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重和排序:

#coding=utf-8
def dedupe(items):
seen = set()
for item in items:
if item not in seen:
yield item
seen.add(item) a = [1, 5, 2, 1, 9, 1, 5, 10] l=list(dedupe(a))
print(l)
print("max:", max(l))

找出序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

解决方案

collections.Counter 类就是专门为这类问题而设计的, 它甚至有一个有用的 most_common() 方法直接给了你答案。

为了演示,先假设你有一个单词列表并且想找出哪个单词出现频率最高。你可以这样做:

words = [
'look', 'into', 'my', 'eyes', 'look', 'into', 'my', 'eyes',
'the', 'eyes', 'the', 'eyes', 'the', 'eyes', 'not', 'around', 'the',
'eyes', "don't", 'look', 'around', 'the', 'eyes', 'look', 'into',
'my', 'eyes', "you're", 'under'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word_counts = Counter(words)
# 出现频率最高的3个单词
top_three = word_counts.most_common(3)
print(top_three)
# Outputs [('eyes', 8), ('the', 5), ('look', 4)]

讨论

作为输入, Counter 对象可以接受任意的由可哈希(hashable)元素构成的序列对象。 在底层实现上,一个 Counter 对象就是一个字典,将元素映射到它出现的次数上。比如:

>>> word_counts['not']
1
>>> word_counts['eyes']
8
>>>

如果你想手动增加计数,可以简单的用加法:

>>> morewords = ['why','are','you','not','looking','in','my','eyes']
>>> for word in morewords:
... word_counts[word] += 1
...
>>> word_counts['eyes']
9
>>>

或者你可以使用 update() 方法:

>>> word_counts.update(morewords)
>>>

Counter 实例一个鲜为人知的特性是它们可以很容易的跟数学运算操作相结合。比如:

>>> a = Counter(words)
>>> b = Counter(morewords)
>>> a
Counter({'eyes': 8, 'the': 5, 'look': 4, 'into': 3, 'my': 3, 'around': 2,
"you're": 1, "don't": 1, 'under': 1, 'not': 1})
>>> b
Counter({'eyes': 1, 'looking': 1, 'are': 1, 'in': 1, 'not': 1, 'you': 1,
'my': 1, 'why': 1})
>>> # Combine counts
>>> c = a + b
>>> c
Counter({'eyes': 9, 'the': 5, 'look': 4, 'my': 4, 'into': 3, 'not': 2,
'around': 2, "you're": 1, "don't": 1, 'in': 1, 'why': 1,
'looking': 1, 'are': 1, 'under': 1, 'you': 1})
>>> # Subtract counts
>>> d = a - b
>>> d
Counter({'eyes': 7, 'the': 5, 'look': 4, 'into': 3, 'my': 2, 'around': 2,
"you're": 1, "don't": 1, 'under': 1})
>>>

毫无疑问, Counter 对象在几乎所有需要制表或者计数数据的场合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你应该优先选择它,而不是手动的利用字典去实现。

字典排序

通过使用 operator 模块的 itemgetter 函数,可以非常容易的排序这样的数据结构。 假设你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来网站会员信息列表,并且以下列的数据结构返回:

rows = [
{'fname': 'Brian', 'lname': 'Jones', 'uid': 1003},
{'fname': 'David', 'lname': 'Beazley', 'uid': 1002},
{'fname': 'John', 'lname': 'Cleese', 'uid': 1001},
{'fname': 'Big', 'lname': 'Jones', 'uid': 1004}
]

根据任意的字典字段来排序输入结果行是很容易实现的,代码示例:

from operator import itemgetter
rows_by_fname = sorted(rows, key=itemgetter('fname'))
rows_by_uid = sorted(rows, key=itemgetter('uid'))
print(rows_by_fname)
print(rows_by_uid)

代码的输出如下:

[{'fname': 'Big', 'uid': 1004, 'lname': 'Jones'},
{'fname': 'Brian', 'uid': 1003, 'lname': 'Jones'},
{'fname': 'David', 'uid': 1002, 'lname': 'Beazley'},
{'fname': 'John', 'uid': 1001, 'lname': 'Cleese'}] [{'fname': 'John', 'uid': 1001, 'lname': 'Cleese'},
{'fname': 'David', 'uid': 1002, 'lname': 'Beazley'},
{'fname': 'Brian', 'uid': 1003, 'lname': 'Jones'},
{'fname': 'Big', 'uid': 1004, 'lname': 'Jones'}]

itemgetter() 函数也支持多个 keys,比如下面的代码

rows_by_lfname = sorted(rows, key=itemgetter('lname','fname'))
print(rows_by_lfname)

会产生如下的输出:

[{'fname': 'David', 'uid': 1002, 'lname': 'Beazley'},
{'fname': 'John', 'uid': 1001, 'lname': 'Cleese'},
{'fname': 'Big', 'uid': 1004, 'lname': 'Jones'},
{'fname': 'Brian', 'uid': 1003, 'lname': 'Jones'}]

python cookbook 笔记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 学习笔记二

    笔记二 :print 以及基本文件操作 笔记一已取消置顶链接地址 http://www.cnblogs.com/dzzy/p/5140899.html 暑假只是快速过了一遍python ,现在起开始仔 ...

  2. python学习笔记(二)、字符串操作

    该一系列python学习笔记都是根据<Python基础教程(第3版)>内容所记录整理的 1.字符串基本操作 所有标准序列操作(索引.切片.乘法.成员资格检查.长度.最小值和最大值)都适用于 ...

  3. Python Cookbook 笔记--12章并发编程

    <Python Cookbook(第3版)中文版> 1.队列queue的有些方法是线程不安全的,在多线程中最好别用 2.需要限制一段代码的并发访问量时,用信号量.不要把信号量当做普通的锁来 ...

  4. Python面试笔记二

    一.算法 1.归并排序 2.快速排序 3.算法复杂度 4.哈希表数据结构 二.数据库 1.设计一个用户关注系统的数据库表 1.设计一个用户关注系统的数据库表,写三个相关的SQL语句两张表,一张user ...

  5. Python学习笔记二

    ---恢复内容开始--- 一. python几种数据类型的比较. 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 1. 是否可变. 不可变类型:变量的值可以发生变化,id也变了,相当于创建了一个新的对象,所以一修改值,id就变 ...

  6. Python学习笔记(二)

    标识符和关键字 1,邮箱的Python标识符是任意长度的非空字符序列(引导字符+后续字符.) python标识符必须符合两条规则--标识符区分大小写 (1)只要是unicode编码字母都可以充当引导字 ...

  7. Python基础笔记(二)

    1. List和Tuple List和Tuple是Python的内置的数据类型,区别在于可变和不可变,List用[]表示,Tuple用()表示,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 List to Tuple ...

  8. python学习笔记(二):python数据类型

    上一篇博客写了python的入门和简单流程控制,这次写python的数据类型和各种数据类型的内置方法.一.数据类型是什么鬼?计算机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做数学计算的机器,因此,计算机程序理所当然地可以处理各 ...

  9. python学习笔记二:流程控制

    一.if else: #!/usr/bin/python x = int(raw_input('please input:')) if x >= 90: if x >= 95: print ...

随机推荐

  1. Zabbix3.0学习笔记

    第1章 zabbix监控 1.1 为什么要监控 在需要的时刻,提前提醒我们服务器出问题了 当出问题之后,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   网站/服务器 的可用性 1.1.1 网站可用性 在软件系统的高可靠性(也 ...

  2. bzoj 3289 : Mato的文件管理 (莫队+树状数组)

    题目链接: https://www.lydsy.com/JudgeOnline/problem.php?id=3289 思路: 求区间最小交换的次数将区间变成一个不降序列其实就是求区间逆序对的数量,这 ...

  3. day11 map函数

    场景模拟:实现一个列表内所有元素 *2 的效果 普通的实现方式单个列表是可以做到很轻松的实现,但是如果我又多个列表都要这个操作,那每个都操作就会重复代码 ret = [] num_1 = [1,2,1 ...

  4. loj#2009.「SCOI2015」小凸玩密室

    题目链接 loj#2009. 「SCOI2015」小凸玩密室 题解 树高不会很高<=20 点亮灯泡x,点亮x的一个子树,再点亮x另外的子树, 然后回到x的父节点,点亮父节点之后再点亮父节点的其他 ...

  5. py3+urllib+re,爬虫下载捧腹网图片

    实现原理及思路请参考我的另外几篇爬虫实践博客 py3+urllib+bs4+反爬,20+行代码教你爬取豆瓣妹子图:http://www.cnblogs.com/UncleYong/p/6892688. ...

  6. 【洛谷P4113】采花 HH的项链+

    题目大意:静态统计序列区间中出现次数大于等于 2 的颜色数. 题解:类似于HH的项链,只需将 i 和 pre[i] 的关系对应到 pre[i] 和 pre[pre[i]] 的关系即可. 代码如下 #i ...

  7. react与umi

    我们知道umi 是一个编译工具,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前端框架.它对社区的 webpack,react-router 等进行的封装, 使得我们可以基于它快速搭建一个 React 项目. 第一步:安装umi ...

  8. 第一节,TensorFlow基本用法

    一 TensorFlow安装 TensorFlow是谷歌基于DistBelief进行研发的第二代人工智能学习系统,其命名来源于本身的运行原理.Tsnsor(张量)意味着N维数组,Flow(流)意味着基 ...

  9. ffmpeg基本用法

    FFmpeg FFmpeg 基本用法 本课要解决的问题 1.FFmpeg的转码流程是什么? 2.常见的视频格式包含哪些内容吗? 3.如何把这些内容从视频文件中抽取出来? 4.如何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 ...

  10. 发送邮件时Unable to relay错误的解决方法 转

    使用python的smtplib发送邮件,使用新浪的smtp服务,在本地测试正常.但把程序部署到服务器后,却连不上新浪的smtp服务器,可以ping通,但telnet 25端口失败,导致程序无法正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