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一.降维与PCA

二.PCA算法过程

三.PCA之恢复

四.如何选取维数K

五.PCA的作用与适用场合

一.降维与PCA

1.所谓降维,就是将数据由原来的n个特征(feature)缩减为k个特征(可能从n个中直接选取k个,也能根据这n个重新组合成k个)。可起到数据压缩的作用(因而也就存在数据丢失)。

2.PCA,即主成分分析法,属于降维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思想就是:根据原始的n个特征(也就是n维),重新组合出k个特征,且这k个特征能最大量度地涵盖原始的数据信息(虽然会导致信息丢失)。有一个结论:当某一维的方差越大时,其所包含的信息量也越大,表明其越重要;反之则反。所以,PCA的主要工作就是:重构出k个特征,使其所包含的信息量最大。

3.以下两个例子:

第一幅图:将平面上(二维)的点映射到一直线或向量上(一维),其丢失的信息量就是:每个点到直线上的距离。因为降维之后,就认为所有点都在直线上了。同理第二幅图将空间上投影到一个平面上。注意:这两个例子都选取了与原始数据尽可能“靠近”的直线或者平面,使得其保存下来的信息量最大。

二.PCA算法过程

1.首先,需要对数据特征进行归一化

2.求出特征的协方差矩阵

3.求出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这里可直接调用函数库

其中,S为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数就是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而U就是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向量。

而U的前k列就是我们要求的新特征(用于代替原来的n个特征,起到数据压缩的作用)。

所以,假设原始的数据特征为x(n维),经过用变换后变为z(k维),则有如下公式:

综上,PCA算法可总结为:

 注:至于为什么要用到协方差矩阵,以及为什么要求特征向量等等一系列数学问题,这篇博客:PCA算法原理:为什么用协方差矩阵 可以很好地解释。

(自己还没看懂,只有个感性的认识)

三.PCA之恢复

1.对人脸图像进行降维压缩的效果如下:

            (这里只取了部分)

2.那么压缩后,是否可以再还原了?是可以的,只是在压缩时丢失的那部分数据找不回来了。恢复方式如下:

即:X(approx) = U(reduce) * Z

由图像可知:恢复后,所有的点后落在了直线上,所以丢失的数据即为原始点与直线的距离。

四.如何选取维数K

如果可能,k当然越小越好,k越小表明压缩的程度越高,但同时又要保证足够多的数据量。因此,选出最小的k,满足:

以下为其求解求解过程,并且我们可以直接调用函数库:

五.PCA的作用与适用场合

1.PCA用甚好好处?或者说有哪些应用?

1) 可以减少内存空间

2) 可以对算法进行提速

3) 可以用于数据可视化

2.既然PCA这么好用?那是不是可以随便用呢?答案否:

个人认为,PCA其实是个辅助工具,用不用它,从功能上而言没有太大区别,其区别就在于性能。也就是说,在用线性回归或者Logistic回归做一些事情时,如果直接运行,其效果或者说性能都比价可观了,那就无谓使用PCA了。当出现占用内存过大,或者运算时间过长等,这时就可以利用PCA来提升一下算法的性能了。

吴恩达机器学习笔记(八) —— 降维与主成分分析法(PCA)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吴恩达机器学习笔记]14降维5-7重建压缩表示/主成分数量选取/PCA应用误区

    14.降维 觉得有用的话,欢迎一起讨论相互学习~Follow Me 14.5重建压缩表示 Reconstruction from Compressed Representation 使用PCA,可以把 ...

  2. [吴恩达机器学习笔记]14降维3-4PCA算法原理

    14.降维 觉得有用的话,欢迎一起讨论相互学习~Follow Me 14.3主成分分析原理Pro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roblem Formulation 主成分分析( ...

  3. 吴恩达机器学习笔记(六) —— 支持向量机SVM

    主要内容: 一.损失函数 二.决策边界 三.Kernel 四.使用SVM (有关SVM数学解释:机器学习笔记(八)震惊!支持向量机(SVM)居然是这种机) 一.损失函数 二.决策边界 对于: 当C非常 ...

  4. [吴恩达机器学习笔记]12支持向量机5SVM参数细节

    12.支持向量机 觉得有用的话,欢迎一起讨论相互学习~Follow Me 参考资料 斯坦福大学 2014 机器学习教程中文笔记 by 黄海广 12.5 SVM参数细节 标记点选取 标记点(landma ...

  5. [吴恩达机器学习笔记]12支持向量机3SVM大间距分类的数学解释

    12.支持向量机 觉得有用的话,欢迎一起讨论相互学习~Follow Me 参考资料 斯坦福大学 2014 机器学习教程中文笔记 by 黄海广 12.3 大间距分类背后的数学原理- Mathematic ...

  6. [吴恩达机器学习笔记]12支持向量机2 SVM的正则化参数和决策间距

    12.支持向量机 觉得有用的话,欢迎一起讨论相互学习~Follow Me 参考资料 斯坦福大学 2014 机器学习教程中文笔记 by 黄海广 12.2 大间距的直观理解- Large Margin I ...

  7. [吴恩达机器学习笔记]12支持向量机1从逻辑回归到SVM/SVM的损失函数

    12.支持向量机 觉得有用的话,欢迎一起讨论相互学习~Follow Me 参考资料 斯坦福大学 2014 机器学习教程中文笔记 by 黄海广 12.1 SVM损失函数 从逻辑回归到支持向量机 为了描述 ...

  8. [吴恩达机器学习笔记]11机器学习系统设计3-4/查全率/查准率/F1分数

    11. 机器学习系统的设计 觉得有用的话,欢迎一起讨论相互学习~Follow Me 参考资料 斯坦福大学 2014 机器学习教程中文笔记 by 黄海广 11.3 偏斜类的误差度量 Error Metr ...

  9. Coursera-AndrewNg(吴恩达)机器学习笔记——第三周

    一.逻辑回归问题(分类问题)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分类问题,如判断邮件是否为垃圾邮件:判断肿瘤是恶性还是良性等.机器学习中逻辑回归便是解决分类问题的一种方法.二分类:通常表示为yϵ{0,1},0:&quo ...

随机推荐

  1. 【C语言天天练(十一)】深入理解指针

    引言:在C语言中.指针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要想非常好的掌握C语言,掌握指针是必须的,这也是C语言不同于其它语言的地方. (一)指针的指针 样例: int i; int *pi;/*把pi初始化为指向变 ...

  2. BEGINNING SHAREPOINT® 2013 DEVELOPMENT 第15章节--开发SP2013工作流应用程序

    BEGINNING SHAREPOINT® 2013 DEVELOPMENT 第15章节--开发SP2013工作流应用程序         本章节你将学到: SP中工作流的新功能: 理解工作流管理服务 ...

  3. cocos2dx3.x使用cocostudio触摸事件不响应的奇葩问题

    刚刚使用3.1,发现了一些关于触摸的不同之处,对于习惯于2.x的人还是认为坑啊,简单总结一下: 使用cocostudio加进来的ui,当某个可触但不可见的时候,给他加入不论什么触摸监听事件都是依照不可 ...

  4. 一款炫酷Loading动画--载入成功

    简单介绍 昨天在简书上看到一篇文章.介绍了一个载入动画的实现过程 一款Loading动画的实现思路(一) 仅仅可惜原动画是IOS上制作的.而看了一下.作者的实现思路比較复杂,于是趁着空暇写了一个And ...

  5. select设置innerHMTL

    select控件在标准浏览器下可以直接innerHTML设置内容,IE则不行. HTML结构: <form name="form1"> <select name= ...

  6. nginx配置:支持phpfastcgi,nginx和php-cgi通信,部分nginx常量解释

    支持phpfastcgi的配置如下: server { listen 8000; server_name localhost; root F:/home/projects/test; index in ...

  7. javascript关闭弹出窗体时刷新父窗体和居中显示弹出窗

    居中显示用到了moveTO()方法: 关闭弹出窗时刷新父窗体用到了window.opener方法: 父窗体代码例如以下: <%@ Page Language="C#" Aut ...

  8. 跟我一起写 Makefile(一)[转]

    原文链接 http://bbs.chinaunix.net/thread-408225-1-1.html(出处: http://bbs.chinaunix.net/) 陈皓 概述—— 什么是makef ...

  9. intellij 开发webservice

    最近项目中有用到WebService,于是就研究了一下,但是关于intellij 开发 WebService 的文章极少,要不就是多年以前,于是研究一下,写这篇博文.纯属记录,分享,中间有不对的地方, ...

  10. 【WPF学习笔记】之如何点登录按钮时判断用户名密码进行登录:动画系列之(二)

    ...... 承接动画系列之(一)的代码: 再添加登录按钮代码进行登录,验证用户名和密码在数据库是否正确. 直接上代码: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