加在主函数入口处)。
  2. 报告。Java程序员可能会发现当我们程序遇到bug停止的时候,所有报告的错误信息都是以异常的形式产生的,这样统一的形式使得程序员在编写程序时不必考虑如果程序运行出错怎么办,Java会做好的,出错会向你报告而且绝对不会遗漏(除了异常“吞咽”,稍后说明),程序员就可以专心设计和实现自己的代码了。
  • throw关键字

  我们要将一个异常跑出就需要throw关键字,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将throw和return进行一个类比,因为当我们使用throw抛出异常时就会跳出当前的方法或者作用域,这与return是非常相似的。但是一定不能混淆,因为return关键字返回的“地点”一般就是主调函数处然而throw抛出异常,而捕获异常的这个“地点”可能距离现有函数的地址很远。

Class DenominatorZeroException extends Exception{}
Class AnotherException extends Exception
{
public AnotherException(String s){super(s);}
} public double division(int numerator,int denominator) throws DenominatorZeroException, AnotherException
{
double result;
try
{
if(denominator == 0)
throw new DenominatorZeroException();
else
result = numerator/denominator;
}
catch(DenominatorZeroException e)
{
throw e;
/*或者*/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或者*/
AnotherException ae = new AnotherException("from division");
ae.initCause(new DenominatorZeroException());
throw ae;
} return result;
}

还是上面除法的例子,我想做点说明:

  1. 当我们在catch中捕获到一个异常不知道怎么处理时,可以利用throw直接再将这个异常抛出;
  2. 同样我们也可以直接将这个异常抛给RuntimeException,让它直接抛出运行时异常(就是现实在控制台的错误信息);
  3. 然而上面两种方式有一个问题就是当我们再次抛出异常时,我们最一开始发生异常的位置就会丢失,所以我们利用initCause将原先的异常加入,并且在异常信息中也添加了"from division"
  4. 解释异常“吞噬”,就是捕获了异常什么都不做,也不抛出,那么这样很危险,因为找不到错误信息了。
  • 异常说明throws

  我们在调用Java的库函数的时候肯定会遇到这种情况(尤其是IO操作的地方):就是调用了一个函数,然后编译器报错,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要么加入try,catch块,要么就在主调函数的后面加上throws,并且后面跟上可能抛出的异常。这里后者就是所谓的异常说明。

  为什么要有异常说明:这主要是编写类的程序员要将方法可能会抛出的异常告知客户端程序员。

  格式:方法名() throws 所有潜在异常类型列表

    异常说明将Java中的异常分为了两类,一类是被检查的异常,即Exception及所有继承自它的异常;另一类是不受检查的异常,即RuntimeException,即运行时异常。怎么理解呢?

  说白了就是,被检查的异常只要你在函数中要用到throw抛出异常或者说你调用的函数利用了throw抛出了异常,那么你就必须在函数后面加上throws关键字并在后面列出所有可能抛出的异常;而不受检查的异常就是你抛出它的时候不用做特别说明,就像上面除法的例子一样。

  这种自顶向下的约束,可以保证Java代码一定水平的异常正确性。但是这里是有争议的,有些人认为这样好,但有些人认为这样会影响程序员的编程效率,因为有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你捕捉的是什么异常,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但是编译器会强制要求你加上这些模块。

  • finally关键字

  finally关键字常用数据库的哥们肯定懂,一般我们在finally里要关闭数据库连接或者做一些清理工作。关于finally我想说两点有趣的事情:

  一、保证完成任务

  为什么这么说finally关键字呢,就是因为无论在try语句中执行了什么命令,finally中的语句块一定会执行(这就确保了有些必要的清理工作),如:

public class MultipleReturns
{
public static void f(int i)
{
System.out.println("Initialization that requires cleanup"); try
{
System.out.println("Point 1");
if (i == 1)
return;
System.out.println("Point 2");
if (i == 2)
return;
System.out.println("Point 3");
if (i == 3)
return;
System.out.println("End");
return;
}
finally
{
System.out.println("Performing cleanup");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1; i <= 4; i++)
f(i);
}
}

大家执行这段代码会惊奇的发现,即使try中代码调用了return命令但是finally也一定会执行。

  二、嵌套try

public class Cleanu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InputFile in = new InputFile("Cleanup.java");
try
{
String s;
int i = 1;
while ((s = in.getLine()) != null)
; // Perform line-by-line processing here...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Caught Exception in main");
e.printStackTrace(System.out);
}
finally
{
in.dispose();//自定义
}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InputFile construction failed");
}
}
} /*
* Output: dispose() successful
*/// :~

对于这个例子,我们看出我们要创建InputFile对象,当我们成功创建它时需要用dispose方法对其进行清理,然而如果失败时我们并不需要对其进行清理。倘若只有一个不使用嵌套try块,那么不管怎样finally都会执行。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上面的嵌套try语句就起到了作用。

  • 总结

  异常机制是我们在写代码时常用到的,在利用异常机制时,没必要搞得过于复杂,如果捕获到一个异常进行简单处理,或者没办法直接将其抛出给上一级代码都可以。另外补充一点关于声明自己的异常就是,其实打开Java源码会发现,不同的异常之间差别并不大,主要就是在名字上的差异,所以当我们声明自己的异常去抛出时,没必要过于复杂,关键是起一个好名字,让别的程序员一看就明白出了什么问题。

以上仅仅是自己看书和平时编程的体会,如果有不妥之处还请指出。

【Java心得总结二】浅谈Java中的异常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浅谈JAVA中如何利用socket进行网络编程(二)

    转自: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1106/268386.htm Socket是网络上运行的两个程序间双向通讯的一端,它既可以接受请求,也可以发送请求,利用它可以 ...

  2. 浅谈Java中的equals和==(转)

    浅谈Java中的equals和== 在初学Java时,可能会经常碰到下面的代码: 1 String str1 = new String("hello"); 2 String str ...

  3. 浅谈Java中的equals和==

    浅谈Java中的equals和== 在初学Java时,可能会经常碰到下面的代码: String str1 = new String("hello"); String str2 = ...

  4. 【转】浅谈Java中的hashcode方法(这个demo可以多看看)

    浅谈Java中的hashcode方法 哈希表这个数据结构想必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而且在很多地方都会利用到hash表来提高查找效率.在Java的Object类中有一个方法: public native i ...

  5. 浅谈Java中的final关键字

    浅谈Java中的final关键字 谈到final关键字,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在使用匿名内部类的时候可能会经常用到final关键字.另外,Java中的String类就是一个final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 ...

  6. 【转】浅谈Java中的hashcode方法

    哈希表这个数据结构想必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而且在很多地方都会利用到hash表来提高查找效率.在Java的Object类中有一个方法: public native int hashCode(); 根据这个 ...

  7. 浅谈Java代理二:Cglib动态代理-MethodInterceptor

    浅谈Java代理二:Cglib动态代理-MethodInterceptor CGLib动态代理特点: 使用CGLib实现动态代理,完全不受代理类必须实现接口的限制,而且CGLib底层采用ASM字节码生 ...

  8. 浅谈Java中的hashcode方法(转)

    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dolphin0520/p/3681042.html 浅谈Java中的hashcode方法 哈希表这个数据结构想必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而且在很多地 ...

  9. 【转】浅谈Java中的equals和==

    浅谈Java中的equals和== 在初学Java时,可能会经常碰到下面的代码: String str1 = new String("hello"); String str2 = ...

  10. 浅谈Java回收对象的标记和对象的二次标记过程_java - JAVA

    文章来源:嗨学网 敏而好学论坛www.piaodoo.com 欢迎大家相互学习 一.对象的标记 1.什么是标记?怎么标记? 第一个问题相信大家都知道,标记就是对一些已死的对象打上记号,方便垃圾收集器的 ...

随机推荐

  1. homework-01

    我的GitHub账户名是Firedamp. 其实我最一开始看到最大子序列的和这个题目,最先想到的就是最简单的O(n^3)的算法,在课堂上教的也确实是这个程序,但是这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必然是最高的,在数 ...

  2. Daily Scrum02 12.11

    今天的会议的主要内容基本是解决界面组的问题,原本开始进行人员分配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要花特别长的时间为美化界面整理素材,且由于进行素材PS的同学的时间安排问题,和不熟练,很久没有将素材准备这项任务完成.因 ...

  3. 串口实现FIFO接受数据

    基本原理:静态队列 /* * 串口的FIFO简单读取实现 * 功能,实现串口的FIFO实现 * 使用方法: * 版本:v1.0.0 * */ #include "sys.h" #i ...

  4. GiuHub 使用

    一 Mac 能不能连接安卓手机 1 USB数据线  设置 > 通用 > 开发人员选项 > USB调试 > 选择"相机PTP模式"  连接后,手机中的照片和视 ...

  5. H5+Mui文件配置 vue-resource基本使用方法

    使用HBuilder空项目搭建h5原生开发框架需要的文件配置: *css:mui.min.css *fonts:mui.ttf mui-icon-extra.ttf *js:mui.js mui.mi ...

  6. Unity3D 与android交互流程步骤

    1.Android端代码可以在Eclipse中开发(AndroidStudio没有试,应该也可以) 2.Unity3D端代码要在Unity中开发 3.Android和Unity3D端,两边都需要加入一 ...

  7. Linux堆内存管理深入分析(上)

    Linux堆内存管理深入分析(上半部) 作者:走位@阿里聚安全   0 前言 近年来,漏洞挖掘越来越火,各种漏洞挖掘.利用的分析文章层出不穷.从大方向来看,主要有基于栈溢出的漏洞利用和基于堆溢出的漏洞 ...

  8. CoffeeScript实现Python装潢器

    在上篇Angular遇上CoffeeScript – NgComponent封装中,我们讲述了CoffeeScript这门小巧的语言,摒弃JavaScript中糟粕(“坑”)部分,并将JavaScri ...

  9. 关于大型网站技术演进的思考(二十)--网站静态化处理—web前端优化—中(12)

    Web前端很多优化原则都是从如何提升网络通讯效率的角度提出的,但是这些原则使用的时候还是有很多陷阱在里面,如果我们不能深入理解这些优化原则背后所隐藏的技术原理,很有可能掉进这些陷阱里,最终没有达到最佳 ...

  10. .NET中STAThread和MTAThread

    本文讨论在.NET中使用进程内COM组件时的公寓模型,以一个示例直观演示STAThread和MTAThread的作用和区别. 1. COM中的公寓 1.1 基本规则 公寓是COM组件的运行环境,日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