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8平台使用iostat监控磁盘io
一,iostat所属的包:
[root@centos8 ~]# whereis iostat
iostat: /usr/bin/iostat /usr/share/man/man1/iostat.1.gz [root@centos8 ~]# rpm -qf /usr/bin/iostat
sysstat-11.7.3-2.el8.x86_64
iostat命令默认已经内置在系统中,如果找不到,
可以用yum安装:
[root@blog ~]# yum install sysstat
说明:刘宏缔的架构森林是一个专注架构的博客,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rchitectforest
对应的源码可以访问这里获取: https://github.com/liuhongdi/
说明:作者:刘宏缔 邮箱: 371125307@qq.com
二,查看iostat的版本和帮助
1,查看版本
[root@centos8 ~]# iostat -V
sysstat 版本 11.7.3
2,查看帮助
[root@centos8 ~]# man iostat
三,iostat的用途:
iostat 是最常用的磁盘 I/O 性能观测工具,它提供了每个磁盘的使用率、IOPS、吞吐量等各种常见的性能指标,
当然,这些指标实际上来自 /proc/diskstats
四,参数说明:
1,用法:iostat [ 选项 ] [ <时间间隔> [ <次数> ]]
2,参数:
-c:只显示系统CPU统计信息,即单独输出avg-cpu结果,不包括device结果
-d:单独输出Device结果,不包括cpu结果
-x:表示显示扩展统计
五,例子一:显示磁盘的完整的I/O指标
1,每秒统计一次
# -d表示只显示磁盘I/O性能指标
# -x表示显示扩展统计(即所有I/O指标)
[root@centos8 ~]# iostat -x -d 1
Linux 4.18.0-147.5.1.el8_1.x86_64 (centos8) 2020年04月03日 _x86_64_ (2 CPU)
Device r/s w/s rkB/s wkB/s rrqm/s wrqm/s %rrqm %wrqm r_await w_await aqu-sz rareq-sz wareq-sz svctm %util
sda 1.14 3.37 85.32 1752.17 0.01 0.14 0.61 3.87 1.38 9.60 0.03 74.76 519.91 0.64 0.29
scd0 0.00 0.00 0.07 0.00 0.00 0.00 0.00 0.00 1.16 0.00 0.00 28.65 0.00 1.14 0.00
dm-0 0.98 2.22 75.38 1717.20 0.00 0.00 0.00 0.00 1.29 16.56 0.04 76.61 774.24 0.58 0.18
dm-1 0.01 0.05 0.17 0.22 0.00 0.00 0.00 0.00 9.03 29.39 0.00 12.92 4.00 0.35 0.00
dm-2 0.13 1.23 7.39 34.75 0.00 0.00 0.00 0.00 1.51 0.62 0.00 56.56 28.18 0.78 0.11
2,iostat输出各字段的含义:
Device:设备
r/s :每秒的读请求数
w/s :每秒的写请求数
rkB/s:每秒读取的数据量(单位kB)
wkB/s:每秒写入的数据量(单位kB)
rrqm/s:每秒读请求的合并次数
wrqm/s:每秒写请求的合并次数
%rrqm:读请求在合并后占合并前的百分比:
(The percentage of read requests merged together before being sent to the device)
%wrqm:写请求在合并后占合并前的百分比:
(The percentage of write requests merged together before being sent to the device)
r_await:读请求完成的等待时间,单位毫秒
w_await:写请求完成的等待时间,单位毫秒
aqu-sz:平均请求队列长度
rareq-sz:平均读请求的大小
wareq-sz:平均写请求的大小
svctm:处理i/o请求所需的平均时间,不包括等待时间
%util : 磁盘处理i/o的时间百分比,就是磁盘 I/O 使用率
附加说明:
r/s+ w/s ,就是 IOPS;
rkB/s+wkB/s ,就是吞吐量;
r_await+w_await ,就是响应时间
生产环境中注意:
磁盘的%util 如果很高接近100%,代表已经接近 I/O 饱和,
说明:I/O系统已经满负荷,该磁盘 可能存在瓶颈。
aqu-sz请求队列过高则会带来响应时间会更慢
六,例子二:只查看cpu信息状态,每秒采集1次,共采集10次
1,命令格式:
[root@centos8 ~]# iostat -c 1 10
Linux 4.18.0-147.5.1.el8_1.x86_64 (centos8) 2020年04月03日 _x86_64_ (2 CPU) avg-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4.54 0.02 1.32 0.35 0.00 93.76
2,输出字段含义的说明:
%user:CPU处在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nice:CPU处在带NICE值的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system:CPU处在系统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iowait:CPU等待输入输出完成时间的百分比。
%steal:管理程序维护另一个虚拟处理器时,虚拟CPU的无意识等待时间百分比。
%idle:CPU空闲时间百分比。
七,例子三:只查看磁盘的读写状态
1,命令格式:
[root@centos8 ~]# iostat -d
Linux 4.18.0-147.5.1.el8_1.x86_64 (centos8) 2020年04月03日 _x86_64_ (2 CPU) Device tps kB_read/s kB_wrtn/s kB_read kB_wrtn
sda 3.88 73.07 1500.72 1348131 27687825
scd0 0.00 0.06 0.00 1060 0
dm-0 2.76 64.56 1470.77 1191071 27135282
dm-1 0.06 0.14 0.19 2648 3420
dm-2 1.17 6.33 29.76 116743 549075
2,各输出字段的说明:
tps:该设备每秒的传输次数,
说明:多个逻辑请求可能会被合并为“一次I/O请求”
一次I/O请求即“一次传输”
kB_read/s:每秒从设备读取的数据量;
kB_wrtn/s:每秒向设备写入的数据量;
kB_read:读取的总数据量,单位都为Kilobytes;
kB_wrtn:写入的总数据量,单位都为Kilobytes;
八,-d 和 -d -x 的区别:
例:
iostat -d 1 10 #查看TPS和吞吐量信息
例:
iostat -d -x 1 10 #查看设备使用率(%util)、响应时间(await)
九,dm-0、 dm-1、dm-2 从何处来?
1,用lsblk查看
[root@centos8 mapper]#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sda 8:0 0 120G 0 disk
├─sda1 8:1 0 1G 0 part /boot
└─sda2 8:2 0 79G 0 part
├─cl-root 253:0 0 50G 0 lvm /
├─cl-swap 253:1 0 4G 0 lvm [SWAP]
└─cl-home 253:2 0 25G 0 lvm /home
sr0 11:0 1 6.7G 0 rom /run/media/liuhongdi/CentOS-8-BaseOS-x86_64
没有dm-0等
2,查看/dev/mapper目录
[root@centos8 mapper]# ll /dev/mapper/
总用量 0
lrwxrwxrwx 1 root root 7 4月 3 12:48 cl-home -> ../dm-2
lrwxrwxrwx 1 root root 7 4月 3 12:48 cl-root -> ../dm-0
lrwxrwxrwx 1 root root 7 4月 3 12:48 cl-swap -> ../dm-1
crw------- 1 root root 10, 236 4月 3 12:48 control
找到了,其实它们是由lvm创建的逻辑卷组
十,查看centos的版本:
[root@centos8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Linux release 8.1.1911 (Core)
centos8平台使用iostat监控磁盘io的更多相关文章
- centos8平台使用iotop监控磁盘io
一,iotop的作用: iotop是监视磁盘I/O使用状况的top类工具, 可以针对进程和线程统计io的使用情况 说明:刘宏缔的架构森林是一个专注架构的博客,地址:https://www.cnblog ...
- iostat监控磁盘io
1.安装#yum install sysstat 2.启动#/etc/init.d/sysstat start 3.自启动#checkfig sysstat 4.基本使用#iostat -k 2每两秒 ...
- Zabbix自动发现并监控磁盘IO、报警
本文转载自: https://www.93bok.com 引言 Zabbix并没有提供模板来监控磁盘的IO性能,所以我们需要自己来创建一个,由于一台服务器中磁盘众多,如果只有一两台可以手动添加,但服务 ...
- Zabbix 自动发现并监控磁盘IO、报警 引言
引言 Zabbix并没有提供模板来监控磁盘的IO性能,所以我们需要自己来创建一个,由于一台服务器中磁盘众多,如果只有一两台可以手动添加,但服务集群达到几十那就非常麻烦,因此需要利用自动发现这个功能,自 ...
- Cacti:添加监控磁盘IO
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c07ac50101gkzp.html 1.检查net-snmp是否支持IO监控 snmpwalk -v 1 -c public ...
- Cacti添加IO模板并监控磁盘IO
1.下载Cacti_Net-SNMP_DevIO_v3.1.zip 下载Cacti_Net-SNMP_DevIO_v3.1.zip,解压并上传net-snmp_devio.xml到/resource/ ...
- 第七章——DMVs和DMFs(4)——用DMV和DMF监控磁盘IO
原文:第七章--DMVs和DMFs(4)--用DMV和DMF监控磁盘IO 前言: 本文为本系列最后一篇,作为DBA,你必须经常关注磁盘的I/O问题,一旦出现问题,要尽快分析出是什么问题.SQLServ ...
- zabbix应用之Low-level discovery监控磁盘IO
参考文章: http://qicheng0211.blog.51cto.com/3958621/1599776/ zabbix自带的"Template OS Linux"模板支持监 ...
- Zabbix 监控磁盘IO
Zabbix 监控磁盘IO 1.数据获取脚本 #!/bin/bash # resource: http://www.muck.net/19/getting-hard-disk-performance- ...
随机推荐
- pytorch常用函数总结(持续更新)
pytorch常用函数总结(持续更新) torch.max(input,dim) 求取指定维度上的最大值,,返回输入张量给定维度上每行的最大值,并同时返回每个最大值的位置索引.比如: demo.sha ...
- linux下redis安装部署
1.获取redis资源 进官网下载https://redis.io/download最新版本后将文件移到linux环境中 或者直接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 ...
- centos7安装PHP7的redis扩展
前言: 在本篇博客中,我将给大家介绍如何在Centos7上安装PHP-Redis扩展,关于如何在Centos上安装redis的,可以参考另外一篇博客:Centos7安装redis 想要在php中操作r ...
- python获取倒数第k个结点
思路:定义快慢两个指针,快指针走k步后慢指针开始走,当快指针走到链表尾时快慢指针距离相隔k,倒数第K个结点就是慢指针所指的结点 # -*- coding:utf-8 -*- # class ListN ...
- 纯java代码在控制台运算电话本(不使用数据库)
分享学习 Task_08 package cn.rzp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ask_08 ...
- turtle角度坐标体系
seth()改变海龟的行进角度 例如 让海龟的方向朝着45°方向行进 turtle.seth(45) 让海龟的方向朝着-135°反方向行进 turtle.seth(-135) turtle.left( ...
- top、ps -ef、ps aux的区别及内容详解
1.top和ps的区别 ps是静态查看进程--------top是动态(持续监控)进程 ps只是查看进程-----------top还可以监视系统性能,如平均负载,cpu和内存的消耗 2.ps -ef ...
- Redis5设计与源码分析读后感(二)简单动态字符串SDS
一.引言 学习之前先了解几个概念: SDS定义:简单动态字符串,Redis的基本数据结构之一,用于储存字符串和整型数据. 二进制安全:C语言中用"\0"表示字符串结束,如果字符串本 ...
- Volatile禁止指令重排序(三)
Volatile禁止指令重排 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为了提高性能,编译器和处理器常常会对指令重排,一般分为以下三种: 源代码 -> 编译器优化的重排 -> 指令并行的重排 -> 内存系 ...
- 刷题[De1CTF 2019]SSRF Me
前置知识 本题框架是flask框架,正好python面向对象和flask框架没怎么学,借着这个好好学一下 这里我直接听mooc上北京大学陈斌老师的内容,因为讲的比较清楚,直接把他的ppt拿过来,看看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