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作为近几年越来越流行的语言,吸引了大量的学员开始学习,为了方便新手小白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快捷方便的查漏补缺。根据网上各种乱七八糟的资料以及实验楼的 Python 基础内容整理了一份极度适合新手小白的 Python 基础入门必学知识点笔记。

1. 换行与缩进

1. 1条代码为1行,例如:1个赋值、1个请求、1个运算、1个打印,结尾不需要添加任何标点符号。

2. 根据代码的执行逻辑进行区分,同一级别的代码需要保持对齐,对与不同级别的代码进行缩进即可。

3. 根据PEP的规定,必须使用4个空格来表示每级缩进(不清楚4个空格的规定如何,在实际编写中可以自定义空格数,但是要满足每级缩进间空格数相等)。

2.单行注释和多行注释

1. 单行注释 #

2. 多行注释,前后三个单引号或双引号'''... '''; """ ..."""... 为需要解释的内容。

3. 两种不同的执行方式

1. 直接调用 Python 解释器执行文件。

Python  test.py

2. 修改test.py文件的属性,为可执行,在用 ./ 执行test.py文件。

chomd +x test.py
./test.py

4. 数据类型和变量

Python 的数据类型有 int(整数)、float(浮点数)、字符串、布尔值、None、列表、元组、字典、集合等。

1. 变量不需要声明,可以直接输入。大小写敏感。

2. 内置函数type(),可以查询变量的数据类型。

var = 8
print(var) # 8
print(type(var)) # <type 'int'> 整数类型

3. 字符串是以''和""括起来的任意文本。

var = 'shiyanlou'
var = "learn by doing"

4. 布尔值(Ture,False)可以用and,or,not 运算。

5. 多变量赋值。

a = b = c =1
a , b ,c = 45 , 54 ,'shiyanlou' # 等号两边都是元组
x,y =y,x #两值交换

6. 赋值语句不可以返回值,对象是通过引用传递的。

5.运算和表达式

表达式由运算符和操作数组成,像 2+3 就是一个表达式,其中 2 和 3 是操作数,加号是运算符。

1. 算术运算

运算符的优先级按照从低到高排序,同一行优先级相同

  • 加(+)、减(-)

  • 乘(*)、除(/)、取整(//)、求余(%)

  • 乘方(**)

2. 乘方(**) 右结合

2**2**3=256
(2**2)**3=64

3. 不同类型的数据运算,会发生隐式类型转换,转换的规则是低等类型向高等类型转换。

4.字符串与整数相乘。

print 'shiyanlou'*3 # 结果shiyanloushiyanloushiyanlou

5. 逻辑运算逻,对于逻辑与,或,非,我们使用 and,or,not 这几个关键字。

  • 0、空字符''和None都是False,其他数值都是True。
  • Python 解释器在进行布尔运算,只要提前确定运算结果就不会继续往后计算了。
True and 'a=T' # 结果是 'a=T'
'a=T' or 'a=F' # 结果是 'a=T'

6. 不支持自加(i++)和自减(i--)。

6.输入

input() 在对待纯数字输入返回所输入的数字的类型(int,float)。

raw_input() 将所有输入作为字符串看待,返回字符串类型。

x = input() # 输入 1+2
print(type(x)) # 输出 <type 'int'>
y = raw_input() # 输入 1+2
print(type(y)) # 输出

一般情况下使用 raw_input() 来与用户交互,可以避免类型发生错误。

7.输出

1. print 语句也可以跟上多个字符串,用逗号“,”隔开,遇到逗号“,”会输出一个空格。

print('1+2=', 1+2)  # 1+2= 3

2. 多行输出使用三个引号和使用换行符\n一致。

print '''Python
Python
Python'''
print "Python\nPython\nPython"

8.序列

序列是一组有顺序的元素的集合,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元素,也可以没有任何元素。

1. 序列分为可变序列 List 和不可变序列 tuple,range。

2. 序列的通用操作(s 和 t 表示同类型的序列;n,i,j,k 为整数;x 为任意类型)。

x in s :若序列s中包含x元素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x not in s: 若序列s中不包含x元素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s = [1,2,[3,4],'g']
x = 'g'
a = [3,4]
b = 5
print(x in s,a in s,b in s,b not in s)

s + t:s和t拼接在一起。

s = [1,2,[3,4],'g']
t = ['5',6]
w = s + t
print(w)

sn(或ns)**:将 s 重复 n 次,当 n 小于 0,s*n 为空序列。

s = ['a',3,4]
n = 3
w = s*n
print(w)

s[i]:s中下标为i的元素(下标从0开始)。

s[i:j]:s中下标从i到j-1的元素集合(下标从0开始)。

s[i:j:k]:s中下标从i到j-1且间隔为K的元素集合(下标从0开始)。

s = ['a',1,2,3,4,5,6,7,8,9]
print(s(0),s(2))
w1 = s[1:3]
t1 = s[1:-1]
print(w1,t1)
w2 = s[1:7:2]
t2 = s[::-1]
print(w2,t2)

len(s):s中元素个数。

min(s):s中最小的元素。

max(s):s中最大的元素。

s = ['a',1,2,3,4]
print(len(s),min(s),max(s))

s.index(x[,i[,j]]):s中首次出现x的下标(i,j为下标范围限制)。

s.count(x):s中x的总个数。

s = [1,2,3,4,1,2,3,1,2,9]
print(s.index(1),s.index(2,2),s.index(2,2,10),s.count(1))

3. 可变列表 List(s为可变序列,t为可迭代对象;n,i,j,k为整数;x为任意类型)。

s.append(x):在s尾部添加x,相当于s[len(s):len(s)]。

s.insert(i,x): 将s中编号为i的位置插入x,相当于s[i:i] = [x]。

s.pop([i]):返回编号为i的元素,并将其从s中移除,默认为最后一个元素

s = [0,1,2,3,4,5]
s.append(7) #append()总是把新元素添加到s的尾部
print s # [0, 1, 2, 3, 4, 5, 7]
s.insert(0,-1) #insert()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是索引,第二个是元素
print s # [-1, 0, 1, 2, 3, 4, 5, 7]
s.insert(-1,6) #insert(-1)是最后一个元素之前,即倒数第二个元素,因为insert()前插
print s # [-1, 0, 1, 2, 3, 4, 5, 6, 7]
s.pop() #pop()方法总是删掉最后一个元素
print s # [-1, 0, 1, 2, 3, 4, 5, 6]
s.pop(0) #参数为索引
print s # [0, 1, 2, 3, 4, 5, 6]
s[6]=7 #对 s 中的某一个索引赋值,就可以直接用新的元素替换掉原来的元素
print s # [0, 1, 2, 3, 4, 5, 7]
s[0],s[-1]=s[-1],s[0] #第一与最后位置调换
print s # [7, 1, 2, 3, 4, 5, 0]

4. 不可变的元组 Tuple:字符串是一种特殊的元组,没有 append()方法,也没有insert()和pop()方法,也不能赋值。

5. range 类型表示一个不可变的数字序列,通常用于在for循环中循环特定次数。

9.相等比较

1. ==is 是不一样的,== 比较的是值,is 比较的是引用。

x = [1, 2, 3]
y = x
z = [1, 2, 3]
print(x == y) #True
print(x == z) #True
print(x is y) #True
print(x is z) #False

10.选择

1. 语法格式

if 条件1:
statement
if 条件2:
statement

2. 三元运算符

x, y = 4, 3
if x < y:
result = x
else
result = y
print result
# 等同于
result = x if x < y else y
print result

11.循环

1. while 循环,不会迭代 list 或 tuple 的元素,而是根据表达式判断循环是否结束。

while 条件
statement

2. for循环,依次把list或tuple的每个元素迭代出来。

for 元素 in 序列:
statement

3.break,用于推出当层循环。

num = 1
while num <6:
print(num)
num+=1
break
print("end")

4. continue,用于退出当前循环,继续下一次循环。

num = 1
while num <6:
print(num)
num+=1
continue
print("end")

5.range()的用法。

range(1,5) #代表从1到5(不包含5)   [1, 2, 3, 4]
range(1,5,2) #代表从1到5,间隔2(不包含5) [1, 3]
range(5) #代表从0到5(不包含5) [0, 1, 2, 3, 4]

6.迭代器:它为类序列对象提供了一个类序列的接口。迭代非序列集合(例如映射和文件)时, 可以创建更简洁可读的代码。

myTuple = (123, 'xyz', 45.67)
i = iter(myTuple)
print i.next() #123
print i.next() #xyz
print i.next() #45.67
i.next() #报错

12. 字典

字典类似于列表,但能将不同的信息关联起来。

1. 字典的元素没有顺序。是按 key 进行查找,字典中的 key 不能重复。

2. 一个简单的字典,包含学生姓名和年龄的字典。

Students = {'name':'Tom','age':14}

3. 学生姓名称为 key,年龄称为 value。字典通过 key 来查找 value。

4. 花括号 {} 表示这是一个dict,然后按照 key: value, 写出来即可。最后一个 key: value 的逗号可以省略。

5. 由于dict也是集合,len()函数可以计算任意集合的大小。

print len(students) # 1
6\. 在字典中添加一个新元素。
students = {'Tom':12,'Jack':13}
print students # {'Tom':12,'Jack':13}
students['lilei']=11
print students # {'Tom':12,'Jack':13,'lilei':11}

7. 循环调用。

for key in students:
print students[key]
# 输出结果
12
13
11

8. 字典的常用方法

print d.keys()   # 返回d所有的键
print d.values() # 返回d所有的值
print d.items() # 返回d所有的元素(键值对)
d.clear() # 清空d,dict变为{}
del d[‘xxx’] # 删除 d 的‘xxx’元素

13. 集合

集合使用花括号将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即可。集合的输出里不会出现相同的元素。

1. 创建一个集合。

s = set(['A', 'B', 'C'])
print s #set(['A', 'C', 'B'])

2. 添加、删除。

s.add('D')
print s #set(['A', 'C', 'B', 'D'])
s.add('D') # 已存在不会报错
s.remove('D')
print s #set(['A', 'C', 'B'])
s.remove('D') # 报错,需要先判断

14. 函数

函数是指将一组语句的集合通过一个名字(函数名)封装起来,要想执行这个函数,只需调用其函数名即可。

1. 定义一个函数。使用 def 语句,依次写出函数名、括号、括号中的参数和冒号:,然后,在缩进块中编写函数体,函数的返回值用 return 语句返回。

def hello():
print "hello"
hello() # 调用函数,打印出hello

2.没有return语句,函数执行完毕后也会返回结果,只是结果为 None。

3. 函数返回多个值。

import math
def move(x, y, step, angle):
nx = x + step * math.cos(angle)
ny = y - step * math.sin(angle)
return nx, ny
x, y = move(100, 100, 60, math.pi / 6)
print x, y # 151.961524227 70.0
r = move(100, 100, 60, math.pi / 6)
print r # (151.96152422706632, 70.0)

这只是一种假象,Python 函数返回的仍然是单一值,是一个tuple。

4. 递归函数:函数内部调用自身。

def fibo(n):
if n <= 2:
return 1
return (fibo(n - 1) + fibo(n - 2))
print(fibo(8))

5. 定义函数的时候,还可以有默认参数。

def power(x, n=2):
s = 1
while n > 0:
n = n - 1
s = s * x
return s
print power(2) #默认计算2的平方
print power(2,3) #计算2的三次方

6. 一个函数能接受任意个参数,我们就可以定义一个可变参数。

def fn(*args):
print args
fn('a') #('a',)
fn('a', 'b') #('a', 'b')
fn('a', 'b', 'c') #('a', 'b', 'c')

可变参数的名字前面有个 * 号,我们可以传入 0 个、1 个或多个参数给可变参数。

7. 基本数据类型的参数:值传递;表作为参数:指针传递。


奉上实验楼送给零基础新手小白的开学礼包Python 新手入门课_Python,极度舒适的新手入门课程,面向完全没有编程基础的同学。仅需要一个下午入门 Linux、Python 基础和Github 常用命令,为未来的编程大楼打下稳固的基础。

目前该课程还组建了学习交流群。旨在帮助零基础的同学,无障碍的快速入门 Python。现在添加助教小姐姐微信(sylmm002),备注“Python新手入门”即可请求入群。

[新手必备]Python 基础入门必学知识点笔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基础函数必学

    我们知道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 S = πr2 当我们知道半径r的值时,就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出面积.假设我们需要计算3个不同大小的圆的面积: r1 = 12.34 r2 = 9.08 r3 = 73.1 ...

  2. Python 入门必学经典知识点笔记【肯定有你不知道的】

    前言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作者:实验楼 Python 作为近几年越来越流行的语言,吸引了大量的学员开始学 ...

  3. 使用Code First建模自引用关系笔记 asp.net core上使用redis探索(1) asp.net mvc控制器激活全分析 语言入门必学的基础知识你还记得么? 反射

    使用Code First建模自引用关系笔记   原文链接 一.Has方法: A.HasRequired(a => a.B); HasOptional:前者包含后者一个实例或者为null HasR ...

  4. Python爬虫工程师必学——App数据抓取实战 ✌✌

    Python爬虫工程师必学——App数据抓取实战 (一个人学习或许会很枯燥,但是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习将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爬虫分为几大方向,WEB网页数据抓取.APP数据抓取.软件系统 ...

  5. Python分布式爬虫必学框架Scrapy打造搜索引擎

    Python分布式爬虫必学框架Scrapy打造搜索引擎 部分课程截图: 点击链接或搜索QQ号直接加群获取其它资料: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Hr4dTAxfd51M ...

  6. Python分布式爬虫必学框架Scrapy打造搜索引擎 ✌✌

    Python分布式爬虫必学框架Scrapy打造搜索引擎  ✌✌ (一个人学习或许会很枯燥,但是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习将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第1章 课程介绍 介绍课程目标.通过课程能学习到 ...

  7. Python爬虫工程师必学APP数据抓取实战✍✍✍

    Python爬虫工程师必学APP数据抓取实战  整个课程都看完了,这个课程的分享可以往下看,下面有链接,之前做java开发也做了一些年头,也分享下自己看这个视频的感受,单论单个知识点课程本身没问题,大 ...

  8. Python分布式爬虫必学框架scrapy打造搜索引擎✍✍✍

    Python分布式爬虫必学框架scrapy打造搜索引擎  整个课程都看完了,这个课程的分享可以往下看,下面有链接,之前做java开发也做了一些年头,也分享下自己看这个视频的感受,单论单个知识点课程本身 ...

  9. Python爬虫工程师必学——App数据抓取实战

    Python爬虫工程师必学 App数据抓取实战 整个课程都看完了,这个课程的分享可以往下看,下面有链接,之前做java开发也做了一些年头,也分享下自己看这个视频的感受,单论单个知识点课程本身没问题,大 ...

随机推荐

  1. -bash: iostat: command not found解决办法

    [root@testhost ~]# iostat-bash: iostat: command not found IOSTAT 命令不可用,首先确认sysstat包是否安装,sysstat包中包括i ...

  2. PAT 甲级 1077 Kuchiguse (20 分)(简单,找最大相同后缀)

    1077 Kuchiguse (20 分)   The Japanese language is notorious for its sentence ending particles. Person ...

  3. PyTorch之DataLoader杂谈

    输入数据PipeLine pytorch 的数据加载到模型的操作顺序是这样的: ①创建一个 Dataset 对象②创建一个 DataLoader 对象③循环这个 DataLoader 对象,将img, ...

  4. [LeetCode] 113. Path Sum II 路径和 II

    Given a binary tree and a sum, find all root-to-leaf paths where each path's sum equals the given su ...

  5. golang 基于channel封装资源池(可用于封装redis、mq连接池)

    package pool import ( "errors" "io" "sync" "time" ) var ( Er ...

  6. Postman系列四:Postman接口请求设置环境变量和全局变量、测试沙箱和测试断言、测试集运行与导入数据文件

    一:Postman中接口请求设置环境变量和全局变量 全局变量和环境变量可以通过Pre-request Script和Tests设置,会在下面测试沙箱和测试断言中讲到. 全局变量的设置:官网参考http ...

  7. tp5之服务器不显示验证码

    今天在使用tp框架的时候遇到的一个bug,前辈们早已有解决方法,遇到了做个笔记 TP5框架,自带的验证码在本地localhost运行是没问题的,可以正常显示,如图: 然后,把框架拿到服务器是去运行,验 ...

  8. docker+k8s基础篇一

    Docker+K8s基础篇(一) docker的介绍 A:为什么是docker B:k8s介绍 docker的使用 A:docker的安装 B:docker的常用命令 C:docker容器的启动和操作 ...

  9. 2、Maven的简介和配置

    1.下载Maven  apche-maven-3.5.2 2. 三.maven简介 1.基于Ant的构建工具,Ant有的功能Maven都有,额外添加了其他的功能 2.运行原理图 2.1本地仓库:计算机 ...

  10. TCP/IP学习笔记15--IP分割处理与再构成处理,路径MTU发现

           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日 木村久一        IP属于网络层,下一层时数据链路层,在数据链路层,不同类型的数据链路的最大传输单元(MTU)都不尽相同.例如,连接两个路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